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学判断力批判二律背反思想及其解决

时间:2024-09-21 10:34:14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康德哲学判断力批判二律背反思想及其解决

  【摘要】康德三大批判中都有二律背反这一项内容,指的是具有同等理由而能成立的相互对立的命题,揭示了可以同时成立的两个相反命题之间的矛盾。二律背反思想在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判断力批判中虽然不占重要地位,但是康德三大批判是一个体系,所以二律背反思想在这一批判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判断力批判二律背反从超验的方法、调节性原则两方面得到解决,这有助于了解连接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桥梁,即真与善的纽带——美。
【关键词】二律背反判断力批判超验

康德三大批判中都有二律背反这一项内容,是因为有三种认识能力:知性、判断力、理性,相应三种内心能力:认识能力、愉快和不愉快能力、欲求能力。如果分不清什么能认识、什么只能思维,那么,以有限的条件追求无限的条件就不可能实现。于是出现了下列情况:对于认识能力来说,产生了把知性推向无条件的理论理性的二律背反;对于愉快和不愉快情感来说,形成了审美判断的二律背反;对于欲求能力来说,产生了自身为自身立法的实践理性二律背反。
《判断力批判》分为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都有二律背反思想。鉴赏原则方面的二律背反表现在:“正题:鉴赏判断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因为否则对它就可以进行争辩了(即可以通过证明来决断)。反题:鉴赏判断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因为否则尽管这种判断有差异,也就连对此进行争执都不可能了(即不可能要求他人必然赞同这一判断)。”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 http://www.ruiwen.com/lunwen

康德哲学判断力批判二律背反思想及其解决


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主要体现在反思判断力二律背反思想中。
“这个反思的第一个准则就是命题:物质的东西及其形式的一切产生都必须被评判未按照单纯机械规律才可能的。
第二个准则就是反命题:物质自然的有些产物不能被评判为按照单纯机械规律才能的(它们的评判要求一条完全不同的原因性规律,也就是目的因的规律)。”
如果我们现在把对于研究的这些调节型的原理转变为客体本身的可能性的构成性的原理,那么它们就会被说成是:
“命题:物质的东西的一切产生都是按照单纯机械规律而可能的。
反命题:它们的有些产生按照单纯机械的规律是不可能的。”
康德更关注二律背反的解决。这里,我们从两方面:超验的方法、调节性原则了解康德如何解决判断力二律背反的。
一超验的方法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 http://www.ruiwen.com/lunwen  二调节性原则
康德的哲学是一种先验哲学,为人的认识、实践、审美等思维和行为寻找先天原则,也可以说先验哲学是一种方法论。这一部分就从方法论的角度了解目的论判断力二律背反是如何解决的。
康德把认识事物的原则分为构成性原则和调节性原则(或统制性原理)。构成性原则能扩大人的知识,主要体现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先验逻辑论的先验分析论部分。调节性原则“一方面抑制知性的这种令人担忧的僭妄,好像它(由于它能够先天地定出它所能认识的一切事物的可能性条件)由此就把任何一般物的可能性也包括在这个界限内似的;另一方面在考察自然界时按照一条知性永远也达不到的完整性原则来引导知性本身,并由此来促进一切知识的最终意图。”它不能对客体规定什么,只是防止知性超出自己运用的范围,为人的行为提供参考性的概念,从而引导人努力达到它所设定的目的,不断追求完满。调节性原则运用于自然和道德两大领域。在自然领域,主要有两类对象:一是知性针对的一切经验活动及经验知识。起到调节性作用的是对经验知识的“可能完善性”感兴趣的理论理性的概念,即理念;二是针对自然界的有机体,包括人,起到调节性作用的是“目的”概念。这一部分主要是《判断力批判》的“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内容。关于事物的形成遵循的是机械规律还是目的因规律构成了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二律背反。机械因果规律是认识现象世界的客观规律,它能让我们了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扩大知识范围。但是,机械规律对于有机体却不能给出精确的解释。康德曾说有了物质就能说出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一只小小的毛毛虫的结构、功能及其联系比宇宙还复杂得多。康德于是引入目的论。历史上的目的论思想,认为这些思想要么带来宿命论,要么带来物活论、有神论,机械论与目的论不能并存,只能一真一假。这是因为它们把目的论当成了构成性原则。在康德眼中,目的只不过是一种主观假设的概念,为的是把自然界杂多现象归于自然的整体,从而把握自然统一。只要区分规定性的判断(普遍性给予了,把特殊归属其下的判断)与反思性的判断(特殊属性给予了,寻求普遍性的判断)。正题:物质的形成依据机械规律,这是一个规定性的判断,遵循的是知性给予的规律,是构成性的原则。反题:有些物质的形成依据的是目的因规律,则是反思性的判断,由特殊到普遍,趋向自然的统一,此规律没有实在性,是调节性的原则。探究自然主要依据机械规律,“任何时候应当按照自然的单纯机械作用的原则来对它们进行反思,因而根据这一原则来尽我所能的进行研究,因为,没有这条原则作为研究的基础,就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自然知识”;遵从机械规律才能形成对自然的认识,这并不是说能从自然界找到什么目的。目的论规律只是把目的概念作为理念引导人类深入地探究自然,并不能构成自然科学知识。目的论只是增加了解自然的切入点,让人类可以多角度地思考自然,不断达到完善。所以,机械规律与目的因规律能够相容,对任何一方的偏执都不能形成对自然的完整理解。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二律背反也就解决了。康德引入“目的”概念说明自然是合目的的,重点并不在有机体,而在于寻找整个自然存在的目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把人类不仅是像一切有机物那样作为自然目的,而且在这个地球上也作为一切其他自然物都与之相关地构成一个目的系统的那个自然最后目的”,由此得出:人是自然的最后目的。可见,“人”才是康德关注的核心。当然,这里的“人”指的是在自然的人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道德的人”,真与善统一于美,这是康德力求达到的完美。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 http://www.ruiwen.com/lunwen
从以上两种解决判断力二律背反的方法中可以看出康德力求找出实践理性和纯粹理性沟通的桥梁,最后引出他真正的意图:他所致力于研究的所谓科学就是指人在世界中所占的位置,要想成为一个人,我们该做些什么。所以康德这一思想对我们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新形势下,思考人的发展、和谐社会构建中人焦点性作用也许有新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5~186、240、132、125、126、188、240~241、287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序言(邓晓芒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
[3]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评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29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康德哲学判断力批判二律背反思想及其解决】相关文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和哲学的批判精神03-04

牛顿力学的方法论及其哲学思想03-07

哲学与思想03-18

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与哲学架构03-06

康德时间学说的内容及其价值11-16

中国思想与历史哲学03-18

中国思想与分析哲学03-18

中国思想与人的哲学03-06

康德哲学中的现象、现相与幻相札记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