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什么是幸福

时间:2024-07-24 23:04:37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是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 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


    有人说:“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

 

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也就是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是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的。 

这些简单的道理大家都应该懂得。那么,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人总喜欢说自己不幸福呢? 

那么,我简单的总结了几点。请往下看。

 

1.不善于发现阳光面                                                                      

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它们,“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

“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 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也对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大肆宣传报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削弱了人们的积极心态。

 

  2.缺乏信念                                                                                              

  在经过20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

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种缺乏信念与理想的状态,难以产生长久、快乐的幸福感。

 

  3.老爱比较                                                                                              

  现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

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

 

  4.不知道奉献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曾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

但现代社会中,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就会生活的很累。

 

  5.不知足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

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有了钱想赚得更多……这些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硬撑着去争取登上那“辉煌”的顶峰。

 

  6.相互不信任                                                                                     

  社会虽然通讯高度发达,但人们的心灵却渐渐疏远了。现在的人越来越倾向于“右脑”思维模式,

而右脑掌管个体、权力、地位等,对于幸福的感受度是0。幸福感来自于左脑的感受,很多时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们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

 

  7.过于焦虑                                                                                        

  购房、子女养育、家庭养老负担等问题;因为职场晋升空间感到担忧而产生的工作压力;

朋友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都成为了中国人的“压力源”。在大城市中,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这让人们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

论文出处(作者):

【论什么是幸福】相关文章:

论经济对幸福的效应与影响11-14

论消费主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11-22

论经济学、幸福感与人类福利03-21

唯光论与单子论12-11

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03-24

论析价值论的变迁12-04

论数学03-21

论惯性03-19

论物质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