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下的高校体育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在健身运动成为全民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大环境下,作为全民健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应与社会体育相辅相成,彼此渗透。但高校体育向大众化发展受种种因素制约和影响:高校终身体育理念贯彻和实行不彻底、信息化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体育深化的负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本身与大众体育隐含着冲突。针对制约因素,提出对应策略如下:高校体育条件资源的社会共享、高校体育人才资源的社会交融、高校体育教育过程大众化渗透、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社会链接。
关键词:全民健身;大众化体育教育;社会化
1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家务、出行、购物、交流等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体力消耗越来越小,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人体的良性循环离不开收支的平衡。基于此,健身运动已成为大众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人们生命和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而高校体育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环节,并拥有多种优势体育资源,已成为推行和实施全民健身系统工程的战略之一,这势必会对现行的高校体育工作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顺应这新的形势,全面优化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结构,整合高等体育教育优势资源并与社会同步发展。这里“大众化”即“社会化”,指高校体育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要适应于社会,服务于大众,面向未来。
2高校体育教育功能向大众化延展
2.1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关系
确立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关系,需要从体育的概念说起。在我国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体育包括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或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狭义体育就是指学校体育,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属于学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阶段和层次。它和大众体育共同组成体育(广义)的一部分。[1]可以说它们是密切相连的同一过程中两方面的概念。社会体育在我国也称“群众体育”,与国外的“大众体育”或“国民体育”基本相同,其参与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社会的全体成员。现在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体育参与的主体,而且任何一项体育活动的兴起到广泛的开展都与学校休戚相关。大学生正处于身心较为成熟的青年时期,是接受教育、自我完善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佳年龄阶段,他们是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链接的主力军,因此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好与坏,教学质量的高低,大学生对体育的态度以及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体育的兴衰。
2.2制约高校体育大众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2.1高校终身体育理念贯彻和实行不彻底我国地大物博,由于各区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均衡,尽管国家教育政策一再主张素质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但现实面前,一些学校、家庭及学生应试教育理念深入骨髓,重文轻武的思想牢不可破。许多大学生还沉浸在专业课的激烈角逐中,健身观念落后。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高校体育课程经过了多次改革,原则上采用让学生自主选项、选时间、选教师的三自主方针。但事实上由于受体育设施、教学时间、师资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完全的三自主操作起来困难重重,绝大多数高校依然采用框定的课时学分制,另外条件资源无法全然满足上课需要,受外界气候和温度影响较大,班级人数又多,教师因材施教和课堂关怀难以面面俱到,大大影响了学生上课的内在积极性,使得不少学生纯粹是为了拿学分而上体育课,体育课堂上就缺乏主动性,更别说课外锻炼了。从而难以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观,有调查显示:在校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被动体育人口的比例也在上升。2.2.2信息化生活方式对体育深化的影响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在《体育的迁移价值》一文中,论述了“体育可以给人勇气、坚持、自信心、进取心和决心,培养人的社会品质——公正、忠实、自由”清华大学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在执行每天锻炼生活化的过程中,他们采用“强迫”运动,即每周的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四点到五点,图书馆、宿舍、教室一律关门,全校学生必须到操场锻炼。许多大家如学者吴宓、作家梁实秋、建筑家梁思成及著名植物学家汤佩松都认为大学体育生活方式培养和要求为后来的成就打下坚定的健康基础。赶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当代大学生,休闲时间诱惑的种类繁多:刷朋友圈、关注微信、打游戏、网上购物等已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不少大学生上课时间都沉静在手机世界里,而将能强体、释压、迁移功能强大的体育运动逐渐弱化。2.2.3高校体育课程本身与大众体育隐含着冲突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阶段性课程之一,具有其明确的性质、目标、内容、评价机制,大学生无论是文化程度、智商、情商还是体能都具有较高的层次,课程体系必然与受众对象匹配。而大众体育主体对象全面、复杂,为了有的放矢,其目标有不同的类别和层次,内容丰富、评价机制多样。两者隐含着某些矛盾或冲突。[2]2.2.4高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的现实困境学校的体育资源由封闭走向开放,这种使用功能的延展,辐射一系列条件的改变和突破:首先传统的、封闭的管理和自我服务观念难以突破,开放的宣传力度不够;部分高校本身体育条件资源匮乏和质量较差,难以承受更大的社会消费需求;体育设施资源开放的整个流程保障制度不完善,如时间的安排、安全的措施、消耗的维修和补给等。
3实现全民健身背景下的高校体育“大众化”的策略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为了满足全民对体育的日益高涨的需求,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相融合且协调发展具有高瞻远瞩的意义,实现途径如下。
3.1高校体育条件资源的社会共享
3.1.1高校体育设施资源的社会共享《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总体数据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场地面积19.92亿平方米。其中高等院校共有体育场地4.97万个,场地面积为0.82亿平方米,分别占全国共有数的2.94%和4.15%。如何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优势,挖掘潜力,为社会体育服务。面对实际困境,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各种国有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提高使用率,并为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高校体育设施资源在教学以外的时间向公众开放,这样为就近居民提供便利和优越的健身环境,调动了大众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社会群体的加入,丰富了高校健身环境和氛围,为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元素,对高校体育教学能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高校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的良性运作和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1.2高校体育人才资源的社会交融教育部网站刊登的《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高等教育规模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后持续增长,2014年,在校生规模达到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高校数量为2824所,居世界第二,新建本科院校分布于全国201个地级城市,覆盖全部地级城市的60.36%,有约4万名体育教师,极大改变了高校体育社会化的规模和地域覆盖的新格局。随着全民健身对体育人才的迫切需要,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果敢地双肩挑,兼任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双重任务。因为高校体育教师具有学历水平高、专业专项全、职称结构合理、裁判等级高、社会兼职多等优势。义不容辞,他们在高校里担任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利用业余时间在社会体育活动中既是组织者又是指导者,他们成为大学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倡导者和交流者。另外,部分热爱体育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大众体育的健身、竞赛和表演等活动,体育特长生既可成为社会体育的参与者,又可成为策划者和辅导者。
3.2高校体育教育过程大众化渗透
3.2.1高校体育课程结构和组织形式的综合化高校体育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内容的设置既要在中小学阶段教育内容上有所提升,又要考虑与社会体育的接轨。高校是进入社会的前奏,大学生的体育思想意念和行为习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考虑其从业后社会体育的需求,大学生应掌握一两项大众体育健身方法,如某些高校大一第一学期女生普及健身操,男生普及武术套路,兼顾学生兴趣爱好,其它单元进行自主选项。为了满足高校体育教育的普及化和个性化提高的综合需求,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高校体育应增加不定班、不定时间、不定教师的俱乐部模式的比例,让一些有个性的大学生在更宽松、自主、活泼的氛围下进行体育锻炼,并进行相互交流和传帮带。其次,改善大学体育评价机制,将学生余暇体育、大众体育能力作为考核和评价的内容之一。在固化原则下扎根,在个性化模式下成长,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我组织竞赛活动的体育能力及体育文化修养,增强体育意识,培养体育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3]3.2.2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大众化滋养如何让大学生全面高效地获得体育教育滋养,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大众化。以每周90分钟课堂教育为核心,增强多维度和层次的辐射效应:其一,教学内容生活化、社会化,课内外一体化。设计一些有助于学生自学、自练的内容,同时进行相应的理论论述,使学生逐渐养成自己锻炼的习惯,为终身参与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另外要与课内外活动有效链接。如球类项目、操化类项目、田径类项目等,根据成绩和的能力优劣进行不同级别的竞赛活动。如国际级、国家级、省级、校级、班级甚或是体育教学单元。其二,学生技术技能的高低交融,可进行分组练习和考核,好的与差的搭配分组,考核时兼顾个体与小组的共同进步程度。这样除了课堂练习,还能督促课下相互学习。其三,技术技能掌握导向基本身体素质的提升。阶段性提出要求,并进行测试评比,对进步大学生进行表扬,进步小的进行激励,以激发学生自觉练习的兴趣和热情。其四,与学生文化素养结合起来。增加体育类、相关类及延伸类文化知识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知识体系。其五,向大学生生活方式进行渗透。针对高科技和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特点,多设置有的放矢的锻炼和保健内容,例如眼部保健、椎骨保健、四肢锻炼、促进消化和吸收的有效方式方法等。[4]
3.3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社会链接
3.3.1高校向社会竞技体育的伸出橄榄枝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与高校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全国看,破旧中国纪录,创新中国纪录的选手中,来自高校的占90%以上,当时还未建立专业队,那时的运动员才真正是业余性质的,[5]为了实现高校竞技体育“大众化”。既要学习许多发达国家高水平的竞技队伍建立于高等学府的成功经验,又要结合自己高校的实际状况,调配好高校集中体育优势资源。当前,中国的一流高校清华、北大、浙大等在培养社会竞技体育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提升遴选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生源的广泛性,走“体教结合”的道路,让他们具有聪慧的大脑、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精湛的专业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既能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在各级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又能消除毕业或退役后的就业之忧。必将激发学校、家长、学生自己对体育特长的重视和投入。逐步地实现高校竞技体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3.3.2高校建立社会体育服务组织与机构社会服务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保障。中国地大物博,区域性差异较大,全民健身全面实现是条漫长的道路和庞大的体系工程。而各地区的高校都是知识的统领者,建立各种体育服务机构与组织将对民众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如青少年体育培训中心、女子健身中心、体育指导中心、体质健康测试、中老年康复中心等;与社区及城市体育机构联办的体育俱乐部以及大众体育服务产业,既能成为大众参与体育的有利平台,又能为大学生参与大众体育实践提供廉价和快捷服务。3.3.3构建网络体育信息平台充分利用高校体育条件资源,体育教学、训练、科研成果,结合高校网络技术优势,构建综合体育服务信息平台:设置以健身锻炼为主要内容大众体育栏目、各种活动的经验交流的体育论坛栏目、各种体育和保健知识问答服务中心栏目等。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普及程度的日益提高,在健身方法指导、健身心得交流、体育文化传播等方面作用越来越凸显。运用语言文字、动作过程图片及讲解、视频、音乐等技术将体育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示在网络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给人们自由地从事体育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4结语
高校是地方经济、文化和体育发展的引擎,而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互为促进,相得益彰。大众化机制,应是一个崭新形式、崭新面貌出现的学校体育,它必将会促进全社会大众体育的蓬勃发展和全面健身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9.
[2]何艳群.论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的隐性冲突[J].体育科技,2015(4):95-96.
[3]朱立新.结构功能理论视野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兼论高校参与策略[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6:101.
[4]陈立波.全民健身运动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规划[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100-101.
[5]张玉国.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赛事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5:2.
【全民健身下的高校体育教育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体育教育研究论文3篇03-15
高校体育能力本位教育研究论文02-20
未来高校体育思想品德教育研究论文03-14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12-01
高校体育创新教育论文03-16
和谐环境高校体育教育论文03-15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研究论文02-17
生态体育与高校体育文化的关联性研究论文03-15
中职学生体育教育的研究论文03-19
关于高校学生体育教育的论文03-1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