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学的逻辑起点分析

时间:2020-11-08 12:02:46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老子哲学的逻辑起点分析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一直朝着两个方向发展,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类型迥异的思维模式?人们对这个问题越来越关注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从老子哲学的基本概念出发,条分缕析地介绍《老子》著作的基本要义。同时,坚持哲学内涵与逻辑结构相一致的原则,揭示了老子哲学的思想内核、基本脉络以及逻辑架构。

  关键词:不可言说;无;有;善;恒;无为;自然;治;虚;不仁

  《老子》[1]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老子哲学代表了中国古代先哲对世界、人生的根本探索以及基本看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笔者从老子哲学的基本概念入笔,分条缕析、贯通一气老子哲学的逻辑起点及基本要义,并充分关注其哲学内部的脉络、逻辑,这在学界是一个较新的尝试。

  一、不可言说

  老子说,可以说出来的道理,都不是“大道理”;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各种“名堂”(包括名字、名称、名气、著名等),也都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永恒之名”。[1]47道理也好,各种名分也好,一旦所指明确、意义清晰,言说凿凿,便都是具体事物、一般情况的道理或名字罢了。世间具体的东西,包括各种可观、可感的名利权财,其间道理讲得再动听,名字多么美好,终究不是世界或人类的最本质的和最具永恒价值的东西;所谓的普世价值也不是什么真价值。可以讲出来道理或美名,也就是所谓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之类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带有独断论性质的东西,不可能有真正的普世价值。王弼在《道德真经注》[2]2中说:“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事与形,以及指事造形的道与名,不过就是可感、可观的现象世界的摹画,不过就是一些具体的做事做人的原则、方法,都不是世界、人类的本质所在,所以“非其常”,即没有真正的永恒价值。具体事物的道理、名称,用在具体、特殊方面尚可行得通,但是冠以天下或人类之大道或大名,则必然失败。所以,能道、能名者,非放之四海皆通的道道、名名;道道、名名,必不可道,必不可名。

  二、无

  老子所说的“大道”“常名”,是主宰万物、放之四海皆准的铁规则,必然是不可言说的东西,不能言传,也许可以意会。也许只能意会,也许也不能也许。我们意会出来的会是什么东西呢?只能是“无”、是“非”、是“空”、是“戒”、是“没有”一切,这样才是一切。另外,“无”“没有”“沉默”,也并不一定就是完全的心无所想、心无挂树,有智才能大智,大智才能真无。达“真无”之境者,必是佛陀如来,必是老子,必是真沉默。根柢在心,心之真无。若心真无,便如一白板、白纸;若心虚空,便万千世界、细枝末节,可尽收眼底,也可尽于己无涉。有无之境,气息相通,尽出于心,尽出于己、在于己。诸君是己,己已不是诸君。

  三、无名与有名

  有天地始有人类,有人类才有语言文字。有语言文字、有众名方可一一为天地万物立名,天地万物有了名,名才能用来交流、流转,为众人所知晓。天地万物总在人类先,没有人类自无文字由来,所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假使有天地,无人类,“天地”之名从何而来,所以无名为万物、天地始,始是开端。有天地,有万物人类,方始有名。天地万物自不能无人类而有名,但有人类无天地万物则无天地万物之名。所以王夫之《老子衍》[3]5云:名因物立。有万物所以有众名,有万物而无众名,万物则无从谈起。以名立物,以众名谈论万物,是以有“名还(hai)生物”之说,所以老子说:“有名万物之母。”[1]47在这里,“母”即有出生的意思,同时也区分了天地万物。有从无中来,无为有之始。有名而有物,有名而有万物名。有人类、有语言文字,方始有名,有众名。有名而有众名,即所谓“一生万”,有名是很重要的,犹如有人类很重要,犹如有语言文字很重要。有名如流行之发端,忽一夕间天地万物之名皆如雨后春笋。无名意味着有名之必要,无名提示有名之开端、端倪。万物、万物名常由无到有,所以有“无”,才有“有”,才有“有有”,难怪王夫之慨叹:夫既有“始”矣,既有“母”矣。[3]5名始从无到有,从有到万有。其中有、万有,就人类、就语言文字而言,名而已。名是什么?它可以是天地万物之名,也可以是人类使用之名。依物而有名,是人类的创造;无物而用名,仍旧是人类的创造。文化是什么?人类的记忆、记载。循名以求信实,有时的确是谬哉!

  四、无欲与有欲

  心中无名相,自然可以常无欲。无名相无欲则吾心犹如一白板,白板可尽书,可随心所欲地书写,真是妙用无穷。但是要书、要书写,却还必须有书写的欲望,有书写的欲望,有观察世界的意图,才可饱览一世界的千奇百怪、毫发细节、迹象征兆。正如老子所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1]47知道无欲的妙用,并懂得有效地运用有欲。一方面以静默、虚空及恬淡而修心,一方面又可做到明察秋毫,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身修。这不仅仅是精神修养的境界,也是人身获得绝对自由的前提。老子所言无欲与有欲,堪称身心兼修的极致境界。达此境界,于心于情,妙不可言;于理于身,尽真尽善尽美。

  五、玄

  有欲、无欲虽然名字不同,但是源头却是一样的,这个一样,就叫做“玄”。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但是,无欲而有欲,无而有,有欲而无欲,有而无;无出有,有归无,有无相生,生生不息,一样又不一样,因此又叫做“玄之又玄”。“玄”揭示了“有”“无”共同的源头,源头相同,只是名字不同罢了;“玄之又玄”揭示了“有”“无”之间的相互联系、辩证关系,这是世间万物互为消长,千变万化的根本原因。后者揭示了天地万物运行的基本法则、规律窍门,所以老子接着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地万物内部或之间的同与不同、有和无的辩证规律推动着自然万物、人类社会的变化历程,这代表中国古代先贤对真理的最初认识。

  六、善与不善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1]50一方面,美与恶,善与不善,是有区别的,并且这种区别,不止是名称的不同,也是名称所指事项的不同。另一方面,美与恶,善与不善,又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老子认为,美与恶,善与不善,它们之间转换的条件在于“天下人”,在于“知”。天下人,依其生存本能,依其本能欲求,与动物无异。“知”,与自然物质结合,与本能欲求结合,只能是物质的“知”,只能是追名逐利的“知”,只能是相互争斗的“知”。知道物质给身体带来快乐,知道物质能够满足身体的欲望;天下人谋天下物,天下人追逐天下物质财富,美、美色尽收,善、伪善横行,自然就是恶与不善了。反之,知恶才能有德,知不善才能多向善。再反之则不然。以美以善为目的,最终只能走向恶与不善;只有知道恶之大,不善之害,才能尽力向善。

  七、恒

  恒是老子真经中的重要概念。恒是一般、永恒的意思。但是,要界定一般、永恒的概念,却不能以给对象、事物命名的方式进行。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1]50也就是说,老子以列举实例的方式给恒下了个定义。所谓的一般、永恒,指的是事物内部或之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即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犹如“知美之为美”,这只是知其一,但如果还知道,美依据一定的条件还能转向恶,即知道美与恶之间的辩证关系道理,才能算是了解了“恒”。恒是事物辩证关系的最高抽象。唐玄宗在《御注道德真经》[4]12中云:六者(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相违,递为名称……亦如美恶,非自性生,是由妄情,有此多故。唐玄宗一方面解释了相互对立的各个名称的区别,另一方面也探讨着具有辩证关系的事物诸如美恶等产生的原因。唐玄宗认为是人的妄情导致各种关系(如美恶)的复杂化,却不知老子却认为辩证关系是事物变化的客观规律。在老子看来,在“恒”即客观的辩证关系面前,人不应该是主动者、支配方,而应该是受动者、被支配的对象。

  八、无为

  人跟天地万物一样,受“恒”的支配。“恒”面前,众生平等。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看,人又是自在自为的高级动物。人无时无刻不在自主、自由地活动。“恒”支配万物包括人,是合乎道理的,是顺乎自然而然的。人支配人,人凭借权力、凭借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支配其他人,却是人为造成的结果。人是动物的一种,一种动物绝没有客观依据去支配另一种动物,也就是说,如果人要治理人,无论其采取何种方略、制度,都是人为的结果。人天生是不公义的,只有“恒”才公道。因此,老子呼吁:“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1]50老子所讲的圣人,待人处事,都不以营私利为目的,都注重自身实践、身体力行;老子所讲的圣人,也会教化百姓,不过却只以做好自身为目的或榜样,而从不做驱使人的事情。圣人讲无为,既是心之修养所致,更是力行言谈之自然利他而然。

  九、自然

  因为为无为,所以才能任自然。老子说:“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1]50万物繁衍生息,却没有开端,没有倚恃,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生是自生,为是自为。既然一切都是自作自受,那么于他物、彼物,就都无所损益。开端是自己开端,生长是自己生长,作为是自己作为。正是因为一切都是自动,所以也就不向别人祈求什么。河上公《老子章句》[5]43说:“各自动也。……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顺其自然是自然,不顺其自然自然要遭到自然的报复。自然,就无所谓始、有、恃,这是天地万物生、灭、存的共同特征。

  十、功

  既然一切都自然而然,就无所谓的“功劳”而言。但是我们又免不得对人对己进行评价,对于有功而言,功就在那里,无论你评价或不评价,它都不增也不减。人类之功,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是所有相关要素共同作用而自然产生的结果。居功自傲,把天时地利人和自然而然的结果奉为一己的功劳,最终只能遭到所谓功劳的戏弄。老子说:“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1]50不居功,因为没有必要居功;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具备,人世之功就可以水到渠成。对个人而言,患得才有患失,既然无所谓得失,那么,功就无所谓去与不去。功名利禄,虽说是身外、方外之物;功名利禄,虽说是人为人定的结果;却最终都是自然而然。

  十一、尚

  无功、有功都不能尚(崇尚)功;不仅功不能崇尚,其他一切可见、可欲之物都不能崇尚。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1]52依老子来看,功不仅不能“居”,也不能“尚”、还不能“赏”。功劳、贤名,一旦被崇尚、追捧,就必然会使老百姓相互争斗。财物珍宝,一旦被视为稀世少有,自然就会使老百姓产生偷盗的行为。总之,名利之心都不能种进老百姓的心理,否则就会民心大乱。不尚贤名,不贵稀世之货物,欲壑被填平,人心就能安定下来。

  十二、无知

  无欲是因为名和货(稀少之物)不被大家所崇尚、重视,所以有欲的欲失去了所指的对象,自然就只能无欲了。无欲使百姓重新回归平朴的心态,或者说他们对欲望的对象缺乏某种知识,所以也就不懂得去争了。按照老子的`看法,不尚贤名,不贵货名,可欲之物令百姓不见、不知,就可使普通老百姓无知无欲了。但是社会上又不只是普通老百姓;那些博学多才之人,那些见多识广之人,那些所谓的智者,也是破坏社会风气的引领者。所以老子说,除了要常使民无知无欲外,还必须想法子使那些智者不敢为也。使智者不敢为的方法,当然不能效仿秦始皇的做法:焚书坑儒。而应该从治理者自身修养、身教力行做起,从营造整体上不尚贤、不贵稀货的社会风气做起;如此,智者就彻底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只能也回归朴实的本性,也走向无知。所以,老子所说的无知:既是对专事名利的所谓的知识分子的嘲讽,同时也是对人性道德的一种要求。

  十三、治

  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1]52“治”既有治理方法之意,也有治理目标之意;就治理的方法而言,我们要实施无为,而就治理目标而言,则是无为之后的天下太平。统治者无为,并不是指其不务正业,在职位上不作为。而是要求统治者要减少对老百姓的限制、管制,减轻徭役赋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统治者除了减少对百姓的限制盘剥之外,还要注意规范自己的德行,要以自身身体力行、无欲寡求的身心状态为百姓做出表率。统治只有自己先做到无欲无知,自己先回归本性、人性道德,才能使人人得其性,才能使天下信服、使天下大治。唐玄宗说:“于为无为,人得其性,则淳化有孚矣。”[4]就此而论:官员犯法,绝不能只是与庶民同罪,而更应该是罪加一等。这才是治的要义、关键。

  十四、虚

  治是老子之道的具体运用。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1]53王夫之《老子衍》解释说,冲,本作“盅”,这里指器物中的虚处,虚处不盈,才有大用。[3]6冲和渊,犹如大海之虚怀若谷,因为虚怀若谷,所以接纳百川;因为它总能接纳一切河流,所以总让人感觉深不可测。道虽不可言说,是真无,但是道的作用大家都能看到。天下有多大,道就有多大、道就有多大作用,道用之不尽,所以叫“不盈”。道又深不可测、深渊似海,宛如“万物之宗”。老子的道,就是虚纳一切,就是绝对道德,就是人性的极致境界。以虚空之人性为最高统摄,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之真、善、美尽收眼底,百花齐放。虚是永恒,所以老子又言:“谷神不死”。[1]

  十五、不仁

  修道以虚为正宗,以不仁为无为、自然之手段。因为不仁,所以就没有东西对任何东西感恩戴德;因为任何东西,无论生、长、老、病、去,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79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54万物、百姓都依道而行,都自然而然,都自相繁衍、生息。所以天地、圣人,对万物、百姓都没有施行仁义,也没有必要施行仁义,因此叫做“不仁”。万物、百姓,都是天地宇宙的独立个体,带着各自的使命而来,他们或者伟大、或者卑微,造物主、上帝都不存在。中国古代圣人老子以“不可说”、“无”为自己哲学研究的起点,从世界的有与无、人性的善与不善两个角度辩证地思考自然、人生的运动变化规律,揭示出了自然万物自然而然的本性,进而对国家社会治理、个人内在修养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充满知性以及合理化的思考,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老子哲学的逻辑起点分析】相关文章:

1.法哲学逻辑起点论文

2.经济哲学发展与逻辑起点思索论文

3.逻辑哲学的核心问题分析论文

4.关于对现代逻辑中量词的逻辑哲学进行分析论文

5.道家生态哲学思想的构建逻辑分析

6.《逻辑哲学论》中的实在( Wirklichkeit)概念分析论文

7.对逻辑机器哲学的新发展进行分析论文

8.谈老子的女性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