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时间:2024-07-22 00:03:18 MBA论文 我要投稿

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强调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益和效率。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摘要]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本文论述了高职教育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高职教育管理借鉴的企业质量管理的两种主要模式: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关键词]质量管理 可行性 有效性

  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我国在高教大众化的进程中,也遇到了教育质量问题,例如专业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基础设施难以满足需要,教学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不合理、培养方式落后,管理观念和体制滞后等等。要解决高职教育质量问题,必须建立一整套体现现代教育教学规律,适应现代科技与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机制。而做到这一点,除了对现有的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之外,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模式可能是有效途径之一。

  一、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职教育质量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寻找更规范科学和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在高校满足大众化高职教育需求,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各种质量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向传统的教育质量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我们寻找更加规范、科学和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2年就明确指出:“许多工业体系中的新的管理程序都可以实际应用于教育,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这样做,而且在一个教育机构内部也可以这样做。”在这方面,西方国家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借鉴。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改革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教育管理中不断地借鉴企业管理的思想和做法,质量管理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从1999年开始,美国将原来授予企业界的最高奖项“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向教育界开放。我国在“九五”期间引进了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思路,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建立校内教学督导机构、强化教学过程控制、改革考核评价方法等等。但总体来讲,其质量保障只局限于一些单一的、孤立的措施,且分散于教育过程各环节中,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必须将其规范化、系统化。

  2.作为现代社会中的组织,高职教育机构与企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而作为组织管理的有效方式,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完全能够引入高等教育领域。高职教育机构同工商企业相比,虽然其目标、活动内容和方式、质量的评价标准等等有着众多的区别,但它们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组织,其活动过程以及组织管理方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需要充分发挥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各种的资源的作用;都存在一个输入——转换——输出的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更大的产出。因此,借鉴企业管理思路,引入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应成为我们改革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二、高职教育管理借鉴的企业质量管理的两种主要模式

  1. 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关于质量管理领域的国际标准,称为ISO9000族标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经济交流和跨国贸易蓬勃发展,有关国际间产品质量保障的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人们希望在产品国际化的基础上达到质量管理的国际化。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总结了工业发达国家质量管理包括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是一种通用的、并得到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规范。自1987年颁布以来,这种起源于制造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商业服务、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

  当前对ISO9000认证能否广泛应用于教育机构,还有许多争议,主要是由于ISO9000标准源于制造业,广泛应用于工商业,其标准最初是根据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而制定的,而教育机构与工商业企业的产品有很大的区别。实际上,ISO9000标准经过不断改进,已经成为广泛适用于各行各业的通用性标准,ISO9000:2000版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例如,在标准中,产品被定义为“过程的结果”。这个“过程”是一个组织利用资源,并使其转换为输出的过程。对制造业来讲,“产品”是经过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过程的结果;对于服务业来讲,“产品”是组织和实施服务等过程的结果;而对于教育业来讲,“产品”则是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过程的结果,我们把它称之为“教育服务”。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就可把教育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与ISO9000标准中的要求对应起来,从而按照这一标准设计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地保证教育质量。

  2. 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全面质量管理(TQM)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工业,后来从工业部门扩展到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服务业等众多领域,并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和运用,在日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最经济的方式让顾客、社会和组织所有成员持续满意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它认为,质量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要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等等;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是整个组织活动的成果,质量管理必须对质量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管理,以预防为主,通过各个环节的作用,使质量螺旋上升。

  这种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全组织的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成为全体员工的内在需求——以人文为本的自主管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强调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益和效率。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思路,完全符合高职教育质量管理要求。90年代初,美国教育界大力引进全面质量管理,IBM公司曾出资支持这一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成效。教育质量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培养目标的决定,专业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计到教学计划的执行,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的实施,以及考核、检查等教学情况反馈,最后到社会的综合反馈。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系统,教育质量就是在这个系统中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以教育的目标——人的素质与能力为中心,构成一个循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质量也在不断适应、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作为一个教育质量系统,其目标实现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和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质量。因此,必须将教育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实行全过程的管理。而要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靠教职员工去实施,许多环节还需要高职教育的对象——学生能动作用。因此,高职教育服务过程比其它任何行业的生产服务过程都更加强调人的作用(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人是教育质量形成的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建立以全面、全过程、全员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在借鉴企业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结合高职教育的特征以及本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在其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才能保证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高峰.论我国工程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1998(5)

  [2] 吕守林.面向21世纪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3)

【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相关文章:

提高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水平策略探析01-16

如何提高煤炭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水平11-25

简论加强基层班组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02-20

国企劳动经济管理水平提高途径01-12

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研究12-12

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健康发展论文11-07

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班级管理11-17

监理人在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中的作用03-10

创新意识对提高医学科研管理水平的作用12-03

探析如何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03-0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