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的税收筹划论文

时间:2024-08-25 10:20:43 财务税收 我要投稿

制造企业的税收筹划论文

  摘要:税务筹划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推动作用。营改增政策推广实施后,制造企业纳税环境及条件发生相应变化,积极适应营改增政策对纳税工作新要求而进行税务筹划工作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分析营改增政策推广对制造企业纳税筹划产生影响,从科学确定纳税人身份,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运输费用方面税收筹划、销项税纳税筹划优化、进项税筹划优化工作等四方面提出加强制造企业税收筹划对策建议,旨在创新制造企业税务筹划方法与思路,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利润空间,促进制造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制造企业的税收筹划论文

  关键词:制造企业;税收筹划

  一、引言

  营改增政策推广实施是国家税制深化改革必然结果,借助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旨在降低所有行业税负承担压力,消除重复征税。在全球经济低迷市场不景气大环境下,营改增政策出台为制造企业带来新机遇。但是,实践证明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并非所有行业税收承担压力都得以缓和,受客观因素及行业自身发展特点影响,很多行业税负没有下降甚至呈现增长趋势。究其根本,是企业没有重视税收筹划工作,尚未根据新税收政策变动及要求去探索纳税工作新思路与新方法,最终导致企业税负加重。制造企业作为服务销售、无形资产主要买方,营改增政策改革与其发展紧密相关。原材料采购运费因可以实施进项抵扣而降低采购总成本,扩大企业利润空间。纳税筹划贯穿于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方方面面,推动企业实现统筹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准,提高经营效果与效率。所以,在营改增政策不断强化背景下,琢磨新政策对企业纳税工作影响,采取科学税收筹划措施,维护企业合理利益,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具备很强现实意义。

  二、营改增对制造企业的影响

  (一)指导生产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变

  营改增政策出台之前,营业税征收工作主要是以制造企业销售总额为征税对象,制造企业负责缴纳所有购买技术在流通环节需缴纳营业税,制造企业提供产品及服务均需缴纳对应税额,重复征税现象给制造企业带来巨大经济压力。营改增政策推广以后,重复征税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服务型制造业销售总额既包括产品销售所得也包括服务销售所得,服务型制造业税收承担压力得到有效缓解,降低其经营成本费用,提升企业利润空间,进而增强制造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及企业价值。营改增政策推广指导生产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发展,促使制造企业自觉开拓服务项目与范畴,实现节约生产经营成本与拓宽业务经营范围双重目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二)促使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制造企业经营业务往往并非独立存在,通常可以分为主营业务及辅助主营业务,副业往往会从主营业务中分离,导致前后发生税款难以进行相互抵扣,既导致企业重复缴税又加剧企业税收负担。营改增政策推广实施以后,制造企业可以从经营业务结构出发,将副业彻底独立,实现主营业务与辅助业务相互独立,促使业务结构更科学化、业务管理活动更高效化,同时可以解决重复征税及税负增加难题,有助于制造企业将充足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等资源集中投入在主业经营方面,逐步培养形成独特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营改增政策推广以后,制造企业在技术开发与产品创新等方面工作条件及整体外部环境更为理想,营改增政策出台推广鞭策着制造企业逐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对纳税工作方面影响分析

  营改增政策大力推广实施,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关键节点,彻底解决以往对制造业征收营业税时重复征税难题,同时营改增政策确实降低增值税税率,通过减轻制造企业税收缴纳负担降低制造企业经营成本,利于制造企业提升获利空间。营改增政策出台后,制造企业获得服务可以进行进项抵扣,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制造企业税负压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营改增政策颁布初衷旨在减轻所有企业税负,通过降税激活制造企业发展活力。制造企业应该及时了解最新纳税政策对企业纳税工作影响,进行内部实时改革,优化内部组织与管理,节约生产经营成本,扩大企业利润空间,增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营改增政策推行以来,制造企业税负总体呈现下降态势,在采购生产原材料成本方面,由于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大大降低企业材料采购成本,扩大企业利润空间。总体上看,营改增对推动制造企业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制造业纳税筹划建议

  (一)科学确定纳税人身份,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广之后,企业纳税人身份直接影响着其需缴纳税额总量。目前税收政策将纳税对象主要分为两类:会计年度销售额不到五百万是小规模纳税人,会计年度销售额超过500万是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可以实施增值税进项抵扣,小规模纳税人没有资格实施增值税进项抵扣,但小规模纳税人在经营过程中不必开具增值税专票。企业在进行纳税工作筹划时需结合企业经营发展实际情况,综合考量选择纳税人身份。可以通过计算两种纳税人身份临界值,预测企业经营业绩趋势,科学选择纳税人身份达到减轻税负承担压力目标。在确定纳税人身份后要及时掌握关于税收政策变动具体情况,结合政策变动情况整改纳税筹划工作计划。恰当确定税收项目,提升纳税工作操作流程规范性。熟悉并快速掌握与税收最新政策法规相关具体细节内容,重点把握发生变动内容,适应并融合到新税收政策中去,在遵守税法规定、维护企业合法利益前提下,科学有效开展税收筹划工作,通过税收筹划有效规避潜在税收风险,实现企业综合利益最大化。

  (二)运输费用方面税收筹划

  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广以后,交通运输行业由曾经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税率为11%。依据税收政策变化,制造企业应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分析自己在交易链条中担任的角色,科学制定税收筹划。如果制造企业是销售方,可以考虑将运输服务提供部门单独成立为一个运输公司,因为在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广以后,对提供运输服务企业,按照增值税征税要求缴纳11%增值税,符合税收政策要求进项同时可以进行相关抵扣。如果制造企业不把运输业务独立出去经营,那么企业提供运输服务同产品销售一样,均属于主营业务范畴,按照增值税缴纳政策规定,需缴纳17%增值税。相反,如果将运输业务独立经营,产生运输服务费用可以参考兼营业务政策规定交税,即按照11%税率上缴增值税,并且符合运输过程中产生承付项目可以进行进项抵扣。如果制造企业自身难以提供运输服务,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需要综合衡量是由销售方联系三方物流还是由采购方联系第三方物流,通过衡量这两种方式需要承担税负大小,选择合理运输方式。制造企业如果选择自己联系三方物流,可以取得进项抵扣专票,缩减增值税总额。在签订采购合同时,当制造企业不具备自行运输条件时,要争取自己联系三方物流承担运输工作。

  (三)积极开展销项税纳税筹划优化工作

  营改增政策全面实施后,制造企业缴纳增值税时遵循差额缴税策略,达到缓解企业税负承担压力目标。制造业税率承担由营业税5%上升到增值税17%,虽然是价内税向价外税纳税计算方法转变,但行业总体上应缴税税率涨幅较大是事实情况。更好缓解制造企业税收承担压力,不仅要从增加进项抵扣额工作层面下功夫,还需要考虑在计算销项税过程中采取差额方式计算应缴税费,有效缩小应缴销项税额,实现既能降低税收承担压力,又能减轻潜在税收风险双重目标。比如,当制造企业是一般纳税人身份时,其含税月销售总额为200万,其中运费为120万,此时,若依据运费总金额及7%税率计算可抵扣进项税额,那么制造企业共需缴纳税额是200/1.11*11%-7%*120=11.42万元,共缴纳11.42万元税款。但是,同样情况销售额下,如果采取按照销售差额方式计算应缴销售额,那么制造企业共需缴纳税额是(200-120)/1.11*11%=7.93万元,两种缴税计算方式导致缴税总额出现接近3.5万差别。所以制造企业要积极采取差额计税方式计算销项税额,利于企业整体税负下降,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制造企业采购交通运输服务时,在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基础上,在结算单据上同样可以标注按照运输总费用额7%计税扣除率计算进项额。

  (四)优化进项税筹划工作

  营改增出台后,制造企业由营业税缴纳工作转变为增值税缴纳工作,计税方式转变可能会给制造企业财务人员带来一定冲击,混淆可抵扣项目与无法进行抵扣项目,在税额抵扣工作过程中出现一定困难,导致整体税收承担压力增加。制造企业财务工作者应该清楚可进行抵扣项目与不可进行抵扣项目具体内容,全面掌握税收优惠规定,把握可进行抵扣项目机会,对企业税收工作进行科学筹划,减轻企业税收承担压力。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扩大制造企业可进行进项抵扣项目范畴,给制造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提供更大余地,企业财务工作者要积极学习并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尽可能帮助企业实现最大限度进项税额抵扣,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扩大企业获利空间。通过积极开展税收筹划,促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在营改增大背景下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光美.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食品制造企业税收筹划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12):20-22.

  [2]朱义喆.企业税收筹划——以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2):88+90.

  [3]李志光.“营改增”税收政策实施对企业的影响及税收策划[J].财经界(学术版),2016(06):326-327.

【制造企业的税收筹划论文】相关文章:

税收筹划论文11-18

税收筹划论文05-21

浅谈施工企业税收筹划论文02-18

企业税收筹划论文(通用11篇)05-23

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论文02-18

【精华】税收筹划论文05-22

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研究的论文11-10

税收筹划论文[实用]06-29

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控制方法论文02-12

新时期企业如何开展税收筹划论文02-1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