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文地理学论文写作问题探析

时间:2024-10-18 04:55:22 论文写作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当前人文地理学论文写作问题探析

  相较于专著和学位论文,期刊论文篇幅较短,因此需要更好地优化论文设计,研究内容的设计,即是论文各部分(如摘要、引言、数据与方法、结果、结论讨论等)在合适的位置,准确、恰当地表达应有的内容,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供大家阅读查看。

当前人文地理学论文写作问题探析

  1研究框架

  1.1 关键内容残缺,损害故事的完整性

  地理学研究论文的三个层次:阐述基本现象——解释变化规律——分析因果关系。这三个层次可理解为一个学术问题研究的必备部件,缺一即故事不完整。此类问题尤其反映“××××的空间结构特征”类稿件之中。相对而言,学术文章不必有“会怎样”和“政策建议”,而不能缺少“为什么”,仅仅展示某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有地无理,属于相对不完整的研究,其学术价值大大降低。如中国某产业的空间重心演变,若仅仅是得出一些经纬度值的变化,那无异于一般本科生的练习作业,不是严肃的学术论文。要进一步考虑一些问题,重心的空间变迁反映了什么问题,研究意义在哪里,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重心的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给区域带来了什么,等等。

  此外,文章关键部分的缺失也有拆分发表之嫌,尽管这一问题尚未被地理学界作者甚至编辑重视。如果作者将反映某类人群行为空间特征的稿件发表在某刊,而同时将反映影响这类行为空间的各类因素综合分析成果发表在另一期刊,这无疑对前者造成了隐性伤害。

  1.2一致性差,损害故事的逻辑性

  内容与题目的一致性。有作者为了吸引人,起了一个时髦的题目,但是内容与其相差太大。例如,题目为“转型期的×××”,但是文内仅将转型期作为一个模糊的年代标志,而非事物发展变化所嵌入并受其影响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并着重分析,则与读者期待存在差距。常见的,作者试图定量评价某一事物,但没有也不可能进行全面的统计,而选择了替代性指标。标题为衡量某地的创意产业的竞争力,但是选择的指标是反映区域发展环境的。

  引言及综述的作用被忽略。突出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引言综述与本文研究目的脱节。综述中泛泛地罗列一堆研究,没有进行系统的、层次性、递进性的总结,仅仅以“尚未有对×××的研究”“未见对×××区域的分析”交代本文的计划,缺少针对本文学术问题与研究目的的综述。第二,在后文尤其是讨论部分或过多阐述研究意义,或简要提出不足,缺少对引言、综述的呼应,从而缺少应有的学术比较与对话,使得读者难以发现文章的创新之处。

  核心概念的一致性,需要注意,第一,不要在一篇文章前后文中对概念进行不同阐释。第二,概念与表征指标的偏离,尤其体现于研究对象进行量化研究之中。第三,不要与概念本意、主流理解偏离太多,尤其体现于人文地理学借用文化研究、社会科学、人类学等领域的概念进行的研究,需要探究概念的本源以及所在领域对此概念的评析,引入地理学研究时需要进行辨析。

  其他如影响因素分析与作用机制构建的一致性,图表文一致,格式一致也十分重要,不再赘述。

  2几种类型稿件的内容设计

  2.1综述型稿件

  写作方面的主要问题有:场面宏大(领域性总结,非问题导向的梳理),但是仅仅是对文献进行简单归类,缺少学理上的组织,或作者自己的理念导引,使得文章逻辑不明,框架不清,罗列较多;缺比较、少总结,仅仅为原文的摘要-结论集(甚至连起码的连词都没有);近年文献数量与比例太少;作者自己的评述太少,尤其结论部分发挥不够。以上问题使得当前一些所谓“综述”并不是“review article”而是“survey”,“它只是简单地罗列A说什么、B说什么、C说什么等,……并不去深究A为什么要这么做,做的好不好,或者说A的下一步要做什么”。

  此外,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不要把某一研究主题的综述性文章写成信息计量学导向的文章,如果偏重于发文量、作者地域与年龄分布、引用频次、下载量等信息的统计,可以使读者了解该类研究的一些信息,但是毕竟学术性降低。第二,综述性文章的文献来源问题。随着网络与电子数据库的出现,作者/读者阅读习惯、文献筛选习惯发生变化,一些对学术涉入不深的研究生仅以电子数据库的期刊文献展开某些领域或研究方向的综述。诚然,期刊文章是更新速度最快的,也是最便于检索的,但是,这使得一些出现于专著之中经典的论述被忽视甚至曲解。

  2.2理论与方法(引介)型稿件

  当前,国内人文地理学的纯理论研究很少,多是对国外或其他学科理论的引介,附加实证案例分析。魏也华教授提出,理论部分需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对现有文献的概括总结;二是在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批判;三是提出自己的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去证明。国内一些稿件做的不够好:评价已有研究时,强调理论的优点以及被很多人应用,而忽视别人对此理论的批评;主要“贡献”不是对理论进行改进,而是理论的再次应用、证明,甚至忽视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可能对理论的解释力带来的影响;进行“创新”时,将不同理论进行无条件嫁接、组合,忽视各自前提条件,无逻辑地堆砌概念;尝试构建理论,但依托的文献基础明显不够,不能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力图平地起高楼,甚至仅靠公式中某个变量的移项而发展出一种“新”的因果关系。

  以介绍模型、方法为主的稿件,基本上以计量方法展示为主,而缺少对其改进、创新。该类稿件往往定性与定量结合不够,尤其对变量的筛选、论证;对计量结果陈述过多,而对此逻辑解释不够,使读者分不出计量结果与文章结论,且缺少前后呼应。从期刊选稿的角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副主编李金华撰文指出:“现今,数量模型大量出现于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中,但它不构成学术论文的价值评判准则。论文中数量模型的价值是相对的,有前提的,其有无价值、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文章的选题”,“用不用模型取决于文章的主题,取决于作者的学术背景和偏好。模型用得好,用得科学,可为研究增色添彩,模型的价值也就得以彰显;用得不妥、不科学,则可能颠倒是非、混淆视听,模型也就毫无价值可言。”例如,来自社会学的社会网络分析法,本身不具有地理上的空间性,用于分析城市群的空间结构,需要谨慎论证与合理解说。自1970年代以来,欧美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和方法论逐步多样化,我国学者较多地采用了基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空间科学传统,对塑造这一景观的人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25]。无论是依托哪种方法论,运用哪种具体分析方法都需要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论证,而不能简单说某人某篇文章运用了该方法。

  2.3指标-评价类稿件

  当前人文地理学经验类研究中出现最多的研究模式。有三类主要问题:(1)评价某种“水平”,进而排名,但往往给出一个排名顺序后或无下文,或直接进入政策建议。文章的实际贡献即为一个指标体系,没有问题分析,无供读者思考的空间。类似问题多出现于如城市国际化水平、城市竞争力研究。(2)评价某种关系、作用机制,关注的关系问题仍是“黑箱”,看似“量化”、客观,其实反映不出作用机制,对诸如协调、耦合的判断标准太过简单,甚至只是根据要素在时间序列上的对应变化情况表现做出判断,缺少多维考量。典型如城乡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协调研究等。(3)由于统计资料问题,或由于对概念认识问题,采用的间接性指标过多,如区域文化与经济协调互动关系,而区域文化是难以直接测度的,所采用的间接性指标与文化的内涵相去甚远。此外,需要注意,指标并非越多越好,全面而又琐碎的指标体系可能冲淡研究对象的本质,如近年流行的新型城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