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谈历史轨迹及其哲学思考
通过对地理学的历史、体系及特 性的分析 ,表明现代地理学的逻辑演化、发展趋势的同一性 ,即地理学必然朝着地理哲学与统一地理学的方向发展。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文章在梳理国内外主要人地关系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外各种人地关系论的提出时间为基点,探讨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时代背景,并从哲学角度对当时人地关系的实质进行概括;指出在评价某一种人地关系理论时,不能片面地说其对或者错,而要放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背景下进行综合考察;提出未来的人地关系思想可能会演变为一种新型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和“人定胜天”思想。
关键词:人地关系论;历史轨迹;哲学思考;预测
自人类自产生以来,人类便和地理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形成了对立统一的人地关系,由此产生了相应的人地关系论,并影响着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通过对人地关系论演变的历史轨迹的哲学思考,我们可以探讨未来人地关系的价值取向。
一、国内外主要人地关系论梳理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认为是一部人地关系的演进史。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人地关系理论。在传统人地关系中,中国古代形成了以天命论、人定胜天论、天人合一论等为代表的人地关系论,尤其是“天人合一”论对人地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深远。西方学者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早期既有上帝主宰一切的思想,也有“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1]的观点。文艺复兴以后,J.博丹和孟德斯鸠等学者开始关注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气候条件对人类活动的作用[2]。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AlexandervonHumboldt和KarlRitter对人地关系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Humboldt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即地理学不仅关注人类社会活动,还要探讨地表各自然现象;Ritter认为“地理学研究的目的,要求人们将其活动及其空间作为一个统一的舞台,因而,要叙述的不仅仅是这个舞台本身,而是其与人的关系”,主张通过研究自然现象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来探讨地理学的人文方向。这些思想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详细探讨了居民分布、人口迁移和民族性格等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关系,并引入C.R.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思想,提出各地区人类活动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这种思想被美国地理学家E.C.森普尔等广为介绍,将其发展成为环境决定论[2]。20世纪初,法国地理学家P.维达尔•白兰士等进一步发展了人地关系理论,提出或然论(可能论)的思想,指出要重视人类在适应和利用环境方面的能力;其学生J.白吕纳深入研究了该理论,提出“心理因素”在人地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后,西方地理学界相继出现了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等著名的人地关系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地理学计量化的发展,人地关系理论又取得了新发展。在生态论和文化景观论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地理系统论,该理论强调人类社会系统和地理环境系统及其之间的动态联系。
二、各种人地关系论的时间起点研究
2.1原始采集狩猎时期的人地关系。这一时期没有产生人地关系的思想理论。大约在200万年前后,人类以小规模的群体即部落形式散布在地球上。由于处于人类的形成阶段,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采集、狩猎是部落人群的主要生活方式,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明采集文明得到创造和发展。但受生产力水平限制,人类与基本没有改造和支配自然的能力,人与其他生物融洽共处。这一时期人地关系表现的最为微弱,甚至可以说是自然在掌控者人类,人类只能依附于自然环境。
2.2农业文明时期的人地关系。这一时期的我国的著名观点有:最早见于殷虚卜辞之中的“帝其令雨”和“帝其令风”等记载[2],强调天气晴雨变化和收成好坏都是由“天”定的。管仲在《管子•地员》中指出:“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老聃在《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轲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况认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强调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可以通过顺应自然规律达到“有其治”的效果[3]。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古希腊著名学者希波革拉第在《论空气、水和地方》中专门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柏拉图《国家论》中阐述了理想国的基本构想,认为对国家最有利的公民数量为5040人;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完美最美丽的国家,就是能够维持人口数目使之不超过一定限度的国家”[4],即一国的人口规模应当和土地规模相适应。在农业文明时期,随着人口数量增加和人类生产、生活技能的提升,人类逐步从崇拜自然过渡为改造自然,由原始的依赖自然而直接消费变为自己生产而后消费。并且随着人类对自然改造力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作用强度不断加大,这时候已经开始产生小范围的生态破坏,例如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已经开始显现。相对于原始时期而言,农业文明时期的人地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已经在开始转变,人地关系中人的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而自然的力量却相对的在减小[3]。
2.3工业文明时期的人地关系。这一时期的主要观点有: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人类中心主义、适应论、生态论等。其中,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可能论强调人类对地理环境提供的可能性的适应和选择能力;人类中心主义则把人类视为自然界的主宰,认为人类完全可以控制自然;适应论则强调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生态论主张研究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反映,侧重探讨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在工业化初期,机器代替了大部分体力劳动,生产力有了很大突破,对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开始进行掠夺式开发,人地关系性质有了新的变化。人类对自然开始进入到改造征服阶段。到工业化中期,科学技术取得进一步发展,人地系统中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表现非常突出,结果出现诸如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特别是到20世纪中叶,人类进入到工业化后期阶段,工业化在全球迅速扩展,导致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同时也出现了全球规模的人口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人地矛盾异常尖锐,人类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挑战,人地关系的不和谐已开始震惊人类[4]。
2.4后工业文明时期的人地关系。这一时期的主要理论有:和谐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谐论的核心观点是人地关系应当“和谐”,强调人类在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利用地理环境的同时,要对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实现人地系统的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最早是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提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反思,强调区域发展中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人们开始意识到单纯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后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社会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及思维习惯等都产生了一系列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同时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开始利用高新技术等对人地关系进行模拟监测和优化调控,促进人地系统向和谐方向演进。
三、对人地关系理论的再认识
从对人地关系研究的各种流派来看,可将人地关系理论归纳为三类:①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以地理环境决定论为代表;②主张人定胜天,忽视或贬低自然环境的作用,以唯意志论、生产关系决定论等为代表;③关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重视人地关系的协调与适应,以适应论、或然论、生态论和人地协调论等为代表。人地关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受到特定历史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同时也受到个人世界观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因此,在每一历史阶段都有特定的人地关系思想产生,即使是在同一阶段也会有很多侧重点不同的人地关系理论,且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所以在评价某一种人地关系理论时,不能片面地说其对或者错,而要放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背景下进行综合考察。
参考文献
[1]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3]香宝,银山.人地系统演化及人地关系理论的考察[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专刊):1-2.
[4]苏广实.浅析人地关系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3):98-101.
【谈历史轨迹及其哲学思考】相关文章:
定量研究及哲学思考论文04-11
论对旅游本质的哲学思考05-08
法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与中国道路论文06-26
西方历史哲学转向原因探析06-04
“上帝死了”及其历史意义05-24
谈临床中药学实践与思考06-09
谈红树林的功能及其资源保护05-28
对市政公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认识及其思考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