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体态语言的影响的论文

时间:2024-06-22 13:17:46 教育学 我要投稿

幼儿教育中体态语言的影响的论文

  根据活动的内容,精心设计准确的动作

幼儿教育中体态语言的影响的论文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基础,是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表现音乐的美感。在进行新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单纯地用“说”或“唱”的形式进行教学,幼儿不但难以理解,而且感觉枯燥无味。如果我们采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幼儿便能很快地掌握所教的内容。加德纳教授的《儿童的一百种语音》一书中提出儿童的语言表达有好多种,其中包括一种特殊的语言就是儿童的艺术语言,也就是形象语言。而且,幼儿思维的特点又是具体形象性的,所以对形象直观的东西容易接受也很感兴趣,即使对老师所教的内容一时想不起来,但只要老师用肢体语言进行提醒和暗示,幼儿便能很快说出来、唱出来。如《我有一双小小手》,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区分和记忆歌词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幼儿在演唱的过程中,教师能及时准确地按歌词的次序“一只左来一只右”“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会梳头”,用肢体语言来引导幼儿演唱,既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还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这首歌曲的内涵。但是,如果肢体语言运用不当,反而会起到画蛇添足的作用,会误导幼儿的理解方向和判断能力。例如,有个教师在进行音乐活动《小猫,小猫,你别吵》之前,想模仿猫的动作,而导出本节课的主角——“小花猫”,但是当她张牙舞爪的做完动作问小朋友:“小朋友,你们看,谁来啦?”幼儿异口同声地说:“大灰狼来啦!”教师的第一反应是很尴尬。殊不知,她并没有把小花猫摸摸胡须、轻手轻脚、屏声敛气走路的主要特点做出来,而是很夸张的前后伸着爪子,大踏步地走来了,因此误导了幼儿的判断。

  要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的暗示作用,帮助孩子理解活动的内容

  由于幼儿年龄尚小,注意的持久性比较差,易受外界的干扰;幼儿好奇心又很强,容易对新鲜刺激的事物引起探究和兴趣。因此,教师运用新奇的肢体语言,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大幅度、夸张的动作可以使幼儿观察得更仔细、对内容的理解更容易。例如,《王老先生有块地》里有一句固定乐句“咿呀咿呀呦”,为了让幼儿也能找出这一特别的乐句,在师幼共同欣赏乐曲的同时,教师随着音乐的节奏轻微的摆动身体,当出现“咿呀呀咿呀呦”乐句时,教师就用明显的身体摆动和欣喜的目光和幼儿进行交流、呼应,让幼儿注意到并不是每一乐句都会出现“咿呀咿呀呦”的。当然,肢体语言最重要的在于它的准确表意方面。教师所设计的动作不能太难,要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动作来,因为幼儿园的孩子正是处在身体的发育期,所以动作的协调性比较差,教师编排的动作一定要符合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让幼儿轻松愉快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例如,舞蹈《哇哈哈》中,根据新疆舞的特点必须要学会扭脖子,可是对幼儿园大多数小朋友来说,这个动作有是很有难度的,如果教师对不会扭脖子的幼儿进行强制的说教,就会引起幼儿的厌倦情绪,所以,老师在这个活动中,要尽量让小朋友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让每一个小朋友都“哇哈哈”。

  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出合理可行的动作

  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惟妙惟肖的模仿动作,对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都有很大的作用,如果运用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秋天的树叶》时,教师用灵巧的双手在空中从上往下慢慢地摇下来,把秋叶飘下来的情境表现出来,让幼儿感受“飘”的样子;教学《小鸡和小鸭》时,教师抓住小鸡和小鸭的特征:小鸡的尖尖嘴、小鸭走路摇摇摆摆的样子,让幼儿直观地充分感受小鸡和小鸭的可爱,以激起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学《小猫,小猫,你别吵》时,教师先是大声的唱:“喵-喵小猫叫”,当发现小猫做得不对时,就用动作示意“小猫,小猫你别吵”“妈妈昨天上夜班,正在睡觉”“小猫点点头,轻轻地,轻轻地走掉了”。这样,幼儿从教师这些肢体动作中不但理解了歌词的含意,还要向小花猫学习,做个懂事、会体贴大人的乖孩子。

  总之,教师的肢体语言是幼儿有意注意的起点。利用体态语言进行启蒙教育,幼儿又易记易学,既省力又省时。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发挥和运用体态语言,就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教育中体态语言的影响的论文】相关文章: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影响浅析论文01-05

幼儿教育视角看待语言艺术论文03-14

语言影响思维-外语学习对中国人思维造成的影响论文12-06

幼儿教育论文【经典】06-03

幼儿教育论文05-23

家长语言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03-27

幼儿教育论文(精品)07-11

幼儿教育论文(荐)07-20

(优选)幼儿教育论文06-01

【优秀】幼儿教育论文07-1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