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职称改革对美术教育的导向性
[摘要]河南省高校职称评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高校的发展,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客观上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此时,修订后的《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师(实验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颁布,其对艺术学科评审条件的修订和补充最为明显,由此对高校美术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突出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对高职、高专院校条件实行单列,增设美术学科评审的补充条件这三个主要方面来谈一谈此种影响。
[关键词]高校职称改革,美术教学,理论科研,技能科研
高校教师职称制度作为高校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对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很大的影响,也事关教学的质量和学校的发展。2009年8月28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了修订后的《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师(实验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对高校教师评审条件进行了较大修订,基本思路是: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各种评价因素,强化教学,注重实绩,着力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力争标准具有较强的导向性、科学性、前瞻性,实现对申报人的更全面、更科学、更合理的评价。
其中,新的文件对艺术学科评审条件的修订和补充最为明显,本文就从此次新修订的几个主要方面来谈一谈职称评审改革对美术教学的影响。
一、突出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对美术教学有着积极影响
“重科研轻教学”一直是社会和高校热议的话题,因为以前的高校职称评审条件中对教师教学成绩没有给与应有的重视,没有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结果出现了科研数量泛滥但质量不高的同时教学质量也随之下滑的问题。这样不仅对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没有多大提高,科研对教学应该起到的良性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使得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质量怨声载道。
美术学科因其技法科目较多且技法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学有其特殊性。一是技术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把技术性的知识用语言方式进行准确而清晰的表达——必然具有较高难度,所以教师必须进行大量的教学语言、方法的学习和操练;二是直观性,教师在课上对美术技法进行演示,给予学生最直观的教授——这是美术专业学生学习的最好方式和必要环节;三是差异性,学生个体对艺术的体悟和表现差异较大,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指导,且指导方式要多样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心思。如果上述方面出现问题,将会对美术教学的效果和成绩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在坚持科研,不断完善自身学术水平的基础上更要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把对教学相关方面的研究也作为科研的一方面。
修订后的职称评审条件将教学作为业绩条件的首要必备内容,并就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考评(年度考核)、教学技能竞赛、教育教学荣誉称号等方面,对教学业绩进行了合理量化。同时,在科研业绩条件“项目与奖励”中,增加了“教研(教改)项目”以及国家和河南省开展的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五项内容,以便进一步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引导和鼓励高校教师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中心,把重点放在内涵建设上来。
还有,为鼓励教师搞好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有一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主要目的是要引导教师回归教学,把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学术创新和搞好本职工作上来。
二、对高职、高专院校条件实行单列对其美术教学的积极导向性
因于美术专业的实用性较强、招生情况良好、就业形势乐观,高职、高专院校都普遍设置有美术专业,一般多为电脑艺术设计、室内装潢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实际操作技能较高,因此对高职、高专教师自身技能性和操作能力的要求也就相对严格。所以,这次新修订文件把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评审副教授职称的条件单列出来,并对具有相关技能资格证书的教师,适当降低论文要求。引导了高职、高专院校与普通高校不同的教学方向和目的,鼓励了教师对教学必备的.专业技能的提高,从而提升实际的教学能力。
三、增设美术学科评审的补充条件体现和认可了美术教学的特殊性
美术学科在教授美术理论知识、提升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等教学目的同时,对于美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也是极为重要的。同时,一个优秀的美术工作者和一幅完美的美术作品,均是思想性和技术性的统一体。因此这就对美术学科的教师提出了两方面的教学能力要求,一是理论能力、一是技能水平,当然这两方面也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可以直接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和教学理论水平,也能使教师具有将自身美术技轻松转化成语言和文字方式的能力,从而更利于知识的教授、传播和交流,而且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能指导其美术技能的实践;美术技能的物化表现形式一般是美术作品,它可以体现一个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也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基于理论能力之上的文化修养的高低。这就是美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以前的职称评审条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在各个学科中使用一刀切的方式,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评审,出现了错误的引导趋向。结果使得美术学科教师为了追逐职称晋升而一味的将经历投入到理论科研之中,而忽略甚至放弃了对自身专业技能的不断研究和提升,严重影响了作为特殊学科的美术学科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质量,从而导致教育目的的偏颇而不能全面实现。
本次评审条件的修订注意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新的评审文件中增设了美术学科评审的补充条件。把美术作品发表、参展及获奖等达到规定要求的,视为符合相应的工作业绩条件。如在申报评审副教授任职资格补充条件中,增加了“同时在艺术类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作品2件以上,或2件以上作品参加省以上有关部门举办的展览,其中至少件作品为省文联下属的一级协会举办的届展或中国文联下属的一级协会各专业艺委会展览。可视为符合工作业绩论文、著作条件”等规定,同时适当减少了要求发表论文的篇数,体现了美术学科的特殊性,也体现了各学科评审条件的多样性和公平性。这对美术学科教学的定位和美术学科教师的教学起到了良性的导向作用,也使得理论科研和技能科研和谐共进为教学服务。
新增设的美术学科评审补充条件,涉及到了副教授与教授这两个高级职称,但对讲师这一中级职称的评审条件未设置任何补充条件,讲师职称的评定仍旧是一刀切的评价要求,没有体现出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只是看重了理论科研的份量,忽视了美术学科中技能科研的重要性。同以前的文件相比,一是强调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加大了理论科研的难度和质量要求——这种进而加强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的修订,势将以前存在的教学问题继续存在甚至有恶化的可能。由此可见,这次新修订的文件还是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两个方面来看待此问题:一是随着高校对学科建设、学科结构的改革和对师资队伍学历的要求,美术学科的初级职称已大多为硕士研究生学历。这些教师在研究生阶段的深造时,既是加强对理论和技能的两方面的学习与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同时要求论文和美术作品两方面进行毕业资格的评审更能说明这一问题。但在其进入高校就业后,高校此种职称评审工作却没有同其之前的修学思路相统一,将会在教师头脑中形成一些混乱或负面的影响,势必影响到其对自身的治学定位和教学的质量。二是艺术表现的需求如果可以被视为人的正常需求的话——特别是对于美术教师而言,他们投入身心的完成美术作品,优秀的作品自然会被发表或展出、获奖,这也一方面不仅体现出了初级教师的技能科研实力,而且此种能力对美术教学某些环节的影响至关重要(我们在上面曾谈到过)。但如果这些成绩做为评审高级职称都绰绰有余而却在评审中级职称时不被认可,此种不公平的现象势必会压制教师对其技能研究及进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长期以往会影响到其教学心理及教学能力的逐渐下降,对于教师个人和学校发展都将是极为不利的。
总之,新修订的河南高校职称评审条件对高校美术教师的教学将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它更突出教学,协调了教学与理论科研和技能科研的关系,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得教师能确立正确的治学方向,进而提升美术教育的质量。但其中也有不完善之处,以前存在的某些教学问题会继续存在,中低职称的美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受到压制,仍将影响到美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方面。同时,期望河南省的高校职称改革为其他省份地区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
【大学职称改革对美术教育的导向性】相关文章:
美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教育论文08-11
浅谈美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论文08-10
对农村美术教育的思考和探讨论文07-23
大学美术教育素描教学论文11-01
对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实施成果研究论文08-09
美术教育对少儿成长的重要性研讨论文07-17
网络工程专业的方向性建设07-10
关于会计职称改革工作的若干问题探索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