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途径探讨论文

时间:2022-05-31 18:16:44 教育学 我要投稿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途径探讨论文(通用8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途径探讨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途径探讨论文(通用8篇)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途径探讨论文 篇1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两种不同方法,但是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加强这两种教育方式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也是当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也是进行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进行这两种教育方式的融合,不是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本文分析了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并论述了这两种教育方式融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融合;途径

  目前,在社会的发展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也经历过融合、再到分裂的过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逐渐变成了一种社会需要,实现高等人才的培养,就要加强这两种教育方式的融合。因此,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探讨和分析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需求

  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中,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本来就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且这两种教育方式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设置和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影响和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因此,进行这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

  (一)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而且教育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情况,因此,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就要对教育方式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变革。目前,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涉及到环境、资源和社会道德等方面,而且开始广泛的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给社会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由于当前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离,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些方面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只有在教育中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审视社会的价值取向,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给高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高校的教育中,一方面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现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虽然目前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但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分离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教育要加快转型,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人才的培养。

  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一)人文科学是科学教育的价值导向

  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科学教育是世界文明进步的基石,对社会的进程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同时,科学教育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思维形式和活动方式。但是,事物的发展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科学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引发了很多社会性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利用科学知识也难以进行处理和解决。对科学技术的过分使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人类自身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人类需要的,但是还需要和社会文明相结合,要实现的最终目的还是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运用科学技术,才能真正的体现其价值[2]。如果科学偏离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就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发展,所以,只有加强人文精神的指引,才能更好的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

  (二)科学教育可以促进道德情感和理性的统一

  科学讲求的是对真理的追求,人文主要追求的是精神品质的养成,这两方面的都有一些相似的价值属性,具有一定的融合性,也就是说,科学和人文是可以进行有效融合的。同时,在科学教育的发展中,既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还是一个有意识的人类活动,因此,科学的、求真的价值观统一于具体科学的发展过程,例如科学反对宗教迷信,体现出了求善的人文价值追求和取向。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使人类社会发生很大的改进,同时,人类社会的精神面貌也会有很大的更新,因此,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

  当前的教育中,要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并不是将这两种教育方式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效结合。这种结合形式是全方位的,而且是对教育价值观、功能观和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具体来说,这种融合就是实现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两方面内容相结合,将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进行人文化的指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加强制度创新,并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人才的培养。

  (一)树立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教育观念

  价值观念是行动的指导,要实现教育中科学和人文的有效结合,就要积极的转变当前教育中的价值观念,转变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论是科学教育或者是人文教育,最终的发展目标都是人,都注重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实现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就要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统一。

  (二)创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

  在目前的教育中,要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就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实行“2+2”、“3+1”等一些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更新,主要是在一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培养。这种教育模式的改变,可以对当前的教育基础进行拓展,让学生接触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价值观念影响,能够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4]。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目前社会的需求。

  (三)构建科学和人文融合的课程体系

  在当前的教育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实现教育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将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纳入专业的培养方向,就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构建和专业方向相关的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调整过去的教学模式,发展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新课程、新专业,改进教学方法,让科学和人文实现更好的融合。另外,由于目前的教学中,存在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素质的培养问题,因此,要改变人才的培养方式,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加强教师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人文精神的养成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方面,往往需要教师来进行引导,这也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培养进行知识整合的能力[5]。另外,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面以及教学方式,在科学教育中彰显人文精神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质,在具体的问题分析中,既能够实现科学的思考,又能够接受人文精神的指引,不断进步。

  (五)营造科学和人文融合的文化氛围

  校园的文化氛围建设,对人才的培养和熏陶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科学和人文理念融合的宣传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在学校的教育环节中,要定期的开展一些人文讲座,学术交流会以及专题报告会等,对一些热门的话题和活动进行讨论,充分的培养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四结束语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当前的教育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教育发展观念。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人才的培养。另外,营造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文化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肖林根.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阶段[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99-102.

  [2]肖燕飞,王丽.试析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78-79.

  [3]王前军.当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审视[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03):65-67.

  [4]胡俊梅.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3):140-141.

  [5]肖林根.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及其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途径探讨论文 篇2

  摘要

  自从教育产生之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需要培养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将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可能性;发展

  对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本身的理解,有很多的探讨在尝试以一种文化的角度分析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其中将科学教育分为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等层面。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能否有效联合,也是当前需要充分认识的,需要利用一种同化或者是顺应的眼光来理解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本身,两者之间的联合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科学教育或者是人文教育,而是在分裂之后重新组合在一起的一种新的教育。

  1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含义

  人文教育注重的是传授人文知识,加强人文建设,注重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知识内化成学生基本的品质,使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正确的价值准则和鲜明的个性等,是对人内在精神和品质的教育。科学教育是对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具备科学精神,能够利用理性的眼光观察一切问题,突出科学素质,注重科学素质中的科学精神。

  2有关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研究

  有关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方面进行分析,需要从理论和历史发展的两个方向进行说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中,科学会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托于科学的科学教育也与人和自然之间是有关系的,科学教育主要是培养能够依托科学的真理性知识进行良好社会生活的人,科学教育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1)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建制,与知识体系的科学是有一定区别的,科学会根据经验事实有真假之分,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注重利用科学真理提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也是需要遵循道德的规范和原则,要培养学生科学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融合,需要有走向融合的方法,科学人文主义是一种位于科学与人文主义之间领域的方法,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作为教育的方法都有其价值存在的合理性,从研究的领域、证明形式和信念方面,科学与人文就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可以说科学与人文主义的方法构成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走向融合的方法。

  (3)从历史发展的方向来看,由于历史发展的阶段、文化环境的不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也是不同的,从历史发展的方向分析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主要是说明教育融合的一种历史可能性和必然性。有的学者认为人的自我发展是以一种螺旋式的方式,一般需要经历自我的过度包容和过度自信的一种过渡.

  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

  针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方面进行分析,要开始注重教育融合的实现,教育融合的实现需要从实际情况和实现构想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不论是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是在知识、方法、思维和精神方面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1)自然物质世界和人类世界生活世界的两重,而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是这两个世界的认识,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说科学知识是对外部世界的改造,而人文知识是对内在世界的改造,通过两者之间的统一,形成一种新的体验方法,科学的知识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包含着人文的内涵,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融合有着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基础,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存在趋势相一致,在学科分化和综合发展方面是相一致的。

  (2)科学思维和人文思维之间的互动,科学思维和人文思维是两种稳定的意识,而且科学思维和人文思维可以形成互动互补的一种发展态势。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科学精神是一种以自然事实和逻辑推理来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注重用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发展,人文精神注重的是以人的价值和人的利益为关注点,在认识人类自身和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注重调动人类的精神力量推动社会发展,通过两者之间的互相渗透,推动科学与人文在实践层面上的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实践层面上的融合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实现互动参与的一种情况,两者是在坚守各自本质的基础上实现促进融合,充分发挥两种教育的长处,克服了两种教育的短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境界,两种教育的联合需要朝着一个比较正确的方向,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自主合作和教学方式的联合。

  4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一种同化或者是顺应的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联合是要形成一种不同于单纯的科学教育和不同于人文教育的教育样态。是将两者之中的长处能够有效结合,也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一种理论基础,从全面发展的需求来看,两者的融合也是教育发展的基础,需要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的配合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肖林根.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及其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秦芳芳.论大学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障碍和通途[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吴中福,祝家麟.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及其实现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5-8.

  [4]吴中福,祝家麟.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及其实现机制[J].高等教育国际论坛,2002(12):5-8.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途径探讨论文 篇3

  1.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自身的独特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在具体的研究中需要注意进行具体而慎重的分析。

  (1)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决定作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不能独立于经济社会环境条件之外独立发展的。

  (2)要明白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促进和推动。

  2.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作用是一个中性词汇,既包括积极作用也包括消极的负面作用。正如王永杰(2007)总结的那样,“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并不全然对社会具有积极作用,有时候它对社会也有消极影响,甚至还会发生‘开历史倒车’的现象……”。本文主要探讨间接的或者说是软性的,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间接作用。

  首先,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市场主体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一方面,高校通过具体的人文科学课程和社会科学课程设置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将这些知识转化成个人的内在品质,带动社会经济活动的其他参与者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当高校学生迈入社会成为广泛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时,就会自觉遵守所在行业的职业道德,这也会影响到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个人,这样就能直接促进高素质市场主体的培育,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其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有助于改进政府管理理念,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管理能力。重视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向政府部门输送更多高素质综合性的社会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意识和监督能力。以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为例,在传统的社会管理中,政府习惯了用“运动式”管理手法来解决社会问题。通过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熏陶,政府管理者可以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先进理念运用到具体的社会管理工作中,增强管理社会责任感和依法行政意识,减少违背情理法理的执法行为的发生。

  再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可以优化制度目标设计,节约制度变迁的成本。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优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设计,节约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成本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知识储备的增加,有利于节约寻找和设计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实际的政治体制的成本。第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增进有助于减低政治体制变迁过程中的利益摩擦。它可以从两个方面减低这种阻力,一是通过寻找一种利益摩擦较小的体制创新方案;二是通过改变人们的认识方式,进而改变既得利益者的主观认识和感受。第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有助于消除政治体制改革中的观念障碍。要消除这些旧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就要依靠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使人们接受新的非正式制度,这样经过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后,新的政治体制就会最终确立起来。

  最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有助于引领社会主流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可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们提供鉴别是非、美丑、善恶的准则;可以帮助人们解放思想,提升精神境界,激发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途径探讨论文 篇4

  一、人文社会科学与教宵学的知识谱系

  现代意义上的“学科”概念大致产生于欧洲的18?19世纪。在经受17世纪自然科学的辉煌以及欧洲大陆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洗礼之后,以科学和理性为标识,人类知识领域第一次出现分门别类化的倾向。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诸多学科的崛起,传统的人文知识领域也顺合时代大潮开始呈现出一个分化和科学化的趋势。作为当代教育学学科的基石,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此时,“学科”在内涵上已经有所变化,它尽管依旧不乏传统的“教化”和“规训”之义,但人们更倾向于把它视为一个相对稳定、有其自身边界条件的“专门”知识范畴。这里的“专门”既具有“高深学问”之义,惟其高深,才需要从业者经过长期专门化、理智化的学术性训练,因而不会为局外人所替代。与此同时,它又具有逻辑上自洽或自我完满之义,即学科本身应是一个类似于库恩常态科学“范式”,有其符合特定内在逻辑一致性的概念、术语以及理论和方法规范的体系。

  然而,在此为包括教育学在内的社会科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各学科遗留下潜在危机的不良因子,恰恰是学科的第二层涵义。在经过19世纪到20世纪初各学科自我发展、自我制造话语,以及对内在逻辑的完美和知识的确定性的不懈追求后,人们才意识到,对于几乎所有学科,要建立一个逻辑上条件自足、经验上完全可证实的稳定范式,都注定不过是一种虽然无畏但却无谓的枉费心机。曾一度作为所有社会科学各学科范本的自然科学,在克劳西斯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海森堡电子的测不准原理等一波一波的连续冲击下,也不得不承认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基本原理:任何知识都是有其局限性和边界条件的.。也正是通过自然科学所暴露出来的人的理性局限性,在一向奉自然科学为典范、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些人转而回归到研究“人”作为一个精神本体的存在意义和价值领域。为此,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文德尔班、李凯尔特、韦伯、胡塞尔、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精神科学、文化科学、诠释学和现象学等传统思潮,开始在20世纪中叶后,向社会科学领域全面渗透;克尔凯戈尔、尼采、萨特和海德格尔等的存在主义思潮开始广泛盛行……。自近代以来基于人类借助理性便可洞察一个秩序的自然世界以及一个秩序的、永远处于进化过程之中的人类社会所有规律的知识观,即学科范畴概念,由此几近于全面崩溃,其最终便蔓延为20世纪70年代后,对以追求知识的确定性、普遍性为鹄的的科学理性全面反动、解构和消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显然,在这样的一个特殊境遇下,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学就更难以摆脱它尴尬的命运。它之所以处境尴尬并不在于它缺乏一种积极的自我拯救意识,即一种内在于共同体中的集体意识,而是作为一门严谨的学术性学科安身立命之本的先验性逻辑前提不复存在。虽然与其他学科一样,教育学的这一逻辑起点也是关于是否存在一个秩序化的世界和社会的假定,但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是,教育学学科理论的建构还存在另外一个具有实践指向意义的逻辑终点,这就是关于理性人与非理性人、作为原子化个体的人与社会人的假设。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对于教育学而言,上述两个逻辑条件通常不仅仅是它所关注的研究对象,而且更是其他学科包括几乎所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建构的根基。特别是一个越来越凸显出来的发展趋势表明,事实上,教育学越来越倾向于作为上述两个逻辑条件间的一个逻辑中介,它所更为关心的是如何通过自身理论建构、方法和技术的完善,将两个逻辑条件连接起来。换言之,正是其他学科关于世界、社会以及人的理论与知识建构,才真正是教育学学科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因而,在严格意义上,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认为,教育学的确不可能拥有它自身完全的独立性,甚至不妨说它的原生状态就不是一个可以与其他学科并行不悖、平分秋色的“范式”,而毋宁说它与其他学科知识间始终存在着一个连续的谱系。这一谱系的存在,既是教育学学科理论发展生生不息的源泉,同时,又是导致教育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地位尴尬的原因。更令人难以释怀的是,恰恰是其他学科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在学科建构上二值逻辑摇摆不定的立场,才造成教育学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况。

  可以说,自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诞生之曰起,整个教育学学科的每一个发展历程和地位变迁过程都无不昭示着教育学与其他学科间这种独特的逻辑关系。从赫尔巴特时代起,世界秩序之完美、人的理性之至高无上的观念不仅主导了整个科学世界,而且也全面渗透到整个人文世界。自然科学关于确定性知识的坚定信念、启蒙理性对一个秩序完美社会建构的宏大理想,不仅促成了众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分化格局的形成,而且也间接地催生出教育学学科这样一个人类知识之树中的枝杈。如果说,在一个依旧存在着形而上学残余的时代,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不过是建立在哲学和心理学的学科知识基础上,“即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理论,它依赖于其他学科知识,获得教育理论的重要途径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演绎,同时,教育理论的证明也将很大程度上诉之于这些学科知识。那么,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随着各个带着科学标识的社会科学学科的逐渐成熟,教育学也在汲取这些学科所提供的丰富养料的同时,被迅速纳人到一个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轨迹。这一发展进程表现为教育学学科的两个基本演进轨迹:一是教育学学科的分化,一个“大教育学”的眉目日渐清晰,惠承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资源,目前各个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相继形成,如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人类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政策学和教育法学等等;二是教育学的程式化、科学化、技术化与效率化,由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始,到克伯屈的问题教学程序、斯金纳的教学机狰、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等等,心理学、管理学乃至工程学在教与学过程的理论建构中无处不留下其斑斑痕迹。毫无疑问,对于教育学学科而言,这一时期也是它发展的巅峰时期,它的繁荣便得益于在一个崇尚科学理性和实证科学时代,人们对不同学科所关于自然和社会是一个秩序化存在,人是理性实体先验前提的高度认同,而由各个学科所产出的大量知识,则成就了教育学学科理论、规范和方法的科学化建构。

  然而,在经过20世纪中叶之后,随着存在主义、现象学和解释学等人文主义取向、带有各种理论标识的批判取向以及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取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全面崛起,当秩序、理性、决定论、必然性、客观性、内在一致性和确定性等前提本身就成为一个值得不断追问的“问题”;当一向自奉为严谨、规范和成熟的范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众多学科大厦再也不是那么基础牢靠和坚固;当人类知识在整体上完全处于四分五裂、即使同一学科内部分歧远胜于整合时,以其他学科知识为学科建构逻辑起点的教育学学科,意欲何往?又能何为?这到底是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无奈,还是教育学的无奈?这大概就是当代教育学的迷惘和迷惘的教育学根本缘由所在。因此,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这一大共同体而言,似乎没有必要相互间动辄以学科“成熟”之程度与地位之髙低而厚此薄彼,也实无必要刻意于彼此间井水不犯河水,而是应当虚下心来,展开彼此间平等的对话。诚如社会学家吉登斯(AnthonyGid-dens)在谈及哲学与社会科学间的关系时说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哲学与社会科学间的关系的确越来越密切了,因为有了共同关心的问题,社会科学出现“哲学化”趋势,哲学则出现“社会科学化”倾向。这种互动对双方都是有益的,它推动了各自的发展。因此,时刻保持彼此间的对话和交流“可能更有价值和更重要”。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信念伦理与教育学的责任伦理

  教育学是一门以其他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学科,以其他知识为学科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这似乎证明了它自身的不完全独立性。但是,仅此似乎并不能证明人们的一个惯常认识,教育学是无知识旨趣、无学术品位的学科。教育学固然要依赖于其他学科知识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科理论,但是,这种依赖并非是对其他知识和理论框架的复制和套用,它得以存在的独特价值在于理论自身的实践取向。布雷岑卡认为,从认识论的标准和规范角度,存在三种教育学理论:科学的教育理论、规范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教育理论。在此,他试图为教育学的知识旨趣辩护。但在关于三种理论间的关系上,他最终还是不得不承认在科学教育理论和哲学教育理论中发展起来的知识,被实践教育理论应用于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活动的特定方面。其实,承认教育学的实践取向并不是影响它作为一个学科的地位,恰恰相反,正因为教育学的实践取向,它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间的学科界限才得以凸显出来。

  正是这种实践取向,决定了教育学学科不仅要关注教育领域中众多事实问题,即它需要借用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来揭示和寻找到问题产生的因果链条,而且还必须涉入和过问价值领域,因为即使最抽象的教育学理论,也难免带有终极性的目的,即指向有自己主观意志的“人'因此,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可谓兼顾了科学与规范双重属性。相对而言,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虽然内部也存在主观性与客观性、价值与事实、理性与非理性、结构与建构之辩,但这也不过是边缘对主流流派的抗争,这种源自学科内部持续紧张一般不会在根本上动摇它作为一个共同纲领的“硬核”,如经济学的“个体行动理性”先验前提。而人文学科往往只关注价值和意义领域,如文学艺术是关涉人的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的学科,它一般不必遵从科学的规范。

  因为存在这种实践取向,教育学永远无法将价值与事实完全剥离开来,因此,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它不仅要应对价值与事实、目的和手段、集体取向和个体取向等等诸多二律背反的困惑,而且,因为指向实践,它又必须肩负外在的道义和责任,特别是还不得不接受外在各种社会因素,如包括意识形态、权力、纳税人的意志等条件约束。这种外在的价值负载,对于一门以知识旨趣为指向的学科而言,毫无疑问是致命的。马克斯?韦伯曾区分了“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信念伦理更倾向于恪守自己的信念,而对于自己行动的后果往往很少有所顾忌;责任伦理则要求人们在行动之前,便能预估到可能出现的种种后果,并为自己的行动承担一切责任。相对而言,无论是以“求真”还是以“求善”为旨趣的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遵从学科共同体的基本规范,恪守为知识(无论是可言传的还是可意会的)而求知的信念,都是第一位的抉择。这种信念因为缺少外在的约束,无疑是构成学科按其内部逻辑自我演绎的潜在力量。但是,教育学学科责任在先的前提约定条件,注定了它永远不可能成为完全自主的、以满足共同体内部的理智情趣为目的、仅止于理论建构层面、追求话语风格独特或者自我完善以及逻辑完美的学科。

  教育学学科的实践取向也可能为其自身所带来的另一个困惑还在于,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同,教育学学科无论是其概念和术语的界定、理论的建构,还是方法规范的形成,对于学科共同体而言,都不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这不仅是因为教育学学科的建立要以其他学科知识为基础,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即使再抽象的教育学理论,如教育哲学、批判的教育学等,也无法与现实的具体教育实践活动完全分离开来,否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依据。换言之,教育学学科理论或者话语,所面对的受众绝不仅仅限于理论研究者,而是更广泛的实践工作者。这也意味着,教育学的学科无论是对其他学科话语的移植,还是学科内部话语的自我生成,它都必须尽可能地淡化过于突出的专业化色彩,将人工语言尽可能地转换为可以为常人所能理解的日常语言。当然,这一转换,难免带来语义界定不清、产生众多歧义的问题,多少贬损了教育学作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学科特征。然而,教育学除此是否还有其他选择?如果有,只可能出现两种结局:一是教育学完全把自己与教育实践隔离开来,成为纯粹的自我话语制造者,这恐怕正印证了人们所谓无用的教育学之嘲讽;二是丧失了自己独特实践取向的教育学,难免沦陷为其他学科抽象话语所湮没的殖民地,这恐怕才是教育学真正的悲哀。

  三、开放的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的学科意识

  沃勒斯坦认为,至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的各个不同的学科已不成为学科,因为它们不再明显地表现为不同的研究领域,具有不同的方法,因而有稳定而明晰的界限。”如今,各个学科名称虽然依旧存在,但与其说它是一种严格的学术建构,而不如说是一种组织化的建制。他进而援引社会学为例说道我认为社会学不再是一门学科(但是其他社会科学门类也不是学科)。我确实相信它们在组织方面都很强有力。而且我认为,由此可见,我们都觉得自己处于很不正常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保存一个虚构的过去,这是一件做起来成问题的事。而多冈(MatteiDogan)和帕尔(RobertPahre)则认为,当代社会科学已经进人到一个由分化到“杂交”的时代,如最为开放的社会学由于其多样性,它几乎与人文社会科学所有的其他领域,包括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宗教、教育学、文化学、人类学和军事学等等都在相互影响,传统的学科边界因为无数杂交领域的出现而变得模糊不清。

  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境况如此,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学科,并在很大程度上以其他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教育学学科,就更难以抗拒这一发展趋势。的确,由于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学科中各种理论流派话语的纷至沓来,传统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理性人与非理性人的二值逻辑为多值逻辑所取代,这种多元格局固然为教育学学科带来更多的困惑以至无所适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同样为教育学学科众多理论的生成以及教育学走向实践创造了大量的机遇。在一个更富于变化而不是僵化、刻板的时代,在一个众多学科间更加趋于开放而不是固步自封的语境下,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共同体,要维系自己的学科地位,继续刻意于元教育学意义的概念、术语和理论的澄清,并试图在漠视其他学科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自我超越,刻意制造自己的话语,且不说是否可能,就是从学科的发展和对教育实践而言,也有百害而无一利。开放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但开放并非意味着完全由其他学科来接管自己的领地,而是要求共同体祛除传统封闭的学科偏见,主动纳接其他学科丰富多样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重新诠释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众多问题,并重建一个更为多样化的大教育学体系。

  也许人们会质疑,如此,教育学还是不是一个学科?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理查森(VirginiaRichardson)对此颇有见地。她指出:关于教育学通常存在三种理解,第一种认为,教育学主要是从其他学科领域博采众长,并与其他学科混杂于一起,并且它通常关注于实践,因而,它不能称得上是一门学科,而是一个研究领域(Field);第二种认为,在教育学的学科框架下,它的基本原理与许多其他学科没有差异,并且其内部许多领地是与其他学科分不开的,因此,它是一个交叉学科(Inter-discipline);第三种认为,教育学有它自己特定的问题、知识基础和探究方法和途径,因此它应该是一门学科。在此,理查森分析认为,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学尚缺乏基本的共识,人们更倾向于把它视为一项活动(activity),而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教育学关注于不同学科间的结合,把这种结合视为一种解决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往往是某种单一方法和途径所无能为力的。但是,这里令人感到困惑的是这种结合的目的指向,以教育心理学为例: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富有思想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研究来为心理学学科服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心理学学科知识在教育问题上的应用,丰富和发展我们对教育学的理解。理查森在此认为,这种目的上的分歧显然不利于教育学的学科化,并且她进一步指出,教育学的确有它自己的问题、知识基础和探究方法,但是所有这些往往是从其他学科借鉴过来并在教育学学科内部经过转化处理过的,故而,如果我们要认同教育学为一门学科,它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它与教育实践间的联系。

  理查森在此对实践的关注,其实正反映了教育学学科的实践取向。通过实践取向,教育学作为一个逻辑中介方可能在其他学科关于秩序世界与非秩序世界、理性人与非理性人间,一个复杂的、连续的系列中,找寻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发现自己具有教育学意义的问题,进而通过对其他学科多样化的复杂理论、规范、方法进行转换,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显然不是一个教育学对其他学科话语的复述,对其他学科范式的复制以及对其他学科理论框架的照搬和套用,而是在博取其他学科资源基础上的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学知识和方法的生成过程。它虽然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学科间存在一个谱系,但并不表明两者间存在从属关系,而是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故而,在一个更为开放的人文社会科学环境中,教育学既不必因为其他学科的介人而妄自菲薄,认为自己已在四面楚歌中逐渐丧失自己的领地,更不应该以抵触的态度,一味孤守本来就无法设防的阵地。而应以一种更为开放和关注教育实践的学科意识,在主动纳接其他学科资源的过程中,重建自己的观点、视点、理论和规范。当然,就此意义而言,教育学的学科与领域之争实在毫无必要,教育学存在的生命力在于它作为一个组织意义的共同体所拥有的更自信和更开放的心态以及时刻关注实践的意识。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途径探讨论文 篇5

  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遍应用,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现代教育科学技术的推广也引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导致课堂人文精神和文化的传播较为匮乏,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该文论述了结合教学的新形势,突出文化的内涵,在现代化设备的使用中也渗入精神修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教学。

  不可否认,现代技术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改变了原来单一的教学模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现代化科学技术下的课程教学模式也给教育活动打上了技术的标签,对于教育管理而言,最突出的就是计算机对管理的影响,它在解决原有技术难题的同时,也导致教学过于依赖现代化技术,其中最不利的影响就是人文内涵的缺乏,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关注,无法开展积极沟通和交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教学活动必须不仅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下的教育管理,还要突出人文精神,强化管理的完善与统一,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满足学生的需要。

  1 基于现代科学技术下教育管理的人文缺陷

  所谓的现代科学技术下教育管理在人文上的缺陷,主要就是指由于过分依赖新技术和新设备所导致的教育管理问题,因为人文精神匮乏和人性化管理的缺失,引发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问题。

  1.1 人性化的缺失

  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明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它能够作用于真实的生活,能够改变活动,技术一旦形成还会改变人类原来的认知态度。目前的学校教育管理模式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可以实现所谓的标准化管理,借助于一系列的数据和定量分析解决问题。然而在这一背景下,教育管理也越来越趋向于所谓的固定模式,对数据信息做出收集与加工,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导致管理受制于这种活动,造成人性化的缺失。

  1.2 人文精神的匮乏

  人文精神的匮乏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引起它的原因并不是直接源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原来的教学模式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同样缺乏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度,文化的传承教学不到位。只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下,这种人文精神的缺失变得更加严重,规范化与程序化的管理将教育工作至于数据与系统之下,管理者在无形中变为了管理机器。另一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在这种管理活动中,由于管理本身日益成为一种程序的运作而日益剥夺了被管理者和被教育者在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与发展人文精神的机会而背离了人文精神。

  1.3 主体性的迷失

  所谓的主体性的迷失就是指教育管理者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下,被计算机和网络所控制,机器语言和系统符号代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被管理无形中受到现代技术的左右,因而使得主体性无法充分凸显,如何发挥主体特征就变得较为迫切。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使用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在技术层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导致管理者愈加不愿意突出主体个性,影响力教育中的互动关系,管理活动变得非常被动。

  2 现代科学技术下人文缺陷问题的实质

  2.1 缺乏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

  教育管理理念是管理工作开展的指南和依据,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由人创造和发明出来的,在科学技术面前人类才是主宰者,管理者即便面对冷冰冰的数据和繁杂的系统,也不是毫无对策可言。之所以教育管理变得愈加缺乏人文素养是由于人们过分依赖数据和消息,归根到底就是管理者缺乏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对人文内涵的认识不到位。

  2.2 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不足

  科学技术应用带来的问题往往并不是科学技术应用自身的问题,而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不足和应用的不足而导致的问题。显而易见,由于科学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首先是用于解决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问题。也就是说,管理者已经没有明确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辅助教育管理活动的手段,误将新技术放在了教育管理的重要位置,管理者自身也逐渐变为了科技的附属品,过于依赖现代科技,简言之,现代化技术逐渐沦为了单向化的管理模式,对教育管理活动缺乏支持,无法跨越空间和时间界限,从传统的管理办法一跃成为技术管理模式,却忽视了对人文内涵,逐渐暴露出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实际运用中的问题。

  2.3 科学技术应用价值与自身发展的背离

  逐步推广现代化科学技术,将其与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的中心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带动整个社会与教学工作的发展。可是,现代化技术的使用却没有让人们充分掌握其意义,管理者变得越来越被动,表现出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完全制约在了网络技术之下,与自身的发展诉求相背离,导致两者之间无法积极活动,出现了相背离的现象。

  3 有效化解现代科学技术下教育管理人文缺陷的有效对策

  从上述内容中,已经能够直观清楚认识到我国的教育管理在现代科学技术背景下出现的人文缺陷问题,以及引发这些不足的本质原因。想要增加管理中的人文内涵,突出人文精神,就必须结合实际找到有针对性的办法强化教育管理,突出人文特征和个性化特征。

  3.1 变革管理理念

  教育管理的变革显然不能仅仅单纯地依赖于科学技术的简单应用,管理理念的变革才是教育管理人文内涵凸显的根本,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下必须重视思想的革新,才能达成最终的教育管理目标。正是如此,教育管理的变革与发展,必须依赖于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思想的确立,依赖于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的根本变革。由此,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针对教育管理的目标和需求,考虑人文作用的发挥,无疑是消解人文缺陷,进一步推进教育管理更好地适应培养人、发展人的目标的基本前提。

  3.2 进一步发展有利于管理者参与的现代科学技术

  既然科学技术应用带来的问题往往并不是科学技术应用自身的问题,而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不足和应用的不足而导致的问题。因而,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管理更好地适应培养人、发展人的目标,就必须在管理过程中大力发展和应用有利于人的参与。从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管理工作必须引进科学化的技术,充分利用设备优势,做好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并从根本上改变单向化的管理模式,全面推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落实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

  3.3 充分发挥各个管理主体的作用

  针对科学技术应用价值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价值的背离,除了充分认识这种背离的实质,更根本的是必须破除管理模式的设计者和使用者对于科学技术的掌控。因此,建立便于操作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和引导被管理者和被教育者对于管理活动的积极参与就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必须把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作为新的教育管理活动得以实施,全面提高他们的水平和能力,维护自身在教育活动中的各种权益,实现科学技术应用价值与教育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价值取向。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将其与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就变成了大势所趋。但是针对目前管理中存在的人文缺陷,必须全面落实技术应用,找到引起人文缺陷的根本原因,然后变革管理理念,发展有利于管理者参与的现代科学技术,并发挥管理主体的优势和作用,从而提高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内涵。 .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途径探讨论文 篇6

  一、管理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与大学课程现状的矛盾

  什么是当前管理工程师的人才标准,管理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先生描述为:“管理工程师是工程师的一种,是工程师中特殊的一种。工程师都有一个专业,专门负责某一个工种,如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化学工程师甚至电焊工程师、水道工程师,等等。管理工程师的专业是综合性的,是把其他专业工程师的工作综合起来完成一项更大的工作。”“因此对他的要求是要体现出这个综合性和全局性,应该有下面三条:①能领会。领会就是搞懂,弄清。……为此,要有来自工程科技和人文社科相结合的广泛知识。②能协调。管理就是组织,协调。……为此,管理工程师首先要有合作的精神和服务的精神。③能说服。一个企业、组织的活动都是集体的活动。……为此,管理工程师要有较强的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使命感。”[2]刘源张院士的观点具有普遍性和共识性。朱高峰院士则反思现状,忧虑地指出:“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人员的现状是:①技术素质较强,但是知识面过窄;②基本素质方面缺乏事业心和科学精神,国际化素质较为缺乏;③管理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协调沟通能力欠缺,缺乏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缺乏团队协作精神。资本运作能力欠缺。”[3]综上可鉴,管理工程师是指具有综合素质、全局观念、协调能力的特殊的工程师。他们既要有专业知识,熟悉工程业务,又要有管理能力,可以协调上下左右的人事关系。因此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能像培养工业工程师那样专精,但是必须广博。所以在教育培养上,既要重视专业的学习又要讲究人文的素养。简言之,管理工程师需要理工文管等学科进行综合的培养。那么,大学对此如何应对和行动呢?我们的研讨准备从课程着手,因为,课程是教学的内容和过程,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它上连人才培养目标、下接教学计划,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和地位。帅传敏等调查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14所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文献解读,发现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和重视。

  首先,技术方面课程比重大,人文课程成为技术课程的附属品。这些大学大多采纳了1999年7月在西安召开的建设部第三届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所讨论的四个专业平台课的方案,即专业基础课按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四类课程设置。作为管理工程师需要熟悉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是勿庸置疑的。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的是下面这些问题: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基础课程应该吸收一些什么学科,它们在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是多少,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主从关系还是平等关系,怎么才能有利于管理工程师的人才目标。朱高峰院士认为当前的工程教育的问题主要有:①技术知识面不够广泛,缺少与管理的密切结合;②职业道德教育欠缺;③资本运作的教育不足;④实践性教学内容过少。[4]这四个问题都是当前大学课程设置上与人才目标不符的具体体现。第一个问题反映了专业基础课程口径过窄,无法统合做事和做人两方面的知识;第二个问题反映了人文知识在课程结构中缺失严重,一是所需的职业道德知识在教学内容上没有体现,二是在专业基础课中没有列出人文学课程,经济、管理和法律是社会学课程,而非人文学课程;第三个问题和第四个问题都反映的是课程设置脱离实际需要,缺少实际操作。要克服以上问题必须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权重好专业技术与道德素质方面的课程比重,协调好科学与人文交融方式,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和整体优化。其次,在教育理念上,重视制“器”而忽视了育“人”。理念高于目标,并统率目标,是对目标的终极反思。《论语为政》提出的教育理念“君子不器”,就是希望我们在设定教育目标的时候能充分关照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课程设置对这方面的重视不够乐观,“从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都十分注重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数学、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计算机、外语、经济都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应用的本领和谋职的手段,哲学、历史、文学、科学思想史等人文课程能引导学生对形而上的深层反思、追寻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永恒、感悟仁爱济世的情怀,能够使人远离浮躁、认识自我、体认自由,用来灵活方法、拓展视野、启迪思维、丰富想象。其三,将“两课”代替人文学。在课程体系中“两课”常常被当作人文学课程,其实“两课”与人文学是有很大区别的。“两课”是专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道德品质两门课程,准确地讲它是人文社会科学中关于哲学和伦理学的一部分,因为政治思想教育的需要,它还只是哲学和伦理学中有选择性的很少的一部分。什么是人文学?人文学的知识是有关人生自我最切近的一种学问,最切近自己人生意义、价值、前途的学问。就是基础人文学科,甚至还包括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理科。哈佛大学开设的“核心课程”就是人文学,涵括了文、史、哲、艺术和自然科学,但不包括技术性工程课程。因此,在内容上,“两课”与人文学是有区别的,将“两课”等同于人文学,难免陷入以偏概全、混淆概念的误区。14所高校工程管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共同特点是,重视专业知识、实用知识、政治知识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通识知识、理性知识和人文知识。这样就出现了管理工程师的人才目标与当前大学课程设置之间的不谐。目标定的是综合素质的音,课程唱的是专业技术的调。音调不和,必然会唱出嘈音、怪音。矛盾如何解决?美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美国的工科大学就很注重人文学科的发展。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在发展工科的过程中,不断认识人文学的重要性。它的哲学系是美国最好的哲学系之一,有着像乔姆斯基这样声名卓著而又心系天下的哲学家;它的政治学、社会学,曾经有着像罗斯托这样影响美国政治走向的重要学者;它的经济学不仅有萨缪尔森这样的伟大学者,现在仍有像克鲁格曼这样杰出的支持人文理念的著名经济学家;它的历史系甚至早就开设了中国历史的课程。这样的学校还能把它理解为单纯的工程学院吗?而且这种取向在美国已相当普遍,加州理工大学、德州农工学院的文科和人文学教育都很强大,一般文科大学都很难比肩。

  二、掌握知识,更要领悟智慧

  进一步探讨工程管理的本质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人文对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工程管理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汪应洛院士在《时代呼唤工程管理》一文中把“工程管理”定义为广义的工程管理,涵括工业工程、计算机工程、化学工程、系统工程等方面。泛指对于具有产业依附性、技术集成性和组织协调性的各种工程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工作。而在此之前,在我国工程管理是作狭义理解的,专指土木建筑工程管理。广义的工程管理提倡用发展的眼光、从系统论的角度一揽子处理有关联的项目工程,从源头开始,通盘考虑过程和目标,使有限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人财物各居其所,各尽其用,代表了工程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工程管理的发展中,管理的地位被突显出来了,可以说工程管理的精髓在于管理。因为它能将原来不太相干的、基本独立的单个工程糅为一体,成为一个相互协调、彼此依存的有机整体。管理首先是一门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科学,指“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因而科学代表着知识,是反映客观的稳定的、具有普遍性的知识。科学性和知识性规定了管理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规律,不断靠近真理。但是,假如管理仅仅是知识,是可以量化和复制的知识,那么工程管理的人才就太好培养了,只要将量化的知识按步骤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让他们背诵、记忆、熟悉和复制知识,经过考核成绩优秀的是拔尖人才,成绩合格的是一般人才。

  但现实中往往不尽如此,成绩一般而成就突出、成绩突出而成就平庸的事例俯身可拾。我们还可以回过头来看看前面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不乏知识的,但是缺乏人文。通过这些课程培养的学生一定有成绩非常优秀的,对专业知识掌握得很牢很好,甚至能够熟练操作工程中各种技术设备。但是我们在这种人才方案和课程结构上培养出来的合乎国际标准的可以称得上是工程师的人才却很少。问题在哪里?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认为,自然科学最终只能提供知识而不能提供智慧,而智慧才是取胜的关键。因而,管理更需要智慧。与其说管理是科学,还不如说管理就是智慧。在人类古代,科学知识缺乏,但并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社会各阶层的稳定、国与国之间的对话。在我国唐朝行政管理制度已是十分完备,社会制度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国际间交流频繁、精神生活充实而有信仰。如果用当今的科技与之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谁能否认唐朝在管理上的成就。相反人类在科学知识强盛的今天,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人自身的问题层出不穷,一点不比千年以前少,反而愈演愈烈。由此可见,科学知识给人类带来的是改造自然的工具,改造人自身还是需要更多的智慧。智慧是知识与判断力和创造力的综合。智慧甚于知识,远比知识重要。知识的可靠性取决于对特殊性和主观性的排斥,取决于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反复验证的普遍有效性,因为这个特点,意义世界、价值领域、审美境界都不在知识的范围之内。智慧一定和主体有关,没有非主体的智慧。智慧是理解、洞察、预见、决断、协调的能力。因此,智慧的培养与体验、领悟有关;而知识可以通过耳提面命、死记硬背及作业考试来完成。智慧总是与人文一起,知识一般与科学相连。

  培养智慧离不开人文。这是因为,首先,智慧本身就是人文,智慧总是闪现在人与物、人与我、情与理、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纠缠和矛盾中,人们只有在遇到这些纠缠不清的矛盾时智慧才会被召唤,有智慧可以化解这些矛盾,缺少智慧则会使矛盾加深,因而智慧就是感化自身、化解矛盾、进而“化成天下”的能力。而人文就是以“化成天下”为自身责任和存在价值。智慧和人文交织在一起,它们都是一种施化的能力。区别在于智慧与个人相连,人文与社会相系,智慧是个体中的人文,人文是社会的智慧。其次,智慧只能在人文的环境中生成。俗话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可见,学问、文章、智慧不是端坐在书房里完成的,人的经验、阅历、见识、判断、决策、协调这些功夫都只能在充斥着人文的环境中学会,这个人文的环境就是我们现世的生活,这也是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先生一贯强调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的改造和改组”的见解一致的。知识,无论如何学习、掌握、运用,它终究是别人的体验、间接的经验;智慧,是将间接的经验通过自身直接的体验而产生的新的知识。所以学知识难以创造,学智慧方能创新。朱熹在其《四书章句集注》的序中说过,入小学,而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朱子所说的“节”与“文”,就是知识,是做事和做人的标准和规范,这些是小学功夫;而“道”才是智慧,是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的大智慧,这才是大学要旨。

  三、哲学课程培养有智慧的工程管理人才

  理想的工程管理人才应该是充满智慧的。他们在专业知识方面是技术娴熟、技艺超人的专家;在思维、决策上也是杰出人物。他们不仅在务事时能精益求精,而且在做人上也通世豁达,深明大义。培养智慧主要靠人文学,而且主要是哲学。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它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根本观点是一贯到底的。哲学是认识论,它不停留在对象的现象门口,也不为芜杂的现象所目眩,它要深入到对象的本质底层,去把握其固有的、必要的联系。哲学是辩证法,它既提供物质变精神的方法,又提供精神变物质的路线,是实现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武器。因而,要把人文装备成为工程教育的通用指标,学校要普遍开设以哲学为中心内容的人文课程。自然哲学,以宇宙、天体的演变为研究对象,揭示气与道的生化规律。

  思维哲学,以人的智慧的生成和发展为研究对象,研究识与思的运作法则。科学哲学,以范畴的生成和理论结构为研究对象,揭示设定与证明的逻辑准则。教育哲学,以人的完善和发展为研究对象,揭示个性与朔模的辩证关系。艺术哲学,以审美和生活为研究对象,揭示形与情的相关法则。道德哲学,以责任和义务为研究对象,揭示善与恶的制衡律令。管理哲学,以领导形象和领导指令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行为的暗示与仿效,人际亲和与疏远等关系的奥秘。决策哲学,以形势与任务、机遇与方略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中的成与败、破与立的规律。领导哲学,是对决策哲学与管理哲学的再提升,揭示其法与德、治与乱的辩证关系。历史哲学,以事件和时间的相关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古与今、鉴与戒以及兴与衰的相互关系。

  人生哲学,以寿律和功德为研究对象,揭示理想与行动,立言与立功、立德的相互关系。价值哲学,以角色身份和角色行为为研究对象,揭示人的节操、贡献与人生意义的辩证关系。法哲学,以权力的约束与权利保障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控制与公民平等等关系的规律及程序。虽然不能说学了哲学就可以成为哲人,但要成为合格的工程管理人才就必须打好哲学基础。课程设置不必千佛一面,不同类型的大学应有不同的要求。清华、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大致归为一类,偏重于管理智慧、大智慧人才的培养;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校则偏重于操作智慧、技术智慧的培养。不同学历层次亦应有不同的课程要求。在本科阶段加强通识教育、淡化专业教育;研究生阶段,加强个性教育和专业教育。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途径探讨论文 篇7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是一种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精神,是人类对科学这一特殊活动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追求事物本质,敢于质疑,创新并包容其他事物是科学精神几个重要的方面。人文精神则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表现为对人在价值观、尊严、生活的需求、命运的维护,对真善美的追求,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科学是在特定的人类文化背景中诞生和发展的,它受其影响又反作用于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产生于科学活动,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人文精神有密切的联系。在科学活动中所形成的追求和捍卫真理,批判和包容,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创新和包容精神则大大地丰富了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又促进了科学精神的发展。可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互包含,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

  二、人文精神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化学教学是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不仅体现了科学的人文价值,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培养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并完善学生的人格。人文素材的引入也使得化学教学不再是枯燥的纯理性的教学,而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开阔,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知识。

  三、化学史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化学史记录了化学学科产生、发展的整个历程,在这条历史长河中呈现了一代又一代化学家致力于化学的身影,蕴含了化学学科丰富的思想、精神和方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用化学的发展史将化学知识串联起来,使学习内容更加条理化,加强了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转化,是一门发现物质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比如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根据需要合成各种具有不同功能的高分子,人工合成的工程塑料,它们具有比较好的力学性质和尺寸稳定性,能代替金属作为结构材料,这些高分子的特性是天然高分子所不具有的。同时,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越来越明显,比如化学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的交叉进一步加深,从而产生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等学科。实验是化学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科学家们创立了系统定性分析法、电解法、光谱分析法等很多化学实验方法,而实验仪器和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促进了化学实验的发展。“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由此可见,结合化学史来学习化学,学生可以把握化学学科发展的规律,深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学习化学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同时,学生不仅能认识到化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纵观历史,还能推测化学发展的趋势,从而重视对化学的学习。五、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老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融入人文精神:第一,挖掘化学中的美学素材,进行美学教育。化学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要素,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挖掘这些美的素材,展示其丰富的审美特性。第二,充分发挥化学史的作用。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史实蕴涵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它所展现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化学家的高尚品格,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第三,注重化学哲学思想的教育。化学本身就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如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教师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去分析讲解,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自然科学规律含义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第四,重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开展STS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重视STS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从真实的情景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做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的运用于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之中,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第五,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决策能力。

  四、总结

  教育是基于人的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人文教育。化学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也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化学学科中本身就蕴含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深度的发掘化学中的人文价值并合理运用,能够让课堂变得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变成主动而不是被动枯燥的灌输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随着对如何在化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的深入研究和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重视,人文教育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途径探讨论文 篇8

  医学教育要想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定要及时的转变当前的教育和思想觀念,创新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水平,为培养更多的能力强、基础好、素质高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外科学总论作为外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外科和临床课的主要前提。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把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是当前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人才,不仅仅需要掌握充分良好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更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优良的品质、健康的心理、较强的适应力等方面。在实际的外科临床中,如果医生的思想不正或工作疏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身体的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在外科的学习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

  一、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医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和科学素质以及较强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和学科知识基础,同时要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手段对各类相关信息进行探索分析,培养和创新自身严谨的科学意识和态度,全面提高想象、思考、观察、分析等能力,进而真正的实现当前教育的目标[1]。

  第二,患者的客观需求。患者生命是宝贵的,医生对于人类的研究和服务的责任非常重大,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因此,医学校的学生一定要全面具备良好的人文和医学素质,才能有效够维护人们身心健康的权利。另外,有关研究提出,学习人文知识不仅有助于医学生快速成才,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二、加强人文教育的方法

  第一,规范教学方法。医学院要根据自身的教育特点,坚持“强化基础、提升素质、注重培养、优化创新”等原则,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融入素质教育,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使学校的教学程序更加规范。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于外科总论的学习具有很高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受到学科的内容繁杂以及学生的时间有限等因素的影响,一般的教学程序很难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根据大纲的内容,提前合理的安排好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获取到更加多的知识。另外,在课堂上,老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采取有效地方法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比如实施讨论式、辩解式、启蒙式等教学手段。同时,要充分发挥当前的电子教学优势,对于部分用语言不好表达的知识,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片对学生进行讲解[2]。

  第二,提高老师的素质水平。一个学校的师资水平的强弱可以直接反映该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当前我国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老师由于受到来源广、流动快、年纪轻、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医学院的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更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强化对于老师素质水平的培训,比如加强职业道德、思想观念、专业知识、人文素质等方面。具体有以下措施:

  (1)每半月或每月对老师进行一次集体的老师学习教育。

  (2)老师之间相互监督并实行自查。

  (3)建立考核、考查制度,成立相关的督导组,不定期对老师进行督查。

  第三,实施针对性的教育。由于当前外科学总论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素质水平有计划、有针对的实施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参与精神,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素质。

  第四,开设讲座或选修课。医学院教研室要结合相关教授或品质优良的学生及老师的先进事例,不定期的为学生开展以人文教育为专题的演讲或讲座,使其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另外,为了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参加和接受人文教育,医学院要开设相应的人文教育选修课,为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素质水平提供有利条件。

  外科学总论作为外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外科和临床课的主要前提。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把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是当前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综上所述,仅仅传授知识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更主要的还是要重视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只有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素质高、能力高、意识强的医学人才。因此,在实际的外科总论的教育过程当中,一定要合理的渗透关于人文素质的教育,对于知识基础扎实、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途径探讨论文(通用8篇)】相关文章:

开展高中艺术教育途径论文10-08

探讨大学体育教育论文10-07

网络学校体育教育的新途径论文11-03

探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之我见的教育理论论文10-30

幼儿艺术科学教育的论文10-19

探讨完善教育管理,提高办学质量论文04-15

医学教育实践改革探讨论文08-22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论文12-11

浅析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建构的途径的论文11-05

幼儿教育生活化研究途径的论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