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子物流的发展

时间:2024-10-12 09:22:19 MBA论文 我要投稿

试论电子物流的发展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因特网在企业商务活动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改变了传统商务的内容、形式和过程,又与传统商务紧密融合而生成新型的商务形态。

  物流作为电子商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始终是制约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瓶颈。毕竟人们是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中,如果离开了“物流”,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所有网上的交易活动都会变得没有意义。因此,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率、低成本运行的物流体系来保证电子商务的畅通无阻地发展是人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产生对物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推动了现代物流高速发展,为物流的全球化、信息化和多功能化提供重要的技术平台。同时,物流也是电子商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入手, 论述了当今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发展状况,找出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寻求一条适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电子商务/物流/对策

  第一章 电子商务与物流概述

  第一节 解读电子商务

  计算机技术无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绕过了半个世纪的长足发展和技术积淀。而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出现,可以说是计算机技术、通信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技术的突破使得互联网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随之,一种基于互联网,以交易双方为主题,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应运而生。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是通过互联网,将其他如支付网络、营销网络、服务网络、物流网络、通讯网络、交通网络以及传统的物理接触等方式将若干经济组织连接组成一个统一的网络。

  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和营销渠道,给生产企业、代理商、零售商之间的业务关系和运作模式带来了深刻变革。

  第二节 何谓物流

  按照目前被普遍认同的由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在1985年所下的定义:“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为提高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的效率和效益而对其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相应的物流功能性活动则包括: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交通运输,仓库管理,工业包装,物资搬运,工厂和仓库或配送中心的选址,零配件和技术服务支持,退货处理,废弃物和报废产品的回收处理等。

  我国的物流标准化组织对物流的定义是: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物理流动过程及其有关活动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物的搬运和运输, 还包括与此相联系的包装、装卸、储存保管、配送和流通加工等。现代物流还包括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 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 如电子出版物, 信息咨询服务, 有价信息软件等。

  第三节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互动作用

  通过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 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于不同的领域, 前者强调物质实体的运动, 后者则偏重于通过电子手段。在现代物流企业里,这两者密不可分。建立在电子商务上的物流如同有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可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快速起飞; 有了电子商务作为技术平台支持, 物流可以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更广阔、更快捷、更高效的方式下运行, 它会反过来对电子商务起一个更大的推动力。如果电子商务没有物流作为支撑, 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电子商务; 而现代物流没有了电子商务则不能叫做现代物流。两者是相互扶持, 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二章 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一.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当时主要是电子数据交换(EDI)贸易。大规模的网络贸易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互联网用户的急剧增加,电子商务迅速膨胀。1995年全球互联网的用户约3000万户,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销售额仅有2亿美元;1996年全球互联网的用户超过 6000万户,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业销售额达到7.1亿美元;1997年全球互联网的用户达到7000万户,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业销售额猛增至26亿美元;1998年,全球互联网用户达到1.13亿户,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18亿美元;1999年,全球互联网用户达到2亿户,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00 亿美元。2000年7月美国商务部发表的《2000’数字经济报告》统计,截止2000年6月底,全球使用互联网是人数达到3亿人,比1999年增加了 80%。 2000年2月在曼谷举行的联合国贸发会议上发表的报告书预测,2000年的网上贸易总值将达到3770亿美元,2001年将几乎增加一倍达到7170亿美元,2002年将达到12340亿美元,到2003年电子商务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例多达四分之一。

  二.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

  我国电子商务是在国家信息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国家信息化包括产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地区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家庭信息化。电子商务涉及产业、企业和家庭信息化。1993年,我国正式启动国家信息化。几乎与此同步,1994年已有部分企业涉及电子商务,1997年民航订票系统订票已达 5500万张,金额200亿元。目前,300多家证券公司开展了电子证券交易,日成交量300亿~400亿无;各银行利用电子金融结算系统,每年往来业务已达7万~8万笔。截止2000年3月,全国消费类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 EC)网站已有1100家,其中交易类网站900家;服务类网站200家。针对企业信息化,有关部门对300家重点企业进行过一次调查,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数字:70%的企业对信息化投资不足,1998年,用于信息化技术投资累计占总资产的0.3%(发达国家是8%~10%);70%的企业已接入了 Internet,在网上开设了主页和E-mail,但是没有开展电子商务;70%的企业表示已经从信息化中得到了明显的效益。这3个70%是制定政策的有关基础数据。目前,主管部门部署的企业信息化工程已经启动,重点是加紧网络建设和普及应用;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等等。

  第二节 物流的起源和发展

  一. 物流的发展历程

  物流领域首先产生的是“PD”的概念。PD(Physical Distribution)是指从生产厂家到用户的“货物配送”。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管理科学的重心开始从生产领域赚到非生产领域时,PD的概念开始形成,并受到重视。70年代以后,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对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来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经济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社会物资供应系统的效率,而不是生产过程本身。而且,对于一个生产企业来说,要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竞争能力,补给应搞好产品制成后从生产者到用户的货物配送的管理(即 PD),而且还应搞好产品生产前从供应商到生产制造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运输、仓储和库存等的材料管理,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对材料、零部件等的运输和库存的管理。由此,形成了一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Logistical Management。汉语“物流”词,最初时引自日本人对PD的翻译。60年代。PD的概念从美国引入日本,80年代初,“物流”这个词从日本传入中国,首先在中国的物资经济领域采用。90年代初,Logistics的概念直接从欧美传到中国,但中国和香港均沿用“物流”的译法。

  我国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于2001年8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报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二. 世界物流业发展呈现的新趋势

  1.物流技术高速发展,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电子物流方兴未艾。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电子物流的兴起。网上的“直通方式” 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需求信息,实现基于顾客订货的生产模式和物流服务。电子物流可以在线追踪发出的货物,在线规划投递路线,在线进行物流调度,在线进行货运检查,可以说电子物流将是21世纪物流发展的大趋势。

  2.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流的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构成了重大影响。世界各大跨国集团公司为了维护企业自身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导致了物流的国际化趋势。全球跨国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和增加赢利,在全球范围内分配利用资源,必须协调其生产和流通活动。全球跨国企业最基本的战略是通过采购、制造、流通等方面的规模经济效益减少成本,同时通过开拓新市场和开发现有市场来扩大销售,实现企业的增长和效益的增加。

  3.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欧洲24%和美国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正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欧洲62%和美国72%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认为他们有可能在三年内更多地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全世界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具有潜力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这种状况将使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大量的服务客户。

  4.绿色物流将成为新增长点。物流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物流在发展的同时也会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为此,21世纪对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绿色物流。绿色物流的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即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另一方面是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我国物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是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国家多年来加大道路、铁路、港口、机场的投资建设力度,为现代物流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基础条件。目前全国高速公里的通车里程已经达到1.9万公里,总长度居世界第二位。港口吞吐能力也有了大幅提高。二是物流企业的数量和从业人数达到空前规模。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在册的专门从事物流的企业总数达到1600多家,从业人数超过100多完人。三是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在硬件设施、管理水平、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建设,获得较大发展,有些已经达到较先进的水平。四是现代物流技术的开发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一些物流配送企业在研究开发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配送管理技术上取得了许多成果,对于推动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节 电子商务下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时代。由于企业销售范围的扩大,企业和商业销售方式及最终消费者购买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使得送货上门等业务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业务,促使了物流行业的星期。它主要包括仓储企业、运输企业、装卸搬运企业、配送企业、流通加工企业等。因此,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和一流的服务水平,便成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

  1. 多功能化――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这种一体化配送中心,不单单是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客户的需要提供其他服务。现代供应链管理即通过综合从供应者到消费者供应链的运作,使物流达到最优化。可以将供应链理解成一种产品,而且是可增值的产品,其目的不仅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供用户期望以为的增值服务,以生产和保持竞争优势。 为消费者提供附加服务,便成为物流业实现多功能化的重要因素。

  2. 一流的服务――物流企业的追求

  在电子商务下,物流业是介于供货方和购货方之间的第三者,是以服务作为第一宗旨。从当前物流的现状来看,物流企业不仅要为本地区服务,而且还要作长距离的服务。因为客户不但希望得到很好的服务,而且希望服务点不是一处,而是多处。因此,如何服务好,便成了物流企业管理的中心课题。

  3. 信息化――现代物流业的必由之路

  在电子商务时代,要提供最佳的服务,物流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美国洛杉基西洋海报关公司与码头、机场、海关信息联网。当货从世界各地起运,客户可以从该公司获得到达的时间、到岸的准确位置,使收货人与仓储、运输公司做好准备,使商品在几乎不停留的情况下,快速流动,直达目的地。

  4. 全球化――物流企业竞争趋势

  20世纪90年代早期,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致使物流企业的发展达到了多国化。全球化战略的趋势,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社会大分工。生产厂集中精力制造产品、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物流企业则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从事物流服务。物流企业的满足需求系统比原来更进一步了。例如,在配送中心了,对进口商品的代理报关业务,暂时储存、搬运和配送。必要的流通加工,从商品进口到消费者手中的服务实现一条龙。

  基于以上一系列的发展趋势,我们清晰地看到电子商务改变了物流,物流也将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体系的完善将会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如果要想使电子商务在我国得到很好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协调好电子商务与物流两者间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很好地利用好其互动作用,制定出适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

  第三章 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物流业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成本高。目前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9.5%-10%,一般商品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10%-32%,物流企业占物流市场份额的 57%-80%;而我国分别是16.7%-20%、50%-60%和18%左右。二是效率低。有专家估算,我国每年仅汽车空载率就高达37%,相当于 150万辆载重汽车来回空跑。一件商品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十几次的搬动、装卸、长时间的储存、保管,因此每年造成的全国物资损耗约在3000 亿元以上。三是传统流通方式仍占相当比例。资料显示,美国、日本等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例达30%以上;而我国工业企业把原材料物流交给第三方物流的仅占18%,把销售物流交给第三方的仅占16%。

  从总体来讲,我国物流业发展不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障碍。因为物流本身范围广,涉及的领域多,同时物流又是一门新兴科学,要真正理解物流,认识物流的重要性,需要有一个过程。而且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时间还补偿,一些人的思维还停留在“重生产,轻流通”的阶段,接受“物流”、“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等新观念时,思想深处还有障碍和阻力。同时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阻碍了人们搞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与高度社会化的现代物流思想格格不入。

  2.缺少一个宏观的管理协调机构。物流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分布范围广,物流的各种作业(运输、仓储、装卸、报装、配送、通过、检验等),在我国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涉及铁道、交通、民航、海关、外经贸等。由于没有一个宏观的协调机构、统一的主管部门加以扶持、管理,因此阻碍了物流业的发展。在国家工商总局的企业注册登记中,至今没有物流行业的代码。物流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需要国家部门审批,物流使用各项资源由不同部门管辖。由于条块分割,规划上也难以达到资源共享、统一配置,为物流企业有效而顺畅的运作带来困难。

  3.没有建立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化体系。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物流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物流的非标准化设施和行为仍很普遍。物流各项作业分属的有关部门各自为政,制定的许多法规,很难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如现在实行的《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包装、仓储业的《关于商品报装的暂行规定》、《国家物资储备局仓库设施完好标准》,以及涉及物流企业的工商、税务、海关、检测制定的企业登记税及单证的有关法规和规定,由于各家的规定不配套,交接手续繁琐,不能保证物流的通畅运行;关于单证的格式条款各有各的规定,不利于在互联网上不间断传输;出现重复计税、提前征税现象;物流企业的界定及市场的准入和退出,物流企业批准程序的简化等,都没有明确的规范。

  第二节 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物流中心信息化的发展对策。物流中心信息化是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的基石,其发展对策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重视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搞好物流信息化的关键,主要是要解决好物流信息资源的采集问题,获得准确、全面、系统和及时的数据。这就不仅要收集包括订货单、存货单、应付账、交易条款、用户情况等在内的大量内部数据资料和信息,同时还要收集大量的外部信息。要降低库存,减少积压;采取正确的供应链,加速资金周转,保证合理周期;控制成本,减少开销,提高收益,创造更好的条件。

  2.要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在这方面关键要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能够充分体现现代化物流管理思想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营造综合数据环境,以提高物流中心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提高物流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数据仓库应以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为主,要能有效地提供集成化和历史化的数据,并使最终用户可以直接从数据仓库中提取信息来进行各种决策分析。经营决策系统应以支持经营管理,提高物流决策的效率,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有效和可靠性为出发点和归宿。此外,在信息的获取对经营决策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时代,为提高信息的质量,增强信息的覆盖率,物流中心要加强信息机构的网络化建设。

  二.物流中心合理化的发展对策。这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考虑。

  1.在微观方面要实现物流中心合理化。从物流中心的物流作业角度来看, 一般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根据物流对象的物理特征、运输难易建立中心的物流活动一览表;二是要根据物流活动一览表制作中心物流现状图,并分析物流现状;三是评价并确定合理的物流方案。

  2.在宏观方面实现全社会物流的合理化。这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改革物流体制,提高物流中心的社会化与专业化水平;二是合理规划与配置物流中心布局。协调物流各环节的相互关系;三是增加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 改善物流手段。在实现物流中心合理化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处理好物流中心与用户的关系。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协调好物流中心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口,具体来说包括利润分享、市场开拓、信息传递等等,使两者组成命运共同体,形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二是要合理布局物流中心的地理位置,便于物流作业,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三是要构建物流中心 与用户的信息网络设施,达到点与面的合理结合、优化结构,提高二者之间网络化性能,保证物流中心与用户之间信息畅通,增强两者对市场反应的能力。四是要增加物流中心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两者要相互配合,合理分摊费用,提高物流速度,提高双方的竞争能力。

  三.物流中心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对策。

  在电子商务时代,随着物流规模的扩大,必然要求物流中心向专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发展对策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改造途径,二是联合途径。前者主要是通过改组、改造传统批发企业、储运企业,建立单体物流中心或综合物流中心,使现有社会仓储资源得到重新配置和充分利用。后者是指物流中心可以由企业之间联合发展,如中小零售企业联合投资兴建,实行配送共同化,也可以是系统或地区规划建设,达到本系统的或本地区内企业的共同配送,或多个企业系统、地区联合共建,形成辐射全社会的配送网络。此外,还可以对目前不规范、无规模、无效率的物流中心进行联合重组,赋予新的生命力,使其向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从整体上提高物流中心的实力。这不仅可使物流中心通过大规模取得价格优惠的能力,降低采购成本,又可实现优势互补,促使资源的合理利用,使我国物流中心“小、散、差”的结构状况得以改善。

  四.物流中心管理科学化的发展对策。

  要实现物流中心管理的科学化,一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二是要实现物流的标准化。在物流标准化改造中, 要重视物流标准体系的建设、规范物流用语。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设施标准。同时,要注意环境对物流标准化的制约以及物流标准化对环境的影响。三是要重视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四是要重视人才的作用,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国物流业正在蓬勃发展,物流一体化和第三方物流正在引起我国物流业界和理论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开展物流一体化的研究,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发展,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运作任重而道远。

  同时,也只要深刻理解物流在电子商务过程中的重要性,解决好这一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根本上扫清电子商务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才能使电子商务在我国正常、健康的发展。今年已经是中国入世的第五年,在今年年底,中国各行业将全面开放,作为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重要桥梁,电子商务将使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作出更好的表现。

  结束语

  通过两个多月的培训和学习,我对电子商务的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的电子商务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其涉及很多方面,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综合而来的一个学科。而非通过网页下个订单这么简单,它涉及到论证流程、确定方案、搭建平台、配置软件、实施工程、培训人员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要深入了解电子商务的内涵,并不是通过这四个文字就能理解,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电子+商务”。电子是基础,商务是目的。我们学习电子商务,并不仅仅是为了知道电子商务都包含些什么,能做些什么,而是要立足于一个方面,并以其为切入点来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电子商务的本质,才能能够从某一个专业的角度去做电子商务。

  我国电子商务不同于美国的在比较完善的物流体系下产生,因此要搞好电子商务,必须首先解决好物流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中国已加入WTO,中国面临着与国际接轨以及与外国企业通常竞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进行资源整合,发展电子商务;同时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使之适应新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Efraim Turban:电子商务管理新视角(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王世杰:电子商务学,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3]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4] 《中外物流》:2004年我国物流行业运行状况分析(http://www.e-works.net.cn/)

  [5]黄福华:电子商务企业下物流的发展,湖南商学院学报,第8卷,第二期

  [6]胡颖:电子商务与物流的互动作用及发展趋势,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3年12月第4期

  [7]牛艳芳,李伟:物流+电子商务 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趋势,北方经贸,2004年第8期

【试论电子物流的发展】相关文章:

试论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创新的发展11-18

试论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12-09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及特点参考文献12-09

淘宝大物流计划与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探析03-26

试论当代文学发展之忧思03-27

试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操作11-18

试论影响网络文学发展的几大因素03-27

试论民营企业国内发展瓶颈分析12-09

试论工商管理热点问题及发展03-0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