浅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研究性教学

时间:2024-07-08 23:05:15 政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推荐研究性教学

  【论文关键词】思想理论 研究性教学

  【论文摘要】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实施之机,应将研究性教学引入理论课的教学中。为此,一要创新教学观念,确立引导性和问题式的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二要创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体现时代感;三要创新教学方式,强化理论教学的实践性,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新一轮改革之际,作为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时机,从传统教育的惯性和影响中解放出来,改革那些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方法,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更加贴近、贴近现实,增强实效性、针对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1.创新教学观念:确立引导性和问题式教育的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功能在于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对当今经济、社会、、人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现实,要实现和充分发挥这一目标和主要功能,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其一,确立引导性教育理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应当把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消除学生的逆反和排斥现象,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度。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明确导向的基础上,通过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多元化意识形态存在的前提下,在思想上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二,确立问题式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树立学生主体性地位,把教学出发点真正转向学生,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理论需求出发,在观念上强化问题意识、淡化体系意识。由于新方案根据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特点和新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以学科综合形成的优势来解决大学生所面对的带有综合性的问题,因此,采用以问题为出发点的专题式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以专题的形式把课程涉及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理论观点结合实际讲深、讲透,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而是要使他们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把握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认同、理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的信念,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因此,根据课程的基本内容,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梳理出若干专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创新教学内容:加强针对性,体现时代感。对教师来说,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教学内容的创新要求在遵循教学基本规范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研究,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把新的理论发展内化为用学生乐于思考、愿意接受的表达出来,使他们能够感受到通过教师的教学,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用学到的基本原理去分析、解决各种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所传授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的具有生命力的理论。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实践中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使教学内容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反映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跟踪理论研究的前沿,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并用发展的理论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解释各种问题,为学生释疑解惑、指路引航。只有把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种种困惑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切人点和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切合学生需求。同时,教师还必须注意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现实问题,研究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情况,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与时代同行,以实践作证,用事实说话。了解学生、了解社会,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理论联系实际,不是用理论迎合实际,而是用理论分析实际、说明实际。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整个链条中,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是重要的一环。只有做好这一环节工作,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才有坚实的基础。总之,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体现时代感。

  3.创新教学方法:推进研究性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思想理论课中可以运用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以启发式、互动式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采用“问题切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与理论联系起来,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说明、解释现实问题,使理论教学具有现实感;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多媒体开展实践教学,增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引导学生感应时代脉搏的跳动,跟踪前进的脚步,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实践环节是促进学生由“知”到“行”转变的中介,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教师要重视“实践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确立“实践育人”的理念,使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主体,构建“实践的”和“行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动和实践。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家杨贤江先生说过:仅有知识而不发展能力,则所得终难见诸实行。是故不惟知之,且须行之;不惟理会之,且须应用之。而我国教育的现实是以书本教育为主,学生直接面对社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环节,将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目的落到实处,使他们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观察所面临的各种和现实问题,正确把握历史前进的方向。将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放到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去感悟、寻找答案,其效果要比单纯的课堂说教好得多。教师可以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包括组织课堂讨论与辩论、评说热点问题、撰写读书笔记与心得、撰写论文、阅读原著和精品著作、参观德育基地、组织社会等等。在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强化理论教学的实践性,使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展现。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理论认识问题,而是操作性环节问题,最为核心的是“研究型教师”问题。因为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具有教学组织的开放性、教学方式的自主性、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实际上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把传承性教学置于中心位置,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研究性教学则以“问题”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根本目标,追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理想境界。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推进研究性教学,作为教师必须实现三个转变:(1)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为了实现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功能,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确立引导性教育、问题式教育的理念,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2)教学模式的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是简单灌输,因为灌输教育不能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使之在教学中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3)实现由经验型到研究型的转变。研究性教学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特点,单靠教师积累的传统经验很难有效地实施研究性教学。因此,教师必须确立科研为本的观点,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水平。如果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属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不同,有无科研不是大问题,其结果将使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低下,既逊色于搞专业的教师,也不能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身的要求。因此,教师首先必须从思想上解决对科研的认识问题:没有科研,上课没有底气;没有科研,不敢和学生直接对话;没有科研,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自己会研究,还要擅长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研究技能,尽可能把学生引导到科研领域。教学不仅要与教师的研究相结合,而且还要与学生的研究相结合。

【浅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研究性教学】相关文章: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12-04

浅谈初中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05-26

浅谈教育博客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03-20

浅谈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03-10

浅谈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及延伸06-06

的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初探03-20

浅谈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3-27

浅谈英语教育中的情感教学论文11-22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