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通用6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 篇1
论文摘要:通识教育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反映了人们对人才培养问题的广泛关注,是大学应对时代和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介绍通识教育的概念,然后分析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解决通识教育困境之途径。
论文关键词:通识教育,人才培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英文“liberal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
我国学者李曼丽女士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建构:其一,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加以阐述。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其二,从通识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通识教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其三,从通识教育的内容角度进行论述。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
二、通识教育之现状
回顾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早在1918年,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即提倡“沟通文理”;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更明确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办学理念以及“诸育并进”的教学内容观。众多学者,如朱光潜先生“养成宏正通达之士”的目标,金岳霖先生“所有的人文学科都应该丰富年轻人的性格”的主张,都显示出上世纪前期教育学界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然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迫于特殊的国际环境与经济形势,为迅速完成国家重建与经济赶超的应急之需,我国高等教育复制前苏联模式,所进行的是典型的“专才教育”。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把“抽象”、“广博”的学府逐步改变成具体的、专业的学府。由于对专业教育的过分追求,专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其它方面的教育,如道德教育、生活教育等不同程度地受到忽视。几十年来,专业教育一方面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培养了无数的“又红又专”的高级专家和人才,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大批缺乏人文精神修养的“工具型”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渐确立,人们越来越发现“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逐渐把通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通识教育已在一些高等院校中取得一定的进步,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这些高校把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识教育在国内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识教育的研究不断展开并逐渐深入,通识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越来越被国人所认识。但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各高校的通识教育的实施状况还是不尽如人意,水平不够高。
三、通识教育之解决途径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整合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虽然性质有所不同,但两者却不能割裂或对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美国芝加哥大学所采取的方式就很好的处理了二者的关系。通识教育是四年大学本科教育里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所有的本科生一二年级的“共同核心课”。芝加哥大学一年三个学期,通识教育课程都是三个学期连续上的,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过程。他们真正的把通识教育与本科专业课程整合在一起,强调的是不同院系学科的“共同基础课”。只有通专结合,才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才能最大程度的接近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2.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推行通识教育的核心。建立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同时要处理好常识与精深、特色与知识结构完整性、单领域与跨领域等关系。如果将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通才上,那么就应该像梅贻琦先生主张的那样,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部分“均有相当准备”,对此三大部分都不能“一知半解”。如果是这种定位,则通识教育就成了“通才教育”。
3.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督导是重要保障。
目前状况下,地方性院校的通选课普遍由各院系设课、报课,纳入教务处的常规管理,极少设立专门的通识课程管理部门。而院系之间缺乏沟通、统筹,因人设课、各自为政,选派师资差强人意、开设课程无法体现通识效果;教务处事务繁多,无暇实质性关注通选课程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必须设立由校级领导、教务专家及学术专家共同组成的通识教育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能包括:
(1)结合总体培养目标及学科融合需要,全局统筹,确定本校通识课程开设的主要领域及方向。
(2)制定严格的申报程序,打破以院系为单位的常规,从全校范围内审批申报通选课程。
(3)对审批通过的通选课具体教学计划进行指导,包括其课程目标、具体学时、教学进度及教学要求。
(4)对优秀的通选课给予资源的适当倾斜,如印刷选课指导手册、选派助教以及师资津贴等。
(5)收集各方信息,制定系统的考核指标,定期评鉴,动态调整课目。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 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王本法. 简述通识教育的历史和时代内涵[J]. 济南大学学报,2005,3.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 篇2
摘要:南京师范大学自2006年开设博雅课程以来,在从通识教育的理论认识转向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形式,指出学校在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考评机制上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通识教育;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教学改革
1、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如今日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关注,但是“我国通识教育在整体上仍然处于探索期”、“尚未形成一套公认的通识教育模式”[1],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也各有不同。通识教育一词源自拉丁语StudiumGenerale,即“来自各方的人一起参与学习”的意思。通识教育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自由教育,主张“培养内外一切善德”,从而培养出能成为国家统治者和社会精英阶层的公民。在二十世纪4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颁布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简称“红皮书”)中将通识教育集中进行了阐述,认为通识教育是主要通过提供文理基础教育内容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共同的'学习经验和基本公民素养的教育理念。2007年,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作于在于建立大学学习和大学之外的桥梁和纽带,让学生掌握全面分析问题、客观地看待社会、明了个体社会职责的思想方法”。由此可见,通识教育不等同于对专业教育的补充,也不是空泛地指传授一般的知识来普及教育,更加不是简单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知识面广度的选修课。“它是一种世界性高等教育理念。”[2]它不与专业教育对立,而是两者互相联系和补充。它需要完整的教育体系来实现。“通识教育是人的教育”,重在启发学生思考和培养学生更好在社会上发挥自我的能力。
2、南京师范大学本科通识教育模式
南京师范大学共有26个学院,除强化培养学院之外,其余25个学院的课程结构由以下四部分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自主发展课程。在学分要求上,各个学院有些细微的差别,大致是50个通识教育课程学分,30个自主发展课程学分,专业主干课和学科基础课程为70个学分,总共150学分。在课程设置上,通识教育课程包含了公共课程和博雅课程两大类,其中公共课程即为公共必修课,包含了大部分的政治课类课程。强化培养学院是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活动的特区和研究生优秀生源基地。强化培养学院设有理科强化班、工科强化班和文科强化班,学生入学后在大一下才会选择相关专业。强化培养学院在专业课程、自主发展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之外还设置了平台课程,减少了对博雅课程要求的学分,提高了对科研自主发展课程的学分要求。
3、存在问题
3.1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学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失调,政治思想课的公共基础课占了80%,无法体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成为优秀公民,狭隘地理解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尽管博雅课程种类丰富并且数量较多,给学生丰富的选择,但是这些五花八门、杂乱无章的博雅课从缺乏学科之间的整合和知识统整。许多课程仅仅是对某门学科的简单介绍,缺乏深入探讨,难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很多博雅课如果不点名,学生便不会去上课,甚至出现了某门50多人选的课,有的时候只有5个同学去上课的情况。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了通识教育对于有专业教育的学生显得意义有限,造成了学生对于博雅课的重视程度不高,采取随意敷衍了事的态度,使得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3.2评价与考核机制不健全
学校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与考核是规范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目前,南师大仍然没有颁布详细的博雅课考评体系,尽管在《南京师范大学关于博雅课程的实施意见》中,学校明确规定了教学要求,但是对于博雅课并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监督与考核。各个学院有专门的机构对于学生的专业课进行教学检查和最后的考试要求与监督,可是博雅课并不在其管理范围之内。这种评价机制的缺失,大大影响了博雅课的开展效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是教师了解通识教育状况和更好地改进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提高其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博雅课的考评应该依据课程目标,着重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考核,并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来更好地指导其接下来的学习。由于博雅课的成绩最后不会计入学生个人的期末考评总分,所以许多学生不在意自己的博雅课成绩,也没有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老师也应学生的要求,对学生的考核上要求不严格,平时不点名,没有作业的课成为学生热捧的“大水课”。在学校选课的过程中,学生选课的标准取决于“这门课有没有作业”和“这门课点不点名”,那些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的课因为没有同学选择而无法开课。
4、改进对策
4.1明确教育理念
进行通识教育绝对不单单是开设通识教育类的课程,从学校到教师,从教育者到学习者,都应该充分明确通识教育的根本理念,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反之,通识教育只能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流于形式。
4.2改进课程体系
在明确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改进课程体系,在博雅课程的设置上学校应该研制一套“符合自己学校品牌特色和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体系”,并且突破单个学科的限制,以社会为主题进行开课。作为师范大学,可以设置体现师范特色的以教育为主题的课程,提高大家对教育体系甚至是教育产业的认识和思考能力。比起已经开设的教育学这些理论性太强的课程,可以开设一些以师生关系、家庭教育、学生性教育等社会热点问题为主题的课程。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应具备哪些必要的能力,将一些新的课程纳入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内。比如当今社会,对法律和国际关系的理解是社会公民需要的能力,可将法律类课程和国际关系类课程作为分布必修类课程中,让学生掌握这些重要的能力。除此以外,还应该控制每门课程的选修人数在30人左右,以此保障课堂互动与交流的充分性,并给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以充分的支持。
作者:姜子芸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亮.我国通识教育改革的成就、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6).
[2]孟卫青,黄崴.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制度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4).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 篇3
1、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是要创造与发现新的知识
从这个角度看,国内大部分高校其实算不上“大学”,只是“高等专门学校”而已。但是,国家对高校的资源配置差异极大,985高校、211高校、地方高水平大学、地方一般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按照这个等级国家投入资源量逐级快速递减。所以,才有“高职学校”要升级“本科学院”,“本科学院”要升级“大学”的强烈要求。实为“高等专门学校”的“大学”,本应以专业教育为重心,但是基于“大学”之名,又要以通识教育为重,学校陷于极其尴尬的境地。
2、等级化的教育体系让专业教育受到蔑视
从高考招生的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看出来,985高校分数线最高,211高校次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录取分数线最低。在人们的观念中,进入高职的学生是最差的学生,高职学校是层次最低的学校。这种观念让职业教育成为被低水平、低档次、质量差的代名词。这种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这就让很多实际是“高等专门学校”的高校不愿意真正从事专业或职业教育。
3、国家对高校的管理与考核往往使用同一个标准
按照蔡元培的说法,真正的大学应该“治学”,以学术为目标,再没有其它目标。高等专门学校应该“治术”,以满足社会的各种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两者迥异,评价标准也应该不同。但是,现在的高校都在热衷与追求大学排名,国际上“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国内“武书连大学排名”最具影响力。大学排名的最大特点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这必然导致本该“治术”的学校拼命去“治学”,最后出现千校一面的结果。
4、结语
综上,真正的大学应该“治学”,通识教育是根本;高等专门学校应该“治术”,专业教育是根本。治学或者治术只是方向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同学校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但是,现在大部分学校是治学与治术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这样,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之后,治学不真,治术不精,高不成、低不就,变成了“半吊子”专业人才。所以真正的大学应该重视通识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人才。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 篇4
长期以来,我国工科院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泾渭分明,虽然培养了千千万万的专业人才,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教育家们普遍认为,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时,文化艺术的教育与培养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科技脑”与“人文心”相结合,正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呼唤,也是对“钱学森之问”的正面回应。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本文论及的工科大学主要是指我国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以后组成的以工学为单一主体和特色的大学。美国作为世界上教育科学研究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中以艾斯纳(Etliot W. Eisner)为代表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即 DBAE)和定位于人文教育的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理论为主。在国内,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则代表了两种实践模式:“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
但从工科大学整体来看仍然存在以下困境:艺术教育地位不高、机构不健全、体制不顺畅,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美育课程缺乏顶层设计,导致因人而设,杂乱无章,质量不高;艺术活动背离普及初衷,陷入应试教育的窠臼。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思想上重视,政策上不重视;口头上重视,措施上不重视;表面上重视,行动上不重视”,而没有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高等学校办学理念的高度来认识通识艺术教育,从艺术教育的实践层面看,往往缺乏思考和设计。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士德所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其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心智,探究真理。1909年,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洛厄尔首次对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进行区分。他认为,传统自由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通识教育主要是专业化教育前期的知识准备,并指出通识教育是关于人性修养的教育。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召集人仲呈祥教授则认为:“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靠高素质、高境界的人去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正是我国工科大学开展通识艺术教育的充分性与必要性所在。
二、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及研究内容
(一)原则
我们认为,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应遵循下述原则:定位于人文教育;以课程为中心,艺术实践和鉴赏并重;遵循艺术学和教育学的内在规律,把握艺术教育以情动人、重视体验等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艺术活动。
(二)研究内容
根据上述原则,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研究应主要包括课程体系、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艺术实践活动三个方面。
1.课程体系
以艺术类必修课程为中心,以艺术类选修课程和讲座为补充的“一体两翼”体系。必修课作为核心,让学生从宏观角度认识艺术;选修课程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进行艺术鉴赏;讲座则旨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2.高雅艺术进校园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重视亲眼亲见、亲耳亲闻的真实感受,为学生创造高雅艺术审美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有音乐感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
3.艺术实践活动
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活动并不以技法训练为中心,而是为了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艺术创作的欢愉,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比照国内外工科院校通识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的理想实践模式是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工科大学通识艺术的理想教育模式,需在实施中整合师资力量,把握教学水准,为通识艺术教育深度开展注入动力。
(一)着力解决师资缺乏问题
当前工科大学必须充分利用和发展校内资源,并不失时机地积极邀请著名的艺术大师与高水平艺术院团来校演出、展示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努力提升通识艺术教育水准
由于我国地域发展的不平衡,目前我国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对象组成复杂,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工科学生的艺术基础较为薄弱,必须加快普及通识艺术教育并提升教育水准。
(三)大力推进通识艺术教育的深度展开
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向上、健康博爱的方向发展,完善学生人格,在心灵的最深处接近真正的自我,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四、总结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工科大学非艺术专业的通识艺术教育目前存在着认识不深、地位不高、师资不强、教育内容不够合理、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等问题。本文立足于目前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的现实情况,构建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的理想模式,并制定具体措施推进这种理想模式的实现,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的研究深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 篇5
从20世纪最后几十年开始,我国在教育理论上的研究逐渐呈现出炙热化的态势,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对大学体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上关注的较少,专家学者对实施大学体育通识教育的研究不足。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又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学体育实行通识教育显得必要而有意义。
1、大学体育实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 1大学体育教学目标与通识教育相一致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亦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第一个把它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人是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 . S . Packard)教授。这一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课程制度,不同学生所学课程之间出现很大不同。通识教育作为学生整个教育中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人和公民。注重学科知识广泛性和综合性,强调知识对人的启迪作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实现高校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途径。我国众多大学注重通识教育的实施,通常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两部分,即全校性必修课和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占到了总课程学分的1 /3左右。
作为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的大学体育,经历30多年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教育部1979年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1992年《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指导2纲要》,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纲要》中提出的体育课程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从呈现出中学化趋势的《教学大纲》到全新理念的《指导纲要》,通识教育的理念己于大学体育结合,而其更深层次的交融是大学体育发展的方向。
1.2以终身体育为主导的大学体育整体培养功能反映通识教育理念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体育在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而其具有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与通识教育的目标是相通的。大学体育除了重视基本运动技能学习,还应该是培养健康、和谐的人的一种途径,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其指导思想应在于学生心理与智力的发展以及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养成,体现在体育意志、价值观、知识观三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运动技能,同时还应注重体育理论方面的学习,如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运动项目的赛事、运动康复与保健等。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与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实行大学体育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具体途径
2. 1大学体育通识教育之教学
在教学方面,毛振明教授在《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提出当前体育教学的10种较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即技能掌握式的体育教学、注重在教学中进行身体锻炼的体育教学、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体育教学等。现有的体育教学把重点放在运动技能的习得,而忽略了其他的非技能性的体育。如何把大学体育课程改造成体育运动技能、体育理论知识和通过体育获取多学科知识的一门多功能课程?笔者在此构想的基础上,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上提出了相关的观点,以期真正意义上在大学体育通识教育下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1.1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大学体育通识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指导纲要》规定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作为必修课,大学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其主要目标是让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掌握1 -2项的基本运动技能和体育健身基本的理论方法、提高自身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育文化欣赏水平、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三年级以上(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虽然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并不是说大学体育教学与通识教育毫无关系。以皖北地区的地方院校为例,无论是体育技术教学还是体育理论教学都有涉及到通识教育。如学生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时,会对某一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进一步的学习,有关于运动项目的起源、现有的国际国内赛事情况等,扩大了大学体育课的外延和功能,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术的同时涉猎到更多体育常识。对一项或者几项运动项目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第一步,同时也为他们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
在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之后,可根据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开设高一级别的体育课程。第一类是基本运动技术的前提下的战术学习,如篮球的三人配合战术、羽毛球的高远球和网前小球结合战术等,为学生今后参加比赛做好准备。第二类是体育理论的教学。如前所述,体育理论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类选修课也是比较重要的。以皖北地区的高校为例,己有开设钓鱼理论与方法、健身理论与方法等数门课程。其中健身理论与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项目,课程中对健身的重要性、健身的方式方法、不同体质的人群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国外的体育锻炼情况等作为专门的章节进行讲解。第三类是由学校体育社团、体育健身俱乐部开设的兴趣培训班。其目的是通过开设学生喜好的运动项目,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为大学培育出既有运动技术专长又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复合型人才。
高一级别的体育课程是大学实行大学体育通识教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体育这一媒介学生能够了解到大量的世界各国在体育方面的成就,同时也能涉及到各国地方的民俗风情。相反,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掌握能促进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热情,通过运动技能的不断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势必会增强,以点带面,影响周围的同学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在全校掀起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潮,这种模式不可不视为一种广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 1.2教学模式
综合能力强、有创新能力是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大学体育教学应实施与之相符的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设定基本目标,还需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适当的组织教学活动,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学生在进行技术练习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讨论、纠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练习活动中,对于在练习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但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课堂的练习很难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运动技术,学生还需在课外进行大量的练习。教师可推荐相关的书籍、影像视频指导学生课下学习,让学生的运动技术由分化阶段、泛化阶段向自动化阶段转变。在整个运动技术的掌握过程中,教师作为监督者,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课堂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对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强化指导,鼓励他们进入学校运动队,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选材提供人才。在大学阶段不间断的接受提与通识教育,改变长久以来的体育的偏见,激发学生的潜质和创新能力,为今后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2. 2大学体育通识教育之育人
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单个学科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全面的素质修养是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必备条件。在大学体育通识教学中所掌握的体育运动技能和世界各国的体育文化,学生不仅学到了从事体育运动的运动技术,而且体会到了团队协作、不怕挫折、不怕困难的意志,提高了综合素质。无论是中外的体育文化还是在运动技术学习都能从不同的侧面提升了自身的素质,使心灵得到净化。使大学体育通识教育实现育人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亨利.罗索夫斯基指出:作为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教师也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一个具有高标准和善于关心人的教授在道德行为方面肯定会教给学生更多地超过授课时限的东西。要实现育人的目标,需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提高文化、科研水平。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除了需要学习本学科的知识外,还需研读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来充实自己,此外,参加各种培训、外出深造提高教师的阅历。使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其次,教师要提高道德素质,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知识以外,还应教会学生学科知识以外的东西,教师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结束语
我国大学体育通识教育经过初始起步、逐步发展,己经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体育通识教育的道路,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社会瞬息万变的背景下,大学体育通识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不断的借鉴国外成熟的通识教育体系。除此以外,更新教育观念、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都能促进大学体育实施通识教育的实现。消除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误区,整体设计、科学规划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教师通识教育再学习,让各年龄阶段的教师共同参与到通识教育的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 篇6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教学发展需求,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了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大势所趋。通识教育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不仅依靠单纯的知识和技术传授,更强调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态度与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因材施教,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本文从通识教育对于大学体育的重要性入手,通过对通识教育融入大学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明确其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体育;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作为大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促进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识教育的出现,为大学体育课程的开展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潮流,成为了大学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通识教育由各学科整体规划后共同协调完成,其旨在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大学体育改革目标与其基本一致,因此,通识教育的出现度大学体育的教学而言必定是颠覆性的。
一、通识教育与大学体育之间的关系
大学体育作为大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但可以锻炼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在体育课程的开展中锻炼其意志力,使其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应对问题的良好心理素质。同时教育的开展遵循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丰富创新体育教学方式,开展多样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体育的教学成果。换言之,通识教育就是对目前现有的大学体育教育方式的一种补充与完善,是在当下教育模式基础上的一种教育创新。这种补充和完善大多依靠社团的组建以及体育俱乐部的实践活动来完成,通过这些渠道创新体育教育模式,最大程度的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同时对传统单一的体育理论加以实践活动,增加了大学体育的趣味性,调动了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通识教育对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在大学体育教育课程的开展中,通识教育的融合可以优化体育教学的学习成果。近年来,为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各高校对通识教育越发重视,并将其与体育教育进行完美融合。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良好的身体健康与过硬的身体素质同样重要,这些都会为将来的生活及职场生涯带来巨大的便利。通识教育的出现,可以培养大学生对于健康身心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水平的提升,可以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并增强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而高校体育教学与通识教育的融合是对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一次评估与完善,通识教育的开展,帮助大学生树立了健康的体育锻炼观念,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三、通识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现状
1、学生自我锻炼意识极度匮乏
目前我国大学生由于繁忙的课程安排和丰富的课后生活,身体锻炼意识的缺失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中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低下,体能的下降会造成大学生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中。由于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开设疲于参与,久而久之则会造成身体机能的恶性循环。各高校每年都会组织大学生体能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在逐步降低,同时还有一大部分学生无法达到体能测试的基本标准要求,由于体能测试结果不佳,这种抵触情绪会被带入接下来的体育课程中,极大的降低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参与积极性。
2、体育教学模式脱轨落后
从目前的大学体育课程开展情况来看,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缺乏,而造成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无法提起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僵化与落后,大学体育授课方式的落后与僵化,这些都成为了体育教学改革首要面临的问题。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会在课程开始之前为学生布置好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完成并掌握课上所学,因为学生整学期的体育成绩均为期末内的统一体育考核,所以日常的体育课程要求较为宽松。这种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体育知识,从而忽略了运动技巧的实践,由于教师要求的放松,学生自然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无法达到紧张程度,这就造成了学生从内心对体育课程学习的不重视,因此大部分学生无法端正自己的学习心态,使得大学体育课程的开展有了一定难度。
3、师资力量薄弱
针对目前的大学体育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高校内的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都较为缺乏,体育教师大多毕业于专业的体育院校,虽然有着过硬的专业体育知识,可是对于系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还有所欠缺。大部分教师都是根据自己所学的传统教育方法来进行授课,缺乏对体育课程内容上的创新,且教学方式较为枯燥乏味,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零散的知识点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难以进行综合的延展化,这些都使得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除此之外,部分大学体育教师对通识教育的了解不多、理解不到位,这些都对大学体育的教学起到了一定阻碍,使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失去了引导价值与创新意义。
四、通识教育下的大学体育教学目标
1、形成完备的体育教学体系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体育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构建网络知识体系,将其他领域的所学与体育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摒弃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形成一个新的体育精神,构建一个新的体育知识体系。主讲教师应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体育知识,为学生搭建完整的体育知识框架,通过开拓自己的眼界,来为学生丰富教学内容,充实教学体系。
2、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是为了调动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开发其身体潜能,科学的释放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通过对负面情绪的宣泄,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在物质条件极为丰富的今天,精神的匮乏才是我们首要关注的重点,鼓励学生将更多的课余时间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不仅有益身心健康,并且会培养学生的自信,体育精神的培养与形成将会在未来的困难中,给予他们有效的心理支持。通识教育的开展不仅使体育课程的授课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由,促使学生在身心培养及团队合作方面都有了极大的锻炼,通过体育学习,养成良好的品格。
五、通识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策略
1、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也要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创新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引用到体育教学中来,不仅使体育教学朝着多样化和丰富化的发展,同时为体育课堂的教学营造了趣味性十足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僵化落后,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这些都成为了通识教育开展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在运用多媒体及网络辅助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在课程的设定过程中,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需求,根据大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注重对大学生体育热情的调动,教师应充分理解其所授知识与所讲课程,并对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对部分实用性较强的知识加强其实践,用学生的兴趣作为沟通的桥梁,促使学生自主的进行体育学习。
2、组建现代化教师团队
在任何课程的开展中,教师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确体育教师自身的职能与责任,树立正确的教师定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通识教育开展的首要前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以通识教育作为教学基础,革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符合个人发展的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更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对其心里活动的了解,有针对性的进行探讨与沟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3、贯穿体育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作为体育精神的灵魂,是体育发展至今的关键。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对体育精神的传承,帮助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开展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这种人民敬仰并信奉的精神理念,必定有其自身的巨大价值所在,通过对历史的讲解,传播体育精神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促进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有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六、总结
大学校园中的教育,不仅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及体育精神的传授。通识教育与大学体育教育的融合必定是一个漫长过程,在实践中找寻不足,不断完善进步,因材施教,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与教育理念的革新,在发展中创造未来。(作者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田由甲.提高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高校逻辑通识教育改革[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01):100-102.
[2]姚震宇.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审视、概念辨析及启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01):108-109+148.
[3]别敦荣,齐恬雨.论我国一流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江苏高教,2018(01):4-12.
[4]马早明,高皇伟.大学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与转向[J].教育研究,2016,37(04):52-60.
[5]孟卫青,黄崴.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制度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34(04):46-50.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相关文章:
通识教育哲学基础论文06-22
浅谈高等教育媚俗现状及其危害03-09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论文07-20
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联系论文08-24
浅谈教师教学价值实现的意义及其途径的论文12-01
简析高职文秘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探索04-15
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09-20
应用型人才通识教育的论文04-24
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论文范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