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影像的教育分析论文

时间:2020-10-07 15:02:03 教育学 我要投稿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影像的教育分析论文

  《两生花》,又译作《双面薇若妮卡》、《今世今生》等,是法籍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一代电影奇才,凭借着《十诫》、《红》《黄》《蓝》三部曲以及《两生花》等为数不多的作品,被誉为“当代欧洲最具独创性、最有才华和最无所顾忌”的电影大师。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中,从社会伦理学和哲学的高度极尽铺陈地描绘阐释基氏作品的深刻内涵,他称基氏为“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因基氏作品带给人们的普遍的视觉关照——含而不露,密而不发。基氏在早期发现记录镜头底下人们总是偷偷地藏着掖着某些东西,内心便升起对“虚妄的真相”的绝望,于是基氏“背叛”了忠诚地寻找真相的信念。笔者将以《两生花》为例,阐述基氏及其影像哲学。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影像的教育分析论文

  一、严谨而深邃的思想者

  有人称基氏的片子为“道德焦虑电影”——其中的主人公似乎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某种两难的抉择境地而焦灼不安。而在《两生花》中,基氏再次抛出一个个关于灵魂、伦理、抉择、宿命的问题。波兰的薇若妮卡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是为了生命的安全平静地生活,还是为了高歌的理想尽情地放声?她选择了后者,于是不久就在她热爱的舞台上心悸猝死。至于巴黎的薇若妮卡,在隐约体会到波兰的薇若妮卡带来的死感与悲伤之后,更加珍视自我的存在,于是决定放弃自己的音乐之梦,可惜后来又落入另一个选择——是接受一段蓄意安排的爱情,还是继续自己素常的旷大孤独……

  基氏赋予人物的选择,也许也正是基氏自身痛苦抑郁的症结所在。基氏是个悲观主义者,而通常这类人又恰恰是理想主义、完美主义者——现实的混乱与肮脏叫基氏们焦躁不安、悲恸不已。基氏清醒、睿智,基氏渴望寻得某个终极的答案,基氏执着地企图对自然的悖论作精确的推理与论证(天堂和人世、爱与恨、理想与现实,人类可以选择吗?人有多大的力量能够选择?),如此这番,没有答案也是必然的——这就是基氏的忧郁。如果说哈姆雷特的延宕是性格问题,那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困惑和忧郁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环顾周遭的一切再回到自身,你发现什么了吗?我们不正是处在那道德的尖塔之上,维持着这岌岌可危的信仰与愈将强大的怀疑之间的那小得可怜的一点平衡吗?

  二、浪漫而决绝的诗人

  影片中的很多情节都让人无法理解,比如序曲中玩树叶的孩子,提重物的驼背婆婆,薇若妮卡的玻璃球,嫉妒的女人等等,不过也许根本不需要理解。因为基氏说过基氏不喜欢什么隐喻也从来不作什么隐喻,基氏只是要传达一种感觉,简单而纯粹的感觉……

  影片开始讲的是波兰的薇若妮卡的故事。她简直是个天使。她在雨中歌唱,曼妙绝美仿佛天籁。那明眸善睐,那皓齿红唇,在雨水的浸润下是那样的鲜活可人,像是清晨的第一枝蔷薇,在夜的摇篮里苏醒,等待晨曦的温柔眷顾——以及薇若妮卡唱的歌,歌词亦是但丁《神曲》天堂篇的《迈向天堂之歌》。当薇若妮卡甜润的高音响起,仿佛是来自天堂的召唤,一种生命的伟力牵动着我的心快活地摇曳,翩然舞蹈。但最终基氏还是残酷地让薇若妮卡倒下了,不过让她为了心爱的音符耗尽最后的心力,也算是一种成全。

  基氏的冷酷,是诗人歇斯底里的呐喊,为什么美丽纯洁的天使不能长存人间?为什么人总要被这可笑的悖论所左右而最终至于末路穷途?为什么,为什么?诗人愤怒了,他决绝地撕毁一切,他要比这世界更残酷,他要抹灭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丝明媚叫人们在黑暗中懊恼、痛苦、悔恨,然后以胜利者的姿态看人们怎样祈祷,祈求上天的救赎。

  三、纯粹而灵动的艺术家

  基氏的电影本身就足以令人感动。它不追求瑰丽奇巧的风光、高超骇人的特效、昂贵奢侈的布景。在《两生花》的拍摄中,基氏使用了金黄色的'滤光镜,这使影片的画面呈现出温暖的色调,让人有种归依的企盼。基氏在两个人物的处理上也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波兰的薇若妮卡由于她短暂的生命,在基氏的胶片中只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分量。而在对她的刻画上,基本上是采取简单插曲的组合方式,只是截取几个重要的情节,匆匆而过。但是这绝不是说基氏不重视这个人物的生存,相反,她也许恰恰表现了基氏的理想。她是那样的单纯与美好:广场上的人们狂热地奔走,而她却是那样镇定地站在那儿,静若处子,并且在那里发现了另一个薇若妮卡——她看到了灵魂背后的那面镜子,我们的生活在别处,瞭望在别处,此地的孤单也不过是自己幼稚的臆想,因为在某个不经意的角落,也许会有我们的同伴。

  至于巴黎的薇若妮卡,更多的是沉沦于世俗的情爱与怨憎之中。她的情感很复杂,有很多倏忽微妙的变化与转折,于是基氏采取长镜头的方法,在关于她的部分,我们常常会看到长长的走廊,广阔的街道,匆匆路过的整齐的行人与车辆。而且对薇若妮卡也经常会有长时间的特写镜头——分析的视角。巴黎的薇若妮卡,比起波兰的那位更加贴近生活与现实:如果说波兰的薇若妮卡勇敢地选择了死亡,那么巴黎的薇若妮卡则是被人推搡着走向覆灭。她的每一个选择几乎都是受人引导的:她放弃了音乐是因为波兰的薇若妮卡的死的暗示;她帮人做伪证是由于朋友的恳求;她对亚历山大的狂热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他撩拨的;而最后,在她看到另一个薇若妮卡的照片、明白了生命的真相之后,她进一步走进亚历山大的圈套,成为他手中新戏码……

  参考文献:

  [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华夏出版社,2007.

  [2]达纽西亚·斯多克.《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M].文汇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何家慧(1993——),女,浙江温州人,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影像的教育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

2.安徽传统戏曲的影像化策略分析论文

3.约翰·杜威及其教育哲学在韩国的研究现状分析的论文

4.医学影像的论文

5.关于教育论文写作分析的论文

6.教育惩戒分析论文

7.巴斯卡与吉登斯思想的相似性比较分析论文

8.斯金纳强化的幼儿语言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