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24-07-14 22:08:10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了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中医学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中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题目:连花解毒颗粒急性毒性及解热实验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1、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连花解毒颗粒由金银花、牛蒡子、芦根等多味中药提取制成,该处方是我院中医科专家长期在临床使用的验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临床适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支气管炎、腮腺炎、斑疹等病症治疗[1-5]。中医理论认为:由于风热之邪犯表,则热郁肌肤腠理,卫表失和,故见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等症;风热上扰则头胀痛;风热之邪上犯则咽燥或咽喉红肿疼痛,口渴欲饮、鼻塞、流黄浊涕。中医的“毒”含义甚广,清热解毒中药所解之的“毒”为火热壅盛所致的“热毒”及“火毒”,主要用于温热病及热毒炽盛症。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清热解毒中药所解之“毒”不仅包括“外源性之毒”(细菌、病毒、内毒素),还包括氧自由基和细胞因子过度释放等“内源性之毒”[6]。连花解毒颗粒所含主药均为清热解毒中药的典型代表,利用动物发热模型对发热过程进行模拟,从而对解热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本课题还对药物的急性毒性进行了考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2、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目前,国内外研究药物急性毒性的方法有很多,经典的有半数致死量试验(50%lethaldose,LD50)、最大给药量试验等,除此之外,还有限量试验、近似致死剂量实验、扩展试验、固定计量法、剂量累积试验等。中药新药中应用最多的是半数致死量和最大给药量试验。《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规定未在国内上市的由中药、天然药物组成的非注射给药的复方制剂,如该复方制剂处方组成符合中医药理论,有一定的临床应用经验,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一种动物,按临床给药途径进行急性毒性反应的观察。本课题选用啮齿类动物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口服给药方式,对连花解毒颗粒进行急性毒性反应的研究。发热是清热药最主要的适应症之一,解热作用是清热药的一个重要共性。在实验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引起实验动物发热,如细菌或细菌产物、造成无菌炎症、化学药物、刺激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及暴露于高热坏境等,这些发热模型均可用于解热实验研究,如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有注射腐化枯草浸液、角叉菜胶、牛乳或蛋白胨、加热杀死的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伤寒或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菌液、伤寒副伤寒菌苗、啤酒酵母、2,4—二硝基苯酚等发热方法研究中药的解热作用。为了进行机制分析或特殊研究目的,还可选用内生致热原生成及发热试验、微量PGE脑室内或下丘脑注射致热试验、LipidA、IL-1、干扰素及TNF性发热试验等[7]。本课题选用啮齿类动物大鼠为实验动物,拟采用角叉菜胶为发热模型致热源,皮下注射可于局部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此炎症的形成主要与其诱导前列腺素生物合成及释放有关,可引起一个持续炎症反应,并激活巨噬细胞引发发热。因其来源不同,其致热作用有些差异,故于正式实验前宜先做预试验,以选择适宜的种类、浓度与剂量,此外在预实验阶段观察大鼠体温变化全过程。

  二、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采用啮齿类动物大鼠和小鼠以口服给药方式,对连花解毒颗粒进行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连花解毒颗粒急性毒性反应的研究

  (二)连花解毒颗解热药效学的研究

  三、主要研究方案

  1、连花解毒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

  中药新药审评的技术要求规定,当受试药物的毒性很低,或者因浓度或体积的限制,无法测出LD50时,可仅提供最大给药量试验的结果,测定其能达到人用量的多少倍,对药物安全性进行评估,以耐受人用量口服100倍以上为安全[8]。

  1.1溶液的配制与预实验

  1.1.1溶液的配制连花解毒颗粒供试品1的制备:取连花解毒颗粒125.0g溶于100mL水中,搅拌均匀即得混悬药液,此作为连花解毒颗粒供试品1溶液(相当于人临床用量100倍)。连花解毒颗粒供试品2的制备:取连花解毒颗粒188.0g溶于100mL水中,搅拌均匀即得混悬药液,此作为连花解毒颗粒供试品2溶液。

  1.1.2预实验方法:

  1.1.2.1选择体重约20g的健康小鼠10只,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h。每只小鼠按100g/kg/d量于12h内给予灌胃供试品1溶液2次,灌胃体积为0.4mL/10g,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如果小鼠全部存活,则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实验,如果小鼠部分或全部死亡则采用LD50的测定。1.1.2.2选择体重约20g的健康小鼠10只,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h。每只小鼠按150g/kg/d量于12h内给予灌胃供试品2溶液2次,灌胃体积0.4mL/10g,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

  1.2最大给药量法进行实验

  选择体重约20g的健康小鼠48只,雌雄各半,分成两组,每组24只,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h。实验组每只小鼠按150g/kg/d量于12h内给予灌胃连花解毒颗粒供试品2溶液2次,灌胃体积为0.4mL/10g。对照组每只小鼠给以生理盐水,一天两次,灌胃体积为0.4mL/10g。两组小鼠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期间若有死亡小鼠即刻尸解,肉眼观察小鼠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等)的变化,若肉眼可见异常则进行病理检查。若无14天后处死全部存活小鼠,解剖和尸检内脏器官有无异常。并记录14天内雌雄小鼠的行为活动、被毛、皮肤、呼吸、大小便、食欲,鼻、眼、口腔有无异常分泌物等情况(见附录Ⅰ)。根据公式计算出其能达到人用量的多少倍[9~11].150g/kg/d量于12h内给予灌胃供试品2溶液2次,灌胃体积为0.4mL/10g,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1.2最大给药量法进行实验选择体重约20g的健康小鼠48只,雌雄各半,分成两组,每组24只,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h。实验组每只小鼠按150g/kg/d量于12h内给予灌胃连花解毒颗粒供试品2溶液2次,灌胃体积为0.4mL/10g。对照组每只小鼠给以生理盐水,一天两次,灌胃体积为0.4mL/10g。两组小鼠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期间若有死亡小鼠即刻尸解,肉眼观察小鼠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等)的变化,若肉眼可见异常则进行病理检查。若无14天后处死全部存活小鼠,解剖和尸检内脏器官有无异常。并记录14天内雌雄小鼠的行为活动、被毛、皮肤、呼吸、大小便、食欲,鼻、眼、口腔有无异常分泌物等情况(见附录Ⅰ)。根据公式计算出其能达到人用量的多少倍[9~11],计算公式如下:每只的小鼠耐受药量成人平均体重(60000g)小鼠的最大耐受倍数(倍)小鼠平均体重(20g)成人每日用量。

  2、连花解毒颗粒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13-15]

  2.1人与大鼠之间给药量的换算

  2.2致热因子溶液的配制与发热模型的建立

  2.2.1致热因子的制备:精密称取角叉菜胶(卡拉胶)100mg置于试管中,加入灭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10mL,轻轻搅拌或摇匀,放置于4℃冰箱中过夜,次日晨取出,轻轻倒置数次直至混悬液均匀。

  2.2.2发热模型的建立:取12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于实验前8~10h禁食,但不禁水。实验前三天,每日测大鼠肛温2次,实验当日每小时测肛温1次,连续3次,选取体温变化不高于0.3℃的大鼠进行实验,取被选中的大鼠肛温平均值为基础体温。于大鼠两爪脚跖皮下各注射1%角叉菜胶悬液0.1mL/爪,分别于1h、2h、3h、4h、5h、6h、7h、8h、9h、10h测大鼠肛温,观察大鼠建模情况,如注射致热因子4小时后,大鼠体温开始升高,至6~7小时达高峰,并持续时间长于10小时,则可判断为建模成功,视情况调整致热因子的种类和剂量。

  2.3预实验观察:选取20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于实验前8~10h禁食,但不禁水。实验前三天,每日用体温计测大鼠肛温2次,实验当日每小时测肛温1次,连续3次,选取肛温变化不高于0.3℃的大鼠进行实验,取被选中大鼠肛温的平均值为基础体温。以角叉菜胶作为致热因子,参考相关文献,在预实验中设置两种实验方法:

  ①大鼠每天给浓度为0.4g/mL连花解度颗粒3mL一次,连续3d。末次给药后,用体温计测量致热前肛温,然后于大鼠两爪脚跖皮下各注射1%角叉菜胶悬液0.1mL/爪,此后分别于1h、2h、3h、4h、5h、6h、7h、8h、9h、10h测大鼠肛温。

  ②于大鼠两爪脚跖皮下各注射1%角叉菜胶悬液0.1mL/爪,此后立即给予每只大鼠浓度为

  0.4g/mL连花解度颗粒3mL,分别于1h、2h、3h、4h、5h、6h、7h、8h、9h、10h测大鼠肛温。观察动物反应情况和体温变化,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法(给药量计算:连花解毒颗粒60kg人每天用量为60g,按体表面积折算0.2kg大鼠正常用量为1.2g,0.2kg大鼠每次灌胃3mL,即连花解毒颗粒配制的浓度为1.2g/3mL=0.4g/mL)。

  2.4连花解度颗粒解热效果正式实验:根据预实验结果,选取实验方案。大鼠于实验前8~10h禁食,但不禁水。每日用体温计测大鼠肛温2次,连续3日,实验当日每小时测体温1次,连续3次,选取体温变化不高于0.3℃的健康大鼠,取被选中大鼠体温的平均值为基础体温。将大鼠随机分成七组,灌服以下七种药物:

  ①连花解毒颗粒低剂量组:0.2g/mL连花解度颗粒3mL

  ②连花解毒颗粒中剂量组:0.4g/mL连花解度颗粒3mL

  ③连花解毒颗粒高剂量组:0.8g/mL连花解度颗粒3mL

  ④双黄连颗粒阳性对照品组:0.2g/mL柴黄颗粒3mL

  ⑤阿司匹林阳性对照品组:6.7mg/mL阿司匹林3mL

  ⑥空白辅料对照组:266.7mg/mL空白辅料3mL

  ⑦模型组:不给药根据预实验确定的试验方法建模,于1h、2h、3h、4h、5h、6h、7h、8h、9h、10h测大鼠肛温。记录每只大鼠的体温变化并绘制曲线图,利用SPSS软件分析计算,判断连花解毒颗粒组与模型组体温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连花解毒颗粒的解热效果(给药量计算:①连花解毒颗粒60kg人每天用量为60g,按体表面积折算0.2kg大鼠正常用量为1.2g,0.2kg大鼠每次灌胃3mL,因此配制的连花解毒颗粒中剂量组浓度为1.2g/3mL=0.4g/mL;②双黄连颗粒60kg人每天用量为30g,则大鼠正常用量为0.6g,因此配制的双黄连颗粒的浓度0.6g/3mL=0.2g/mL;③通过查阅文献,解热实验大鼠阿司匹林对照组用量为20mg/d,因此配制阿司匹林浓度为20mg/3mL=6.7mg/mL;④连花解毒颗粒人每天用量为40g,0.2kg大鼠正常用量为0.8g,0.2kg大鼠每次可灌胃3mL,0.8g/3mL=266.7mg/mL)。

  参考文献:

  [1]何晶.金银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天津药学,2008,20(5),74-76.

  [2]倪华,施霞,刘云海.板蓝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3),1609-1610.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0.

  [4]简永耀,靳龙文.连翘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J].淮海医药,2009,27(4),349—350.

  [5]于宏.牛蒡子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J].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22(6),244-245.

  [6]李鸣真,叶望云,陆付耳.中医“清热解毒”法实质的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8):449-451.

  [7]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6-297.

  [8]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1997.

  [9]王一荃,王祝鸣,童华.中药金衡灵急性毒性和反复给药毒性试验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0,4(2):36-41.

  [10]徐鑫,周昆,屈彩芹.香加皮配方颗粒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8,40(10):117-118.

  [11]万启南,曹东,李游,叶勇,施燎明,李映雪.清热解毒扶正颗粒小鼠急性毒性试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9):72.

  [12]章元沛.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8.

  [13]周军,何飞,韦桂宁,陈敬民,李友弟,李翠红.银胡感冒海绵剂解热、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师,2010,13(8):1078-1081.

  [14]陈敬然,孙红梅,尹晓飞,蔡大伟,李冬梅,王书杰.牛黄解毒滴丸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实验[J].中国药师,2010,13(9):1257-1259.

  [15]邱彦,司梁宏,刘静,刘梅,陆瑜.十味板蓝根颗粒解热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材,2009,32(7):1117-1119.

《中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医学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论文开题报告08-04

关于论文开题报告08-14

教研论文开题报告07-31

物流论文开题报告09-01

论文开题报告模板10-07

广告论文开题报告09-04

论文写作开题报告07-09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10-07

物流论文开题报告09-14

论文开题报告表05-16

在线咨询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中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了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中医学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中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题目:连花解毒颗粒急性毒性及解热实验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1、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连花解毒颗粒由金银花、牛蒡子、芦根等多味中药提取制成,该处方是我院中医科专家长期在临床使用的验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临床适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支气管炎、腮腺炎、斑疹等病症治疗[1-5]。中医理论认为:由于风热之邪犯表,则热郁肌肤腠理,卫表失和,故见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等症;风热上扰则头胀痛;风热之邪上犯则咽燥或咽喉红肿疼痛,口渴欲饮、鼻塞、流黄浊涕。中医的“毒”含义甚广,清热解毒中药所解之的“毒”为火热壅盛所致的“热毒”及“火毒”,主要用于温热病及热毒炽盛症。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清热解毒中药所解之“毒”不仅包括“外源性之毒”(细菌、病毒、内毒素),还包括氧自由基和细胞因子过度释放等“内源性之毒”[6]。连花解毒颗粒所含主药均为清热解毒中药的典型代表,利用动物发热模型对发热过程进行模拟,从而对解热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本课题还对药物的急性毒性进行了考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2、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目前,国内外研究药物急性毒性的方法有很多,经典的有半数致死量试验(50%lethaldose,LD50)、最大给药量试验等,除此之外,还有限量试验、近似致死剂量实验、扩展试验、固定计量法、剂量累积试验等。中药新药中应用最多的是半数致死量和最大给药量试验。《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规定未在国内上市的由中药、天然药物组成的非注射给药的复方制剂,如该复方制剂处方组成符合中医药理论,有一定的临床应用经验,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一种动物,按临床给药途径进行急性毒性反应的观察。本课题选用啮齿类动物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口服给药方式,对连花解毒颗粒进行急性毒性反应的研究。发热是清热药最主要的适应症之一,解热作用是清热药的一个重要共性。在实验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引起实验动物发热,如细菌或细菌产物、造成无菌炎症、化学药物、刺激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及暴露于高热坏境等,这些发热模型均可用于解热实验研究,如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有注射腐化枯草浸液、角叉菜胶、牛乳或蛋白胨、加热杀死的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伤寒或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菌液、伤寒副伤寒菌苗、啤酒酵母、2,4—二硝基苯酚等发热方法研究中药的解热作用。为了进行机制分析或特殊研究目的,还可选用内生致热原生成及发热试验、微量PGE脑室内或下丘脑注射致热试验、LipidA、IL-1、干扰素及TNF性发热试验等[7]。本课题选用啮齿类动物大鼠为实验动物,拟采用角叉菜胶为发热模型致热源,皮下注射可于局部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此炎症的形成主要与其诱导前列腺素生物合成及释放有关,可引起一个持续炎症反应,并激活巨噬细胞引发发热。因其来源不同,其致热作用有些差异,故于正式实验前宜先做预试验,以选择适宜的种类、浓度与剂量,此外在预实验阶段观察大鼠体温变化全过程。

  二、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采用啮齿类动物大鼠和小鼠以口服给药方式,对连花解毒颗粒进行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连花解毒颗粒急性毒性反应的研究

  (二)连花解毒颗解热药效学的研究

  三、主要研究方案

  1、连花解毒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

  中药新药审评的技术要求规定,当受试药物的毒性很低,或者因浓度或体积的限制,无法测出LD50时,可仅提供最大给药量试验的结果,测定其能达到人用量的多少倍,对药物安全性进行评估,以耐受人用量口服100倍以上为安全[8]。

  1.1溶液的配制与预实验

  1.1.1溶液的配制连花解毒颗粒供试品1的制备:取连花解毒颗粒125.0g溶于100mL水中,搅拌均匀即得混悬药液,此作为连花解毒颗粒供试品1溶液(相当于人临床用量100倍)。连花解毒颗粒供试品2的制备:取连花解毒颗粒188.0g溶于100mL水中,搅拌均匀即得混悬药液,此作为连花解毒颗粒供试品2溶液。

  1.1.2预实验方法:

  1.1.2.1选择体重约20g的健康小鼠10只,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h。每只小鼠按100g/kg/d量于12h内给予灌胃供试品1溶液2次,灌胃体积为0.4mL/10g,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如果小鼠全部存活,则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实验,如果小鼠部分或全部死亡则采用LD50的测定。1.1.2.2选择体重约20g的健康小鼠10只,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h。每只小鼠按150g/kg/d量于12h内给予灌胃供试品2溶液2次,灌胃体积0.4mL/10g,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

  1.2最大给药量法进行实验

  选择体重约20g的健康小鼠48只,雌雄各半,分成两组,每组24只,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h。实验组每只小鼠按150g/kg/d量于12h内给予灌胃连花解毒颗粒供试品2溶液2次,灌胃体积为0.4mL/10g。对照组每只小鼠给以生理盐水,一天两次,灌胃体积为0.4mL/10g。两组小鼠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期间若有死亡小鼠即刻尸解,肉眼观察小鼠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等)的变化,若肉眼可见异常则进行病理检查。若无14天后处死全部存活小鼠,解剖和尸检内脏器官有无异常。并记录14天内雌雄小鼠的行为活动、被毛、皮肤、呼吸、大小便、食欲,鼻、眼、口腔有无异常分泌物等情况(见附录Ⅰ)。根据公式计算出其能达到人用量的多少倍[9~11].150g/kg/d量于12h内给予灌胃供试品2溶液2次,灌胃体积为0.4mL/10g,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1.2最大给药量法进行实验选择体重约20g的健康小鼠48只,雌雄各半,分成两组,每组24只,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h。实验组每只小鼠按150g/kg/d量于12h内给予灌胃连花解毒颗粒供试品2溶液2次,灌胃体积为0.4mL/10g。对照组每只小鼠给以生理盐水,一天两次,灌胃体积为0.4mL/10g。两组小鼠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期间若有死亡小鼠即刻尸解,肉眼观察小鼠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等)的变化,若肉眼可见异常则进行病理检查。若无14天后处死全部存活小鼠,解剖和尸检内脏器官有无异常。并记录14天内雌雄小鼠的行为活动、被毛、皮肤、呼吸、大小便、食欲,鼻、眼、口腔有无异常分泌物等情况(见附录Ⅰ)。根据公式计算出其能达到人用量的多少倍[9~11],计算公式如下:每只的小鼠耐受药量成人平均体重(60000g)小鼠的最大耐受倍数(倍)小鼠平均体重(20g)成人每日用量。

  2、连花解毒颗粒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13-15]

  2.1人与大鼠之间给药量的换算

  2.2致热因子溶液的配制与发热模型的建立

  2.2.1致热因子的制备:精密称取角叉菜胶(卡拉胶)100mg置于试管中,加入灭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10mL,轻轻搅拌或摇匀,放置于4℃冰箱中过夜,次日晨取出,轻轻倒置数次直至混悬液均匀。

  2.2.2发热模型的建立:取12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于实验前8~10h禁食,但不禁水。实验前三天,每日测大鼠肛温2次,实验当日每小时测肛温1次,连续3次,选取体温变化不高于0.3℃的大鼠进行实验,取被选中的大鼠肛温平均值为基础体温。于大鼠两爪脚跖皮下各注射1%角叉菜胶悬液0.1mL/爪,分别于1h、2h、3h、4h、5h、6h、7h、8h、9h、10h测大鼠肛温,观察大鼠建模情况,如注射致热因子4小时后,大鼠体温开始升高,至6~7小时达高峰,并持续时间长于10小时,则可判断为建模成功,视情况调整致热因子的种类和剂量。

  2.3预实验观察:选取20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于实验前8~10h禁食,但不禁水。实验前三天,每日用体温计测大鼠肛温2次,实验当日每小时测肛温1次,连续3次,选取肛温变化不高于0.3℃的大鼠进行实验,取被选中大鼠肛温的平均值为基础体温。以角叉菜胶作为致热因子,参考相关文献,在预实验中设置两种实验方法:

  ①大鼠每天给浓度为0.4g/mL连花解度颗粒3mL一次,连续3d。末次给药后,用体温计测量致热前肛温,然后于大鼠两爪脚跖皮下各注射1%角叉菜胶悬液0.1mL/爪,此后分别于1h、2h、3h、4h、5h、6h、7h、8h、9h、10h测大鼠肛温。

  ②于大鼠两爪脚跖皮下各注射1%角叉菜胶悬液0.1mL/爪,此后立即给予每只大鼠浓度为

  0.4g/mL连花解度颗粒3mL,分别于1h、2h、3h、4h、5h、6h、7h、8h、9h、10h测大鼠肛温。观察动物反应情况和体温变化,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法(给药量计算:连花解毒颗粒60kg人每天用量为60g,按体表面积折算0.2kg大鼠正常用量为1.2g,0.2kg大鼠每次灌胃3mL,即连花解毒颗粒配制的浓度为1.2g/3mL=0.4g/mL)。

  2.4连花解度颗粒解热效果正式实验:根据预实验结果,选取实验方案。大鼠于实验前8~10h禁食,但不禁水。每日用体温计测大鼠肛温2次,连续3日,实验当日每小时测体温1次,连续3次,选取体温变化不高于0.3℃的健康大鼠,取被选中大鼠体温的平均值为基础体温。将大鼠随机分成七组,灌服以下七种药物:

  ①连花解毒颗粒低剂量组:0.2g/mL连花解度颗粒3mL

  ②连花解毒颗粒中剂量组:0.4g/mL连花解度颗粒3mL

  ③连花解毒颗粒高剂量组:0.8g/mL连花解度颗粒3mL

  ④双黄连颗粒阳性对照品组:0.2g/mL柴黄颗粒3mL

  ⑤阿司匹林阳性对照品组:6.7mg/mL阿司匹林3mL

  ⑥空白辅料对照组:266.7mg/mL空白辅料3mL

  ⑦模型组:不给药根据预实验确定的试验方法建模,于1h、2h、3h、4h、5h、6h、7h、8h、9h、10h测大鼠肛温。记录每只大鼠的体温变化并绘制曲线图,利用SPSS软件分析计算,判断连花解毒颗粒组与模型组体温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连花解毒颗粒的解热效果(给药量计算:①连花解毒颗粒60kg人每天用量为60g,按体表面积折算0.2kg大鼠正常用量为1.2g,0.2kg大鼠每次灌胃3mL,因此配制的连花解毒颗粒中剂量组浓度为1.2g/3mL=0.4g/mL;②双黄连颗粒60kg人每天用量为30g,则大鼠正常用量为0.6g,因此配制的双黄连颗粒的浓度0.6g/3mL=0.2g/mL;③通过查阅文献,解热实验大鼠阿司匹林对照组用量为20mg/d,因此配制阿司匹林浓度为20mg/3mL=6.7mg/mL;④连花解毒颗粒人每天用量为40g,0.2kg大鼠正常用量为0.8g,0.2kg大鼠每次可灌胃3mL,0.8g/3mL=266.7mg/mL)。

  参考文献:

  [1]何晶.金银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天津药学,2008,20(5),74-76.

  [2]倪华,施霞,刘云海.板蓝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3),1609-1610.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0.

  [4]简永耀,靳龙文.连翘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J].淮海医药,2009,27(4),349—350.

  [5]于宏.牛蒡子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J].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22(6),244-245.

  [6]李鸣真,叶望云,陆付耳.中医“清热解毒”法实质的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8):449-451.

  [7]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6-297.

  [8]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1997.

  [9]王一荃,王祝鸣,童华.中药金衡灵急性毒性和反复给药毒性试验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0,4(2):36-41.

  [10]徐鑫,周昆,屈彩芹.香加皮配方颗粒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8,40(10):117-118.

  [11]万启南,曹东,李游,叶勇,施燎明,李映雪.清热解毒扶正颗粒小鼠急性毒性试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9):72.

  [12]章元沛.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8.

  [13]周军,何飞,韦桂宁,陈敬民,李友弟,李翠红.银胡感冒海绵剂解热、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师,2010,13(8):1078-1081.

  [14]陈敬然,孙红梅,尹晓飞,蔡大伟,李冬梅,王书杰.牛黄解毒滴丸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实验[J].中国药师,2010,13(9):1257-1259.

  [15]邱彦,司梁宏,刘静,刘梅,陆瑜.十味板蓝根颗粒解热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材,2009,32(7):1117-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