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探讨论文

时间:2024-10-05 01:18:48 政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探讨论文

  摘要:在社会转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相关学科的理论果实、学术成就和研究方法的成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不断完善提供了重要资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及环境的变化都使跨学域研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旨在梳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多学科理论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探讨论文

  关键词:多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跨学域;理论

  思政育人的跨学域探究就是不同于往常的针对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学科背景进行解读,以取得对问题研究有新的思路新的研究角度的效果。在整合研究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实际和需要,可以从理论借鉴、方法交叉、内容整合等几个层面展开研究。提到的跨学域研究主要是说思政育人与其他科学和领域的交叉,不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理论这一层学科内部的交叉

  一、思政育人跨学域研究发展现状

  思政育人跨学域发展历经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起步与逐步完善时期。在此阶段思政育人的跨学域发展趋势逐渐显露,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研究果实。因为没有对思政育人提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这一阶段是思政育人起步和恢复时期,一些学科并没有进入到思政育人的学科视野;相关的部分科学还没有孕育出成型的科学架构和论理结构;思政育人跨学域研究的理论果实没有挂到学生们能见到的课堂书本上去。可以说,这个时期是探索时期,但是为日后跨学域发展提供了夯实的基础。第二阶段,是思政育人跨学域研究走向整合和完善的时期。随着思政育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独立的二级学科,随着其他相关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思政育人学科的学科视角不断拓展,理论果实可以说是硕果颇丰,跨学域研究模块初见雏形,研究成功率很高。思政育人与各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口。思政育人与心理学的有机结合最为密切。思政育人学必须吸纳心理学以方法论和手段。思政育人活动的进行需要遵循人的心理发展情况,有目的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1]教育科学揭示了教育理论的基本运行规律,对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其他学科都有指导作用。思政育人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教育学的一个下属学科,当然应该遵守教育学所揭示的原理和方法,但并不是简单的借鉴,而是借助这些原理方法研究思政育人所特有的特别的自身规律,进一步建立思政育人自有的学科系统,同时思政育人又从一个方面充实和丰富教育学的科学内容二者联系紧密而合理,思政育人也应该如此。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教育学全面地研究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整个教育,主要是研究校内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则专门针对思政育人,不仅面向学校而且面向整个社会,即要研究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这个任务又是一般教育学难以完成的。社会学中所研究的问题与思政育人都有紧密结合的方面,此外,社会学中的调查统计、实地考察、数据整合,随机观测等方法等都对思政育人的研究有借鉴作用;还有,思政育人与互联网络科学的交流不断加强。思政育人的跨学域研究主要体现在现实性较强的领域,与此同时应该认识到思政育人跨学域研究还处于探索时期,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跨领域探索研究初现一些问题。一是,某些跨领域探索发生轨道脱离现象,离开原本思政育人的运行轨道,失去思政育人的育人目标和育人原则。在跨领域探索中,某些探索失去原本的学科定位,偏向在边际徘徊。某些探究不是表现思政育人的要旨和标准,出现学科偏离现象。另外部分探究不是找寻别的科学与思政育人科学的有机整合内容,失去实在的整合,生搬硬套一些名词和定义,致使得出的研究果实缺乏科学合理性。二是,思政育人和某些其他领域科学的分界并不明确,致使跨领域研究的位置找不准,范围划不好。传统意义上,德育、伦理学、教育学是思政育人学最为接近的学科,但是思政育人与这几门老式学科的划分就不能明确。无可置疑,老式的教育学科对思政育人学科的覆盖率较高,在实际的研究探析中,应该注意对重合内容的整合和梳理。第三,跨学域研究形成的下属学科还有待于不断完善和提高。目前人们提出的思政育人下属学科有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学科整体架构不合理,理论基础薄弱,实际应用实例少,人员团结合作意识不足,没有专业的相关培训进修,缺少统一的课程模板。四是,跨领域探索理论果实缺少相关理论书籍的承载。从理论书籍情况看,一些理论书籍已经把跨领域探索的果实呈现给大家,并且将某些领域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等包含在思政育人的原理之中。但是依然有一些比较权威性的理论书籍没有体现出来,一些权威性理论书籍对网络环境重视不够,在思政育人方法中没有注意到新媒体和网络的存在。

  二、思政育人跨领域探索研究的发展前景分析

  思政育人跨领域探索发展一方面推动了思政育人学科的不断完善,推动了思政育人的整合和分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拓展了思政育人学科的学科建设视野,提高了思政育人的实效性和科学化水平。跨领域探索研究是思政育人的内在属性,而相关学科的发展和成熟必将不断推动思政育人学科的进步。第一,形成比较成熟的下属学科。跨领域探索研究形成了网络思政育人学。思政育人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研究范式和知识体系,包括了网络思政育人理论体系、网络思政育人方法论、网络思政育人的主体建设、网络舆论的掌握和引导、大学生网络群体引导、大学生网络品德与守法教育、大学生上网心理教育等内容。跨领域探索研究形成了思政育人心理学。思政育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心理研究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探究、对象探究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者专项探析。一些研习成果提出了当代思政育人过程的心理常规、心里矛盾、自身心理发育和群体心理与当代思政育人问题。就业思政育人、思政育人传播学、生态思政育人等下属学科也在酝酿之中。第二,新兴学科逐渐纳入思政育人视野之中。传煤学、生态学等科学逐渐纳入思政育人的科学视野。传播学在我国起步较晚,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接收信息的来源多样化、多途径,因此研究和探索现代传播途径和媒介成为思政育人的重要话题。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在生态学的视角下,思政育人研究比较集中地研究人们如何形成生态观、如何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等,反映了思政育人对生态危机等问题的关注。

  三、思政育人跨领域探索研究发展建议

  毋庸置疑地,不管是自思政育人实际发展情况出发,还是自思政育人未来要前进的方向来看,跨领域多学科的发展模式符合思政育人自身特点,可以有效的解决发展瓶颈问题,而且必将呈井喷式发展形势,推动思政育人跨领域探索研究应该注重改进如下几方面:第一,跨领域探索研究应该以思政育人为主体,为思政育人的目标服务。跨领域探索研究表现为思政育人与伦理学科、法律学科、心理学科、传媒学科、社会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互联网科学等学科的有机整合。思政育人跨领域探索研究应该紧密环绕着思政育人的重点内容和主要原理去进行,即为思政育人目的的需要开启通往成功的大门,坚持紧密结合人的心理和意识,特别是三观和信仰养成等展开。同时,思政育人参考别的科学的研究手段通常为了改进思政育人探索。在跨领域探索研究中,若是太多的依赖别的科学方法,思政育人学科所特有的对象反而被遮盖了,若是无法坚守思政育人的界限,那么就可能引致远离思政育人的大方向,不能达到促进思政育人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第二,思政育人跨领域探索研究应该注重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抽象就是要树立学科的开放意识和跨领域探索研究意识,同时对与思政育人紧密相关的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及时把握其他学科的研究动态和最新理论果实,不断完善思政育人的跨领域探索研究。同时,思政育人要把跨领域探索的研究果实快速转化为思政育人的原理和手段,高效地导向思政育人工作,进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推动思政育人科学更科学更规范,建立学科自信,建设富有特色的思政育人学科。第三,思政育人跨领域探索研究的重点是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在所有教育活动中,研究人的活动,了解人的心理动态和想法是最难地。因此,做思政育人的实施者应该具有一定的思政育人理论知识,并且对其他领域的科学知识也要一并掌握。寻找各学科与思政育人的有机整合,对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重中之重。所以应该提倡跨领域研究人才的培训教育,健全跨领域研究人才的进修机制,培植一直素质过硬理论过硬思想过硬的跨领域研究型人才团队。综合来看,多学科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流。在思想政治教育借助其他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界定范围必将更加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必将更加科学合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将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高超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界定的理论思考[D].长沙:中南大学,2014:86.

  [2]梁留科,邵筱叶,许立民.论现代科学技术中的“生态化”[J].生态环境,2003(3):322-326.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09-10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论文10-06

供给链治理研究现状与探讨08-21

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论文10-28

思想政治教育博士论文研究方向提纲06-23

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教育的融合问题研究论文06-08

财产保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论文09-26

思想政治教育博士论文研究方向提纲范文08-08

体育舞蹈的研究现状的论文05-12

文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论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