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管理路径
导语: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于民营企业主而言,要想在市场经济大流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优化当前的管理模式是关键。
民营企业规模一般都不大,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也因此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在我国,民营企业为下岗工人实现再就业提供了宽阔的平台,同时民营企业较强的创新能力也对我国综合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新经济形式下,企业的整体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上媒体反映过度等因素联合起来,我国民营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陷入异常困难的局面。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约为3年,与其他类型企业的平均寿命相比过于短暂。研究表明导致民营企业生存力不强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管理者的素质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竞争力与规模不成正比。目前,我国经济管理领域的学者们尚未对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形成统一明确的观点,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应当随经营环境作出及时的调整以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本文将对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了新经济形式下,民营企业应当如何根据自身不同的经营阶段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具有特殊性,其生产管理模式不受计划经济框架的约束,与市场更为贴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例如:海尔、华为等成功典范,但同时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有的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就夭折了,而有的民营企业虽然顺利度过起步阶段,但在后期的发展中,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规划,企业失去方向,不能根据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变更企业的管理模式,调整生产结构,导致企业经营困难,逐渐衰落,最终走向失败。就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管理模式过于单一。根据现状来看,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大多为单一的家族管理模式。客观来说,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有一定的优势,它是建立在血缘和亲缘关系基础上的,拥有极强的内部凝聚力与团结力,并且管理层结构简单,层面少,人力资源投入成本低。然而,无论哪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其适用的特定环境,当民营企业内部的各要素不能很好地配合时,家族管理模式的作用效果将会被削弱,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
2.对管理模式的重视程度不够。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其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然而我国很多的民营企业家们却并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程度。从整体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家的的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充分地意识到企业管理模式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而有的企业家则仍然停留在过去成功的管理经验中,认为自身的管理水平很高,逐渐滋生盲目自大的心理,不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进而导致企业人才流失,最终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3.民营企业家选择管理模式有较强的盲目性。民营企业家相对来说文化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因此,民营企业家们在选择管理模式时大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首先,民营企业家对于管理模式的特点与适用条件不是很了解,在选择管理模式时通常是参照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模式,或直接照搬某个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我们已经知道,无论何种管理模式都有其适用环境,只有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条件因素都处于最佳的匹配状态时,才能充分发挥管理效应。
其次,民营在选择管理模式时除了要对管理模式本身进行详细的了解,还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发展所处的阶段,选择相应的管理模式。现实情况是,很多民营企业家们并不清楚自身企业的发展状况,盲目引进所谓先进的管理模式,导致管理模式与发展阶段不相符,管理效应大打折扣,甚至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4.民营企业管理随意性较强。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企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累积经验与发展规律,最终形成的一套有效的规则体系,因此,如果企业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对管理模式的借鉴性也就越强。然而,就我国民营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民营企业主掌握了绝对的自主权,管理企业通常是靠其个人以往的成功经验,具有极强的主观性。此外,民营企业对员工的奖惩措施基本取决于民营企业主的个人意愿,随意性较强。这种缺乏有效决策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企业管理模式,导致企业内部、外部凝聚力涣散,一旦某些重要人物离开,整个企业都将面临着瓦解的命运。
二、我国民营企业选择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
由上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任何的企业管理模式都是有特定的适用环境的,民营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选择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民营企业家们在选择管理模式之前需要先认真了解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根据每个时期的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
企业所处时期的发展要素与管理模式的匹配程度越高,企业的发展空间也就越大。通常情况下,我们将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此周期基础上,我们将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分为业主式管理模式、家族式管理模式、职业化管理模式以及企业家型管理模式四种。民营企业家应当准确把握企业自身发展所处的阶段,及时调整管理模式,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具体的实施路径如下:
1.在企业初创期时应选择业主式管理模式一般的民营企业在初创时期,资金投入较少,生产规模不大,经营条件也较为简陋,基本不存在所谓的规章制度或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通常都依靠民营企业主的个人能力和对市场洞察能力。所以在初创时期,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业主式的管理模式是最为合适的,也是效率最高的。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民营企业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才能,培养对市场敏锐的洞察能力,形成较强的内部凝聚力,初步建立起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为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2.在企业成长期时应选择家族式管理模式。经过初创期之后,民营企业逐步进入成长期,在此阶段中,企业规模逐渐扩大,资产也在迅速增加,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也会随之逐渐增大。此时,如果仅仅依靠业主自身是很难应付企业的复杂局面的,有的企业家会选择从外部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来辅助自己的经营管理工作,但同时,这也意味着民营企业家的经营控制权有可能会落入外人之手。
为了规避这种风险,民营企业家可以在此阶段中选择家族式管理模式,将企业内部一些重要的管理职位交由家族人员担任。需要注意的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只能用来作为成长期的过渡模式,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即便是家族内部成员也会出现问题矛盾,阻碍企业的发展,所以,民营企业需要加快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的步伐。
3.在企业成熟期应选择职业化管理模式。经过长期的发展,企业开始进入成熟期,此时,民营企业家需要采用职业化的管理模式来促进企业的平稳发展。在选择职业化的管理模式时,民营企业一定要重视优质人才的引进去培养,建立科学严谨的公司治理体系以及高校的决策机制,准确把握企业的定位,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制订长远的发展策略;此外,还应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与内部凝聚力。
4.企业进入衰退期时应选择企业家型管理模式。当民营企业进入衰退期时,仅仅靠修改企业内部要素已经不足以使企业“起死回生”了,此时,企业的发展决定权重新回归到企业家手中,也就是说企业此时应当选择企业家型的管理模式。民营企业家应当将发展重点放在企业的创新能力上,通过激励引导措施,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对企业进行重新定位,调整发展策略,进行组织变革,引入新型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为企业持续注入新鲜血液,实现企业的第二次发展。
三、结语
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就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民营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经营不善,最终走向失败。因此,对于民营企业主而言,要想在市场经济大流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优化当前的管理模式是关键。民营企业主应当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管理模式,遵循发展周期与管理模式最大化匹配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模式的效应,提高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我国民营企业管理路径】相关文章:
试论民营建筑企业管理现状03-28
浅谈当下我国罗马法学教育的改革路径03-29
民营企业管理沟通中的阻碍与对策11-24
民营企业管理沟通问题与对策研究12-12
浅析我国民营电视发展的市场前景12-05
当前我国农民工思想教育的有效路径11-23
我国饭店管理中品牌营销战略模式的路径选择03-28
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06-22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期望及其实施路径论文02-2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