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案例教学度的把握论文

时间:2023-03-03 16:03:13 管理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管理学案例教学度的把握论文

  [摘要]本文从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的“度”、案例选择中“度”的把握、教师教学过程中“度”的把握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把握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度”的问题。

管理学案例教学度的把握论文

  [关键词]管理学案例教学“度”

  案例教学模式起源于1908年建院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初用于工商管理,现已扩展到各个领域,是管理学教学的重要方式。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内容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数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因此管理学案例教学比其他学科领域更为复杂,基本事实更难找到,推理解释性更差,而可以应用的制度、规则无一定之规,这些特点都对教学者和学习者提出了较高要求。

  事实上,管理学案例教学是高难度的,是需要较高教学技能和丰富教学经验才能很好完成的。在我国高校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迄今为止,大部分教师都已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做好案例教学缺乏深入的思考,甚至矫枉过正,“案例是从”,认为案例教学就是找来大量的案例,将其下发给学生,由学生来做就可以了,至于怎样才能将案例做好、达到预期的效果,则没有正确的判断和成型的理念。在我国管理学案例教学的问题上,对于是否要进行案例教学已经做了太多的探讨,而对怎样进行案例教学则缺乏深入的思考。就像管理学本身一样,案例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既存在科学的成分,也是教学艺术的体现,相同的案例和信息,不同的教师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一门艺术,但艺术并不是随心所欲。笔者认为,在案例教学中只有把握好如下几方面的“度”,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的“度”

  在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管理学教学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有各自的特点,实践证明只有将这两种方式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将管理学教好。

  1.正确认识案例教学,反对过度强调案例教学。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起来。但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我们在将传统的理论教学逐渐向案例教学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倾向。有的教师几乎完全抛弃了理论教学,唯“案例是从”,认为只有案例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认识是极端的、是错误的。学生的学习遵循“认知——熟记——理解——内化——运用”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不间断积累的过程。在管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没有对理论的透彻学习过程,那么这门课程很难对学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活起到很大的启发作用。虽然案例教学情节丰富、引人入胜,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引起学生关注的是案例本身,学生参与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而就事论事,流于肤浅,所以其对学生影响而言是暂时的、短暂的,而理论教学则具有深入思考和反刍的特点,也是长期有效和终生受益的。所以,在管理学这门基础课中,不能忽视理论教学,而且作为案例教学的创始地哈佛商学院也不是全过程都使用案例教学,哈佛商学院的一年级学生也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也是满堂灌。因为一年级学生连经济管理的一些基本内容还没有掌握,他们要完成一个领域向另一个领域的转变,必须经过一段艰苦的灌输过程,到哈佛商学院的二年级,才开始进行案例教学。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案例结合起来,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结果导致学生既没有掌握理论又没有理解案例。

  2.进行高质量的理论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学习理论就是教条、刻板,仅是记忆与背诵,而缺乏分析和实践能力培养。这显然是一个错误的认知,因为掌握理论并不是将理论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而是要知道理论的背景、出处、含义、代表人物、来龙去脉及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产生自己的观点,加上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从而获得分析事物、判断事物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教学较为枯燥,容易出现学生不愿意学甚至反感理论教学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的恶性循环局面。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改革和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增加课程内容的信息量,来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变不情愿和被动为自愿和主动。

  其实理论传授也是有技巧的,而理论的准确传授正是管理学的基本要求。据笔者的经验,理论教学一样可以引人入胜,学生一样听得津津有味,而且效果非常好。例如,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一些深奥的理论,使理论与现实生活接轨;适当增加一些介绍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使课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等等。这样会使学生更易接受,也使理论教学不至于走入令人尴尬的困境。特别是管理学因其本身的特点,有很多理论都是对管理学有重要贡献的各大公司总裁在公司改革或重组中得出的经验和结论,如通用汽车总裁斯隆的事业部制,传奇人物艾柯卡的领导方式等,这些理论很经典、很有意义,也很有趣,学生都喜欢听。他们的事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职业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将两种方法所占用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值得注意的是,要在学员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上才能开展案例教学,对于低年级学生,理论教学时间比例大一些;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在他们掌握了基本理论后,应以案例教学为主。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对案例的理解,案例的分析有助于对理论的领悟,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在管理学的学习上处于螺旋式上升的状态,是大有裨益的。

  二、案例选择中“度”的把握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的选择是一项重要工作,案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成败。案例选择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案例要与理论紧密相关。案例是与教学有关的事例、实例、范例等,但并非所有与管理学有关的事例都可以成为教学案例。选择案例时,要避免随意性。有人认为上课时随便拿个案例,只要能与教学内容沾得上边就行,其实这是对案例教学的一种误解。案例教学,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来选择案例,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应该是与管理学内容紧密相关,最好能直接映射某一基本理论且具有较大启发意义的。   2.案例应适合教学并经过加工。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案例大多是从一些著名企业发展的得失成败中提炼出来的,案例往往篇幅过长、背景复杂、包含的信息杂乱,而教学对象是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面对此类案例会感到无从下手,容易丧失参与的兴趣,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另外,有的案例来自新闻报道、报纸、杂志改写的实例,这种案例内容较新,学生感兴趣,但这些新闻报道的材料缺少加工,仅限于问题的陈述,缺乏深度,且带有偶然性,启发意义不大。

  为了保证案例的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精心挑选,选择那些经典的、具有较大启发意义的案例,排除那些过于冗杂的且不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二要对案例进行加工,对其进行整理,删减含混不清的信息,补充一些明朗的信息,使其适合教学;三要选择具有时效性的案例,案例库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3.将简单与复杂结合起来。在管理学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很多案例,这些案例有大、有小,有简单、有复杂。例如,在讲解某一理论时,可用较小的案例来阐述,这些小的案例足可以说明、解释某一理论的知识点;在某一大的章节后,可用以中型的与本章节知识相关的案例来强化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做两到三次大的综合性案例。总之,应该将这些大大小小的案例有机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教学过程中“度”的把握

  在选择合适的案例后,案例教学的效果便取决于案例教学的实施情况,而实施情况的好坏则取决于案例教学的双方主体,即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组织者的水平和参与者的积极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成败。事实上,参与者的积极性某种程度上也是教师组织水平高低的体现,所以说教师组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案例教学的质量。

  1.教师要苦练“内功”。案例教学远远高于传统讲授法对教师的要求。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水平的高低紧密相关。然而,在运用案例教学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仅仅局限于举例讲解,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案例教学。

  一个教师要想将案例教学做好,必须苦练以下几点“内功”:一是通晓管理学这一学科,深刻、全面地理解管理学。二是彻底研析案例,对案例要心中有数,充分了解案例所包含的人物、情节、基本信息,找到案例中所隐含的知识基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有的教师在案例分析前,没有做足工作,只是匆匆阅读一遍就将其搬上讲台,分析案例时抓不住主要信息,毫无章法,学生也是一头雾水,自然达不到目的。三是要有平等观念。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增强平等对话意识,能听进学习者的不同意见,尊重学习者的创见。

  2.要设计科学的程序。对于小的案例,在学生经过思考后,由教师直接讲解或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讨论即可。对于大的案例通常要分组进行,一般需经过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教师布置案例,提出思考题,学生认真阅读案例,独立思考,进行分析,提出方案。第二阶段是分组讨论阶段,对于复杂的案例,经小组共同探讨、分析问题,谋求最佳的解决对策。第三阶段是正式分析、讨论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小组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在全班进行讨论,是教学功能发挥最完整、最充分的环节。第四阶段是案例讨论后的总结,通过总结肯定成功之处,纠正认识不足,从而引发课后的进一步思考。实践证明,科学的程序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3.在案例点评中注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案例点评能体现教师的业务水平。案例点评的基本要求是精准,精准并不意味着是固定的、刻板的结论或答案,而是给出准确和到位的点评。

  很多教师在同学们对案例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后,对案例不作点评,不了了之,使学生有种有头无尾的感觉。虽然有些案例没有统一的定论,但这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可以没有“结尾”,案例教学也像管理学本身一样,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其中蕴含着科学的成分,教师应将案例中科学的成分提炼出来点评,点评要言之有理,总结升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将其中艺术的成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地方留给同学们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虽然案例教学讨论环节中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整个案例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监控制者仍然是教师。教师具有方向性作用,若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可能抓不到重点,对于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容易因观点不同而陷于困惑,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必须保证。

  高校教学要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管理学的教学也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案例教学是提升管理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法宝”,要想将这一“法宝”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就必须把握好案例教学中的“度”,将案例教学系统化及环节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将管理学教好,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目标。加上管理学的特殊意义,如果教师能将其进行得很好的话,会启发和影响学生的一生。

【管理学案例教学度的把握论文】相关文章:

民办高校《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研究05-20

药事管理学案例教学活动开展实践06-09

探究式教学要注意的问题和把握的要点论文05-06

管理学基础论文07-30

案例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问题论文05-04

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的新应用的论文04-15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论文05-09

单片机课程仿真案例教学改革思路论文05-30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方法浅议论文05-04

护理管理学论文题目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