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教育学生的论文

时间:2022-12-09 17:56:28 教育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用爱教育学生的论文(精选9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用爱教育学生的论文(精选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用爱教育学生的论文(精选9篇)

  用爱教育学生的论文 篇1

  时光荏苒,本学期即将结束。每逢学期末,我都会对该学期的工作进行回顾、反思。本学期通过与学生交流、沟通得出,担任七(1)班班主任以来,该班学生对我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严而有度,既是老师,又是慈母,更是朋友!

  记得刚接手七(1)班,班里有四个特别"皮"的男生,构成了"四大金刚".他们特讲义气,一人有事,四人出动,且"喜欢在平静的湖面掷下石头",捣得经常被同学举报、挨批评,但他们不屑一顾,依然我行我素,不亦乐乎。还有,这个班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老师在场时,他们拿着书装模作样地看,说开了是人在教室心在外,这样的氛围使得整个班级总体成绩不尽如人意,如何改变这一僵局呢?这时我想起了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太阳和北风打赌,看谁能先让行人脱去大衣,太阳用它温暖的光,轻而易举地使行人脱去大衣;而北风使劲地吹,反而使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严酷的冷风威力不也很大,但怎么没能治服行人呢?声色俱厉往往会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麻痹状态,不易使学生改正错误,同时,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情感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新概念,情感教育的核心是爱,我抓住这一亮点,对学生进行了教育,虽然这一过程中会遇到"不解风情"的学生,但我坚信:化解学生的过错不是没有是非,而是超越是非,这样超越是非的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经过这学期导情导理,班级的风貌变化很大,瞧,"四大金刚"不再兴风作浪了,违反纪律的次数也大幅度下降,整个班级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下面是我实践中的感受。

  一、了解情况,对症下药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作为一个班主任,每接一个班,最重要的是快速了解班里每个学生的情况(包括年龄、健康、智力、品质、个性、爱好、交友、家庭情况等)。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活泼开朗,能说会道;有的沉默寡言,不爱言语,对于那些不善言谈的学生,我主动找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采用多鼓励、少批评的教育方式,使他们心里觉得老师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和谐可亲,学生就有畅所欲言的勇气。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待后进生更是如此,要从多方面关心他们,不歧视他们,抓住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时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请他们回答,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能获取成功,而并非一无是处;对于思维、反应慢的学生,让他们与脑子灵活的学生结成对子,会做的学生通过给不会做的学生讲解之后,对该题的理解将更深刻,不会做的学生通过听讲解,把知识掌握了,并且通过结对子,学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更浓。

  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是教师最宝贵的品质。教师采用爱的教育方式,能得到学生的拥护和爱戴,同时可以转化为学生的精神动力。如,我班有个学生小雄,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因受不了家庭贫困,一走了之;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在外打工,家里仅留下小雄和两个年龄相当的姐姐。失去母爱又缺乏父爱的小雄,与社会上一些小"混混"混在一起,并做了不法的勾当,一知这事,我立即把小雄请过来:"小雄,你曾对老师说过你渴望一个温暖的家,渴望一个疼爱你的妈妈,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幸福地躺在妈妈的怀中,你却可望而不可即。小雄,在老师的心里,早就把你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而这个班级就是你的家,瞧同学对你多好呀!老师真心希望你在这个家庭中快乐、健康成长。老师听说你最近交了些朋友,交友本来是件好事,但听说你这些朋友会带你去做一些犯法的事,所以老师希望你在择友方面慎重,你是个聪明的孩子,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应做,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应悬崖勒马!""老师,我知道,我一定不让你失望!"可这事过后没几天,有个学生过来举报:"老师,昨晚我把自行车放在朝顺酒店门口,你们班的小雄就把我的自行车偷走了。"听到这消息,我火冒三丈,真想狠狠训他,但转念一想,如果我这样做只会让他更加堕落,于是我把他请过来:"不知者无罪,你是明知故犯,你说老师应怎么处理你呢?老师曾想过很多教训你的办法,但想想毕竟你是个孩子,要彻底改变需要一个过程。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再犯的话老师决不轻饶。"信心是转化挫折的桥梁。宽容引起的道德振动有时比惩罚更为强烈。就是在我一而再、再而三的情感激励下,小雄现在已彻头彻尾地把这坏习惯改了过来。夏丏尊先生曾说:"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停,而对于池的水,反而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的影响十分密切,学生在校时间长,受教育时间也就长,他们天真烂漫,洁白无瑕,正像一张白纸,可绘最新最美的图画,且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伟大的,教师的教导就是指路明灯。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足够的时间、精力,不厌其烦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用教师的爱感化学生,这样才能使明日的花朵开得更加芬芳夺人。

  参考文献:

  肖冲.用爱感化学生.大观周刊,2012(42).

  用爱教育学生的论文 篇2

  历经千年的中华古典文明将我国引入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使之成为世界文明的发祥地。古诗词中被广为传颂的爱情故事更是让人向往。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文化、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轻群体,对爱情也抱着美好的希望。但很多大学生虽然追求着爱情,但并不明白爱情的本质,因而常体会到爱情酸涩的一面。爱情是一个不老的传说,其经典作品数不胜数。笔者以宋词为例,简单论述如何在大学语文教育中为大学生进行爱情观的渗透。

  一、爱情要坚持主体的独立性

  大多数人都知道,南宋诗人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是辉煌的,却很少有人知道,陆游的爱情婚姻生活却让人唏嘘,这点在很多文献资料中都有反映。特别是其诗作《沈园二首》、《钗头凤·红酥手》。《钗头凤·红酥手》主要描述了陆游与其妻唐婉离婚十多年之后,在沈园偶遇的伤感情怀;而《沈园二首》是唐婉死后四十多年,陆游去世前抒发的对妻子浓烈的爱情。通过分析陆游与唐婉爱情悲剧的原因,比较客观的原因是受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的影响;主观原因有三个方面,即唐婉无法生育;陆游暂未取得功名,但夫妻感情深厚;唐婉思想开放,婆婆保守封建。从现代爱情观分析,主要原因是爱情主体缺乏个人独立性,尤其是陆游。封建制度的强大,束缚了个人自由,陆游作为封建社会的小人物,无法与封建势力相抗衡,仅能在内心坚持着自己的爱情,使其成为经典爱情故事,而不能收获现实的幸福。

  经过千年的封建社会,其思想对现代人的影响也随处可见。现实中,还是能够见到许多因为生育问题引起的感情不和、婚姻破裂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然人们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但在实际中,很多人还是受父母意见的左右,对自己的爱情摇摆不定,从而让自己感到痛苦。大学生在爱情中,需要考虑家庭的民主程度,即父母是否常干预子女的决策、家庭性别观念是否很严重、家庭经济状况及未来是否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等。提前考虑好这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未来的家庭矛盾。婆媳关系是由来已久的家庭问题,对于有双重身份的男主角而言,在处理婆媳问题时要游刃有余,要有自己的想法,客观解决问题。

  二、爱情要追求质量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的名句,这首词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例,阐述了新的爱情质量观。“牛郎织女”是以悲剧收尾的爱情故事,两人一年仅能相见一次,这对感情深厚的情侣而言,是难以言说的痛苦,但秦观认为,牛郎织女情比金坚,很多情侣虽然常年相处在一起,但情感危机很多,甚至不得不分手,而牛郎织女虽然一年约会一次,但他们的约会质量却非常高,因此“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也告诫当代大学生,要追求爱情的质量,而并非数量。爱情质量观主要包括四个内容,一是力图每次约会,两人的感情都有新进展,即多了解对方,而不仅仅是消磨时间;二是争取一次恋爱定终身,在约会中发现双方在爱情中的主体独立性、爱好、人生观等符合自己的要求,就要认真考虑婚姻大事,否则要快刀斩乱麻,不可继续暧昧;三是追求伴侣的唯一,爱情具有独占性,但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人们思想观念逐渐开放,性问题愈加严重,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为学生进行爱情婚姻教育很有必要;四是恋爱次数越多,爱情质量越低。每一段感情都需要付出一定的精力与成本,经常换恋爱对象,不仅是恋爱失败,也是个人精力的消耗,会对个人爱情观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多次恋爱之后便会有更多经验,离真正的爱情越近,这种想法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对于大学生而言,想要长久的爱情,就不要总是期待朝朝暮暮的厮守。若相守在一起的时间太多,势必会对学业、事业等产生影响,因为作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与付出。大学是大学生事业的起步阶段,用太多的时间花费在爱情上,在学业受影响的情况下,其事业基础也不牢固,在就业竞争如此大的社会环境下,毕业就失业,还怎么维持自己的`爱情呢?

  三、爱情需要理性的约束

  柳永《雨霖铃》抒发了两地分居之下,男性的感受。通过描绘男主人公离京之际与心上人告别的情景,两人难舍难分,船夫却一再催促,两人都泣不成声。曾经的美好时光不复存在,离别总是让人伤感。作者作为男性都如此伤感,更何况是女性呢?大学生在恋爱时感情升温快,而没有考虑毕业在一起的可能性以及如何面对,致使毕业之际,劳燕分飞的情侣很多,都充满了对爱情的遗憾。长期两地分居是恋人们最希望的事情,因此,大学生在恋爱之初就要考虑以后的事情,包括生活地点、工作地点、人生理想等,多了解以后在一起的时间,从而更好的抉择。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等主要抒发了女性在两地分居之下的感受。《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主要内容是女主人公知道丈夫即将远行后,心情郁闷。整天不梳洗、昏昏欲睡、浑身乏力等,离别日子越近,越感到痛苦,尽管不忍离别,但还是一心支持丈夫远行赴任。对于女大学生而言,需要考虑男方在事业上的需要及追求,理性看待两地分居,同时照顾好自己,才是对男方最好的支持。《声声慢·寻寻觅觅》以多个叠词体现了女主人公失去爱人后的凄苦与酸涩,整体回忆和丈夫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这种悲情是语言无法言说的。大学生在爱情中需要激情,但更多的还是需要受到理性的束缚,不可在爱情中迷失自己。

  四、结语

  对于大学生而言,爱情是令人向往的。接受爱情观教育,可以使其更为理性的选择自己的恋爱方式、恋爱对象。婚姻作为爱情的成熟形态,要想爱情有好的归宿,就要以婚姻为目标,发展自己的爱情。大学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渗透爱情观,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恋爱观。

  参考文献:

  [1]董彦屏,刘芹.浅析大学语文对大学生爱情观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3,21.

  [2]倪嘉.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爱情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陆海云.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爱情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用爱教育学生的论文 篇3

  摘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认识不清晰,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度不高,社会、家庭方面也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此从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设,同时鼓励多渠道参与等方面提出建议,帮助中职更好的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关键词:学前教育科研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是以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引导学生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为主线的综合教育活动。[1]从国家到学校及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认识不清晰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对自己的未来就业有明确的方向,即当一名幼儿园教师,但对于幼儿园教师这一岗位的职业认知却十分模糊。同时,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与学生的性别还存在一定的关系,男生在确定目标的能力和制定计划的能力优于女生,而女生在认识自我方面能力优于男生。[2]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占绝大多数,男生极少。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中,缺乏与异性间的交流探讨,促使以女生居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社会经验的积累和综合能力发展上有明显的不足。

  2. 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度不高中职院校在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多数是在学生入学时请专家、幼儿园领导等开设讲座,对毕业班进行就业形势与信息分析的课程。总体来看,缺乏稳定的课程结构体系,缺少学生对就业观念和职业认知的教育,对学生实际帮助较少。学校有没有专门的教师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数由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和辅导员担任。这些老师本身就出自不同的专业,并非专门的指导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也不熟悉,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这样一来,学生职业规划的科学理论指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很难实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专业针对性不高。

  3. 家庭、社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这是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模糊的一个重要原因。[3]家长受传统教育影响,认为孩子在入学后只有到毕业时才开始考虑到就业的问题,导致孩子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模糊。同时选择专业时多数学生还是由家长做决定。中职的`学生由于还未成年,对父母的依赖也较大,所以,当学生面临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时,难以根据自身情况,全面的分析应对。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支持幼教事业的发展,但由于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还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工资待遇也较低,这些都在一定因素上影响学生选择学前教育这一专业。

  二、完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1. 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需长远考虑,学校从新生入学开始组织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制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根据目标调整自己的方向。同时,不能仅仅通过实习来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可在学生入学后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亲身感受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并通过身边人,学校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的职业信念。

  2. 完善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设学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可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从学生入学开始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培养意识,教师与学生多加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职业发展目标,初步设定职业发展路线。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在完成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客观的评估自己,对最终的职业发展目标定位。而毕业班的学生,应注重对他们的个别辅导,并适当的开展一些就业方面的知识,进行专业实践培训,指导学生更好的就业。同时,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个工作。还可以通过聘请资深的职业指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状况有深入的了解。

  3. 鼓励多渠道积极参与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家长适当的鼓励孩子多与社会接触,对社会、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都会有一个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仅仅依靠学校是达不到效果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共同努力。鼓励社会创办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中职学校积极与幼儿园合作,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的机会,学校与幼儿园共同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课程,邀请校友返校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学生对自己工作的了解,引领学生成长,并利用校友资源为毕业班的学生就业提供帮助。结合国家政策法规对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制定相关的标准,促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教育更加规范科学专业。

  用爱教育学生的论文 篇4

  面对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学习成绩。因此,应该重视学生的教育心理成长,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且要能够解决问题,使教育心理教育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学生常见的教育心理问题

  常见的学生教育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教育心理问题是学生教育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增大,并造成诸多生理问题。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也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导致心理压力加大。

  2.厌学是目前学习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普通学校表现尤为突出,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学而准备的,然而,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考试上,就出现考试焦虑。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三)关于挫折适应问题

  学生的挫折是来自多方面的,包括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教育心理问题了。

  二、维护学生教育心理的有效对策

  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学校教育是很重要的。那么,该如何进行呢?具体做法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

  在教学中,要面对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这是在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往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2.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教育心理教育

  学校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3.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可以在学校设立“教育心理咨询室”,就新生入校时的适应不良,旧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情感、升学填报志愿等心理冲突与心理挫折造成的心理障碍等问题进行个别与团体咨询、门诊咨询、电话咨询、信件咨询、专栏咨询、现场咨询,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同时要注意自身形象,真诚关注学生,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对此,我们帮助分析考试不好的原因,让其认识到成败乃是常事,提高自我认识,鼓励其自己找到解决的对策。同时,我们指导他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如,多听轻快的音乐,多活动,多与人交往等等,从而使之克服抑郁的情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优化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第二课堂是促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对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思想境界,提高文化修养,扩大社交范围和心理容量,发展学生个性起重要作用。学生通过校内外实践才能发现开拓自身的潜力。第二课堂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学校班级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举办各种形势教育类、社会生活类、心理卫生类、阅读类、审美类、信息处理类等指导性讲座。可以积极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调查访问。可以建立多种类型课外活动小组,阅读小组。总之,第二课堂应当努力体现思想性、知识性、情感性、艺术性、实践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学生良好教育心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爱教育学生的论文 篇5

  摘要:教育实习是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是培养未来体育教师必需的实践性环节。其教育实习能力是影响实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的观察,而提出教育实习能力的看法。

  关键词:

  体育教育;教育实习;能力

  教育实习是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技术、技能等全面考查和检验,在实践中检验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以提高他们未来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能力。尤其是中学新课标的实施和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呈现的新情况等等,这些都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育实习的概念

  张念宏在他主编的《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指出,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学生参加教育、教学实践的学习活动,是体现师范教育特点,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教育环节,是各级师范学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顾明远在他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教育实习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实习学校进行教育、教学专业实践的一种形式,包括参观、见习、试教、代理或协助班主任工作以及参加教育行政工作等”。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教育实习能力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应具备相应的实习能力,包括堂课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等,特别需具备适应体育专业特点的特殊能力,如动作示范能力、动态组织教学能力、纠正错误动作能力、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等。这些能力需要从理论学习、课堂教学与训练,及课外自学等实践活动中逐步习得与形成。

  2.1体育教学能力

  体育教学能力主要分为编写教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作示范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教法选择与运用、纠正错误动作能力等。

  2.1.1编写教案能力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是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的见证,也是教育实习生态度的体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中能按要求编写教案,但往往会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如课内容安排系统性不太强,组织教法显得比较单调,缺乏新意,尤其在教学手段安排上显得难以切中要害而针对性不强等。教案编写能力很重要,应该能充分显示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时间、教法、练习、要求与效果,及教师与学生互动等整体考虑,合理安排,并统筹兼顾的教学设计的教案。因此,教育实习生需要努力提高编写教案能力。

  2.1.2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有标准普通话为基础,还要准确清晰、精练简洁、形象生动、富有激励性和教育性。体育教学中尤其对口令的要求,不但要洪亮,掌握语速急缓的节奏,还要具有一定艺术性。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过程中,大多数能够注意巧妙转换身份,充满自信的将备好的课堂内容展现出来,言语流畅,精神饱满,还用激励的言语来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但也有部分实习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口头表达语不达意或语不到“位”,运用体育术语不够准确,逻辑不太严密,缺乏讲解的技巧性和艺术性,这方面需努力提高。

  2.1.3动作示范能力

  动作示范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特有能力,主要表现在示范的规范化,准确到位、掌握示范时机、正确选择示范位置方向等。体育教师通过动作示范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而有些实习生存在只讲解不示范,往往会让学生对动作感到茫然;或者动作示范不够标准,甚至失败而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这些都不利于教学。因此,要提高动作示范能力,这是一项基本功,不仅要示范动作准确,还能注意示范面及时机、位置等,让学生看后建立正确动作的初步概念,利于教学。

  2.1.4组织教学能力

  中学体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及体育新课标的实施,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组织教学提高了难度,要上好一节体育课,必须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这是评定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有力尺度,而且对将来从事体育教育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是个至关重要的能力问题。通过观察实习生上课及公开课发现,多数实习生的课堂组织教学过程能力较好,能较合理、迅速地组织队形和调动队伍以顺应教学,教学内容顺序及效果也较好,但也有存在组织队形和调动队伍能力较弱,难以契合教学要求,需要努力提高。

  2.1.5教法的选择与运用能力

  教学方法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或手段。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与运用很重要。实习中,发现一些实习生这方面能力不强,暴露出教学方法的针对性较差、单一,且对每一教学方法运用的时机及其切换欠佳,因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育实习生要努力钻研体育教材内容,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才能提高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与运用的能力。

  2.1.6纠正错误动作能力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错误动作,体育教师应及时进行纠正,以防止错误动作的动力定型,这是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必备的能力。体育教育实习中,发现一些实习生在进行动作教学时,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对动作的观察与判断不够正确,不能抓住关键或要害而一针见血进行纠错,根源在于对动作技术缺乏深入的理解,特别对技术细节缺乏认识所致。因此,实习生要在校学习期间要认真学习,深入钻研,全面、深入认识各种动作技术及其易犯错误,才能提高纠正错误动作能力。

  2.2组织比赛与裁判工作能力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组织比赛与裁判工作能力是直接关系到将来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能力素质之一,也是中学体育教育实习能力的标志之一。由于大多数体育专业学生在学校期间工作实践机会不多,造成其能力不强,如专修健美操的学生不会吹篮球裁判,会吹篮球裁判的不会编排秩序册等。而造成实习生在中学实际体育实习工作中比较被动,难以干好这一工作。为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要重视与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与训练,应加强学生参与校院运动会的组织、裁判等工作,及其它比赛的组织管理和裁判工作,才能不断提高。

  2.3协调人际关系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做将来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得到实习学校领导和师生的信任与配合而做好实习工作的前提;也是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实习生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强,为人处事方面做得较好,能够注意“学生”与“教师”身份的转换,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并主动请教,得到中学老师们好评。如果协调人际关系能力较弱,教育实习工作会被动,师生关系容易隔阂或疏远等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努力提高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2.4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综合能力之一。在体育课教学中,会出现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如何能遇事不惊、沉着应对,正确处理突发情况是体育教师必需具备的特殊能力。由于体育教学中常因气候条件、学生学习自控力等因素变化,有些事情难以预料而教案也难以事先考虑,只能针对突发事件特殊处理。这种能力的强弱也将影响着体育课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教育实习过程中需有突发事件处理的意识,尽量考虑各种可能性及应对之策,才能遇事不慌而理智处理突发性事件,不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5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及创新力度不断加大而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未来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停留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及培养素质上,应突出创新意识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教育实习中,并不是将书本知识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而应在运用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其灵活运用的能力,并努力进行各种创新,以提高其创新能力。特别随社会发展,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也越来越重要,成为提高体育教学与训练等工作质量的内核动力。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应该不断地积累知识以丰富自己的头脑,培养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力等,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及其创新能力,以顺应社会的发展。

  总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能力非常重要,这些基本的教学能力在校学习期间就要有意识地着重培养,并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不断锻炼与提高,才能将来胜任中学体育教育,做一名称职的体育教师。

  用爱教育学生的论文 篇6

  摘要: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是艺术与运动的高度结合,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开设的体育舞蹈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社交能力得到加强、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体育舞蹈教学;大学生核心素养;高校素质

  教育文章系统阐述了体育舞蹈的内涵及其发展与普及,并详细论述了体育舞蹈对于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心里素质、审美素质、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体育舞蹈课教材设置的方法和体育舞蹈教学的具体实施建议。研究以体育舞蹈终身教育为切入点,以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来探讨时代背景下终身体育教育与体育舞蹈教学的关系,从而引出终身教育对高等院校学习体育舞蹈的学生的一些启示。

  1、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育接轨终身体育教育

  国家体委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高校体育是教育体育与社会体育即自身体育的衔接点,高等院校设立专门的体育运动课程,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健身教学,使在校期间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优势体育项目,能够在毕业之后继续进行身体锻炼。我国高等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自身的体育锻炼意识,在学习舞蹈的同时能够了解体育锻炼对自身身体素质的要求,是高校体育教育通向终身体育重要途径。

  2、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发展素质教育

  2.1、概念的界定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的一个新兴项目,由于它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不仅是一项具有运动功能和竞技性的体育项目,而且还具有文化娱乐、社会交际、艺术观赏等特性,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充实和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拓宽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推动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在学科教学上,根据教育部所提出的“深化教改,立德树人”,科学的规划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体育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以及心理素质,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2.2、全方位发展学生素质教育

  结合体育舞蹈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性,从最基本的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和技能方法、到逻辑思维能力的学习,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基本素质,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以及实现全面发展。

  (1)身体素质。塑形健美。体育舞蹈教学的文化娱乐性能够调动大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个快乐的.心情氛围中进行健身锻炼。根据体育舞蹈的特点,在教学中对身体素质的练习是最基础的练习。通过体育舞蹈训练,完善身体形态,舞蹈动作中的挺胸、收腹、立腰、提臀、松膝、沉肩等可以有效地矫正不良身体姿态。软开度的要求同时能够起到一个运动损伤的保护。体育舞蹈在完善身体形态的训练上训练培养出优美的姿势,并且且在潜移默化中发掘塑造自我适应的能力,自制能力的提高,在逐渐训练和实践的进程中培养了高雅的气质。体育舞蹈的最高心率:女生为197次/分,男生210次/分;摩登舞中快步舞的能量代谢率最高为11.08,华尔兹和探戈舞为7.57,高于网球运动的能量代谢率。拉丁舞中能量代谢率最高的是恰恰舞为11.50。跳舞半小时能够消耗热量大约300千卡。由此可见,长期进行体育舞蹈运动可以使人的心脏得到锻炼,心输出量增多,使心肌发达,心搏有力,有效提高了人体的活动能力。并且在规范动作、练习强度的同时可以使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用力松弛有度,准确的发力,有效促进肌肉血液的加速循环,进而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2)心理素质。体育舞蹈通过音乐旋律及舞蹈动作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强美的意识,创造美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美的教育和对美的生活方式,提高其生命的活力,消除心理上的疲劳和倦怠情绪达到调节精神、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消除心理障碍的目的。在教学与练习的过程中可增进师生、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健全尊重他人,相互协作,拼搏进取的心理品格。在比赛时能够调解赛前焦虑紧张的心理情绪,进行自我舒缓。通过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提高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表现在控制情绪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自信心、动作记忆能力、人际关系协调等。

  3、高等院校体育舞蹈学生毕业后的发展

  体育舞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塑造的健全的心理素质及乐观洒脱的性格,使得他们进入社会环境时能够较快适应及应对。由于艺考热的“升温”体育舞蹈行业的就业率逐年保持上升的趋势这与学校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高度关注学生就业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在就业工作中,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力,积极动员全体院系全员参与深入实施“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计划”,并从各方面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寻找就会,全面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体育舞蹈专项2008-2014届毕业生就业状祝进行统计分析,其平均就业率达到89%左右,签约率从35.56%逐年增长到52.62%。就业领域也呈现多元化。大多数学习体育舞蹈的学生毕业后选择从事教师工作岗位,而近几年对教师的考核提高了对体育舞蹈专项毕业生的硬性要求,使得更多的体育舞蹈专项本科毕业生选择其他的职业岗位或者加入到自主创业开设体育舞蹈培训班再者继续深造考研。从体育舞蹈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就业选择来看,学习体育舞蹈可提高就业率,使多数人能够根据自己的优势体育项目选择工作。高等院校体育舞蹈生毕业后的发展是学校的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即终身体育教育的接轨,学生自身的持续发展也是体育舞蹈专业技能知识的持续发展。经过学校教育从事相关工作,发展体育舞蹈教学,将爱好变成习惯,由学校中学会体育变成“会学体育”,在工作实践中进行终身体育教育。

  4、结语

  体育舞蹈的终身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心里素质、审美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劳动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学习中找准自我定位养成良好的性格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团结协作、激于拼搏、尊重他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学习中工作中能在短时间内较快适应并调整,是身体机制和能力达到最佳,完成学习工作生活上的任务。体育教育培养技能与知识,终身教育培养意识与习惯,高等院校学习体育舞蹈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后把自己的优势体育项目发展成为终身的体育,就是终身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汤跃.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中国临床复,2005(32).

  [2]张磊.浅析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的美[J].科技信息,2009(06).

  [3]宋丽丽,刘青.体育舞蹈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09(12).

  [4]卜建华.从供需理论看体育舞蹈的市场之路[J].体育文化导刊,2013(06).

  [5]张海斌.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培养目标和就业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运动,2014(22).

  用爱教育学生的论文 篇7

  一、自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自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这一全新的平台传达学校的最新消息和新闻内容,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媒体带来的新体验、新时尚。自媒体作为一个为思想、政治和文化传播提供的新平台,具备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交互性和即时性特点,充分发挥着自媒体资源丰富、传输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自媒体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思想的宣传宣讲,进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民主精神的传播和引导,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自媒体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大学生的特点,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

  2、自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自媒体作为一个面向公众的平台具有极强的共享性,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媒体发布学习、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受。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随时通过自媒体查询并获取大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波动、情绪上出现的起伏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并及时与大学生沟通为大学生释疑解惑,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大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通过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迅速及时地为大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教育信息,使教育者轻松平等地完成对大学生教育的过程,摒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纯“我说你听”方式的弊端。

  3、自媒体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获取网上的信息,这样大大缓解了以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遇到的信息沟通不畅的一大难题。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自媒体这一新的媒介更加灵活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自媒体的特性,可以与大学生实现心与心的交换和谈话。由原来的社会现实生活课堂的说教转化为虚拟世界的交谈和谈话,从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热点关注问题入手,丰富宣传教育内容,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将原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育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角落,这大大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1、自媒体不良信息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自媒体的平等性和平民化的特点,使自媒体技术在使信息发布更加快捷的同时也容易造成信息无序。大量的宣扬暴力、色情、迷信等不良信息直接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的发展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定型,尽管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思想比较活跃,但是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对大量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和辨别能力还非常有限。在这一阶段,同时也具有好奇心理、对权威信息具有质疑和排斥的心理容易导致他们对虚假或不良的信息产生兴趣,难以从自媒体中获取的海量信息中对垃圾信息进行有效过滤,造成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和扭曲。

  2、自媒体侵蚀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媒体更加高效地获得大量的信息,但是单纯依靠自媒体获取信息、过分迷信自媒体的信息而失去理性思考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当社会事件发生时,患有这种“自媒体依赖症”的大学生不是运用自己已有的理论和知识去分析研究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而是懒于研究和思考,简单地接受他人的观点和评论、随波逐流、随意传播,这使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减退,思想懒惰,从而导致削弱大学生通过冷静观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对自媒体的应用。以人人网为例,目前,人人网已经在国内32000所大学和国外29个国家1500所大学、56000所高校中开通,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开设人人网的并不多,真正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地去学习使用人人网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更是微乎其微。大多数教育者尚未形成将自媒体作为工作载体和平台的意识,对于大学生使用自媒体过程中的心理及行为也缺乏了解,对大学生的言语和行动更是缺少必要的引导。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增强时代意识,积极、主动地深入到自媒体工作的环境中,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的新载体、新方法、新手段,积极扩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空间,及时更新自己的意识、素质和技能,以适应自媒体时代的需要。

  4、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机制滞后于自媒体的发展。在传统媒体时代,高校掌握着信息传播的决定权,在处理应急事件时能够占据主导地位,控制事态的传播方向。自媒体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实现了手机与电脑的结合,如在微博群体范围内,在很大程度上,群体的成员具有意见和行为的趋同性,一旦信息传播出去,就很容易形成大学生心理上的共鸣。这种传播主体遍布全球、内容覆盖面极广、舆论传播速度超快。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弱化了监控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效果,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巨大的难度。

  三、运用自媒体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学校积极搭建自媒体交流平台。当前,各大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如水木清华和北大未名等,普遍存在着只注重管理、只简单发布一些学生工作通知性信息,粘贴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新闻,而忽视了服务功能、交流功能,造成大学生登陆网站“只看通知”的现象。如果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延伸至大学生喜爱和乐于接受的自媒体平台中,会不断丰富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摆脱大学生对理论说教的反感和反叛,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自觉性,对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努力搭建自媒体交流平台,建立一批以学生组织为名的自媒体用户、培养意见领袖,使其参与到自媒体的言论发表和大讨论中。这些账号就由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学生去自主使用和管理,同时接受高校思政人员的监督。学生在利用账号发布信息时既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又要根据组织的性质适当地引导其他自媒体用户,起到有效的舆情引导作用,形成现实校园、社会环境和自媒体空间“三位一体”紧密联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自媒体技术的能力。信息传播大师尼葛洛庞蒂说道:“在这信息社会,最大的鸿沟是在两代人之间,当孩子们占领了全球信息资源时,需要不断努力学习的是成年人。对于教育者来说,更是这样。”当前,利用自媒体技术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从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者必备的能力与素质。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思政工作者的网络技术、网络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培训,要鼓励高校思政工作者,尤其是一线辅导员开设个人微博、人人网等大学生常用的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了灵活驾驭自媒体技术的能力,善于从自媒体中索取有用的信息,才能关注到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帮助他们辨别真伪、分清是非、因势利导,从而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建设。一些人会为自己在虚拟社会中突然获得的“能力”和“自由”所陶醉,忽略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担当的社会角色,毫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教育大学生应该带头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使广大学生在充分的比较中逐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警觉能力,培养慎独精神,在这充满诱惑的虚拟世界里,能守住良知、坚定信念、把握方向,自觉地建立一道道德的坚固防线。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里,大学生要避免受垃圾思想、言论以及信息的污染,杜绝传播不良信息。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增强自律能力,努力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并在守法遵德的前提下积极参与自媒体监督,自觉地增加法律意识和道德规范,倡导大学生要文明上网,杜绝任何形式的网络暴力。这除了要靠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来保持网络的有序运行之外,还必须加强网络法规的建设、加快立法进程,对网络犯罪行为、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应坚决给予打击。因此,要构建道德约束长效机制,利用自媒体使舆论导向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大学生主动地对不良信息和传播者进行谴责,强化大学生为自己的传播行为负责的观念。

  4、建立规范的自媒体监管体系。高校现有的网络应对机制已不适应于自媒体时代。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不文明上网行为,高校要建立更为有效的应对机制。首先,高校应设立网络管理中心,负责校园网的开发和维护,制定规范学生上网的条例和守则。其次,政府可以颁布一部独立的网络法,全面规定网络的法律问题,规定详细的行为规范和权利义务关系。在一些基本法,包括诉讼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中,增加有关网络内容的规定,建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网络法做出实施细则,使其成为一个由网络法为核心的,由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等为补充的完整的法律体系。通过不断地完善信息监管的机制,摆脱自媒体环境不规范所带来的无序性和不确定性,净化自媒体环境,才能为大学生创造良好有序的自媒体环境,保证在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健康发展。

  用爱教育学生的论文 篇8

  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当中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来体现的律己律人的过程,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与思想觉悟,精神文明与文化教养的综合体现。礼仪本就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精髓所在,作为礼仪之邦的礼仪之民,礼仪的教育对于培养有文明、有教养、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现在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同时也是提高了国家的整体形象。

  一、大学生礼仪行为的现状

  近几年来,在校大学反映出来的许多行为,都是与礼仪相悖的。课桌椅上满满的刻画、教室内的随地垃圾;夏天穿拖鞋去上课的学生;老师开始上课了还在教室肆无忌惮吃早餐的学生;与老师见面时不懂得主动打招呼;在家里对家长大呼小叫;在公共场所抽烟。本应该是最青春最有活力,最有权力追求美的年纪,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年纪,但是种种在学校不尊重老师与课堂的行为,种种在家中言谈举止粗鲁的行为,种种在社会上不文明的行为,做着与这个年纪不相符合的事情,这些问题同时也反应着现在对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缺失,这种有着高文凭却没有高文化的大学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整体的素质水平。

  二、大学生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管男孩女孩,都是温室的花朵,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然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只是重点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学习问题,面对有时候孩子的一些不礼貌行为,并没有及时的进行纠正,而是选择包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一些不良好的习惯。2.社会转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的加速发展,无论是在市场亦或是经济方面,我国整体社会的发展速度都是越来越快,这样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无限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又给一些中国的传统思想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的礼仪文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3.学校教育。大学生一般都是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过渡来的,正所谓寒窗苦读二十载,除了家庭,其实现在的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在学校生活的比较多,也是通过学校成长起来的,尤其是很多寄宿制的学校,所以学校的`礼仪教育成为了我们所关注的焦点。

  三、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途径

  1.多阅读经典著作,为礼仪文化扎实基础。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文化层次都和这个人对礼仪的认知深度有关,而人的言谈举止中透露出来的是人文素质。英国人弗朗西斯培根在《论读书》中说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所以,可以通过阅读大量有关于中西方文化的一些著作,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这些著作中多学习和吸取一些精华,作为己用。我增强礼仪文化的教学和宣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创新礼仪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来说,学校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入口,去配套相应的礼仪书籍和课程,比如学习酒店管理的学生,应该着重强调酒店服务礼仪;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生,应该多了解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知识;学习商务的学生,应该重点对商务礼仪、待人接物的要求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教学内容上,老师应该多提升对于礼仪礼貌方面的内容,不仅是行为举止,我认为化妆技巧、穿衣搭配也应该列入授课内容中.现在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中,正确的穿衣打扮对于一个人的整体形象都有着重要作用。

  3.学习国外的礼仪教育。大家都知道,在临近我国的日韩两国对于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尤为发达,如果去过日本或者韩国的人都会对那里的人的非常有礼貌的言行举止而影响深刻。日韩两国的人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接受非常严厉的教育,见到长辈、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并行90°鞠躬礼,以体现尊重;韩国对于每个不同场所的见面礼都有明确的区分,在操场、走廊、商店、街上、家中等不用地方,都有明确的礼仪行为规范,同时家长也会非常注意自己的礼节,这样孩子也会自己跟着学,可以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

  4.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力进行礼仪教育。虽然一直在强调高校对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同时家庭与社会也是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的关键环境因素,即使提到教育,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学校,但是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也是大学生所身处并成长的环境。在家庭中,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身子女,以至于都成年了,上大学了,父母都还在帮孩子洗衣做饭,其实家长在这个时候就应该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知道一个家庭的责任和担当,也要让孩子学会尊重,去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而不是什么都依赖家庭,家长所能多做的礼仪教育则是思想道德方面的,同时也要多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要对孩子上了大学之后的情况一无所知,要与老师有联系;而在社会中,大学生作为即将面临社会的群体,整个社会对于大学生应该做到严格教育,不能因为大学生不懂就放弃与之交流,相反这个社会的过来人更应该对大学生多一些亲身经历的说教,以这样的方式,可能对于大学生礼仪和思想道德的教育都会能让大学生接受得更多。结合家庭、社会、学校的努力去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一定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深入性强、持久性强,也会对大学生的礼仪达到一个比较全面的影响。

  用爱教育学生的论文 篇9

  1、实现运动弱势学生群体积极参与体育教学课程的措施。

  1.1重新订立体育考核标准,帮助运动弱势学生群体树立信心

  体育教育要与实现教育公平的大目标接近。当前,对大学弱势群体预开设的体育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教学对象需做出严格的界定,在教学内容上,要最大限度的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改变以往的考核标准,制定出一套适合运动弱势学生群体的考核模式,必要时,还可以借鉴国外学校的成功经验、相关的评价标准,帮助运动弱势学生群体树立体育锻炼的信心,使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体育锻炼中的进步和潜能,以关爱和鼓励的方式,引导运动弱势学生群体重新回到体育教学课程中来。考核标准要尽量细化,做到“因人制宜”、“量人裁衣”。

  1.2价值引导、心理疏导,使运动弱势学生群体对自身和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认识

  首先,要使运动弱势学生群体在体育运动中,转变畏惧和逃避心理。在面对体育场所时,心里是欢快的而不是充满恐惧。其次,要引导运动弱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自身的身体缺陷,面对体育器材,敢于尝试。运动弱势学生群体在面对普通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欢乐的笑脸、面对由于自身肢体残疾而不能使用体育器材的打击时,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在体育教学课程中,他们常常比其他学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从客观的角度上讲,要直观面对自己身体缺陷、积极面对体育运动项目,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挑战,也是心理上的挑战。高校要对运动弱势学生群体在参与体育教学课程前,专业人员要给予相关的心理疏导,体育老师也应该给他们普及相应的体育知识,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和减轻心理负担。高校在课程设置及评价上,要最大程度上体现人文关怀,促进运动弱势学生群体从身体功能的缺失转变为现存的运动机能潜力的挖掘。对运动弱势学生价值的引导、心理的疏导是大学教育人文关怀的体现之一。

  1.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使运动弱势学生群体有对体育锻炼的动力

  运动弱势学生群体普遍内心比较脆弱、自卑,严重者还会伴有自闭、自残现象。体育运动多半是在公共场所进行,运动弱势群体在极大程度上的接受来自陌生人的眼光,扩大了与外界的交际面,因此,良好的校园氛围极为重要。运动弱势群体对体育教学课程有畏惧和逃避心理,一部分也是由于害怕接触他人复杂的眼神。高校要营造对弱势学生群体关爱的氛围。首先,要在普通学生心中营造:除了身体有残疾,他们在其他方面与普通人一样,应该用平常心和平常的眼光来对待他们。此外,学校要大力提倡关爱弱势群体,培养普通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使身体有缺陷的学生,在大学里拥有阳光的心态和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的态度。学校还可以有意识地对弱势群体进行报道,为学校师生普及关爱残障人士的小知识,鼓励普通学生与身体存在缺陷学生进行积极交流,使普通学生对残疾学生形成一种平常心和关爱心。另外,普通学生与运动弱势学生群体的交流,不仅可以使普通学生对生命、身体、时间更加珍惜爱护,也能帮助运动弱势学生群体尽快从自闭、自卑状态中走出来。校园内的建筑也要充分考虑到运动弱势学生群体,以便于他们进行体育活动、读书学习、生活。

  1.4教育资源均等化、满足运动弱势学生群体进行运动的条件

  高校要加强对运动弱势学生群体教学资源的资金投入力度,使他们接受的体育教育的教学条件与普通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资源均等。如:配备专业的师资力量、配置成套的教学器材、实施多样化教学方式、优良的教育环境等。加强对弱势学生群体体育教学资源的资金投入,是从源头实现教育公平的体现。在教师资源的配备上,要求进行教学的教师,既要有一定的康复技能、运动处方管理等能力,又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勇于改变原来体育教育模式的魄力,以便使运动弱势学生接受较适宜的体育教学课程。学校专业体育教师资源的获得,可以把从外校引进与培养本校优秀教师结合起来,保证专业师资的供应。在教学设施方面,学校要保证有专门资金来保证教学设施的供应与更换,结合学生情况,来决定教学器材的种类与数量。学校要考虑到教具、康复体疗器材的采购,以适应特殊器材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满足有特殊康复治疗学生的需要。在教学环境方面,学校要有专门供运动弱势学生群体进行体育教学的场所,春天要注意教学场所的空气流动,夏天要注意运动弱势学生们的避暑,秋天要注意室内空气流动和温度保持,冬天要注意运动弱势学生们的保暖问题。

  2、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呈现下滑趋势,尤其是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指标的下降。大学生出现肥胖、瘦弱、高度近视、身体出现缺陷、疾病现象也在增加,运动弱势学生群体成为体育教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使体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呈现了不可避免性。对运动弱势学生们进行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利于体育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体育教育方式的改革也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也使体育教育充满人文关怀,符合经济、时代的发展潮流。但在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要使体育教育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体育课程设计体现人文关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探索出有针对性、有效性的体育教学模式,还需要有勇于改革、善于管理的人才出现。

【用爱教育学生的论文】相关文章:

创设良好心育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8篇)08-22

用比较文学的论文05-28

关爱残疾学生的论文06-04

冷暖两用纺织品分析论文05-13

高职学校学生管理论文论文05-22

试论“尊重学生”论文04-28

学生网络成瘾的论文04-20

小学生的科技论文05-28

大学生学习论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