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泵站运行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1、国内外泵站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泵站工程管理主要包括工程管理、机务管理、经营管理以及与供排水有关的水务管理,涉及水工、机械、电气、管理和经济等多个学科,跨度较大,技术复杂,建立和完善泵站工程管理体制的任务比较艰巨。
由于发展时间较早,一些发达国家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有较好的经验。例如,美国对泵站工程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水权方面,而在供水、配水方面的管理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和民间机构的运作;荷兰、奥地利等欧洲国家的泵站工程自动化程度较高,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监控;Et本对泵站工程设施和自动化设备均有明确的使用期限。相比较而言,国外水利工程管理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国外泵站管理的自动化水平较高,对泵站运行的各种指标进行长期跟踪、监测和记录,可随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同时记录下来的数据也将成为水泵开发和性能完善的依据。这样不仅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也有利于降低泵站管理费用。
二是泵站管理人员少而精,社会分工细。泵厂负责核心部件的生产和总装,泵站管理人员只负责值班运行、小规模检修和大规模检查,大规模的检修由泵厂完成,这使得泵站运行管理长期保持正常运转。
三是泵站养护工作做得较好,有利于泵站工程效益充分发挥,同时可减少水泵磨损和延长机组寿命。
国外泵站以受益者支付或国家拨款等方式获得充足的资金,保障工程的改造、维修和扩建。
2、几种典型泵站管理模式
2.1 自运行管理模式自运行管理是一种传统管理模式,由管理单位统一负责工程的运行与养护,管理部门小而全、用工多。
泵站工程属国家投资的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基本上是根据当地实际供排水需要组织建设的,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泵站工程运行、维护等专业化队伍分工不是十分明确,泵站管理人员全面负责泵站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
2.2 委托管理模式委托管理是将泵站工程运行与养护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社会上专业化的队伍来承担的一种管理模式。管理单位一般只负责职能业务的发展,而将比较专业的业务发包给社会上专业化单位。随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一些专业性的运行管理和养护企业在市场中逐步兴起,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采用委托管理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
2. 3 管养一体化模式管养一体化是指在计划经济时期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实行管、养、修相结合的一种管理模式。管理单位组建养护维修队伍,对养护和维修任务实行内部管理,在运行管理初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发挥不明显,管理及维修费用投入相对不足。
2.4 管养分离模式管养分离是指在工程运行管理中将养护业务的机构、人员、经费相分离,组建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专业化分工的细化,传统管理体制已无法满足工程现代化运行和管理的需求,极大地限制了工程效益的'发挥。为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有效运行,根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要求,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把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业务推向市场,由专业化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养护企业来负责工程的养护维修,对工程实行专业化、合同化管理。
3、比较分析在自运行管理模式下,泵站工程运行和日常维护的人员同属一个单位,在供水管理方面拥有完全的主动权,对泵站运行和日常维护工作的管理和控制极为有利。但是,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泵站工程管理要求的提高,并且泵站工程涉及的学科领域跨度大、技术复杂,泵站运行管理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日益增强,管理分工更加细致,这些都对传统的自运行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另外,由于运行、维修、养护等工作都要由管理单位负责,从而导致管理事务比较繁杂,且需承担较多的风险。
委托管理模式使管理单位集中精力于职能业务的发展上,这样不仅有利于精简机构、控制管理成本,而且通过委托管理可以获得外部技术资源的支持,从而有效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运行效率和降低管理风险。但由于委托业务的专业人员不属于管理单位,容易对委托单位产生依赖,不利于管理单位对有关委托业务的控制。
管养一体化模式能够统一工程的交叉管理,不容易造成管理脱节,可以增强养护队伍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得管理人员愿意从事工程维修与养护工作。但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形式单一,管理职能不明确,运行机制不灵活,管理与养护责任分工不明确,外部缺乏竞争压力,使得管理单位内部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导致水利工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修养护。
管养分离有利于精简管理机构,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和养护水平,并有利于形成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与养护队伍。同时可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维修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事前管理的作用,减少工程损坏。其缺点是容易造成管理和养护脱节,形成双方推脱责任的局面,使得管理人员不愿参加工程养护队伍,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
4、新建泵站工程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4.1 建设期管理建设期管理是泵站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发挥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条件。然而,长期以来建设期的运行管理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方面表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后期的运行管理工作重视不足,另一方面部分工程建设者的专业知识不符合工程运行管理的要求,使运行管理系统与设施建设工作常处于被动状态。
为此,建管单位应高度重视泵站建设期间的泵站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坚持“建管并重”,进一步加大泵站工程建设期对泵站运行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组织有经验的运行管理工作者参与工程招标、合同执行、安装调试、检查验收,尤其是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要积极开展泵站优化运行相关技术的研究,为泵站工程的运行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专业技术支持。要积极创新管理理念,重点开展泵站优化运行、泵站性能现场测试、泵站启停机、振动及空蚀等方面的研究。
4.2 运行期管理为使工作尽快步入正轨,在泵站工程运行初期可以采取短期委托与长期委托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即以短期委托管理的方式吸取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培养业务骨干,建立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在短时间内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另外,通过将输电线路、高压设备等重点设施的养护工作以合同的方式长期委托给有资质的电力企业,可降低运行管理风险,确保泵站工程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泵站工程养护涉及范围广,专业性较强,主要包括主机系统、辅机系统、供电系统、断流设备、电气试验、水工建筑物、自动监控系统等。根据养护需求,养护与维修队伍可分为日常性与专业性的养护及维修队伍,因此应制定相关泵站工程养护考核办法,确保工程养护工作规范化,提高工程养护水平。
泵站工程运行管理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定期或不定期接受上级单位的监督和考核;泵站工程职能管理部门或运行管理部门要按照合同规定,加强对维修和养护工作的监督,日常维修养护实行巡回监督,较大的维修养护项目实行驻地监督。
【几种典型泵站运行管理模式比较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