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流行音乐开题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流行音乐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自1978年重返大陆地区且正式拉开发展帷幕至今,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迁,极速跃升为当下最为瞩目的文化景观。
摘要:本文论述将通过三个部分展开,分别从不同的论题和切入点着手,对现有文献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划分和梳理;并对不同学科采用各种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最后,笔者尝试对目前学术研究所显现的优势及不足加以总结,不遗余力的提出几点浅知拙见,以供同仁们商榷指正。
尽管理论研究的步伐相对滞后,然而其日益多样的风貌和不断延展的视域,同样不容忽视。
8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些涉及时代曲、通俗音乐、黄色歌曲等话题的文论,大多是针对当时社会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及争论(例如瞿维、杨明望分别在1981年和1985年发表于《人民音乐》的文章:《关于流行音乐的对话》、《几点商榷评谭冰若同志《对流行音乐的几点看法》),亦或是一些非正式的散见于文化报刊和有关评论性的文集中的文章,仅有极少的文章关注到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及构成要素解析,如梁茂春《对我国流行音乐历史的思考》和金兆钧《青年流行音乐创作群体的心理分析》等篇幅短小的文字,并不足以说明当时的论文达到了学术理论建设的高度。
90年代以后,流行音乐理论研究才正式进入创始和起步阶段,一些关于当代流行音乐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叙述,对于相关的人物、事件、作品和音乐现象等方面内容进行记录和思考的专著相继出版,当时的期刊论文也对流行音乐在特定阶段的发展史和有关现象产生的背景和成因做了初步总结和探索。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理论界开始涌现出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音乐学界对于流行音乐的学术性研究显现出曙光,无论是对长期混淆不清的概念问题进行明确的界定,对其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进行全面的分析,还是在树立流行音乐的学科意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突破,理论研究脉络也日益明晰,经历了从微观到宏观,再从整体到局部,逐步深入和细化的发展过程,逐渐呈现出多元思维、多元视角的综合性跨学科研究态势。
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新的传播媒介和载体、新的文化思潮、新的创作理念和受众审美取向的相继出现,一些涵盖新对象、新观念、新现象的论文命题应运而生,这些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的陆续跟进,为流行音乐的理论研究摄入了全新的氧份,潜移默化的将最前沿、最富挑战性的流行音乐研究推向了全新的临界点,促使我们在新的机遇下,理性的汲取、借鉴国内外先进学科的研究视角、综合性研究方法的同时,寻求真正适应本国国情和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最终达到建立完善的流行音乐学科体系的理想目标。
本文中所提及的有关流行音乐研究的学术资料,均是本人通过中国知网、维普网、读秀学术搜素、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搜索网站获取到的,自1979年至今已在国内正式发表的期刊论文及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由于目前各学科各类型的学术文献中,将流行音乐纳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关键词进行论述的文章十分庞杂,所体现出的理论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同时受限于笔者知识结构之单薄,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难以涉猎更广泛的领域并将相关研究进行更为全面的整理和归纳,本文仅对于少量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进行扼要的梳理和总结。
期刊论文方面,此次仅筛选出已发表在学术质量较高,研究成果相对稳定、成熟且具有权威性的国家级核心音乐类刊物,以及国内各大音乐学院学报的文章。
同时,鉴于其他学科对流行音乐的关注较早,占有文献的数量上、研究的维度及方法上略胜于音乐研究领域等因素,笔者尽可能广泛的浏览了迄今已发表的,涵盖跨学科、多领域的国内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少量港台地区的学位论文。
咎于笔者资历尚浅,文中难避诸多疏漏,以期日后能够在学术修养和理论能力的提升基础上,加以修正和完善。
本文论述将通过三个部分展开,分别从不同的论题和切入点着手,对现有文献①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划分和梳理;并对不同学科采用各种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最后,笔者尝试对目前学术研究所显示的优势及不足加以总结,不遗余力的提出几点浅知拙见,以供同仁们商榷指正。
1相关名称、概念的认识和界定。
流行音乐这个概念在未被广泛使用之前,常常被一些带有时代烙印的并且相互混淆的名词所指代,人们对这种音乐类型的认识都处于模糊的阶段,关于它的界定和使用是理论界最早介入讨论的话题,这些文论的出现,为我们正确地认识流行音乐排除了的困难。
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篇,即王思琦的《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此文在提炼出流行音乐的9种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更为深入、全面、立体的完成了对其概念的界定,为日后我们解释和辨别流行音乐的真伪,确立了最接近完善的标杆。
其次,他于20xx年连续发表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的《当代语境中时代曲、抒情歌曲、轻音乐概念的使用与分析》和《当代语境中通俗音乐、流行音乐、通俗唱法概念的使用与分析》两篇文章,均在详实的史料基础上对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的名词、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界定,为我们清醒的把握相关概念的内涵,给予了重要的参照和理论支撑。
紧随其后发表的,如柳飞《通俗歌曲界定之管见》和李锦秀《流行歌曲界定之刍议》等文②,都在讲明了流行音乐的历史内涵,阐释了其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称谓的原因的同时,提出那些词语所指的正是同一类音乐,进一步的明确了为流行音乐正名的必要性。
2关于流行音乐发展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及对其社会功能、文化属性的探讨。
涉及这方面的论题的文章,在目前研究成果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例如,明言《新时期大众流行音乐的文化属性探析》、张莉莉《大众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等文③,通过借鉴国内外不同文化理论学科的原则,把流行音乐视为体现世俗化的当代大众审美文化之一,将其文化属性、功能以及对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读。
关于文化功能内在产生矛盾冲突而导致的一些消极影响,在王思琦《略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负面效应从文化功能分析的角度出发》、张浩《刍议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及其异化》等文④中得以揭示和分析。
赵朴《从西北风到中国风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影响刍议》、吴磊《流行音乐大众文化的现实表征》等文⑤,也从不同侧面对流行音乐在不同时期所展现出的文化景观、文化特征以及它们形成的原因,进行描述、提取和阐释。
3中国近、当代流行音乐发展史及相关景象、事件和人物的记录、整理和思考。
树立正确的流行音乐史观,将其每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进行历时性描述,对于进一步展开相关事象的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应作为流行音乐理论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任务。
徐元勇《中国流行音乐史导论》一文,就是从历史角度对自古就存在流行一词的说法,参照中国音乐发展史做了考证,指出流行音乐史应属于史学研究范畴,并可借鉴史学学科标准来进行史料的收集、史实的考察和史观的验证。
表述相同论点并由此展开具体研究的文章还有《对我国流行音乐历史的思考》、《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19781981》等⑥。
4针对流行音乐学术热点问题的争议、理论学说的辨析、理论成果的回顾反思,论著的评论以及研讨会议的述评。
早在90年代初,修海林通过《流行音乐问题与音乐美学研究》一文,简明探讨了运用美学的学术思维和方法来进行流行音乐研究的重要意义。
近年出现的《流行音乐文化的批评与反批评》(曾遂今)等文章⑧,向我们展示关于流行音乐的不同理论学说的由来,对那些观点进行了辨证的解析并重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于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文章⑨雷美琴《中国流行音乐30年音乐批评与理论研讨的回顾》,将国内与流行音乐实践相伴而行的理论研究划分成几个阶段进行巡视,并为未来学术研究的发展补充了建议。
书评性质的文章⑩有《评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20xx年流行音乐专家论坛综述》等文B11,对系列会议中值得关注的内容及有待进一步落实的命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总结和再思考。
5特定类型、特定区域、特定风格的流行音乐及特定时期流行音乐现象的介绍和考察。
随着流行音乐各个面向发展的日益成熟与多元,听众的选择趋向细化,区域化、类型化的音乐类型逐渐被纳入理论界的研究视野,近些年出现了一批类如《新疆当代流行音乐发展历程及本土化元素研究》、《西藏流行音乐(歌曲)现状调查报告》等B12,以考察区域流行音乐发展状况为专题的论文。
同样,韩钟恩《当代知识分子与摇滚乐及其文化转型》等文B13,关注到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体现出不同文化族群的意识形态,及在二者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出现的风格演进或转型。
另外,《中国风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相遇》、《中国流行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多维嬗变》B14等文,通过对大量借鉴传统音乐元素创作产生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本土化特征,进行实证性分析,为未来的作品创作提供借鉴、积累经验。
《全球化语境下的韩流音乐》、《大陆校园民谣的兴衰及其原因分析》等文B15,是针对当时出现的一些现象背后成因的的剖析,探讨它们所引发的社会效应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6新的学术观念、理论研究导向、方法论的探索和挖掘。
王思琦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法》和《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资料三题》两篇文章对当时已有的研究资料做了概述和简明的梳理,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资料建设所面临的不够系统全面的现实问题,与我们交流了资料搜集工作的有关经验认识。
他已发表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和理论专著B16,在历史梳理的基础上,开拓性的运用了文化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视角,为流行音乐理论研究填补了诸多空白,探索了新的路径。
王彬《流行音乐呼唤新的研究方法和阐释模式》,郝巍《流行音乐发展的视觉趋势及其探讨语境》等文B17,为我们日后运用更丰富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参考和更广的话语空间。
《流行的音乐,不流行的音乐学》,就目前音乐学领域方法论的不完善,忽视对流行音乐音响形态研究、没有形成真正独立系统的研究方法等现状进行了理性反思。
7中国学者对异国流行音乐的研究,以及对他者研究中国流行音乐成果的关注
刘筱的《中国大陆对美国流行音乐的研究(19832003)》等B18文章,均从不同侧面对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国外流行音乐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阐述了有关音乐类型发展脉络和成因。
此外,中国学者利用在国外深造的契机和自身的深厚语言功底,不辞辛苦的将国外学者对中国流行音乐研究的文论进行翻译、阅读和梳理,将全新的学术视角和学术方法介绍给国内的同仁们,并进一步对他者声音进行深层解剖,有助于我们更宏观、全面、清晰的理解和把握他者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摸索出适应我国未来流行音乐学术研究发展的可行性手段和深远路径。
这方面的文章有王思琦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领域中来之于实地考察的他者声音评NimrodBaranovitch的中国新声音:流行音乐、民族、性别和政治19781997》B19,钱丽娟的《身份、政治和疼痛英文文献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B20一文对英文文献及华语圈内对于流行音乐研究文献的内容、论点和方法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和分析,提出将中国学术研究融入国际学术理论视野,从局内人的视角深入政治及身份研究议题的可能性。
【流行音乐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开题报告格式及开题报告的写法03-21
开题报告03-02
开题报告的格式03-26
工程开题报告11-16
德育开题报告12-08
开题报告样板03-10
开题报告的范文11-15
开题报告的样本03-22
个人开题报告11-27
语文开题报告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