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方法论文

时间:2022-04-02 14:40:41 政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方法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方法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方法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方法论文 篇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影响,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较多的问题,存在着教育实效性不强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性。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做出分析,提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提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办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实效性;方法

  前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与高校教育的现实功能相吻合,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应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深刻性和持久性,对大学生的各项行为起到引导性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需要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

  1.高校思想政治外部教育环境复杂。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形成了多元的价值观,导致大学生难以对当前的价值观念进行判断,不能正确对文化进行判断和选择,缺乏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缺乏对世界文化的判断能力,学生在多元文化面前会显得无从下手。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学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会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较大的影响,会造成学生价值观念的模糊,对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模式都造成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当前社会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没有与家庭和社会建立紧密的联系,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的有效沟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脱节,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不合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的影响,主要是以抽象的理论来教导学生,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现背离。当前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整体性的特点,没能实现对大学生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教育,导致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的政治教育目标出现背离的情况,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3.不能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大多数高校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程与生活实际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生没有意识到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学生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不能做到尊重他人,不符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要求。学生在组织纪律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常会出现旷课和逃学情况的产生,学校没有意识到组织纪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表现出道德缺乏情况的产生,没有运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1.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首先,应该针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调动学生参与高校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其次,应该在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创建良好的环境,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服务,扩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强化网络教育管理,给学生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最后,应该加强物质文化环境建设,对师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行规范,加强对校园的文化管理,将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以课外活动为教育的主体,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2.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首先,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稳定的环境,需要完善思想政治师资队伍建设,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教育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宏观建设工作,用政策加以指导和干预,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部环境。其次,建立合理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必须要对学校的人事管理队伍进行改革,采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人事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最后,构建合理的思想政治师资培训机制,将高校的中青年教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培训的重点对象,通过建立研讨班或者定期讲座的形式,来提高相关教师的学习层次和教学科研能力。

  3.优化受教育者接受机制。首先,需要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生的自身为目的,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感,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将学生的思想知识转化为思想信念的催化剂,结合当前高校的教育背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熏陶,使大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在高校内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对当前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将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理解,使学生能运用思想政治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思想政治的宣传与大学生的热情服务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方法论文 篇2

  随着新媒体等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用技术支持学习”,实现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整合,从而超越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单向性作用关系,确立层次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主体间交往关系已成为社会共识。但是,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體的“网络课程”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积极探求解决的办法。笔者根据近年来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谈谈粗浅的感悟,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关注。

  1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困境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和内在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价值目标。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秉持这一价值指向。然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将青年大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而将其视为意识形态教化的被动接受者。从总体上来看,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威权主义、主智主义等‘主客两分’理论为指导,以一元化的社会性价值为基础,以受教育者对社会的依附为前提,以向受教育者灌输既定知识和价值并使之接受、认同为目的。具体而言,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者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看作是主体,而将青年大学生看作受教育的客体,通过课堂教学形式灌输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以及与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等。

  与此相适应,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突出强调言语规范性、内容知识性和价值灌输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进行反复性的道德说教,从而向青年大学生灌输道德规范、政治理论和价值观念。这种“满堂灌”、“注入”式的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权威性和统一性,忽视了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参与性,否认了青年大学生作为独立的意识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平等权利,漠视了青年大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这种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独白”式话语权得以提升,而青年大学生则处于集体“失语”状态,这势必会抑制青年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驱动力,从而遮蔽其能动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冷冰冰的道德说教和知识灌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缺失情感支撑而变得麻木,从而使得青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排斥心理。这也正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遭遇的“人本困境”。

  概括地讲,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人本困境”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工具化。所谓工具化是指将人视作实现外在目的的手段,片面强调社会需求,而忽视对人自身价值和内在目的关照。这种工具化思维反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将青年大学生简单化、实体化,把其视为实现既定政治目的和意识形态的工具,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泛政治化倾向。在哲学史上,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第一次深刻阐释了“人是目的”思想,他指出,“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必须服从于这样的规律: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的目的”。[2]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把青年大学生自身价值作为目的,而不是将其视为工具。

  (2)单一化。由于把青年大学生视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形成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单向性作用关系为主导的单一化模式。这种单一化模式把青年大学生看成没有独立思想能力的客体,只是被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容器”,片面强调单向性灌输功能,从而导致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3)理想化。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思想活跃,对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对其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当然是必要的。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脱离生动的现实生活,过于理想化,机械地宣扬“高大上”的空洞理论,从而缺乏现实可能性的考量,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大打折扣。

  2 “网络课程”的人本维度及其存在问题

  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下,多样化社会思潮不仅使得社会价值认同出现一定的危机,而且深刻影响青年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因此,必须改变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断增强教育的自主性,减少教育的依赖性,增强教育的自觉性,削弱教育的盲目性,增强教育的民主性,避免教育的强制性,加强人对自我道德行为支配信念和意志的能力。”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一方面改变传统载体强制性、灌输性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引入“网络课程”新载体,以其平等性、民主性以及参与性等特点,激发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维度”。

  这里所指的“网络课程”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在这个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中,青年大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容器”,而是可以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受时空限制自由地交流,直至达成共识。网络课程的人本维度主要体现在其所具有的互动性、平等性和包容性。

  (1)互动性。“网络课程”的互动性是指青年大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思想与情感上的交流,它改变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单一化主体的单线性作用方式,从而形成错综纷呈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关系。互动性特征承认青年大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独立思想的主体,其具有表达自身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欲望,从而充分发挥其创造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与青年大學生的交往互动,在平等地对话中消除困惑,澄清真理,从而最终达成理解和共识。

  (2)平等性。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处于绝对权威的中心,而受教育者则处于从属地位,从而遮蔽了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性,也不利于教育民主性的发扬。在“网络课程”的互动交流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与青年大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交流机会。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平等不是无主次之分的等同,是在平等中倡导主导,在多元共生中强调一元导向。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特殊之处。

  (3)包容性。“网络课程”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削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霸权地位,允许受教育者提出不同的观点,乃至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出现争论,其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独白”式的自说自话,从而在“对话”中渗透思想教育,从而提升“有效性”。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网络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角度来看,“网络课程”参与意识尚待提高。笔者通过现场调查,发现部分同学并未完全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思维,依然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所以在网络课程实施之初,部分学生很茫然,不仅参与度,点击量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2)从教师角度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部分教师一方面也没有从传统教学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硬性要求和完成任务,致使网络课程徒有形式,缺乏吸引力,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于网络课程的监管力度不够,对于学生的不当言论缺少正确引导。

  (3)网络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以及其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网络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各有其优势和缺陷,只有在二者的互动整合中形成合力才能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但是,在实践中,部分教师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来,没有发挥两者的合力作用。此外,网络课程与其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未有机结合。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团队合作水平不高。网路课程的良性发展需要团队的协调和合作,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各自为政,缺乏通力协作,从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3 “网络课程”人本逻辑的实践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技术支持学习”已成为时代潮流,“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界限,为学生搭建互动便利、交往平等的学平台,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推动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5]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网络课程”栏目的合理设置。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网络课程”大体应包含以下8个栏目。

  (1)课程简介;

  (2)教师简介;

  (3)教学日历;

  (4)教学大纲;

  (5)教学改革;

  (6)自我检测;

  (7)教学资料;

  (8)互动栏目。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可以依据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栏目。“互动栏目”尤其是其中的“论坛”是“网络课程”人本逻辑的集中体现,通过学生的回帖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论坛”主题的选择应当贴近时事政治和学生实际,同时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到论坛互动之中,最后定期对论坛主题进行答疑和总结,从而在互动交流和总结中渗透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第二,做好“网络课程”参与意识、互动意识等诸种意识的准备工作。在从小学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单向灌输、说教的意识,这种传统的思维习惯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影响“网络课程”的实践有效性。因此,“网络课程”人本逻辑的实现首要任务是从思想意识层面转变传统被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作为“网络课程”主导者的教师应该“放低”自身的姿态,“切实转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角色,努力寻求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无缝沟通”, 以平等的意识允许学生发表观点、表达思想,在相互交流、彼此争论中形成共识,同时做好激发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造意识的工作,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真正的参与者。

  第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和素养。信息化时代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更要有适应“用技术坚持学习”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熟练运用“网络课程”的技术技能,同时兼备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善于捕捉中华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网络课程”的吸引力,超越教材的“狭隘”眼界,也才能免于“网络课程”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简单延伸。此外,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第四,加强“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校园网主题网站以及其他红色网站的互动整合。“网络课程”作为新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它与传统课堂教学载体不是互不相干、截然对立,而应发挥两者的合力作用,“新兴载体与传统载体在具体表现形式和运用要求上虽然有差异,但在落实高校思想教育目标的基点上,它们是相辅相承、互通有无的,都是我们正在使用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不可否认,当前课堂教学载体依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方式方法,并且“网络课程”的一个缺陷就是不能面对面的交流,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需要网下解决,“我们应该创建一种网上网下联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此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還必须加强“网络课程”与其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校园网主题网站以及其他红色网站的整合,将其丰富的资源有机融合到“网络课程”之中。

  第五,校党委、宣传部、学工处、教务部门以及思政教研室等主体的协同共管。毋庸置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是“网络课程”新载体运用的主要实施者、调控者和维护者,他们对于本课程所授课的对象具有一定的了解,这便于其开展“网络课程”的具体实践。然而,“网络课程”有效性的提升还需要不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通力合作,协同共管。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研室内部和不同教研室之间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交流研讨,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学校主管部门如校党委、宣传部、学工处以及教务部门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该加强对于“网络课程”导向性的监督,同时采取一定的“激励策略”,如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网络课程”,以此提高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积极性,提升其成就感和自信心,避免其“自我放逐”。

  总之,作为新载体的“网络课程”在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独白式”的单方面思想改造,走出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困境”,彰显“对话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逻辑”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特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方法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论文12-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分析论文12-11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进的论文06-27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文09-30

中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06-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论文06-25

高校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论文06-2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文12-08

高校创新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