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日常运作论文
一、既有研究综述及本研究概述
学术界一般将以1992年由原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和扬州医学院等10所省属高校合并组建的扬州大学的出现作为多校区高校的开端。[1]因此,关于高校多校区运行的研究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通过既有研究的批判性梳理发现,关于我国高校多校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多校区运行模式分析;[2]二是多校区的学校管理文化构建。[3]本研究基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证研究,剖析现存两校区(将军路校区和明故宫校区)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提出和谐运行的策略。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个校区分别发放了500份问卷,共计1000份,有效回收899份,有效回收率89.9%,主要通过“偶遇抽样”(accidentalsampling)的方式进行,随机在食堂和路口对路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之以对后勤工作人员、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师进行结构性访谈,重点关注他们对多校区运行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二、建构和谐的多校区运行机制之对策
课题组结合自身调研实践认为,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建构和谐的多校区运行机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改变高校发展理念、转变高校发展思维,秉持高校整体性原则,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科研能力。具体而言,一方面,摒弃盲目合并、盲目扩建的高校发展思维,将有限的办学资源集中在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王牌专业上,比如引进优秀的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学科建设模式等;另一方面,在高校多校区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必须坚持系统性思维,从高校长远的整体发展规划角度出发,合理定位各校区的发展前景,平衡各校区之间的资源分配。比如,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明故宫校区作为学校行政中心,更多地承担学生日常管理和学校行政工作,并将其定位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这样不但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办学设施,还能将学校科研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而相比较而言,将军路校区土地资源和办学设施相对丰富,可以将其定位为本科生培养重镇,让本科教学工作在宽阔、舒适、美丽的将军山下发展。其次,加大高校民主决策机制,尤其完善各校区资源分配机制。一方面他们会向学校积极争取自己的发展机会,获得学校高层更多的认可,从而得到更多发展资源。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宇航学院,一直是该校的王牌专业和种子科学,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学校不但倾注了大量的资源,还为其提供一些其他学院不具有的特殊发展权利和机会;但另一方面,这种发展模式和发展资源的分配方式也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部门利益,从而阻碍高校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发展、共同提升,阻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不得不引起学校决策层的高度重视。第三,合理规划部门职能,尝试组建合理高效的新型职能部门,统一协调各校区日常管理事务,保障高校日常管理高效运行。多个校区并存的情况下,工作重心必然会向多个校区分散,原来的管理手段势必不能适应多课程、多学生、多环节、多协调的发展趋势。综观国内大多数大学多校区管理实践,基本都是在部门职能延伸原则的指导下,建立一个综合协调的机构进行多校区管理的。这种模式保证了大学多校区的稳定和发展。最后,建构和谐的校园文化。文化是提升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它既是个体建构自我认同的关键因素,也是个体自我认同的结果,因此,建构和谐的校园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求多校区间加强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互动,另一方面,学校各部门应通力配合,协调各校区间的交流和互动,保证学生和教师、教师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在多校区运作的情况下产生更多的互动和交往,这也是文化作为建构自我认同重要因素发挥作用的必要途径。
三、小结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打破现存高校管理体制的约束,就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我国多校区运行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分配失衡、各校区间互动失调以及文化认同校区化等困境,不利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楚广兴 唐志文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等教育日常运作论文】相关文章:
成人高等教育论文格式规范11-18
民办高等教育论文参考文献11-17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11-25
浅析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论文03-06
教会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积极影响论文03-17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结构的优化对策论文01-28
高等教育考试毕业论文答辩程序11-16
浅谈道路日常养护问题论文12-23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论文参考文献11-2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