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论文

时间:2022-05-13 19:09:59 教育学 我要投稿

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论文(精选8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论文(精选8篇)

  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论文 篇1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因此,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不应只停留在专业知识方面,更要重点强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其中,感恩教育是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本文将以此问切入点,着重论述感恩教育对打你大学生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素质;作用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现代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动作,是推动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感恩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会大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感恩,怀抱宽容仁慈的心态面对一切,既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稳步发展,在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感恩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我国当代,大学生就是高学历、高素质、高智商的青年人才代表,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使命,被给予的社会期望值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育普遍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使得部分大学生存在人格缺陷或障碍,阻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全过程即是引导其从形成感恩意识、体验感恩行为再到付出感恩行动的全过程,该过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影响极大。通过感恩教育,教师能够从学生精神层面了解其内心世界,以便对其进行及时的开导,并采取一系列的心理救助措施,使大学生能够走出心理阴霾,敞开心扉,拥抱生活。[1]

  第二,感恩教育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力指导。每一个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都经历了十几载的寒窗苦读,每一个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都背负着父母的殷切期望,每一个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都在时刻提醒着自己要努力向上,对得起家人无怨无悔的付出,每一个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都希望以后能够有锦绣前程、出人头地。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如愿以偿的实现人生目标,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就很容易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走偏,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很容易使他们迷失自己,甚至丢掉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能够使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怀抱感恩,任何挫折和打击都不会使其迷失心智,丢失本心,任何恶劣的环境都不至使其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做出违反道德的行为。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大学生学会感激别人的帮助或恩惠,并将感激之情铭记于心。转化成今后的感激行为,逐渐完善自身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感恩教育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推手。当代大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父母独一无二的爱,从而导致他们在分享、沟通、人际关系等方面有所欠缺,甚至对于父母、家人的付出以及老师、同学的关爱都视若无睹,认为这些付出和关爱都是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情怀,长此以往势必会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能够激发他们的感恩意识,促进他们与父母家人和老师同学间的和谐人际关系,使他们能够体谅感恩父母,不再将父母的关爱付出视为理所应当,有效减少了家庭生活矛盾和学习交流矛盾,同时,感恩教育使大学生更加尊重理解老师,更加珍惜同学间的友情,将感恩意识积极转化为感恩行动,密切联系身边关心爱护自己的人,宽容理解别人,从而促进自身周围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2]

  二、感恩教育有助于继承发扬传统美德

  感恩是中华民族继承和发扬几千年的优良传统美德,尽管社会大众在对传统美德的认知过程中,感恩文化集中体现在“孝”这一方面,但其实感恩涉及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感恩生活、感恩教师、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等等,这些感恩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变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并已逐渐成为我国极具象征性的民族精神的一种。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发扬者和拥护者,对其进行感恩教育能够在其心中根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加民族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传统文化认同感和优越感,并最终促进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感恩教育是我国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基础,是中华人民道德素质教育提升的缩影,是发扬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有效助力。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当从意识形态入手,首先帮助其形成感恩意识,能够从心底认同感恩的重要性,进而自发的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德,同时,感恩教育也是大学生道德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促使大学生在价值取向、行为观念、思想意识等方面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3]

  三、感恩教育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为我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我国在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也逐渐凸现出来,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步伐,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必须要以和谐社会为基础,而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4]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即是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社会、他人和自己,从而形成团结互助、互帮互敬的和谐友爱氛围,换言之,大学生是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也是未来和谐社会的缔造者,只有大学生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构建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当然,感恩教育在强化大学生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方面是必须不可少的,只有怀抱感恩之心与周围人交往才能真正构建和谐关系。总而言之,大学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和继承者,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助其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德,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动作,为我国未来的经济事业的繁荣发展及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万玉.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4

  [2].刘成波.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3].李碧红.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4].冼季夏.论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学术论坛.2016.07

  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论文 篇2

  摘要:大学生感恩教育主要包括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等四方面的教育。其实施路径,一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二是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三是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激发学生感恩情感;四是充分发掘自我教育潜力,提高感恩教育认知;五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施恩于人,报效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路径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近代哲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感论》中涉及到了感恩这一概念,这便成为感恩世俗研究的开始,其把“感恩”定义为“立即和直接促使我们去报答的情感”。在我国,对于感恩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蓼莪》,其表述为:“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在《现代汉语规范辞典》中解释为:“感谢别人对自己的恩德”,而《牛津英汉字典》则解释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因此,我们可把感恩定义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和心理趋向;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规范。人只有心怀感恩意识,才会主动去报恩乃至施恩。开展感恩教育,目的是让大学生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积极学会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感人所感,知他人之情,能体谅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从而形成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意识能力”的重要手段。确切地说,就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遵循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发展规律,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恩”,深切体会“恩”,不忘所受之“恩”,并将“恩”施之于需要之人。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学校教育中人本生态的建立,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

  1 感恩父母

  “百善孝为先”,感恩首先应该感恩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又费尽心血哺育我们,他们热爱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起早摸黑,为子女受苦受累,只要能把子女培养成才,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工作、金钱甚至健康和生命,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永远给予我们关爱、宽容,为我们奉献和付出的人。因此,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感恩父母把我们带到人间,感恩父母的含辛茹苦的教育,感恩父母的鼓励和默默的支持,感恩父母无私的爱。大学生应当听从父母的教诲,体贴父母的辛苦,肯定父母的付出,并努力地回报父母之恩。

  2 感恩师长

  感恩师长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孔子曾说过:“弟子人则孝,出则悌。”意思是,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上要尊敬老师。老师传授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给予我们指导和教育,我们要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在当代社会,尊重老师更是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一种体现。感恩教师需要实际行动:课堂上,一道坚定的目光,一个轻轻的点头,证明你在专心地听课,这便是感恩;下课后,在校园里看到了老师,一抹淡淡的微笑,一声礼貌的“老师好”,这也是感恩;在考场上,认真应试,仔细答题,诚信考试,这依然是对老师的感恩。这一切都是多年来老师对学生谆谆教诲的成果,我们只有心怀感恩之情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3 感恩社会

  当今的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国家和社会提供给我们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在和平年代快乐成长;感恩国家和社会提供给我们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使我们能全身心的学习;感谢社会对于大学生的众多优惠政策,如国家财政部、教育部颁布的高校大学生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评比办法、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甚至大学生在购买火车票时还可以享受半价优惠等。对于这些优惠和关爱,大学生应该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

  4 感恩自然

  学习生活单调乏味而紧张,而这时候美丽的大自然就成为我们解除包袱、放松心情的最好选择。我们要感恩自然,是它让我们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是大自然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阳光雨露,让我们感受到了无尽的美好和舒畅。作为当今的大学生,要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自觉与一切破坏自然、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为保护地球母亲的“美丽”和“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路径

  1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目前,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没有设置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教学中涉及到的感恩教育内容也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际联系较少,知行脱节,甚至出现“知其善而不为”、“知其恶而为之”的现象。因此,感恩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将感恩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渗透和突出感恩教育。首先,引导大学生树立感恩是人的职责和使命的理念。在现实社会中,接受他人和社会的馈赠、支持与帮助等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定要学会感恩,及时回馈,常怀感恩之情,常做感恩之事。其次,引导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从幸福感人手。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容易重交换,轻奉献,太看重回报而忽视感恩,一时的失衡会感到社会的不公,进而总感到社会和他人亏欠自己太多,背上了心理失衡的包袱。在高校德育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正视现实、摆脱阴影,使心灵产生一种平实感、慰藉感和幸福感。

  2 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

  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感恩氛围的校园环境是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环境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塑造、导向、熏陶、调适、激励以及控制等功能,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灵魂之所在。学校可以把感恩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去,达到“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公开评选“校园感恩模范”等活动,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报校刊、网站、开学典礼等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感恩文化,营造感恩教育氛围,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能分辨是非曲直,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形成正确认知,养成感恩的良好品质。

  3 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激发学生感恩情感

  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和时代特点开展主题性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在感恩教育中可以通过精选感恩故事、榜样,也可以利用利用特定的节日,在学生中开展感恩交流活动,比如每逢父亲节、母亲节,在学生中举办“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句话”送贺卡的活动,或要求学生打电话回家,给父母亲送上温馨的祝福,教育学生感恩要及时,不要总把机会留待将来;还可以针对目前社会反映的“大学高消费、大学致贫论”,引导大学生进行大学投资成本分析,计算出自己在校期间每分钟的花费,学生震惊的同时还引发了感想,切实明白读书机会的来之不易,明白国家、社会、学校、父母为培养自己所倾注的心血。通过上述主题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感恩的学习和思考氛围中激发出感恩的情感。

  4 充分发掘自我教育潜力,提高感恩教育认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的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感恩意识是通过自我教育才不断内化、不断提高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如果没有把自我作为客体去塑造和发展,那就很难发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发展。实现自身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自我教育,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地去理解他人,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他人的善意,体会社会的恩惠,增强人情味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把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活动,实践于生活中,最终实现自身的升华。

  5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施恩于人,报效社会

  我们在让大学生通晓感恩教育理论的同时,还要让他们走出课堂,参与到感恩教育的社会实践中去。马克思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既不能脱离被认识的客观对象,也不能脱离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等以服务社会与他人为宗旨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组织“感恩在身边,你我共参与”的团日活动;还可以利用清明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去祭扫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在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应当尽量避免将美好的感恩活动任务化、程式化和形式化,要让学生真正明白知恩图报是做人之本,把感恩行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大学生的生活更加和谐。

  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论文 篇3

  一、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一)淡忘父母养育之恩。大学期间大学生基本都不能经济独立,其较高的学费及生活费主要依靠父母家庭供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当他们进入高校后,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逃离父母的约束,而且从高度紧张的高中学习中解放出来,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些大学生却不顾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盲目攀比,超前消费,给父母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并淡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没有认识到父母挣钱不容易。还有些大学生宁愿花上整天整夜地时间沉静在网络游戏中,经常逃课,忘了自己来学校的目的,也忘了对自己满怀期待日夜操劳的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成了躺在汇款单上的高消费群体。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去感恩父母。

  (二)漠视母校的培育之恩。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各类人才,感谢母校应是其不言而喻的道德标准。近几年来,有许多贫困大学生依靠国家的助学贷款完成学业,但毕业后一些学生无法偿还贷款,甚至对学校催要贷款表示不满,且恨自己的学校。甚至有些学生使用母校为贫困学生可以缓慢的收费政策,恶意拖欠,并用这些钱来挥霍,盲目攀比。有些大学生毕业后留在母校工作后,母校帮其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业后却不愿意回到母校工作。

  (三)对待老师缺乏感恩之情。林语堂先生说:“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首先应该通情达理。”然而,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上课迟到、甚至旷课早离开、上课睡觉、玩手机游戏、不遵守课堂纪律是很普遍的现象,一些学生看到老师经过不打招呼,看起来像一个陌生人。大部分的时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一个“商品”的关系,对老师的意见很大,抱怨了一点不愉快,甚至采取过激行为,对待老师就好像上了初中忘了小学教师,大学会忘记高中教师,大学后就不记得曾经得到过老师的帮助,认为大学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这些现象和无情冷漠的举动与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匹配。

  二、当前感恩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感恩教育的方式过时。高校感恩教育刚刚开始,仍在探索阶段,教育模式是单向教学传统的道德教育为主,注重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讲解,不够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双向沟通。教育过程基本上是老师讲感恩故事和传递感恩知识,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教学方法忽略学生主观能动性,忽略学生的接受心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的活跃思维。感恩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通过推理来说服,合理的融入感情,触及灵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使其在知识,情感,行为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合理结合。”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经常优越的态度给学生灌输,把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沟通平等的教义从高往下看,听起来夸张的,能不能滋养的受教育思想,缺乏情感共鸣,受过教育的无动于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实际情况下,很少有高校感恩教育活动体系,序列化和纳入学校的长期规划。这将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愿景,削弱了感恩教育的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有效性。

  (二)感恩教育的目标模糊。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围绕某种教育目标展开,任何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标服务,开拓创新的教育目标模式。教育的目标、调节、控制为主的教育,全过程的方向、选择、激励、协调作用,同时,在高校感恩教育中感恩教育目标影响培养什么样的人感恩教育,制约着教育的内容设置,感恩教育课程,许多方面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方法感恩教育等。由总目标的道德教育的影响,感恩教育高校出现的目标是未知的.,功利主义。目标不在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科学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标是未知的,高校感恩教育的科学问题的具体描述,缺乏更为突出。相关的文件是当前教育系统各级,没有对感恩教育的目标做出明确的声明。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显示。充分利用文化和教育手段,培养各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经验,对世界经济的飞跃和发展教育。学院和大学在这一点上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强烈的欲望,但是经济的发展,使大学教育在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心理潜能,培养民族精神等多方面的价值。教育经济至上思想延伸到高等教育,使教育目标出现的功利化倾向。在高等教育中强调的形式对“知识”和“提高能力”而不是“学”的问题。强调交际文化知识功能的学校而忽略其教育功能,教育“生产线”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这是违反教育规律,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的。

  三、当前推进和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不断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

  高校应该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老师首先要有丰富的和坚实的道德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想象缺乏爱、感恩和关爱的老师不是在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不能让课堂教育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体验到感染和可怕的。老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教学、说教、解答疑虑”。这就决定了教师不仅要知识渊博,而且通过道德修养,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的唯一途径。所以大学感恩教育应该给予特别关注教师的道德素质,学校应该继续发展和完善教师的品德,让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情绪调节和表达能力,让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对学生爱的情感,也让老师的心瞬间飙升的渴望和热爱教育事业,这些方面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的外部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人的价值具有最高的地位,因为人们可以在社会扮演两个角色:在主体和客体的存在,作为人的对象只有意识不断提高和充实自我的发展,自我的个性,积极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也为了更好地在社会生存。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感恩品质培养虽然需要通过教育,但只有从外部教育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必须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院“感恩教育自我教育主要是让学生的主体认知自我的人格主体地位,感恩教育通过有意识的参与感恩意识的培养,感恩活动是感觉和情绪的经验,实现感恩教育的有效性。感恩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感恩节的过程中自我了解和自我控制,教育和感恩教育目的,计划,然后意识到感恩意识的高度自律行为,并不断提高自我的感恩意识,自我培养感恩的质量。自我教育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通过自我教育帮助学生深入考虑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会逐渐学会克制和自我,自我限制,知道如何照顾、体贴、宽容别人。如果学生可以真的自我教育渗透感恩教育在高校学生将他们经历过感恩活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社会也会在以大学生为社会风尚标的指引下处处充满着爱。

  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论文 篇4

  一、以心理课为主要阵地,开展感恩专题辅导

  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我校多年的做法。我们在心理课中专门开设了感恩专题,主要包括发现母亲、两代人一代心、我爱我家、感恩回报等不同主题的辅导,通过母亲最令你感动和难以忘怀的一件事分享、生命中最珍爱的五项事物的艰难取舍、何为家与何为爱的探讨、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等活动的设置,引导学生回忆、感悟这些年来父母对自己的辛勤付出,增进对父母的了解,尝试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看待以前与他们发生的冲突,思考究竟该如何为这个家作出自己的贡献,并将心中的真实感受勇敢地表达出来。有学生在心理课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老师,感谢您为我们带来的这些启发,我相信我将会永远记住心理课上的那些活动,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恩情。”还有学生在专题辅导结束后写下了以下感悟:“爸爸妈妈,你们的爱何时何地我都不会忘记,请你们原谅我曾经的那些无理要求,原谅那曾经的争吵,请相信你们的女儿已经长大了,我已经在学习怎样表达爱,怎样爱你们,我会用今后的每一天来回报你们。以前我不知道好好学习,但今天我终于领悟到了,我还有梦想,我不会再放弃自己,我会努力直到成功……”

  二、以实践探索为载体,强化感恩意识的培养

  1.开展“算笔亲情账,感知父母恩”活动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算笔亲情账,感知父母恩”活动,学生通过完成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在心中算出一笔亲情帐,更直观地感受到父母这些年对自己的付出,牢记父母恩情,从而树立责任意识和自立意识。按照要求,每位学生还要趁热打铁,结合自己算出的亲情账完成“给父母的一封信”,写出内心的真实感受。从一些学生写的信中我们不难看出此项活动给他们内心带来的触动。例如,有位学生在给父母的信中写到:“当别人帮助你一次的时候,你会感激他;当一个人在你贫困时给了你10元钱,你会感激他;但是当想一想父母到底给了我多少时,心中不禁一震,原来我欠父母这么多!我生活在甜蜜的家庭中,在我看来,我得到的比别的孩子多很多,不是条件好,而是父母想要把世界都给我,未来我一定会以情相报,这笔账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只能用我的方法,以真情相换,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另一位学生则写到:“从小学到高中,父母为我们斥下‘巨资’,巨资下成长的我们,应像花儿一样回报父母一句问候、一片温暖、一份成功。常怀感恩之心,为夜下独等我们归来的父母端上一杯热茶,陪辛劳工作的父母说说心里话;常怀感恩之心,为心事繁多的父母分担一点压力,给工作不顺的父母一个甜甜的吻;常怀感恩之心,忍受无可奈何的父母常挂嘴边的小唠叨,听取历经沧桑的父母一些经验教训;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给父母一份满意的成绩,一个欣慰的回报;常怀感恩之心,爱父母,就做给他们看,用行动表达心情,用话语传递爱意。”活动结束后,我们统一对学生的信进行了评比,并选取其中的优秀作品刊登在我校的学生心理报刊《心灵之约》上。同时我们还将每位学生的信邮寄给其父母,让父母亲自感受孩子内心的变化,并请家长观察孩子在此活动后发生的变化,拓展活动的教育效果。

  2.开展感恩主题心理健康月活动一个人只有学会感恩,对生命、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真正快乐起来。我校将“感恩他人,快乐自我”确定为“525”心理健康月的活动主题,活动口号为“我感恩,我快乐!”我校专门举行了心理健康月启动仪式,郑重向全体学生发出以下倡议:让我们相约心理健康月,学会感恩,善待他人,珍爱自我,快乐成长!在心理健康月中,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了《洞穴之光》与《我的父亲母亲》,让学生亲自动手,围绕感恩主题设计黑板报、编辑手抄报;利用心理课组织了心理拓展训练“盲人之旅”活动,开展了“学会感恩,善待他人,珍爱自我,快乐成长!”签名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举办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懂得珍惜拥有的一切,学会感恩父母、师长、朋友、同学等所有给过自己帮助的人,并郑重作出承诺,今后一定将感恩化作具体行动。

  3.举办具有特色的成人仪式18岁成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每年五月,我校都要为年满18岁的学生举行隆重的成人仪式。为了让活动变得更有意义,我们专门向即将迈入成人行列学生的家长发出邀请,邀请他们到学校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成人仪式上,通过设置家长为孩子佩戴成人徽章、互换家书、大型互动演讲等环节来创设情境,增进亲子沟通,将感恩、责任植入学生心中,为学生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互换家书环节前期要做好准备工作,提前一周通过召开学生会、家长会将任务布置下去,要求每位学生与家长分别围绕“今天我18岁”“孩子今天18岁”认真撰写给对方的一封信,并装入信封封好,等到成人仪式互换家书环节时交给对方。成人仪式上,在音乐的渲染下,不少学生与家长读着对方用心写给自己的信时,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据了解,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写给孩子的家书,本来学校只要求由父母中的一人给孩子写封信祝贺他长大成人,提出期望,但很多学生都同时收到了爸爸、妈妈分别写给自己的信。有的学生说,平日里其实很少和父母谈心,看到父母在信中的真情,除了感动还有内疚,觉得自己平时做的很多事都比较任性,不懂得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忽略了父母的感受,让父母为自己操心了。在互换家书形成的温馨氛围中,我校心理教师进行《感恩父母》互动演讲,带领学生与家长开展一次难忘的心灵之旅。在听了心理教师对生活中反映伟大父母之爱的感人事例与学生们一些不和谐做法的强烈对比后,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进行自我反思,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到场的父母互动,当面勇敢表达出对父母的爱与感激。此环节中很多学生与家长相拥而泣,温馨感人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如何更好地通过感恩学会爱自己,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是演讲后半部分传递给学生的思考。在演讲的最后,学生们随着音乐大声唱出“我要飞得更高……”透过歌声我们仿佛看到了学生们心中那坚定的信念。成人仪式结束后,家长们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举办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希望学校以后多举办一些类似的活动!”“现在的孩子太需要这样的体验了!”……很多学生在随后举行的“今天我十八岁了”征文比赛中也写出了活动带给自己的冲击,表达了对活动的认可;更有学生通过QQ、口头表达等方式直接向心理教师表达心中的谢意与感激。

  三、实践探索以节日为契机,促进感恩行动的落实

  感恩的关键在于将心中对养育、教导、指引、帮助、支持过自己的人的那份感激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因此我们抓住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重要节日,促进学生感恩行动的落实。在节日到来之前,学校会提前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由学校团委、学生会向学生发出倡议:在节日里为父母、老师送上温馨的问候、诚挚的祝福,或者送上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的小礼物等;在日常小事中体谅父母,从小事做起,帮助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帮父母洗一次脚、洗一次碗、洗一次衣服、拖一次地等;学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班级的责任,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父母、老师……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表达对父母、老师的感激之情,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将感恩真正付诸于实践探索,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还会及时与家长进行反馈交流,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形成互比互学、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以上是我校在感恩教育方面所做的探索,今后我们仍然会努力做到让感恩真正融入到每个学生的生活中,让感恩成为学生的习惯。

  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论文 篇5

  摘要:感恩是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承担起对父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让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通过多年的实践.本文总结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有益经验,使幼儿学会感恩,学会奉献,学会回报,学会责任。

  关键词:幼儿 感恩 感恩教育

  感恩是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施恩的人,未必图报。但受恩的人,应心存感激。学会感恩,才能承担起对父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然而,自古以来,中国的父母一直把“一切为了孩子”看作是自己最大的人生目标。而当今物质条件极其富有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宝贝,这个最好吃,都给你吃!”“宝贝,这个衣服最漂亮,爸爸妈妈给你买!”“宝贝,你想要什么,爸爸都满足你”……而稍微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就大哭大闹。加之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里六个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围着他一个人转 ,这些小宝贝、小皇帝、小太阳的身上,很多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性格是“自私、霸道、任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教育有直接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教育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在幼儿期对其进行感恩教育,孩子的习惯容易养成,因此,在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洛克的《教育漫画》中指出:“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出来的。”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教师和家长来说,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在潜意识里影响孩子,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除了组织正常的感恩教育活动以外,在平常的其它活动方面也应该树立榜样。如老师之间,师幼之间在文明礼貌用语上的使用。让“你好”“谢谢”“不用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语时常挂在嘴边,对于小朋友对老师的帮助,要非常诚恳的对幼儿说一声:“谢谢”,小朋友受到老师的尊重,也会不自觉的去尊重别的小朋友、父母或是老师。

  作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孩子的的健康成长。父母对老人孝顺,孩子长大后就对父母孝顺。因此,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时主动带着孩子回去看望老人,表达对老人的关心和想念。父母也可以让孩子一起做做家务,一方面体验劳动的快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辛苦与艰辛,要让孩子学会分担,并感恩所得到的幸福生活。如到了4岁以后就可以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吃饭的时候摆好碗筷,帮父母打好饭,下班回家给父母提鞋子,让孩子端杯水等等。同时家长还应该培养孩子主动对他人施恩的意识,如跟其它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要学会谦让,引导他们乐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还可以带领比自己小的小朋友友好的一起玩耍,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总之,生活在充满感恩和爱的环境里的孩子就更有爱心,责任心,就会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二、注重生活细节,并给予及时的鼓励

  鼓励是孩子实现某种活动的催化剂。当孩子的感恩活动还处在萌芽状态的时候,鼓励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儿感恩活动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时常关注幼儿的生活事件,关注孩子们的言行,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如小朋友在午睡的时候,小惠小朋友裙子后面的拉链拉不下来,很是着急。这时,琦琦小朋友看见了,就过来主动帮助她把拉链拉下来,小惠非常高兴的对琦琦说:“谢谢你”,琦琦说:“不用谢”。看见他们互相帮助而且还主动道谢,我对他们两个小朋友在全班进行了表扬。从那以后,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班就越来越多,如帮别人端饭,拿纸呀,互让玩具呀,小朋友之间的争吵少了许多,并且孩子之间的相互友爱之情正慢慢蔓延开来,不仅在班上,对侍家人也是如此,上学期的半日开放活动,我们班的张祥镇小朋友见妈妈来了,就主动把小椅子抬到妈妈那里,让妈妈座。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的观察要仔细,对他们的行动做出肯定,这让感恩活动才能持之以恒的继续下去。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因此要重视游戏对幼儿感恩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如在语言活动“萝卜回来了”这个活动中,我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对故事进行触角扮演,体会故事中小动物们处处想着别人,感受爱和温暖。在健康活动“为小企鹅搭房子”这个活动中,体会无家可归的可怜,并克服重重困难帮助小企鹅,体会帮助别人后的快乐。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这样的角色体验能使感恩教育能够在实践层面上“活”起来,逐步培养幼儿感恩意识。

  四、利用节日契机,诱发感恩行为。

  我们要注重利用各种节假日,例如中国传统节日三八妇女节、儿童节、重阳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这些节日都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契机。在节日时,给他们讲讲节日的由来,通过讲一些感恩的故事丰富他们对这些节日的认识,深化他们对节日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类感恩主题活动引发幼儿感恩行为,例如在这些节假日里,指导幼儿亲自为教师、同伴制作卡片,或用图画来表达对父母、老师的感谢之情。这些节日活动的长期开展能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由关爱单独的个人扩大到关爱个人所属的集体和社会,为将来自发感恩行为的实现奠定基础。

  五、加强家园合作

  在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家园联系,使幼儿感恩教育双管齐下,收到双重教育效果。

  首先,幼儿园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向幼儿家长宣传感恩教育相关知识,如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感恩教育的意义,向家长发放关于如何引导幼儿学会感恩的宣传单,面对面的交流感恩教育的小窍门等等。做为幼儿教师,不仅只停留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更应该成为幼儿教育专家,为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排忧解难,你的帮助能为家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家长信服你,那么,你所宣传的教育理念才会被家长认可,家长才会主动积极的配合你的工作。

  其次,定期开展半日开放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半日开放活动,在活动中组织感恩特色主题的亲子游戏。教师有意识的让家长和孩子一同参与到一些感恩主题活动当中,从中共同体会感恩,学会感恩。

  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家长、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幼儿终生发展,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论文 篇6

  [摘 要]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但当前感恩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一个较严重的问题。本文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是受惠者在接受到他人、社会和自然等施惠者的恩惠之后在内心产生的一种冲动,它促使受惠者为所获得的恩惠做出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大学生感恩教育就是高校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教育素材和心理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的人文教育。[1]从感恩教育的内涵可以看出,感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范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展德育工作就要加强感恩教育,通过教育让青年大学生知恩图报,能够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能够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其实开展感恩教育就是培养青年学生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一种体现。

  一、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主要表现形式

  1.对待父母、亲人缺乏感恩之心

  当代青年大学生多数都是90后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的中心,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笔者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对父母感恩教育方面作了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都能记住父母的生日,只有极少一小部分同学不记得父母的生日,还有一小部分同学能记住母亲的生日;对于青年大学生多长时间给家里打一次电话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同学主动往家里打电话基本上一周或者半个月,而电话内容基本上是关心父母的近况和需要寄钱等,也有的同学说基本上不怎么主动往家里打电话,因为父母会主动给他们打电话。

  在中国古代社会,“感恩”主要是以孝道的方式得以体现,比如孔子《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孔子在《论语?里仁》中也提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些都说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应该懂得知恩图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百善孝为先”,当代大学生应该懂得孝敬父母。但有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以考研学习等为理由和父母要钱,却用于上网、玩网络游戏,购买高档化妆品和服饰。还有的同学在家里不但不帮父母做家务,在大学期间却定期把自己的脏衣服和袜子等寄回家让父母代洗,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能做,何谈孝敬感恩父母?

  2.对待同学和他人缺乏感恩心态

  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帮助是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准则。要做到这一点,在生活中与人相处时就应该以欣赏和感恩的心态对待他人。可在生活中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什么都是应该的,比如认为同学提供的帮助是应该的,谁让你是我的同学呢?

  3.对待老师缺乏感恩之情

  笔者对部分大学生作了调查,当被问到:“你经常会对辛勤培育你的老师表示感谢吗”,有部分同学选择“偶尔会,心里有,但从未表现出来”,还有部分同学认为从来都没有对老师表示过感谢,认为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责任,没有必要感谢,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应该感谢老师,并会经常去看望老师。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都对老师缺乏感恩之心,认为老师教书育人是本职工作,不需要感恩。在教师节,很少有毕业后的学生发短信给老师送祝福。

  4.对待国家和社会缺乏感恩意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应该感谢中国共产党的关心和培养,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巨额资金培养大学生,还会在政策上扶持帮助青年大学生完成学业,比如设立的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可有部分大学生只关注自身利益和前途,不去考虑回报党恩,回报社会。

  二、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弱化了感恩教育

  从家庭教育层面来看,父母一味注重孩子的成才教育,忽视成人教育。中国的父母有一种传统意识,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许多父母补偿心理过重,总是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没有按照一个合格社会主义公民的要求去塑造和培养子女,而是把子女当作实现自己意愿的“私有财产”,在生活上大包大揽,一味地宠爱、溺爱子女,却从不要求子女感知自己付出的爱,感知自己生活的艰辛,也从不要求子女回报。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行动”。[2]家长对感恩教育的不重视,就会影响到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他们得到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正常不过的事情。

  2.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感恩教育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但很多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没有把感恩教育作为必要内容开展。

  3.社会环境中的不良思想,影响感恩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创新开放的思想文化意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效率效益观念、法制观念等文明进步的社会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受到来自西方社会“资产阶级”思想的严重挑战,形形色色的观念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一些不良思想也趁机而入,比如人与人之间真情诚信少了,一切唯金钱利益最大化,感恩意识淡薄,导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现象严重,而当代青年大学生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自身也会受到影响,会淡化感恩意识,淡化家庭、学校和社会对自身的关怀帮助、教育培养。

  4.青年大学生自我辨别能力相对较弱

  感恩是一种美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通过教育让人们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要做好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设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

  在对大学生施行感恩教育过程中,家庭承担着重要角色。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作用,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他们为人处世态度都会给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父母应该教育孩子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还要充当孩子的榜样,当孩子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学会感恩,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别人的帮助之恩,并学会知恩图报。

  2.高校应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校应将感恩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些都说明,感恩教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高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在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理念,加强感恩教育,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引导青年大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充满爱意的班会,以“我心中的感恩故事”为主题开展感恩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创造浓郁的感恩氛围,并通过感恩教育培养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的养育,感谢师长的教诲,感恩国家和社会的培养,形成热爱祖国和社会的情怀。

  3.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建立社会感恩教育系统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应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广播、网络和媒体的舆论阵地作用,大力宣传感恩教育,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建立社会感恩教育系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将感恩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中,比如在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进社区等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他人提供的帮助,感受到感恩无处不在,并将感恩意识转化到回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中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给家里打电话问候父母等,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平凡的生活中让学生感受教育,通过这些细小环节体现并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常怀感恩之心,常存感恩之情,这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4.青年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重视感恩教育

  一个社会道德素养的高低关系到社会的秩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程度。一个人道德素养的好坏主要受到后天的教育影响,而在所有的道德体系中,感恩则是最基本的、最原始的道德,中国是一个讲究仁爱、注重孝道的国家。尊老、敬老、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与集中体现。感恩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更是整个人类的精神美德。[4]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应好好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的传统文化,以欣赏和感恩的心态对待他人,多看他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不足。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充分说明修身养德的重要性。通过对感恩教育的学习认识和实践,知荣明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从而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总之,要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在家庭教育中创设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建立高校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国家和社会应建立感恩教育系统,大学生自身也要提高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使感恩教育成为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道德标准。

  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论文 篇7

  摘要: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梦。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手段和途径,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其核心是培养人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引导感恩行为,一个人只有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才会正确理解感恩的内涵,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并自觉践行感恩的实际行动,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感恩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所崇尚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感恩教育的基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感恩教育的文化价值所在。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对接点。感恩教育就是最佳的对接点。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由他们传承并发扬光大。但是部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受到来自不良文化影响较为严重,部分大学生则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抛掷于脑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孝道、尊师重教、感恩自然等思想,在他们的视野中失去了吸引力。目前大学生中存在道德缺失、知恩不报、不讲信用等不良现象,只有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强化他们的感恩意识,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怀,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感恩价值观,才能唤起他们内心深处“善”的品质,使他们自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恩教育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提升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品质。

  二、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志也曾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感恩教育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新生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但是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称的现象:无视父母的辛劳、老师的付出和社会的关心,不能承担对自然恩惠的保护责任。因此,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引导大学生以感恩之心回报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导和祖国的培养,培养他们具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品质,对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树立时代新风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感恩教育,把感恩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让他们怀感恩之心,留感恩之意,存感恩之情,行报恩之举,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三、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认识更加深刻。

  蓝天、白云、阳光、江河、山川、森林等,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可是我们不但不知道珍惜和感恩,反而总是无情地向大自然不断索取,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破坏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近几年,我国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重,雾霾、水资源短缺、稀有动物濒临灭绝等现象日益凸显,这些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我们要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大自然,人与自然只有和谐共处,才能实现美丽中国梦,要让大学生与大自然在互动的过程中对自然产生一种类似于儿女对母亲的感恩和报答之情,树立大学生对自然的感恩情怀。否则环境就会恶化,能源也随之枯竭,人类就会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大学生只有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懂得如何去感恩自然,才能真正地珍惜资源,树立环保意识,爱护我们的家园,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自然界建立一种互惠互利、平等友好的和谐关系。只有精心呵护自然界,自然界才会慷慨地把青山绿水赠给人类,使美丽中国的生态梦早日实现。

  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论文 篇8

  一、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滴水之恩当思涌泉相报”。知恩报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责任和义务将爱心的接力棒传递下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懂得感恩和报恩的学生算不上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将来很难再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些学生可能很难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很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青年期是基本社会化的最后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国家、家庭和社会都要重视青年社会化,重视青年社会化遇到的困难。”

  二、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两个方面去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首先,作为 90 后大学生,他们中间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人的宠爱,过于关注自身的感受,很少换位思考,缺少对别人的关注和关爱。

  其次,90 后大学生很多曾经是留守儿童。家庭相对困难的学生家长经常出去打工,他们更多的是用物质来弥补他们对孩子的爱,这样做有时候适得其反。“穷人家的孩子本应该早当家”,而这些受到溺爱的家庭困难的学生却只知道一味索取却不懂得感恩和付出。

  再次,家庭和学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想教育的作用缺位,两者都是过于强调学习成绩,强调智力教育,而忽视了道德教育。道德社会化是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然而由于学习方面的压力,很多学校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提高学生成绩上,高中更是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以上导致的结果就是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最后,学生受到了社会大环境中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存在一些“过于重视和追求物质,忽视精神追求”的现象,一些人过于功利化;另外网络上存在负面信息和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对当今大学生有冲击,甚至影响他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三、感恩教育的可行性策略

  对于 90 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我们首先应该有耐心,有信心。对于他们的处境我们也应该试着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去想问题和解决问题。社会对 90 后大学生有一种偏见,很多人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给他们贴上了“问题”的标签。这其中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对于感恩意识缺失的大学生也不应该过分的指责,因为这样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对于学生的成长没有任何益处。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有手机,很多学生有电脑,网络也因此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特别是辅导员老师理所当然要学会并擅长利用网络,运用新兴媒体比如微博、微信等,以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和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学生和老师在地位上是平等的,老师不适宜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教育学生,最好能够“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和老师要经常动员学生特别是受助学生积极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争做“活雷锋”,乐于奉献,用自己的专业和实际行动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活动结束后进行简单总结,对学生表现给予评分,平时的活动表现(最好有量化标准)作为评选助学金等资助的重要参考。总之,“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书育人网络。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离不开家庭的紧密配合和支持。开好新生家长会、建好并利用好学生家长群。大学是每个人思想不断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感恩教育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在入学教育中可以考虑加入感恩教育的内容。在军训期间,可以结合军训内容,尝试通过教官来进行感恩教育。创新思想政治课授课方式,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普及语文课,将道德教育、人文教育和语文教育结合起来,让大学生能够从语文学习中获得精神的力量,变得善解人意,逐渐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同时还需要报纸、电台、网络等社会媒体多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大家一起努力营造“感恩、知恩、报恩”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朋辈群体的作用。“同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朋辈群体兴趣相投,性格差不多,比如同班同学之间、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帮助和影响,成长背景相似的老乡之间,彼此信任,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相互影响,不知不觉间形成相似或相同的价值观念。

【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论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之我见的论文10-24

老庄哲学对当代艺术创作的益处论文06-28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论文09-08

感恩教育对青年医学生成长的作用论文03-15

研究分析当代教育哲学研究的问题走向的论文12-12

视觉图像文化与当代艺术教育论文08-16

中医传承模式下的当代中医教育论文10-08

开放教育对远程教育的启示论文03-21

当代中国家庭教育伦理建设的论文10-20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文化研究论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