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学模式开题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杨富昌,是来自桃映中学的思想品德老师。我代表桃映中学《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思品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做开题报告的陈述,恭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斧正。本报告共分以下九个部分。
一、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
二、课题的界定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及任务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结果及意义
八、课题完成的条件和课题的组织管理
九、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验范围
一、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正处人类个体生命过程中极为特殊的阶段,除了生理发育十分迅速,身高、体重快速增加以外,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随之增加。但是,他们急于成熟、独立的特征,影响了他们在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还十分幼稚,还不
稳定。
由此,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生的思想品德成绩忽上忽下,或者努力了,成绩还是很低,事半功倍。究其原因,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问题的之一——学习不得法。想学,又不会学,走弯路。为此我们为学生设计了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目前,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因为新课程的实施而得到根本解决。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具有超常的稳定性,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并提供了比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参,就能依样操作,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扎根于大多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其结果是,由于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一般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教师根据教案教学时,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致使在教学中“教师只管讲,任由学生听”,“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教学状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从目前教学的实际看,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思想品德素养,应是新课程中课堂教学改革达到的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必须进一步完善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导学案立足学情,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课改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沿意识和探索价值。所以,我们确立了《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思品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导学案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案。所谓初中思想品德导学案应用研究是教师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立足学情,编制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导学案作为课堂学生自主学、教师导学的主要凭借,在改变传统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能否真正发挥其作用,应遵循如下的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讲堂为学堂与讲堂的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的结合;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想象、探究与创造的时间。
创新性原则。在教学方面,教师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辩论式、调研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精神方面就是要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
指导性原则。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在导学案编写中,把学法指导贯穿始终,如导学案中的导学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随着知识网络的形成,学法指导也构成科学完整的体系,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导学案的设计尽量为学生创设出有效教学环境,把课堂交给学生,也就是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寻求知识,获得知识的习惯。
2、通过它的实施,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它的实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调动学生的思维,在设计和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征询师生的意见,吸收学生参与“导学案”设计,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全过程的快乐。
3、通过它的实施,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性格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智力和学习基础的差异,设计相应的“导学案”,使“导学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落实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导学案”的作用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在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过程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近年来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对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也有了很好的理论依托。这是我们设计“导学案”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5、“导学案”,从教学模式来看,它触动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也可以有学生参与,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编写完成。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先学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先学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及任务
本课题研究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把握“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主题策略,以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转变教师角色为突破口,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实现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为目的,以校本教研为推力,着力构建思想品德学科“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重建课堂文化,赋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可持续性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本课题研究从20xx年12月至20xx年6月,计划用二年半时间完成。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2月)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调查我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查阅“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现状,为项目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与经验指导,并邀请相关人员或本校思想品德学科组的骨干教师指导、论证,拟订实验项目实施方案。
2、课题研究是需要理论指导的。在理论指导下的课题研究才会有生命力和高度。因此思想品德备课组成员首先抽出一定的教学空余时间主要采用文献法。认真学习有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能力”的文献,充分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能力”应该遵循的原则;寻求“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能力”的合理的方法;在“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能力”时,教师必须注意的问题。其次,思想品德备课组成员在自己日常教学中特意收集许许多多“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能力”的“导学案”。结合自己在“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能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具体的方法,及时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研究。从而确定有哪些值得提倡的和不合理的导学案的方法。通过搜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的学习、交流、讨论,及时记录自己日常教学中“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能力”的点点滴滴的感受和心得(一次生动的“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能力”的细节;一篇有关“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能力”的
“导学案”例;一篇“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能力”的心得、论文等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
1、采用收集法:将适合于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时的导学案进行收集整理。(由任课教师结合日常教学根据实际教学进度收集整理)
2、采用对比、归纳法:将自己在教学时所用的导学案的方法与其他老师的方法加以比较,选择效果好的;将自己在导学案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理清自己的问题,探寻有效的实施策略。
3、利用实验法:在分析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将探寻到的实施策略进行新的导学案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能力实验,以便及时改进策略,提高课堂有效性。(即实验研究编写导学案集、案例集)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结题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本阶段主要是汇总、整理课题实验材料,加以科学地分析和提炼,形成形式丰富的具有较强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方案、研究报告、论文集、导学案集、个案分析等。
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文献法:组织实验教师积极参阅教育文献,了解最新教育动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力争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了解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2、调查法:每个实施阶段都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调查初中思
想品德学科“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所呈现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3、行动研究法: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认真进行行动过程的研究,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共同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操作程序和操作策略,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往复循环,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4、个案研究方法:对不同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作个案研究,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分析档案,及时汇总。
5、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撰写“导学案”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与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
七、课题的研究的结果及意义
通过二年半时间的研究,本课题将以论文、教学导学案集、课例集、课题结题报告的形式呈现。
1、让学生会学、乐学、善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自身素质。
3、在第一实施阶段取得初步成果基础上,在校内进行验证推广实验,并进行检测、评估,期望值应相接近。
八、课题完成的条件和课题的组织管理
(一)课题完成的条件
1、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
参加本次课题研究的共有11人,其中有7个高级教师,4个一级教师。所有教师都参与过已经结题的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铜仁地区地级实验课题《在思想品德探究活动中教师评价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研究》的研究,有较好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责任心强,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
2、本课题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愿意并能提供课题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保证。
(二)课题的组织管理
1、课题领导组:
组长:金盛
教育局教研室政治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负责课题的
管理、指导、实施工作。
副组长:张跃平
桃映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是已经结题的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铜仁地区地级实验课题《在思想品德探究活动中教师评价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研究》管理组组长,为完成本课题提供所需的人、财、物和时间保证。负责课题管理实施工作。
副组长:郭家成
桃映中学教务主任,中学高级教师,负责课题管理实施工作。
2、课题实验组
组长:杨富昌
桃映中学政教处政教员,政治教研组成员,中学一级教师,全面负责课题各项工作。负责进行课题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指导和检查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展,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汇报课题进展情况。
成员:
王华:桃映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负责思想
品德导学案的编写、课题研究报告、问卷调查的各项研究工作。
刘晔:桃映中学政治教研组成员。中学一级教师,负责思
想品德导学案的编写、收集、整理工作。
杨光攀:桃映中学总务处成员,政治教研组成员,中学高级教师,负责思想品德导学案的编写和课题各实验阶段的计划落实工作。
刘兴政:桃映中学工会主席,政治教研组成员,中学高级教
师,负责思想品德导学案的编写、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的案例收集、整理、编辑工作。
雷华珍:桃映中学政治教研组成员,中学一级教师,负责思
想品德导学案的编写、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的论文收集、整理、编辑工作。
柴国昌:桃映中学教务处教务员,政治教研组成员,中学高
级教师,负责思想品德导学案的编写、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学习心得、活动资料、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
九、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验范围
课题研究的第一实施阶段在七年级所有班级思想品德学科进行实验,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在七、八年级所有班级思想品德学科进行实验,课题研究的第三实施阶段扩展到全校所有班级思想品德学科中进行。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3、《建构主义理论》
4、黄宪:《积极开展课型研究,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广西教育出版社。
5、庞维国著:《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导学案教学模式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导学案教学模式初探08-10
高中地理导学案教学模式09-28
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11-13
我对英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感悟03-15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论文07-16
语文学案导学设计的教学模式初探论文08-24
中职文化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思考03-28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导学案教学模式分析08-14
《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