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赋优势论研究文献综述
摘 要: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贸易和分工中的重要地位是写作的出发点。比较优势理论从李嘉图(1817)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理论开始,发展到赫克歇尔(1919)和俄林(1933)的要素禀赋是比较优势学说。针对HO理论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检验,不断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以此为主线,介绍众多学者对要素禀赋学说的完善。
关键词: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文献综述
1 禀赋比较优势理论
Heckscher在1919年发表的《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现代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他集中探讨了各国资源要素禀赋构成与商品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有别于生产率比较优势说,由此提出了要素禀赋的基本论点。Ohlin在其老师Heckscher理论的基础上在1933年出版的《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深入地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深层原因,把比较优势形成原因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Heckscher和Ohlin创立了要素禀赋论,理论认为,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且俄林这种以一般均衡分析为基础对比较优势来源的研究更把对贸易理论的研究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后对于国际贸易中不同市场结构的影响、技术、人力资本等非传统要素的作用等等问题所做的研究均是建立在他的这种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HO定理是狭义上我们所说的要素禀赋论,广义的要素禀赋论还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FPE)原理、Rybczynski定理和SS定理。1941年萨Stolper和Sammuelson合著并发表了《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提出了生产要素价格日趋均等化观点。萨缪尔森还在1948年前后发表的《国际贸易和要素价格均衡》、《国际要素价格均衡》及《论国际要素价格的均衡》等文中对上述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建立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发展了要素禀赋论。
2 禀赋理论的发展
由于观察到资源禀赋模型不能够很好的解释国际贸易行为,Vanek(1968)开始考虑贸易要素含量。通过关注贸易中的要素服务,该模型能够确定每个要素的预测值。这个模型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凡涅克(H-O-V)多要素模型模型,于是得到了以下的结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将成为净劳动要素出口国,而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将成为净资本要素进口国。Vanek 的重要贡献在于认识到可以把商品贸易看成是国际间的要素交换,即包含在贸易商品中的生产要素的交换形成了多要素模型。把国际贸易理解为要素服务的贸易而不是商品贸易,这不仅仅具有纯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对后来的实证研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HOV定理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Heckshe、Ohlin、Stolper和Sammuelson的理论有明显的局限性。要素禀赋论和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所依据的一系列假设条件都是静态的,忽略了国际国内经济因素的动态变化,使理论难免存在缺陷,Vanek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也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很多在实证中得到很多的体现,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很多学者对要素禀赋论的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3 对要素禀赋理论的经验研究
曾获得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Leontief,在1953年针对HO模型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40年代和50年代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分析,考察了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和美国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即出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低于进口替代产品的)。这一结果恰与俄林的要素赋予论相悖,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国际贸易界的巨大争议,开启了对要素禀赋理论实证研究的热潮。对于Leontief根据1947年美国的数据所做的实证验,学者Swerling在1953年给予了反驳,他认为1947年是一个特殊的一年,二战后海外生产很混乱。1956年Leontief又做了一次对美国的进出口进行了实证检验,这次分析表明美国出口商品比其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度高出6%。得出的结论依然没有改变,“里昂惕夫之迷”由此而生。此后,很多学者试图从各个角度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迷”,Jones (1956) and Robinson (1956)认为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FIR)是“里昂惕夫之迷”产生的原因。其后Minhas(1962)验证了在24个国家中只有5个国家存在FIR的情况。Jones和 Robinson的解释不攻自破。Kravis (1956)从人力资本的角度也给出了解释,指出,1947和1951年,美国出口产业的工资水平要比美国进口替代产业的工资水平高15%。一个结论是:美国出口行业的高工资反映了美国出口行业比进口替代行业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多的人力资本。另外一种解释是美国需求偏好强烈地偏向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使得美国的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相对价格较高。因此,美国就会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一解释不被承认的原因就是各国需求偏好是相似的。Houthakker(1957)对许多国家家庭消费模式的研究表明,对食物、衣物、住房以及其他种类的商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在各国都是很相近的。因此基于需求偏好不同假设的解释也是行不通的。Vanek 曾经在1963年从资源的角度给“里昂惕夫之迷”做了一翻解释:如果美国在自然资源方面是缺乏的,而且在进口竞争行业使用的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比例固定,即它们是完全互补的,那么美国进口的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被当作是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了,但是说美国是自然资源缺乏的国家很难令人信服,而且也没有具体的数据来支撑这一说法。Baldwin(1971)对美国1962的贸易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美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比出口高27%,“里昂惕夫之迷”依旧没有得到成功解释。
直到Leamer(1980,1984)用生产和消费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率确定对里昂惕夫1947年的数据进行研究,Leamer发现美国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率确实大于消费中的资本/劳动比率,这就解决了这一矛盾。从此解释了“里昂惕夫之迷”,使它不再是迷。他指出“里昂惕夫之迷”实际上源于一个简单的逻辑错误,因为它的基础是一个直观上似乎诱人但是实际上不正确的命题:如果一国包含在出口品中的人均资本比包含在进口品中的更低,则表明相对而言该国要素禀赋中资本比劳动更贫乏。在Leamer之后,Brecher和Choudhrl(1982)再次印证了“里昂惕夫之迷”并不是迷。
4 对要素禀赋理论模型的发展
Leamer的工作纠正了Leontief 对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关经验研究方法的错漏。1987年,Bowen、Leamer和Sveikaukas采用Leamer(1980)的模型运用更加广泛的数据进行验证(1967年27个国家,12种生产要素(资源)和多种商品的更完整的贸易、要素投入需求和要素禀赋的数据),最终发现赫—俄模型只在约一半的情况下成立。这又给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提出新的挑战,于是就引出了Trefler 的贡献。Trefler(1993)在HOV 模型基础上引入国际技术差异,对HOV 模型进一步加以修正,并且进行经验验证,重新证实了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适应性。Trefler(1995)则以另一种方式引入了国家间的科技差异,这一次实际上同时他还考虑了消费异质性,引入Armington国内偏好。在这里Trefler 提出了两个很有意思的概念:缺失的贸易(the Case of MissingTrade)和禀赋悖论(the Endowment Paradox),在这样两个假设条件修正下,HOV模型的预测显得更加准确完整。而且他的研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但是提出了很有意义的扩展,突出了科技差异和消费差异,这对于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以及对于我们准确地理解这一理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Trefler之后,很多学者如Deardorff 和Conway等从各种角度研究HOV以及对Trefler的研究进行进一步的考证,修正HOV模型,使得它更切合实际,预测的准确程度更高。对理论的再研究和发展完善从来是经济学家门的责任和乐趣,对理论的研究延伸出新的符合时代背景的理论是所有学科的一大必然趋势,对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的经验研究同样是对新理论出现的铺垫,经济学家的智慧永远是层出不穷的。
参考文献
[1]?Leamer,Edward E.The Leontief Paradox, Reconsidered,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88, No. 3 (Jun., 1980), pp. 495-503.
[2]?Leamer, Edward E.Sources for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 25, No. 1 (Mar., 1987), pp. 146-147.
[3]?Melitz, Marc J.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a, Vol. 71, No. 6 (November, 2003), 1695-1725.
【禀赋优势论研究文献综述】相关文章:
禀赋优势论研究文献12-11
文献综述的范文06-05
文献综述的写作11-19
文献综述格式11-19
化工文献综述12-08
文献综述的写法12-08
文献综述范文06-08
文献综述的格式03-14
关于我国手机媒体研究的文献综述11-2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