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日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改革论文
摘要:随着国家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往来,单纯一门外语已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日语是英语之外受教育人数最多的语言,二外日语学习变得尤为重要。但是专职教师的缺失,教学模式单一,人文素质培养不足,影响了语言的实用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二外学习的思辨能力是提高人文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二外日语;人文素质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
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强调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国家非常重视人才的技能培养和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外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语是小语种中教育人数最多的语言。提高二外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现阶段日语二外教学大多强调知识,忽视社会服务和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改革应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导向,在巩固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提高跨文化的交际和实践能力。
一、二外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二外日语教学中缺乏专任教师,很多高校是由日语专业教师兼任。虽然同样是日语教学,但由于学生对象不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有很大差别。此外,市面上针对二外日语的教材极其有限,内容陈旧。如《新版标准日本语》《新编日语》等。教学时间上,以我校为例,二外日语两个学期,每学期64学时,两个学期共计128学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系统地讲完一套教材几乎是不可能的。(2)教学模式单一。由于课时的有限性以及专任教师短缺等问题,日语二外教学大多沿用日语专业教学模式。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异文化交流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3)文化冲突。除了母语、专业语言之外,二外是学习者的第三种语言。美国外语教学专家Brown(1994:165)在《语言教与学的原则》一书中明确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也是语言的一部分,这两者有机地编织在一起。一旦将二者分开,它们就失去了各自的意义。习得第二种语言就是习得第二种文化。”(文秋芳,2016)而习得第三种语言,不仅要习得第三种文化,还需要增强对异文化的理解。这种差异要比单纯学习一门外语更加显著。
二、二外日语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
目前我国日语教学大纲分三类,包含日语专业教学大纲,大学日语教学大纲和日语教学课程标准。(彭瑾,俆敏民,2013)二外日语属于大学日语范畴,可参照大学日语教学大纲。2008年《大学日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日语完成各种任务,同时增强学生积极参加中日交流的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其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是新增内容。属于语言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是教学的重点目标。虽然早就提出了外语教学对人文素质培养的要求,但因为没有具体的教学标准和相应的教材出台,改革还不是很到位。
三、二外日语教学中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意义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建立在其社会文化基础上的,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要掌握一个国家的语言,就必须了解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以便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陈岩,2002)《欧洲框架》的多元语言主义(plurilingualism,复言语主义)理念提出不要求学习外语达到母语者的熟练程度,而是要求在不同的场合下,面对特定的对象,运用不同能力,达到有效的交流。这个理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精准的、经典的外语教学思路,强调外语学习是为跨文化交际服务,为此跨文化知识、意识及技巧更为重要。(赵华敏,林洪,2011)
四、二外日语教学中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建议
(1)教学资源优化。师资方面,不断扩大日语专任教师队伍,兼任教师要注重区分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教材方面,现有教材内容陈旧,教师可利用全球化的网络资源进行材料补充,还要注意语言运用在时代中的变化。(2)情景模拟教学法。外语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在特定场景内的外语交流能力,要求学习者既要了解文化背景又要掌握必要的外语技能。在情景模拟教学法中,重点加强学习者主动参与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采用Workshop研讨模式,教师以研讨会主持身份进行时间上的控制以及会话内容的辅助指导。学生分组设定场景,设计对话,同时采用互评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设定场景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场景设置进行合理指导,尽量做到贴近教材,注重实用性。考虑到课时的有限性,文化知识准备工作可以放在课外做,课上主要实现特设场景中的语言交流,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3)二外学习的思辨能力培养。外语学习的思辨能力是个人为了决定某物的真实价值,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作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思辨能力是高级的思维能力。(Paul&Elder,2006)外语学习中的思辨能力通过正确的分析、评价、推理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者要在文法词汇正确使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逻辑整合,不仅仅是语言的传递,更是思想的传达。这就要求学习者重视语言运用能力。思辨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课堂上可以用问答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即提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回答,答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拘泥于标准答案。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日语3修订版》第二课为例,该文以「パソコン」(计算机)为题介绍了电脑的优点。作为扩展训练,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开放式讨论话题,如「働き方とパソコンの未来」(工作方法和计算机的未来),学生围绕这一话题讨论,关于计算机的未来肯定会有很多展望,计算机的优点也会被大家热议,这种训练方式既能兼顾语言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讨论要尽可能在课堂内进行,学生对话题没有过多的准备,是一种即兴回答,有助于思维的扩展和语言表述上的思想传递。
五、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是外语教学中知识层面的提升,这并不等于要废弃知识技能,相反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升华。语言是传递思想、传播文化的桥梁,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外语人才起到了巨大作用。当然从目前来看,二外日语的改革还处在探索阶段。改革实施和实际运用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在英语通用语背景下重新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2):2.
[2]彭瑾,俆敏民.“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2010”与我国日语教育改革———以高等教育日语课程标准的比较为切入点[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2):69.
[3]陈岩.谈中日跨文化交流中摩擦的主要原因[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1):27.
[4]赵华敏,林洪.教学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4):66.
[5]Paul,R.&Elder,L.CriticalThinking:LearntheToolstheBestThinkersUse[M].NewJersey:PearsonPren-ticeHall,2006:20.
【高校日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日语教学改革的论文05-27
高校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论文03-15
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论文11-15
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论文02-25
高校教学建设及改革途径论文03-07
舞蹈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11-24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论文02-17
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探究论文12-26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范文03-0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