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试评康德哲学中的对立
康德最根本的特点是对立没有达到统一。关于康德哲学中的对立,郑昕和张世英先生都列举了一些。[1]他们二人所列举的都大致相同,而我认为都还可以改进。我认为康德哲学中最根本的对立是作为认识主体的“自我”和作为认识客体的“物自体”的对立。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即“自我”和“物自体”的相互作用就产生了“现象”。这三件东西就是构成康德哲学体系的三大要件,我将这三样东西图示如下:;自我——现象|物自体;
康德认为,现象不能达到物自体,它们不能沟通,中间好像有一堵墙隔绝开了,我用一竖线来表示这一隔绝,这意味着物自体不仅是在现象背后的,而且还是在“墙”那边的看不见、摸不着、达不到的基础。而自我与现象却是沟通的,我用一横线来表示这种沟通。这里就有一个疑问:康德不是亦主张自我是不能被认识的本体吗?这怎么能说自我与现象是沟通的呢?诚然,自我与物自体一样都是现象背后不可认识的主体,但是我这里所说的与现象沟通的“自我”,是作为认识主体的“自我”,而在现象背后不能被认识的“自我”,实际上已经是作为认识对象的“物自体”了。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纯粹理性之误谬推理”中讲到,关于灵魂的先验幻象,起自于将认识主体的“自我”误认作认识客体的“自我”。他用一个形式逻辑的推理表示出来。[2]他认为在这一逻辑推理中,发生了中同歧义,将认识主体的“自我”;当成了认识客体的“自我”即“物自体”。而作为认识主体的“自我”。它与现象是沟通的,即“自我”可以认识现象,我们的道德行为可以在现象界表现出来。;
康德哲学就是要对上面图示中的“自我”作批判地考查,批判认识主体中不包含经验成分的先验认识原理即“纯粹理性”。他认为“理性”有两个任务,即思辨的运用和实践的运用,他说“理性的思辨运用的重任是:认识对象,直至推进到最高的先天原则。它的实践运用的重任是:要照最终的,圆满的目标去决定意志。”[3]理性的思辨的运用,就是“自我”认识对象。这种认识,他认为不能达到“物自体”,而只能达到“现象”,而且他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表明认识对象不是认识去适合对象,而是对象来适合合理性的认识形式,是“自我”向对象立法,理性只能认识由自身颁布给的普遍必然性,日本学者安倍能成认为这表明了理性的自由和自律。[4]关于理性向对象立法即认识对象这一部分的基本,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和《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作了阐述,我亦作过专门讨论。[5]理性实践的运用就是“自我”向“自我”本身立法,自我是遵从自我的立法,这便是理性的自由和自律。[6]在此,我有必要在原拙文讨论的基础上再补充谈一谈“自我”向对象立法的一些。;
康德的“理性”这个词有三种涵义:有时它泛指一切不来自经验的东西,这种理性包括最狭义的理性、悟性和先验感性直观;有时它指最狭义的理性和悟性;有时仅指最狭义的理性。他认为先验感性直观即空间和时间仅属于现象,而自我向对象立法就是悟性向已经由空间和时间作了统一的感性现象立法,因此认识不能离开经验现象,因为我们不能认识物自体,而认识的对象仅是现象,我们对对象的认识不能先于对象而成立,必须要在对象提供给我们后我们才能对它进行认识,才能对它先验立法,所以认识不能脱离经验对象,而认识即自我向对象立法就是悟性向感性直观现象立法。;
在这种现象的立法中就有这样几层对立:即有先验原理与经验知觉的对立;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感性与悟性的对立;相对与绝对的对立。康德认为经验现象中的纯直观与纯范畴是先验地来自于主体的形式,因此是主观的,但它们是具有普遍性,是不因各主体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客观性质,是对象的,因此是客观的。经验知觉则是物自体作用于自我而产生的,它不是主观自生的,因此它们是客观的,但它们又是物自体作用于认识主体的感官上所产生的主观感觉,没有普遍性,因此是主观的。这样看来,现象中无论是先验形式还是经验,都既有主观的一面,又有客观的一面。所以现象也就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不过在现象的主观性背后,还有一个抽象的主体即自我,在现象的客观性背后,还有一个抽象的客体即物自体。现象本身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现象之外的主体和客体,是分属于两个根本不同的领域.没有沟通,并且现象本身只有相对性,没有绝对性,绝对性存在于现象两边的抽象的自我和物自体之中,而且在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现象之中,还有感性直观和悟性范畴的对立。它们二者虽如上述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但仍然没有本源的统一,它们的统一需要靠中介即图形才可能达到,黑格尔讥之为“就像一根绳子把一块木头缠在腿上那样。”[7]。;
自我不仅向对象立法,认识世界,自我还向自我本身立法,产生道德,这种立法是最狭;义的理性的立法。因为康德坚持认为,感性直观只属于现象,而悟性范畴只有在与感性直观相结合时才具有客观的实在意义。因此这二者都只能适用于现象进行科学认识,而对上面图示中的自我本体的立法,则只能是自我中的理性的立法。康德认为理性本身就具有实践能力,它无待于对象提供给我们。因此理性道德立法时是不以提供给我们的对象为条件的。这就是说,道德的、决定意志的原因的实践原理,是不以欲望能力的对象(内容),即不以自爱或个人幸福为原则的。在没有对象,没有经验内容的情况下,纯粹理性就只能在自身中作纯粹形式的立法,因为这种立法不以欲望能力的对象为条件,不受理性之外的因素的决定,所以这种立法就是纯粹理性自己决定的,这就是所谓意志自律。康德一再强调,理性的道德立法是自律而不是他律,因此不能是现象中的自然因果律,而只能是本体的自由因果律。在道德时,一定要划清现象与本体的界限,不能让道德的自由立法变成经验中的自然因果律的一项,成为他律。如上面的图示所表明的,康德哲学中有两个本体,即作为主体的自我和作为客体的物自体。而道德中的本体是指的作为主体的自我而不是作为客体的物自体,物自体向物自体立法而有道德,这是不可理解的,这一点必须注意。自我也不能向物自体立法,自我只能向物自体的表象即现象立法,这是思辨理性的任务。; 注释;
[1];郑昕:《康德学述》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64-67页;张世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0-21页。;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275页。;
[3];《康德文集》刘克苏等译、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269页。;
[4];[6]《安倍能成:《康德实践》于凤梧、王宏文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3、25、66页;
[5];见拙文《康德论认识和形而上学所以可能的条件》,该文部分发表于《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年五期。;
[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卷四,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271页。;
[8];《康德文集》(同上)271页。;
[9];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25页。;
[10];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13页。;
[11];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14-15页。;
[12];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4页;
[13];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象征与图式的区别见199页 ;
[14];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32、33页;
[15];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32页 ;
[1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卷二,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53页 ;
[17];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341页。 ;
[18];康德:《判断力批判》下卷、韦卓民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63页。 ;
[19];康德:《判断力批判》下卷、韦卓民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65页。 ;
[20];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64页。;
[2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30页。;
责任编辑:应届毕业生论文网
【试评康德哲学中的对立】相关文章:
康德哲学中的现象、现相与幻相札记07-03
康德的批判哲学和哲学的批判精神05-15
评哲学研究中的几个误区07-18
试评电影《活着》中福贵的生命价值观10-02
“历史哲学”中的“历史—哲学”关系10-11
康德道德哲学中道德法则概念及逻辑困难08-11
庄子哲学中的心与形07-31
浅谈《远大前程》中的二元对立手法08-09
试临床医学中的模糊概念08-04
试谈多元视野中的内部审计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