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学生们都接到了要做毕业设计的任务,在我们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好开题报告,那么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是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苏赫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家长作为孩子发展中的重要他人,若能参与孩子的教育,积极与幼儿园合作,让家园教育相辅相成、协调一致,就能有利于孩子发挥各种潜能,获得健全人格的发展。
(二)《指南》颁布的意义
1、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主张:(以下简称《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目前我园家园共育中的现状及问题
1、教师现状:教师对家长的指导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
2、家长现状:
(1)多数家长将自身角色定位为被动的配合者;
(2)家园沟通不充分、沟通对象单一;
(3)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流于形式;
(4)隔代教养和独生子女包办代替现象严重;
(5)家长观念存在“小学化倾向”。
(四)我园家园共育的传统活动和已有经验,具有开展本课题的优势
我园家园共育的传统活动和已有经验具有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优势。我园的.传统亲子活动有:亲子活动月,“爸爸课堂”、户外趣味活动、元旦亲子手工DIY、户外亲子运动会、家长开放日、学前教育宣传月《指南》培训活动等等。
1、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和谐发展。
2、转变教师和家长的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3、形成幼儿园办园特色,提升幼儿园地区影响力。
二、前期文献综述
世界上其他国家十分关注家园共育,家园共育和家校合作已经成为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如美国“家校合作实践”、英国“教学助手计划”、法国“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澳大利亚“家长参与教育”以及日本的“PTA”模式等。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提升家庭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的热情,进一步为学生创建良好学习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近年来,国内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成果显著,已然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指导纲要》都提出要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创造良好条件。但是目前为止,国内以《指南》为背景的家园共育模式研究,几乎都还处于一个不太成熟的阶段。我们希望通过解析和深入运用《指南》来为我们的家园共育服务,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幼儿教育、革新教育观念、同幼儿园合作的积极性,探索新型的家园合作关系策略,指导我们家园共育良性发展。
《指南》颁布一年多以来,我们在家园共育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力求通过各种渠道、各种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转变家长观念,提升家园共育效能。
我们解读到《指南》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幼儿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在各个领域的目标上提出了许多新的内容和视点。作为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家长在实施《指南》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四项原则: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运用《指南》,通过“热情的邀请、全面的准备、到积极的鼓励和及时的反馈”这样的最优化策略,来指导我们在家园共育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实施《指南》的原则转变家长观念,推进家园合作。
此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以以下两种指导思想理论为根本,在实践研究中去深化、发展。
陈鹤琴家园教育理论:
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教育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三、核心词界定
《指南》:
20xx年10月9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是一个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导向性文件。
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长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或幼儿园单方面进行的教育工作。我们认为家园共育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育孩子、育教师、育家长。
策略:
“策略”就是方法的最优化。本课题中我们理解的策略:一是寻求家园共育众多方法中易于掌握、易于操作的方法即策略。二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和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家园共育方法为策略。
四、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1、形成一套家园共育的策略。
2、运用这套策略实施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园的发展(包括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指南》,解读《指南》,运用《指南》,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和家长有效互动。
2、指导家长学习《指南》,更新和改变家长的观念;通过丰富、多渠道的活动,寻求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达到家园共育的最优化。
3、依托《指南》,在学习、解读、运用《指南》中研究家园共育,帮助家长、教师了解孩子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建立合理期望,实施科学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三)研究方法
此课题研究,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A、行动研究法:此方法以解决课题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在开展大量活动指导家园共育的过程中采取行动研究法,
B、个案追踪研究法:对家园合作中的典型个案,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相同、相似或相对的问题的范本。
C、问卷调查法:在前期对家长现有观念和家园合作认识的问题方面,我们会采用问卷调查法。如家庭环境量表(FES)、家庭教育方式量表等问卷。
D、经验总结法:对实践研究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
五、研究思路及措施
《指南》的教育建议渗透了“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尊重,为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所提供了关于科学保教的观念、方法的参考。我们要借助《指南》的导向性,研究我园特色的家园共育策略。
主要研究措施:
1、解读在《指南》背景下家园共育的内容。
2、收集、整理、开发家园共育的方法,研究家园共育科学化、标准化的流程,形成量化标准。
3、将研究的量化标准运用于实践,修改并完善方案。
4、验证研究的有效性,全园推广。
我们将通过以下方法,具体实施:
理论学习:
以《指南》为导向,组织教师和家长学习,主要采取集中培训(每学期一次)、家长讲座(每学期一次)、趣味问答(每学期2次)、设置《指南》宣传栏(每月一版)、专家答疑(每学期1-2次)、《指南》解读手册(每学期一本)等活动,深入理解《指南》、运用《指南》,转变教师和家长的观念。
家长沙龙:
每月1次,分年龄段举办“家长沙龙”,邀请“主动积极、善于表达且有时间”的家长参加;各班班长或者幼儿园教研组长、行政管理人员参与活动当中,共同分享学习心得,交流育儿经验,收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探索有效家园共育方法。
课程推进:
结合《指南》五大领域的内容,让家长参与到“幼儿一日活动和幼儿园环境创设”当中。每学期初幼儿园大环境创设的设计和制作,招募有时间、手工能力强的家长;每月邀请10名左右有艺术特长的家长到大区角指导幼儿的区角活动;开展“家长课堂”,每学期征集15-20名不同职业的家长,为全园中大班幼儿组织一次集体教学活动等。
家长工作室:
每学期每班推选2-3名有时间、有爱心、有责任感、有组织能力的家长,建立工作室制度、章程,设立组织机构,负责家委会工作和幼儿园大型活动的策划和协助。如:六一活动、亲子月活动、户外亲子活动、家长课堂等。
班级管理:
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1)班级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评估比较,及时做好信息反馈,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2)班级家访活动,新生入园要求家访率达100%。
(3)家园沟通和联系:每周填写《家园联系手册》、建立电话问询和回访制度,针对年轻家长不能每天接送幼儿的情况,建立班级QQ群、班级博客,缩短家园距离,扩大家园沟通的面等。
主题活动:
根据季节的不同,开展有主题的亲子活动,春季:4月“亲子活动月”、春季户外亲子活动、春游“藏宝”活动、风筝节活动、端午节家园共庆活动、儿童节亲子手工义卖等,秋季:户外亲子趣味运动会、庆元旦家长开放日等,让家长真正融入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最大限度支持和满足幼儿的发展,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纠正家长“小学化”倾向,科学实施家园共育。
六、预期的改革成效
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达到预期的成效如下:
1、通过有效的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达成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同步化,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和谐发展。
2、通过对《指南》等理论的学习和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3、通过《指南》学习和活动参与策略,转变家长观念,实施科学育儿。
4、形成教研成果并实施推广。
例如研究报告、教师论文集、案例集、家长征文集、家园共育活动照片及视频集锦、调查报告、个案分析报告集、课堂实录、教育叙事集、教学反思集、家园共育各类制度。
七、研究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研究课题的顺利进行,我园成立了以园长为主任的教科室,以便对课题加强领导和管理。教科室成员由课题主研人员构成,每月定期开展课题小结会,七名主研人员结构多元化,有我园的园长、业务园长和各年龄段的教研组长,还有在前期课题研究中成长起来的一批善于思考的年轻骨干教师。这批主研人员平均年龄三十三岁左右,共有近十篇研究论文曾获全国、省、市各级一二三等奖。同时,我们在研究中还将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自己、解决问题,定期聘请专家到各联盟园现场指导,帮助教师提高分析、研究能力。同时由每个班上的老师负责课题的一线资料搜集和活动开展。通过建立课题档案、搜集各类文献资料、各项过程性的资料搜集、论文及案例的整理等,不断推进课题良性发展。
条件保障:
⑴组织保障:学校领导亲自参与课题研究,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为课题研究创设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⑵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⑶经费保障:学校自筹经五万元费,保障调查实践、资料采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等各项支出,保障开题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所需的资金。
⑷专家保障:
邀请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鄢超云博士负责课程全面指导工作,保证课题有效实施。
同时邀请彭州市教研室王涛斌老师和教研员徐南静老师长期指导我园课题的开展。
八、研究计划
◆研究实施样本说明
研究改革实施范围:幼儿园中大班全体教师及家长
样本选择说明:
幼儿教师和家长是家园共育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教师应当和家长一起深入学习《指南》,转变家长观念,同时提高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的积极性,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主要研究阶段:
20xx年5月――20xx年1月(第一阶段):立项准备阶段。举办学术讲座和理论辅导,培训参研教师。
20xx年2月――20xx年1月(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举行开题论证会,搜集各类资料,探索改进实施步骤,健全研究组织,完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20xx年2月――20xx年12月(第三阶段):实证研究阶段。广泛开展课题研讨、案例分析、论文交流等活动,进行阶段性测查、总结。
◆研究最终成果内容及形式:研究报告、教师论文集、案例集、家长征文集、家园共育活动照片及视频集锦、调查报告、个案分析报告集、个案分析报告集、教育叙事集、教学反思集、家园共育各类制度。
◆研究经费预算及来源:幼儿园提供经费来源,全力支持本课题的各项活动开展。
研究经费预算:不低于5万元。
九、研究人员名单
1、课题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罗贤林,园长,高级教师,课题负责人。
周克霞,副园长,高级教师。
2、课题指导小组名单:
鄢超云、王涛斌、徐南静
3、主研人员:
罗贤琳周克霞杨胜兰吴宗英任蓉刘雨薇杨雪李娇
4、参研人员:
参研班级全体教师
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2
一、本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1、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及价值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国学就具备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质。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中国的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国学经典中就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全部文明和智慧的精髓,作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基础,它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客观环境,维系着中华文化之根。
20xx年3月26日,教育部下发《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此时距中华民国总长蔡元培先生全面引进西方教育体系102年,距陈独秀先生开启新文化运动99年,中国教育在经历了百年学习西方之路后,终于回头重新审视和学习自己的传统了,传统文化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此时,如何建设一种适应当代学校、简单易行、切实有效的国学教育,就成为当务之急。而学校的国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属于国民基本教育。国民基本教育就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部分,其主体应在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中完成。古人说:“童蒙养正”,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在童蒙时期,形成“做好人”的习惯,把自私的'心、自私的行为改变过来,从原人变成好人,才能激发其善性的本能。而如何养?怎么养?就是本课题需要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的研究。
2、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及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如今,随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重新被人们认识,国学教育也随之广泛开展。但是,针对幼儿国学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幼儿国学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仅有18篇论文,最早发表论文的时间为20xx年。这一情况说明,直到最近几年,国内学界才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而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省内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处于拓荒阶段,目前还没有文献著录。就现有成果来看,杜洁琼的《幼儿国学教育内容选择及方法》着眼于幼儿国学教育的内容选择及方法,做了比较基础的分析和研究;李静的《国学经典与幼儿礼仪教育》研究的是幼儿礼仪教育与国学经典的结合,因篇幅所限,只有较为简单的分析。闫蕾的《小议幼儿国学经典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关注的是现在幼儿国学经典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材料翔实,立论中肯。除此之外,还有《幼儿国学教育之我见》、《在国学教育中促进幼儿品德和习惯的养成》等几篇文章,大都从一两个侧面来研究幼儿国学教育的某个方面,整体而言,还需要加强实践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幼儿国学教育研究的进展。
创新之处:
(1)本项目在国学教育的视野下,对幼儿品性、生活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整体观照研究,省内还未见有学术文献报道;
(2)本项目的研究方法将在传统的文献资料研究基础上,将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方法结合,以幼儿行动及个案研究为依托开展工作,在方法和视角上较为新颖,走在了幼儿教育研究的前沿。
二、研究目标、内容、思路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最终完成,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本课题的研究,要培养起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和认同感,培养幼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一致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品质,为其未来成为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信用、有理想、有国际视野、敢于担当的现代中国人奠定基础;
(2)本课题的研究,要培养幼儿正直、善良、真诚的品性,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所谓童蒙养正,必须从孩子入手,才可能完成;
(3)本课题的研究,要针对幼儿生活及学习态度、习惯、能力等方面完成。
(4)学习生活常识和基本自理能力;
(5)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初步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
(6)掌握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研究内容
以古代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孝经》、《声律启蒙》等内容,对3—6岁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与影响,探索实施幼儿国学教育,根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具体从以下方面开展研究:
(1)构建“家园合一”的教育影响策略。国学教育归根到底毕竟是品性教育,即使缺乏各种物质条件,但只要有老师和家长的品格在,言行在,就可以培育出善良、有气节、有品位的孩子,那么国学教育的基本目的就达到了。所以国学培训、读书研讨、提升自我是实施国学教育的关键所在;
(2)探索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影响策略。通过每天对幼儿进行视听环节的学习,潜移默化的对3——6岁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幼儿学习有韵律感的吟诵,影响幼儿的性格倾向、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每周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如,尚礼崇德,尊重生命,感恩父母,学习爱等;
(3)培育特色教育活动,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以实验班为重点,各年龄组制定子课题,加强每学期国学特色的课程建设。通过课程实施培养幼儿良善品性。
3、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国学教育素材,分析和整理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和教育理论,通过学习研究,提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有效融入与渗透;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与幼儿一日生活紧密结合,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具体的教育实施方案,及时反思、调整教师的指导策略,并优化与改良教育环境;
(3)个案研究法:针对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教案、不同的教法、不同的进度,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并做好详细的分析与记录,找寻适合幼儿学习的方法;
(4)总结研究法: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教育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撰写经典案例、报告及论文。
4、研究思路
结合我国目前幼儿园国学教育的理论观点和研究现状,了解与学习国学文化精神,找寻国学教育在幼儿园实施的方法和途径;以培育特色教育活动为突破口、家园合一,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国学教育,根植传统文化;提出实施国学教育的理论原则,形成园本文化课程,培养幼儿良好品行和习性。
三、研究基础
本课题负责人郁东利曾主持参与了“十一五”以来的多项省市重点科研课题,主持的省重点课题“通过案例研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已顺利结题,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培养模式。课题研究人员朗瑞平是河北北方学院国学教师,研究成果丰厚。这些研究成果,都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
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3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教育已不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家园共育,作为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家庭与幼儿园(或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幼儿(或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探索和实践有效的家园共育策略,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家园共育的现状与问题,探索并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家园共育策略体系。具体研究目的`包括:
现状分析:全面了解当前家园共育的实施状况,包括合作模式、沟通机制、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问题诊断:深入剖析影响家园共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如家长参与度、教师指导能力、教育资源分配等。
策略构建:基于问题诊断,提出针对性的家园共育策略,包括增强家长意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创新合作机制等。
实践应用:将构建的策略应用于实际教育场景中,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并不断完善和优化。
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家园共育的实践中,通过有效的策略构建与实施,促进家庭与幼儿园(或学校)之间的深度合作,从而实现儿童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家园共育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从理论探讨到实践案例,均展示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家园共育不仅能够增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提升教育质量,还能够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和认知发展。然而,当前研究也指出了家园共育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家长参与度不高、合作机制不健全等,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研究步骤包括:
文献梳理:广泛搜集国内外关于家园共育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现状调查: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对幼儿园(或学校)的教师、家长及管理人员进行调研,了解家园共育的现状与问题。
问题诊断:基于调研数据,深入分析影响家园共育效果的关键因素。
策略构建:根据问题诊断结果,结合相关理论和实际经验,提出针对性的家园共育策略。
实践应用与评估:将构建的策略应用于实际教育场景中,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反馈信息,对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总结与反思: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提炼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五、预期成果与贡献
本研究预期将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家园共育策略体系,为幼儿园(或学校)和家庭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借鉴。同时,本研究还将丰富和完善家园共育的理论体系,为教育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最终,通过家园共育的有效实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美术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07-12
家电营销策略开题报告05-21
美术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03-20
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7篇11-09
美术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03-23
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精选10篇)09-29
汽车营销策略开题报告范文12-02
幼儿园建构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精选10篇)04-03
初中英语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