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一、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要想上好课,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大意义上,都取决于备课是否充分、切合实际的说,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上好课,就必须认真备好课.备课环节有许多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去做,只有实现备课的有效性,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备好一节课,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什么.其次要抓住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确定具体内容,选择教法,设计教学步骤.要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及重难点.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充分考虑教材及本班学生的特点的教法,进而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我们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年龄特点以及对知识掌握的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使备课、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不仅要重“教程”,还要重“教法”.教师要对每一节课的每个环节在教法上多进行探讨,找准知识的发生点,依据知识的发生过程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生成的过程中来.
二、注重课堂各个环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1.有效的情境创设.情境的创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生在情境当中会激活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还能自己开展逐步认识将要学的知识.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应该从学生的知识基础、身心发展特点、生活环境出发,尽可能地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题材,同时还应该注意叙述和提问的角度,使学生保持一定的新鲜感,让学生感觉有一定的挑战性.
2.有效的教师讲授.讲授仍然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行为.现在许多教师还是用单一的讲授法,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涉及函数、方程等包含较多的数学符号及数学计算,因此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能够让学生懂得如何解题就可以了.有效教学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课堂讲授策略.在实施中,要通过审题引导学生从粗读到细研,冷静、缜密地阅读题目,明确问题中所含的量及相关量的数学关系.
3.有效的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或学生与教师就教学内容通过互相交流,以期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讨论的主题要精心选取,要选能体现教学目标的、有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和难度适宜的主题.由此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需要学生去理解,越需要积极参与,只有进入了角色,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4.有效的多媒体运用.静态的教材内容,虽然有图示、教学挂图和教师的语言描述,学生依然感到抽象、晦涩,难以心领神会.如果能将问题动态地呈现出来,那就直观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轻松实现.
5.有效的设计作业.作业是巩固数学知识、强化技能、培养和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对作业设计进行创新:
(1)知识型作业.在设计过程中应立足数学课本,重视学生的知识再创造.如教学完《勾股定理》后,让学生分小组从书籍、网上查阅有关史料,然后在课上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交流汇报等.
(2)生活型作业.就是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家庭实践活动中完成数学作业,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实践型作业.如学习了矩形的判定方法后,可让学生利用刻度尺和直角尺去判断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小边框是否是矩形实现“学”融于“做”中,在“做”中加深理解.
6.有效的教学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老师在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演绎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都应成为评价的重点,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评价形式应灵活多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