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指导模式论文

时间:2024-05-11 07:18:28 教育学 我要投稿

教育科研指导模式论文

  一、指导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

教育科研指导模式论文

  由于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者往往集教学、教育、管理和科研于一身,从事教育科研活动是研究者解决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问题,追求自我超越的一种非专业性行为,这使得他们在教育科研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期望结合研究中遇到的实际的、具体的问题,得到同行或专家中肯的、切中实质的指导。因此,客观要求教科研部门和教研人员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实施进行全程指导和管理。

  1.管理与研究的整合。指导是为了优化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以提高研究的效益。课题指导的首要特征是将管理、研究、实践等工作整合。通过整合,培训研究人员、规范研究过程,帮助研究人员反省已有的研究行为,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协助物化研究成果等,使课题研究通过指导者的具体介入得以条理化、科学化,促进不同的研究思想、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显露、完善,更加直接地扎根于研究行为本身,扎根于研究过程,形成强劲的研究动力,进而迅速、快捷、准确地完成研究任务。

  2.研究与指导的融合。一般地说,指导既具有研究的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在实践中,它更多地是属于管理的范畴。指导不可能替代研究,相反,它常可能因指导的内容与研究者的期望不一致,甚至背离,而不能为研究者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从指导过程来看,课题指导是以指导者对课题的全面深入了解和深刻体会为基础的,要求指导者站在研究者、实践者的立场上去考察问题、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指导成为一种兼具研究性质与管理性质的行为,自觉克服指导的随意性或盲目性。而研究者在与指导者相互交流中,又会向指导者提供更多具体的、新鲜的材料,客观上又促使指导者提出更加具体且有针对性的意见,从而提高信息交流和转化的速度,使指导信息迅速转化为研究的思路和实践,实现指导与研究的融合。

  3.理论与实践的联合。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以应用性研究为基本研究方向的。其表现形态为: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通过证实或证伪,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课题指导要求指导者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能够为即将进行的实践从理论上提供正确的、恰当的、及时的、合理的指导。为此,客观上要求指导者脱离纯理性的探讨与争鸣,而要切切实实地降低理论的重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术为基本内容,以研究与管理效益的最优化为目的,在实践中去检验提出的理论和假说是否有效、可行。因此,实施课题指导,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合一,可以更好地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二、进行教育科研指导的方式

  1.蹲点式。蹲点式是指指导人员深入到课题研究承担单位,长时期地协助研究人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蹲点指导的主要程序是了解、完善、实证。具体地说,是指导者在真实、真切地感受基层学校的教育科研现状,深刻分析研究者的心态,全面了解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的基础上,立足于研究的实际,从科研思想、科研课题、科研方法、科研队伍、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等方面,以活动为载体灵活应用讲座、研讨、实验、物化成果等形式为研究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并根据实验的情况及时调整、丰富研究的思路、手段,以求研究任务高效地完成。蹲点指导的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指导者与研究者的良好合作是指导取得良好效益的基础。蹲点指导要遵循自愿接受性原则,即蹲点者愿意为项目承担单位提供指导,且项目承担单位愿意接受蹲点者。因此,蹲点者(指导者)一方面应了解、熟悉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和具备厚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应熟悉教育科研管理的程序,能够及时了解和贯彻管理意图。此外,指导者要尊重研究者的创造性劳动。

  2.范例式。范例式是指指导者为项目研究者提供可资参考的典型,以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其目的在于,借助教育科研中已有的范例,解剖其研究的整个过程,使学习、研究者获得直观、具体的感性认识,以便运用其研究经验,开展仿拟研究逐步掌握科研方法,形成教育科研能力,最终独立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范例指导的具体过程分为选择、呈现、迁移三个阶段。选择是指导者在众多的实例中通过比较、优化,精选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范例,并进行深入的剖析、加工、凸显其指导价值。呈现是指导者运用语言、图示、音像等手段,从内容、功能、操作、流程等方面展示范例,让研究者观摩、学习、体会。迁移是研究者根据本校的实际、课题进展的需要,应用范例显示的思路、方法、策略去解决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范例指导要努力做到:精选、精研、精导。所选的范例应真实可感,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和实在的操作规范。指导者对范例应作深入细致的客观分析和评价,做到不溢美不避瑕,揭示出范例的一方面或几方面的本质属性,指出具体的可借鉴的内容,引导研究者把握范例的主要特征,认同范例所蕴含的观念、意识、内容和操作方法,并在研究实践中转化为实在的研究行为。范例指导常用的方法,一是由指导者向研究者介绍范例;二是组织研究者参观、观摩或考察范例;三是结合研究中的典型事件,对范例深刻剖析、微格显示。

  3.巡回式。巡回式是指指导者对若干项目进行流动指导,以实现督查与导向的目的。它是以一系列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为前提的。一方面,它要监督、检查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又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巡回指导的程序,常常是听、看、议。听、看是基础,议是关键和归宿。听、看是了解课题进展的实际情况,判断已有研究的优劣,捕捉和发现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困难,明白解决问题的关键,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议是表达管理与指导的具体意见、建议,以解决研究中的实际困难。巡回指导的基本要求是及时、深入、广泛。因此,要有一支巡回的队伍,并赋予指导者一定的管理职权。对指导者来说,则应具备敏捷的思维、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洞悉研究的缺陷和误区,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并防止研究失范,使研究在全面、全程的指导中不断走向科学,从而保证研究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总之,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的指导,都需要指导者不断地参与到研究过程中,客观、全面地分析研究过程的成败得失,并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显然若没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积累,是难以胜任指导者角色的。因此,指导者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积累,自觉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才可能充分发挥指导者的角色价值。

【教育科研指导模式论文】相关文章:

科研论文写作指导11-24

以社团导师和社团学长模式完善高校学生社团指导教育论文11-24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模式论文02-15

关于指导式的知识团队管理模式探讨的论文11-15

教育论文写作方法指导03-14

教育学论文写作指导11-18

有效模式下网络教育的教学论文04-01

网校远程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畅想论文02-20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育模式探析论文03-0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