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对高校稳定的影响与作用研究
摘 要:近年来,学生社团在高校中得到迅速发展,它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促进校园安全稳定方面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从高校学生社团特点出发,从政治、管理、文化等多角度分析社团对维护高校稳定的作用,并提出相应建议,为确保学生安全健康,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更好地服务。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安全稳定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中的一个自发组织,是大学生追求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的,带有业余性质,具有引导、凝聚、交流等教育功能。在高等教育新常态下,高校面对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需要不断优化自身办学特色和育人理念,同时也面临了很多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问题。而学生社团由于其成员广泛性、活动多样性、组织灵活性,在日渐严峻的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
大学生社团具有其显著的优势,如组织形式多样、活动内容灵活、交流覆盖广泛等,能够积极创造成员与社会的联系机会,为社团成员提供较好的服务和保障平台,既能帮助成员提高交际能力,又能充分挖掘资源、获得多方协助,在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是帮助成员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
基于大学生社团的业余性质,其特点也非常鲜明,如类型丰富、专业化和方向性明显;活动多样,灵活度高;组织不够紧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效率不高等。
二、学生社团在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中的作用与不足
1.作用
(1)心理引导和释压,发挥正能量,促进心理安全。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往往是成员共同兴趣所在。学生在组织并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有效放松心情,更充实了校园文化形式和内容,为引导更多学生发挥正能量提供了契机。
(2)助推学风建设和个人学业进步,促进教学安全。学生社团专业性、方向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在校园内营造多姿多彩的学风建设氛围,丰富学风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以点带面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自信心,用学业荣誉感来减少厌学情绪以及学业失落感,从一定程度上有效保障学业安全和教学安全。
(3)吸引兴趣,发挥特长,锻炼个人综合素质。高教新常态要求高校必须准确定位,以改革育人方向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以适应社会需求。学生社团的活动方式决定了其自我组织、自我拓展、社会交往等多项功能都有助于锻炼学生个人兴趣和特长,提高团队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更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及适应社会,从而提高学校育人质量,为学校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
2.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社团原有的弊端仍然存在,如制度不健全、管理效率不高等,同时,社团在新形势下也面临新问题,如网络社团出现、跨校活动增多、活动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增强等。这些不足和问题,对高校安全稳定产生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
(1)准入机制宽松,易受不良意识形态渗透。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社团的成立、成员准入等方面均没有严格的规定,审批程序不够完善、执行不够严格,造成社团类型繁多、成员素质参差不齐,容易给不良意识形态和非法组织可乘之机,影响高校政治稳定。
(2)普通成员和特殊群体管理难,影响学校整体运行稳定。社团里除少数核心成员外,更多的是兴趣不是非常强烈或者特长不是非常明显的普通成员。在日常管理中,普通成员的自觉性、积极性往往受个人心情、校内外环境、学习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给管理工作带来难度。如不少高校都存在学生借参加社团活动之名逃避自习、晨读甚至实习的现象,管理难度大,长此以往会把负面能量蔓延到更多学生中,影响学校整体运行的安全稳定。同时,高校招录的留学生、交流生等特殊群体,其价值观、社会经历等与普通学生有较大差异,更是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3)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创新社团形式,给活动安全管理带来更多挑战。信息化时代造成的媒体更新换代,直接催生了一批新型社团诞生,如网络社团,其组织形式、活动开展等都以网络为媒介,极易打破高校对社团的管理和约束,而市场经济则直接给经费并不充裕的大部分社团带来冲击,让不法商贩有机可乘,给高校社团带来管理上的安全隐患。
(4)高校多地办学导致社团活动频繁跨区域开展,给成员人身安全带来隐患。越来越多的城郊大学城模式、跨区域甚至地域的两校区办学模式,都给高校学生社团的外联活动带来时间和空间的不便。一方面是社团对社会的接触需求,以及学生外出探知社会的迫切期望,另一方面是频繁的跨区域社团活动带来的管理成本增加和人身安全隐患,两者矛盾难以有效调和。
三、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促进高校安全稳定
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已经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从社团对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影响入手,应当从理念、目标、机制、手段等全方面考虑增加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新思路。
1.谨守方向,德育为先
高教新常态要求高校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成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这块阵地必须牢牢守住。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自然要把社团工作统一到以德育工作为主的方向上来。
2.引导为主,注重文化
大学生社团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平台,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重点是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在对社团的相关工作中要以引导社团文化、成员感受与校园整体环境相适应为主要方式,积极倡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团管理和社团活动形式。
3.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第一,加强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建立规范、合法的社团生成机制,以社团成立、成员准入为源头,加强管理。
第二,加强大学生社团活动过程监督,建立规范、合理的社团管理和工作机制以及各类安全预算,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和指导教师参与活动。
第三,加强制度执行和考核,包括对挂靠单位、指导人员、社团组织、成员个人等全方位的考核,严格奖惩。
4.各方联动,整合资源
高校安全稳定和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仅是学工部门、保卫部门甚至高校自身的事,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因此,做好高校社团建设,确保高校安全稳定,还应动员社会力量、整合校内资源,合理开展工作。
一方面,社会各界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安全和宣传引导方面给予必要保障,尤其是涉及社团参加社会活动、跨地域活动,以及社团网络活动和信息传播。另一方面,高校对社团活动给予必要的场地、资金、师资、设备投入,在宣传引导上要注意弘扬正气、树立典型、培育精品、惠及大众,在运行中注意过程监管和考核,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社团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在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在高校自身的不断努力下,社团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以其灵活、丰富、服务的特色,为高校安全稳定和培育人才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拥军.大学生社团参与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的主要形式及发展思路[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3(25).
[2]吴晓琴.浅析高校社团建设对繁荣校园文化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9(4).
[3]蔡文军.谈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与校园安全[J].青年与社会(中),2014,8(17).
[4]高人范.学生社团对高校校园稳定的影响与作用研究[J].教育界,2012(6).
【学生社团对高校稳定的影响与作用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