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道德 德育教育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电脑网络的发展状况、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其网络行为,就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这一系统工程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电脑网络以其信息量大、传播迅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已成为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大大增强了他们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但是,他们在吸取网络营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不健康内容的影响。更严重的是,少数大学生还成了网络不健康内容的制造者。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及时克服网络上的各种负面影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解决的战略性课题。
一、电脑网络自身的特点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客观原因
互联网的出现,摆脱了传统的‘“熟人社会”众多的道德约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自由时空”。正是由于这个虚拟世界的“自由”状态,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涣散性和不规范性,一系列的不道德行为甚至于违法行为在互联网上出现。如有的在网络上用侮辱性的语言、文字等对他人进行讽刺、谩骂甚至人身攻击;有的在网络上制作传播淫秽、黄色、暴力等内容的文章、图像和视频;有的在网络上有意传播、公开属于党和国家秘密的各种文件资料,或泄露处于保密阶段的有关内容;有的对网络系统功能或储存、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甚至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影响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后果。对此,传统伦理学的作用显得苍白无力,如果网民对自己的行为缺乏道德自律,那么网络社会将处在一种道德的无序状态中。
从网络的发展趋势来看,大学生正日益成为网络及与之相关技术的重要创造者、创新者和主要享用者。他们的道德素质如何,决定着将带给人们一个什么样的网络世界,同时,我们不能想象在虚拟世界不讲道德修养的大学生,会在现实世界有良好的道德形象。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把他们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其网络行为状况要求道德规范的约束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是“网民”中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正处在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群体。分析大学生在不良网络道德行为时的心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网络是一个“百草园”,在作为信息宝库的同时,也是一个垃圾场。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混杂在一起。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47%的与色情有关,且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照片进人互联网。由于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鉴别力差,为了满足其“猎奇”心理,对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常常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浏览,结果却身陷泥潭,难以自拔。
二是缺乏责任心。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网上交往属于一种虚拟交往,客观上就淡化了交往主体的责任心。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烦躁、苦恼、自卑等情绪经常伴随着他们,再加上学习及生活上的负荷,造成了长期的压抑,在网上宣泄他们的情绪无疑是一种方便的“减压”途径,在这里,他们无拘无束,任意驰骋,没有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负责的意识。
三是好胜心强而导致行为不端。随着大学生上网人数的增多以及他们网络技术的提高,围绕网络的信息犯罪也日趋增多并日益严重。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开拓创新精神,他们不断追求网络知识,在掌握一定的技术后,已不再满足于玩游戏或上网聊天,强烈的好胜心理促使他们伸出了““黑手”,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擅自闯人别人的计算机系统,窃取信息,散布病毒。在他们认为,充当电脑是一件荣耀的事。 四是幼稚的性心理而导致非正当的网恋、大学生都渴望能与同龄伙伴交流,以缓解心理上的寂寞,恋爱在大学生当中已是很正常的事情,通过网络的方式恋爱也无可厚非。但就目前我国的教育状况而言,正常的性教育滞后,性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仍然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很多大学生上网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个异性朋友”,缺乏对网恋的正确认知。由于网络行为的隐蔽性,一些大学生通过欺骗的方式进行网恋,有的甚至做出了违背道德,违反法律的行为,曾有多家媒体都报道过类似大学生利用网络引诱女网友外出实行害的事件。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1.主动占领阵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任何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是一个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主体内在自觉的过程。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除了国家确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社会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外,学校还应加大教育的力度。
自200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专门的领导管理体制,通过加强领导,增加投人,建设了一批既坚持正确导向,又能体现时代精神、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为大学生乃至社会上广大网民都喜闻乐见的网站。通过主动占领网络教育的空间,我们的倡导的思想道德观念就会在大学生接受的网络信息中占据较大的比重,有利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反动、色情、暴力和种族歧视等信息垃圾的入侵。在适应网络环境要求的同时,扎扎实实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网络法制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来拓宽教育工作的空间,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占领电脑网络的这块思想宣传的前沿阵地。
在计算机基础,思想品德及法律基础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加人网络道德和相关的网络规章制度的内容,并保证一定的学时,全面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法规常识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网络法制道德观念,提高自律意识。同时,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用各种轻松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教育好网络社会的学生,提高他们的素质,教师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网络技术素质,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培养一支既懂得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又懂得网络技术的高校政工队伍已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目前,高校的德育队伍中,普遍存在整体素质特别是现代科学素质与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滞后的问题。因此高校必须把德育工作者的培养、选拔、进修等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并作为经常性、制度化的工作来抓,这样才能保证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去适应网络社会中日益繁重复杂的高校德育工作。
3.注意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运用
由于网络道德具有较强的自律性,因而在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时更要注意引导。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发展正从他律走向自律,因此,学校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不能仅仅满足于要求学生接受和遵守几条网络道德规范,而应放在如何培养学生成为网络道德的主体,提高其道德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做到自我约束。同时,还要合理利用大学生的心理规律,因势利导,塑造其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
4.建立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督机制
高校中应尽早建立网络管理的常设机构,来统一协调网上的信息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网上“环保”工作,经常查看校园电子公告栏,及时清除恶意言论和虚假信息的污染,开展网上“扫黄、扫毒”工作以及配合技术人员对信息危害事件开展调查,对不守网络道德者进行批评、教育和改造,对违法犯罪者给予严厉的打击,使文明上网成为大学生网民的自觉行为。
【试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探讨01-18
浅析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索论文11-22
改进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思考的论文12-1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03-29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03-29
英语论文:试论汉语惯用语的翻译方法探讨11-25
关于网络教学的意义的探讨论文提纲03-1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