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

时间:2023-03-02 14:25:07 教育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通用11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通用11篇)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

  舞蹈教育;课程结构;对策

  论文摘要:

  当前很多高校进行教育改革,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舞蹈教育也走入高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以普通高校舞蹈教育为研究对象,对当前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的对策。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趋于成熟,渴望结交异性朋友,期望扩大社交圈。为此,大学校园内各种交谊舞蹈活动层出不穷,成为学生之间交流的有效平台。但校园舞蹈主要是提供给学生们学习欣赏的,学生们根本无法亲身体验和感受到其中的精髓,这导致了学生参与性不足等问题,此类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考虑和解决的。

  一、高校舞蹈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舞蹈教育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提升想象力。国外的神经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影响、密不可分。人的左脑负责阅读、数字运算、逻辑推理等活动,右脑则负责形象、情绪、舞蹈等活动,即右脑负责形象思维活动,左脑负责抽象思维活动。通过舞蹈等活动,将有助于开启右脑思维,右脑智慧的提升将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2)舞蹈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成为文化型人才。当前教育界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接受传统教育之外,还要接受“非文字化”教育,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成为具备丰富文化素养的人才。舞蹈艺术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包含了人文精神、美学思想等,这些内容都是大学生亟需补充的内容。

  (3)舞蹈教育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审美意识和行为。在当前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审美意识将关系国家的长远发展。培养大学生的气质、情感、内涵、言谈举止等审美意识和行为是舞蹈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体是美中之美,舞蹈教学以人体为表现手段,通过对形体进行系统的训练,使得学习者在任何时刻都能体现姿势之美,从而实现日常行为的美化。

  (4)舞蹈教育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塑造。现代科学证实,人类自身对活动着的外在世界的知觉来自环境持续不断地刺激所导致的感觉。大学生通过舞蹈学习可以不断扩大对世界的认知,同时也有助于积累感觉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智能水平,为未来知识更新做好智能载体,为创新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高校舞蹈教学普及率不高,很多学生没有机会接受舞蹈正规教学。有的学生甚至对学习舞蹈有一种恐惧心理,这导致单一化的舞蹈作品学习不能顺利开展。

  (2)高校舞蹈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升。普通高校在对学生们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了把提高学生的艺术认识和创造性人才培养意识融入进来。

  (3)高校舞蹈教学教材存在问题,针对性不强。

  三、高校舞蹈教学对策

  (1)创新教学手段。当前社会不断迈向科技化,将科技手段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创造出独特的教学效果。舞蹈教学贵在“学、用、破”,通过三位一体的环节,来开发学习者的自身能力,实现舞蹈的教育目的。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舞蹈教学水平。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中坚力量,尊重舞蹈教师在学科建设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并充分发挥舞蹈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充分解放教育生产力,使得舞蹈教学改革和实践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舞蹈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新的舞蹈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的理论基础水平。在此基础上积极将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接受学校安排的诸多培训活动。

  (3)积极倡导舞蹈艺术实践。舞蹈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上,还需要在课余时间积极地进行实践,才能有效地体会舞蹈精髓。

  (4)优化舞蹈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教学课程的设置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说明了高校专业设置已经不符合社会的需求。舞蹈教育要开拓专业领域,同时也要加大理论基础课的比重,从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为此,大学舞蹈教学课程要广泛开拓专业领域,通过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结合舞蹈教学实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舞蹈专业学生和舞蹈辅助专业学生,提升大学生的舞蹈素养。

  参考文献:

  [1]林荣珍.闽西北地区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2]张莉,李晓红.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平原大学学报,2005(10).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 篇2

  1、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造成现今高校舞蹈教育问题产生因素较多,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是从认知角度出发,没有正确认识到舞蹈教育的重要性。舞蹈艺术不但能让学生从舞蹈境界中体会艺术魅力,同时,对学生智力开发和文化思维的拓展有着重要意义。在高校学生中,很多学生只注重对文理学业知识的学习,长此以往就造成人的思维开发不足,难以形成完善有效的思维开拓,这也限制了大脑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是高校从事舞蹈艺术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比例很小,甚至有些高校艺术教育课程就没有舞蹈这一专业。舞蹈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真正受到专业培训的教师不是很多,即使受到培训,有些教师所掌握的舞蹈知识结构过于单一,没有对舞蹈体系有完整的了解,这也限制了舞蹈教学效果。在舞蹈传授上,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影响和自身素质缺陷,学校对舞蹈教学的认知重视程度不够,这些不利因素,直接影响对学生培养效果。

  2、关于普通高校舞蹈艺术素质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高校舞蹈教育,是引领高校学生了解舞蹈艺术,体会舞蹈艺术魅力的具体实施手段。要注重对高校学生能力、想象、创造艺术思维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针对当下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其一是实行“一主多辅”制。这种教学课程体制,是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以一门课程为主,其他舞蹈艺术类课程为辅的授课方式。将舞蹈艺术设定为学生艺术类的必修课,这种方式就避免了学生面对艺术门类课程选择犹豫的特点。使高校学生能系统的认识舞蹈艺术,在学习舞蹈过程中,随着舞蹈美学、心理学、舞蹈艺术哲学的相关学习,学生就会对舞蹈艺术有更深刻的理解。高校舞蹈教学除了以课堂授课形式外,更要注重实践性教育,要让高校学生通过学习舞蹈,多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更加懂得舞蹈艺术魅力和实践能力。

  为推广普及高校舞蹈并造成影响,可以在高校内部和高校之间不定期举行舞蹈交流和比赛,在表演形式上要体现艺术水准同时,还要能让更多学生参与,以扩大高校舞蹈影响。这种教学方式,既锻炼了学生肢体语言和艺术思维才能,又打破了传统呆板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新鲜刺激,即陶冶了学生的艺术情操,又能极大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热情,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很大帮助。完善高校舞蹈教育的师资结构,现在,高校普遍存在舞蹈师资力量方面的不足,这一方面是有些高校仍然片面看重一些文理科现象,舞蹈教师名额和舞蹈教育不被重视,另一方面是舞蹈教师能力的提高问题,社会的不断发展也推动高校舞蹈教育的提升,这需要高校专业舞蹈教师在舞蹈心理学、哲学、美学知识方面都有一个明显提升,要想培养出高水平的舞蹈艺术人才,首先教师的舞蹈教育要具备各方面要求。对舞蹈教师的再培训也是提高舞蹈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

  3、结语

  为转变现阶段高校舞蹈艺术素质教育不足现象,要查找原因,转变教学思想,制定新的教学目标和规划,组织教学实践,对舞蹈教师进行艺术培训。使学生对舞蹈教育的技术能力和科学素质相结合,进行良性的互相促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 篇3

  一、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概况

  (一)舞蹈教学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舞蹈专业教学作为普通高校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各地高校得到了迅猛普及和发展。人们对高等院校艺术教育重视度只增不减,开设舞蹈专业的高校逐年增多,招生规模连年扩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走势。舞蹈教学不断发展,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模块。虽然各高校舞蹈教学的方式和标准迥异,但都重视在舞蹈教学中寓教于乐,充分发挥高校舞蹈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层面、塑造形体美以及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20世纪末期,我国倡导“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政策,加强了对高校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目的不再是单纯培养学生的舞蹈和表演能力,而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色的复合型人才。否则,舞蹈教学在艺术教育中难以同科技人才的培养接轨。

  (二)高校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舞蹈教学缺乏专业特色,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不容乐观。大多高校由于舞蹈教学师资和科研方面的匮乏,多是生搬硬套其他专业舞蹈学院的教学内容,不仅教材过于陈旧,教学过程也毫无新意,无法满足学生舞蹈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很多高校舞蹈教师不太注重学生间的合作和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呈现相对孤立的状态,缺乏充分的交流,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自觉性,无法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开展。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在此得不到应用,更是让舞蹈教学的质量一落千丈,高校想谋求新发展难免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我国舞蹈教学与社会脱轨,缺乏知识支撑。高校在舞蹈课程上的开课大多自由松散,缺乏理论系统的规章制度。专业课的设置上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理论课所占课时量较少,且门类不够齐全,呈现出散漫无序的状态,致使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薄弱,往往是“能跳不能说,能舞不能懂”。针对以面向社会教学的高等院校,舞蹈教学不能单纯使用灌输性的方式,或是逐字逐句地口传心授,而未能正确引入视频教学等科技手段来辅助舞蹈专业的课堂教学。这一大弊端,使教育教学模式与社会对全方位人才的需求大相径庭。

  二、舞蹈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舞蹈对训练学生的协调性、敏锐力和匀称外部形态有着特有的功效。舞蹈训练实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通过规范的专业讲解、系统丰富的训练,源源不断地接受肢体与外部信息反馈,使舞蹈者能对自己的动作做出准确的反应,增进身体的敏锐度、感受力。学生通过舞蹈这一系统形体训练,最大限度地美化肢体的线条,纠正不良的自然体态,增强其肢体的灵活性,扩展其自身素质,增强体质。其次,舞蹈教学是美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舞蹈能让人在舞蹈美中感知以舞姿挖掘本色之内涵,一步一踏,一收一放,以看似简约实则繁复的舞之韵律,回归美的宁静致远。世间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对美的感知能力的强弱是审美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识。然而,舞蹈的学习能让人深层次体味到美的深远,让美以舞蹈的形式呈现,并以此培养出高素养、高品位的人。高校舞蹈教学将舞蹈知识、动作韵律以及审美能力传播给学生,将舞蹈艺术蕴涵的美学思维、人文思想和哲学理念赋予到艺术教育之中,这为深入建设高素质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高校舞蹈教学之发展构想——兼收并蓄,开拓创新

  高校艺术教育要想在社会转型期中站稳脚跟、得以长足发展,唯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深化各个模块的改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舞蹈教师需不断扩大并熟练掌握多重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掌握舞蹈内在的艺术规律,深刻领悟藏于动作背后的内涵实质以及各种元素组成的舞蹈动作,了解所形成风格的内在因素。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感知到舞蹈的魅力,为学生日后在舞蹈表演、编排等方面的创新提供一些经验。各高等院校应当更新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校理应建立合理规范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文化课与专业课要均匀发展,将理论与实践等量齐观。在教学手段方面更要趋于多样化,剔除单一教学手段带来的枯燥乏味。同时,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舞蹈艺术实践教学体系。

  四、结语

  当代高校舞蹈教学虽然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相对来说经验与积淀都较浅薄,需要突破传统模式的桎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项繁杂且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认真贯彻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理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使舞蹈教学发展不断科学化,多元化。在兼收并蓄与开拓创新中对症下药,直视现状,予取予舍,厚积薄发。在“面向传统”与“面向自我”间探索与尝试,使舞蹈教学在艺术写真与传承基础上奏出美与动、意与韵的完美和声。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 篇4

  论文关键词:

  普通高校;舞蹈教育;意义

  论文摘要:

  大学中的舞蹈教育,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鉴赏力的重要途径,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舞蹈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对艺术鉴赏能力和参与能力,以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是一种全身心、全方位的综合性教育。在普通高校中普及舞蹈教育,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舞蹈是一种人体的艺术,是一种人体生命律动的展示,它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一些经过艺术性加工和提炼的肢体动作作为表现手段,以动作的姿态、音乐的节奏和面部的表情为基本的要素,借助服装、舞台、灯光、布景等辅助手段,鲜明地反应出人们的不同思想、信仰和审美,从而表现出创作者和表演者的情感。从中国古代的“大司乐、乐府、梨园”到今天的各个层次学校中的舞蹈教育,舞蹈正以其特有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内涵,影响着人们的情感,让人们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也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希望所在,在高校中普及舞蹈教育,不但可以让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优美的气质,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为他们终身喜欢艺术、喜欢舞蹈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高校中普及舞蹈教育,其主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身形塑造方面

  舞蹈是一种集合了体能、艺能、气质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对于大学生的体形塑造和精神气质的培养有着独特的作用。首先可以矫正身体,训练机能。因为高考的巨大压力,高中时期的学生们长期伏案学习,使得我们的大学校园中出现了很多“小驼背,O型腿”的不健康、不优美的身姿体魄。在舞蹈训练中,如两腿伸直、挺胸、收腹、立腰、提臀等常见的基本动作,可以纠正学生长期养成的“驼背、抠胸”等不良习惯,学生们因为坐姿不当而引起的脊椎、腰椎上的不适,也能在舞蹈训练中得到有效的缓解,学会正确的坐姿,促进四肢的协调,促进新陈代谢。同时,舞蹈可以增强学生的气质美感。长期坚持舞蹈训练的学生,往往都会举止得体,仪表端正。看上去充满了自信和乐观,浑身上下洋溢着优雅的气质。普通大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经过反复训练,日积月累就会形成生活中的自然形态,使身体的力量性、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得到全面的提高,塑造学生昂首挺胸、充满阳光朝气的健康形象。

  二、在能力提高方面

  舞蹈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增长学生的见识,激活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坚韧的意志和品质。

  首先舞蹈可以促进大学生智力的发展。人类的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种,舞蹈的欣赏和学习,属于形象思维,它通过人体的形态、表情和音乐的伴奏,伴随着积极地情感体验,完成这一形象思维过程。特别是对于一些理工科的学生来说,这些学生往往都是逻辑思维较强,形象思维稍微弱一些,通过对形象思维的发展,来促进掌管着阅读理解、数字计算等功能的左脑,从而达到智力开发的目的。

  其次是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21世界,创新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舞蹈无疑是一门富含着创造特征的艺术。创作舞蹈作品,用优美、感人的动作表达情感,本身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还能得到情感的陶冶。欣赏舞蹈作品,学生们运用联想、想象等发散性思维,也同样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提高。

  再次是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一个人的交往能力往往决定着个人的前途和发展。所以大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在舞蹈欣赏中,面对一个个富含美感特征的舞蹈作品,学生们很容易就获得共鸣,他们乐于将这种共鸣和更多的人一起分享和感悟。舞蹈训练和舞蹈表演中,特别是一些群舞,因为参与人数的众多,每个人都是这个临时集体中的一员,都需要彼此之间的真诚交流,才能在共同的努力下表演好作品,客观上给大学生的交际搭建了一个平台,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提升。 最后,舞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任何一个优秀的舞蹈,都是各种艺术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们通过欣赏和表演,能够学到多种学科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层面。拿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来说,其中就包含了历史、政治、文学、舞蹈、美术等多种学科的内容,可谓是一部舞蹈界的“百科全书”,特别是学生们在舞蹈中接受到的这些知识,都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升华的,对于学生集中性的知识扩展,有着十分积极地意义。

  三、在审美能力提高方面

  舞蹈作为美育的最佳形式,其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们在参与舞蹈的过程中,得到了感官的愉悦和意向的感悟,超越了功利的意识,陶冶了情操,提升了精神的境界,其本质意义上说一种情感的教育,这种以审美为核心的审美特征,也正是舞蹈的审美本质所在。

  首先,舞蹈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地感受美和表现美。罗丹曾经说过,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审美能力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对于美的发现能力和感受能力。通过舞蹈欣赏,将使学生获得感官愉悦,使自己的情感和舞蹈作品的情感发生碰撞和共鸣。例如对于抒情性舞蹈的欣赏,这一类型的舞蹈是通过舞蹈,来抒发人物的某种思想情感为主题的。例如杨丽萍的《雀之灵》,通过对孔雀惟妙惟肖的模仿,营造出一种神奇的意境,表现出人们对于孔雀的喜爱和生命上的相通。又如对于力量型舞蹈的参与,这类舞蹈的节奏快,动感强,和年轻人的心理特点相吻合,在实际的参与中,体现出了一种青春的活力和热情,不自觉地就将舞蹈的美展现出来。

  再次,舞蹈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与舞蹈同源而生,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就像是一对亲姐妹,互相联系,密不可分。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它在舞蹈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音乐为舞蹈起着渲染和烘托气氛的`作用,给人物应有的性格刻画,与舞蹈共同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如民族舞《蒙古人》,激越的音乐让我们看到的是蒙古人民的率直和豪迈;舞剧《天鹅湖》里的场景音乐,以优美抒情的旋律刻画出公主美丽、善良、纯洁的形象。音乐还可以激发感情,让人们全身心投入到舞蹈的情节中,在音乐中的舞蹈,既加强了节奏感,又能更好地体会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最后,舞蹈能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和潜能,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从受过舞蹈教育的学生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他们身体的器官更加灵活敏锐。舞蹈从不同程度上增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因为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它很大程度上能提高人的思维创新能力。这也充分证明了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为学生获取新的知识提供了新的途径。舞蹈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力,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力,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舞蹈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学生形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还通过对舞蹈作品的欣赏,舞蹈活动的参加,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在当今这个讲求合作、整体的时代,舞蹈活动和表演又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集体、团队意识,增强个人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最后在一些列的欣赏和参与中,获得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建议各个普通高校能够对舞蹈教育的普及予以足够的重视,进行持久深入的研究,切实让舞蹈教育成为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王军,开展舞蹈美育推进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报,2003年4月版

  [2]于平著,舞蹈文化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刘桂芳,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7月第4期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 篇5

  针对艺术教育在高校舞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本文着重就艺术教育在高校舞蹈教育工作中的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艺术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动力来源,高校舞蹈教育也不例外。但是当前的高校舞蹈教学却过度注重技能教育,却忽视了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以至于素质教育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顺利实施受到了制约。特别是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践行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艺术教育在高校舞蹈中的具体运用策略进行探究刻不容缓。

  一、转变教育思想,奠定扎实基础

  在当前的高校舞蹈艺术教学中,大多数高校舞蹈教师仅将舞蹈技能和专业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却常常忽视艺术教育在教学工作中的开展。以至于虽然全体高校舞蹈毕业生在毕业后具备了高超的舞蹈技能,但是他们对于舞蹈专业知识却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至于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方面的能力更是极度缺乏。在这种教育思想下,高校舞蹈教学的艺术教育整体水平偏低,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素质。因此,为了彻底提升高校舞蹈教学的艺术水平,即必须要加快转变传统那种教育思想。而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高校舞蹈教学的根本目标不再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舞蹈人才,更应该注重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

  首先,高校舞蹈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这就要求其全面了解和掌握舞蹈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以便满足当前搞笑舞蹈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避免因单一教学方法所引发的教学质量问题。其次,在教学方法上,高校舞蹈教师除了需要具备舞蹈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其他相关方面的学科内容,以便借助多学科的知识融合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舞蹈艺术的兴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将艺术教育逐步贯穿于舞蹈教学中来。最后,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需要实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知识和理念,同时还要创新教育方法,以促使他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舞蹈艺术教学中来,从而全面提升高校舞蹈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中西方舞蹈比较》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我国舞蹈中的艺术特色和西方国家艺术特色进行全面分析,同时需要在讲解的过程中将我国和西方国家的艺术教育思想和宗教哲学思想全面灌输给学生,以便使学生在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扎实的舞蹈专业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丰富授课方法,调动参与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心理因素会对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可以确保高校舞蹈艺术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要丰富相应的授课方法。在当前的高校舞蹈教学中,为了践行艺术教育理念,就必须要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特别是当前那些偏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大都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应的艺术思维却非常缺乏,以至于实际的艺术教育理念无法得到全面贯彻和实施。

  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高校舞蹈艺术的特征,创新相应的教学方法来不断提升舞蹈教学的艺术性,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高校舞蹈艺术教育质量。例如,在讲解舞蹈种类及其动作特色这部分舞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舞蹈内容来为学生合理编排一些富有艺术特色的舞蹈动作,或者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播放一些富有艺术特色的舞蹈剧目来帮助学生充分意识到舞蹈知识的艺术特色,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于舞蹈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他们的艺术赏析能力。而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上,要结合高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由浅入深地讲解有关的舞蹈知识,尤其是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来为学生准备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富有特色的艺术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中国古典舞》这部分舞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应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艺术特色、文化类型和历史背景等情况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典舞的具体发展情况,从而使学生全面了解舞蹈知识当中所隐含的艺术思想。

  三、加强教学指导,提升艺术素质

  高校舞蹈教师在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还要将自身教育角色从决策者向艺术的传播者和教育的指导者方向转变,切实发挥自身在高校舞蹈教育当中的指导作用,尤其是要多为学生创设一些舞蹈实践活动,以使教师和学生在参与舞蹈训练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舞蹈技能和艺术素质。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开展自创舞蹈活动等活动,同时还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以便使学生通过舞蹈活动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

  总之,伴随着新课标的推行,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高校舞蹈教学作为重要的教育基地,是践行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高校舞蹈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要求,创新应用方法,从而不断提升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工作质量。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 篇6

  摘 要:

  普通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在人才素质和美育教育方面更是中坚力量。作为美育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普通高校舞蹈艺术教育问题展开初步的探讨。首先探讨了在普通高校开展舞蹈艺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其次,本文就如何在普通高校开展舞蹈艺术教育的问题进行重点探讨。在此基础上,在普通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式、方法上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1、现状分析

  随着舞蹈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内的实行,舞蹈艺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舞蹈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1)舞蹈课程教学。在目前普通高校舞蹈教学中开设课程最多的是交谊舞一类,国标舞也开设的比较多,但是其他种类的舞蹈就很少了,课程比较单一,学生感兴趣的拉丁舞,肚皮舞等等都没有开设课程,在舞蹈课程理论课的教学中比较少,一般以实地教学为主,缺乏对编舞理论,舞蹈艺术的历史和文化等课程的学习,由于缺乏对舞蹈编排等理论知识的研究,学生课下没有创新意识,不知道怎么创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师资队伍情况。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艺术教研小组,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舞蹈教学也有专业的老师执教,学校在舞蹈教学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总的说来师资队伍情况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职教师少。大部分高校由于舞蹈教学只是作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选修课,舞蹈教学没有纳入到正规的教育工作当中,执教的教师以兼职为主,很多教师舞蹈基础都是自学或许在外面的培训班经过培训得到的知识,真正来自于舞蹈院校舞蹈专业的教师过少,因此舞蹈教学授课质量不高,对学生学习舞蹈基础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出现错误的方式,而且兼职教师没有正规的编制,学校对兼职教师约束力不够,管理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2)教师责任心不够。由于舞蹈教学是公共课,很多教师没有真正地把教学当成自身的职业,因此对舞蹈教学精力投入不够,有些老师在学校外面带了舞蹈班,学校公共课教学收入有限,因此教学时没有足够的动力,相反对自己带的舞蹈班精力投入足够,这些现象对学校舞蹈教学有一定的影响。

  3)教师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由于很多教师在大学里面学的是艺术专业,文化素质达不到要求,艺术生招生的时候文化课分数要求很低,基本上350分就可以上一流的大学,因此导致很多艺术专业的老师文化基础不扎实,人文知识不足使老师讲课时无法正确地解决学生对舞蹈文化知识的了解,影响了学生舞蹈素养的提高。

  (3)硬件设施情况。舞蹈教学需要有专业的舞蹈房和音响设施,但是在一般的高校里面只有舞蹈专业的学生才配有专业的舞蹈房和音响设备,这些专业的设施基本上不对外开放,公共课学生难以享受到这些资源,然而,像一些舞蹈的基础课,例如形体训练,没有舞蹈房是无法进行授课的,只能借用舞蹈专业的舞蹈房,由于在教学实际上容易产生冲突,一旦有了时间上的冲突公共课就必须让出场地,由于公共课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平时的课程时间不一样,公共课很难把大家组织到一起,一旦受到影响就会影响到教学的进程。

  2、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的作用

  (1)舞蹈艺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艺术来源于生活,舞蹈艺术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了中国的历史,人文,经济文化等因素在里面,对大学生进行舞蹈教育能够启迪学生的思想灵魂,激励学生的斗志,很多舞蹈都是与历史相关的,例如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就是根据中国近代的抗争史,通过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又通过老一辈的同志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举全国之力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学生通过对这些舞蹈的学习与排练,感受到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能够从内心深处得到洗涤。

  (2)舞蹈艺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艺术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内容,学习舞蹈不仅能够学到一种技能,一种交际的方式,更能够从人文,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艺术修养对人的精神方面的渗透力很强,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对大学生全方位的提升。

  (3)舞蹈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心理健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很多大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通过舞蹈学习,各个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人在一起共同学习有利于大学生消除隔阂,放开自己的内心,和别人一起交流共同进步,艺术能够使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能够增加学生对未来的信心,使人性格开朗,意志坚强,舞蹈艺术更能够疏导学生的情绪,排解学生的压抑,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3、提高高校舞蹈教育教学的措施

  (1)课程方面除了进行常规的舞蹈科目授课之外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可以适当地开设一些别的舞蹈科目,例如街舞,现代舞,拉丁舞,女生喜欢的肚皮舞等等,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的爱好进行选修分班,每个不同科目的舞蹈班配以不同的专业教师授课,从兴趣方面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对于舞蹈理论的授课也要更深一层的教学,使学生对舞蹈理论知识能够有一定的掌握。

  (2)完善舞蹈教学师资队伍,首先就是要对现有的教师进行整顿,选出有实力有能力责任心强的教师执教,其次要对授课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使教师更专业,教学经验更丰富,第三要严格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纳入考核的体系,对执教老师进行考核,与业绩挂钩,增加及时的责任心。

  (3)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一方面要加大对舞蹈教学设施的投入,要给公共舞蹈课配备舞蹈房和教学音响设施,对于一些落后的设施要及时的更换,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方面要尽量协调专业舞蹈课和公共舞蹈课的时间关系,尽量减少冲突,在平时的时候要开放学习的舞蹈房,使课下学生有地方进行训练。

  总之,在现有的基础上学校要加强对舞蹈教育的管理,加大对舞蹈教学的支持,教师要更多地对舞蹈教学进行投入,加强舞蹈教学工作是推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学校要把大学生的培养纳入科学的轨道,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健康发展的人才。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 篇7

  论文摘要:

  对高校舞蹈素质教育中过多的强调舞蹈实践,而忽视了舞蹈欣赏在普及型、大众化舞蹈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让高校学生在欣赏中更加了解舞蹈这门艺术,从而学会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向往美。

  论文关键词:

  高校;舞蹈;素质教育;问题

  舞蹈教育可以分作两个部分,一是舞蹈实践,即指人直接参与,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景、情绪、展现形态之美;二是舞蹈欣赏,即人们观赏舞蹈作品时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是一种精神活动。在我国大多数的普通高校中,舞蹈实践的开展仅仅局限于各学校所组织的舞蹈队中的极少数学生,而它是为学校的文娱活动服务的,是学校的形象工程,其他学生参与的机会相当少。舞蹈欣赏课程则很少有学校开设。这一现状是与我国提出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极不相称的,导致了绝大多数学生对舞蹈基础知识和舞蹈美的欣赏是一片空白,经常将不同舞种混为一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一直倡导对高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走进大学课堂,使许多关心舞蹈教育的人感到欣慰,同时,怎样使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地发挥作用,也是每个从事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舞蹈教育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演能力。从这个视角出发,我国高等院校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舞蹈素质教育在普通高校中更多的是从事实践性教育,普及面不大。目前普通高校的舞蹈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是舞蹈作品的学习;另一方面是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节目排练。由于受年龄身体条件的限制,许多非舞蹈专业的学生对舞蹈课的学习没有信心,害怕学习舞蹈,特别是在理工科学生身上尤为严重。所以单一的从舞蹈作品的学习上进入教学显得尤为困难。而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舞蹈更多的是让学生观赏,参与性不强。如果对舞蹈的欣赏能力不强则很难产生共鸣,进而舞蹈的受益人群不如其他艺术门类,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和其他素质教育课程相比受重视的程度就不够。

  2、普通高校舞蹈课的内容设置没有与创造性人才素质的培养相结合。目前,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多的是技能性的培养,没有与提高学生的艺术认识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很难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普通高校培养人才大多以科学思维能力为重点,而艺术思维的形象性,则可以完善并且影响和促进科学的逻辑思维。虽然科学思维严谨、抽象,与艺术思维的感性化、形象化有本质区别,但事实上,人的思维方式是复杂的,非线性的,特别是具有发散性质的科学思维仅有抽象化的、逻辑性的性质是不够的,它应是复杂的、具有复合性质的思维。艺术思维具有感性、形象的特点,当其与科学思维相结合时,两者的有机结合、互相作用,更能拓展人的思维空间,启发与弥补逻辑思维,有助于科学思维获得成功。

  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飞速转型的今天,艺术教育不仅要重新调整其在高等院校的地位,而且担负着艺术素质与科学素质有机结合并良性互动的重任。舞蹈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应当确立明晰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好地为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3、舞蹈教育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脱节。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艺术技能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艺术评价能力以及对事物特有的艺术洞察力,还应该将舞蹈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转化成综合的感受力,即舞蹈素质教育的重点应从舞蹈本身转移到与其它学科的结合上,如与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的结合。刘青弋教授曾说:“舞蹈的跨学科理论主要包括舞蹈与人文社会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舞蹈美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的理论以及与自然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例如:在实践课上要强调舞蹈知识普及;在欣赏的课堂上,当我们讲完作者、创作动机、表现内容、结构欣赏后,应将课堂内容再延伸一步,启发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从艺术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哲学的角度阐述出来,达到拓展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加深大学生艺术修养教育的.程度,从而丰富、完善舞蹈艺术素质教育的内容。

  4、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未在艺术类教学体系中确立明晰的地位。由于舞蹈素质教育尚未在普通高校艺术教学体系中确立其明晰的地位,高等院校的舞蹈素质教育还要有一个发展阶段,因而高等院校舞蹈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普遍令人担忧(如:至今我国仍未有一套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统一的、完整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目前,有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艺术门类课程,均只采用选修课的形式,舞蹈课程更是如此。较为重视艺术教育的学校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已将艺术门类课程列入到限选课或任选课的范畴中,其中舞蹈课程是众多艺术门类课程中的幸运儿,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学校要求学生在大学阶段任选一门以上的艺术类选修课。实际上对一个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分程度地任选一门艺术类课程所达到的效果是蜻蜓点水式的,其收效甚微。将舞蹈类课程作为高等院校的选修课之一,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而言收效也是不大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没有遵循人的艺术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将艺术教育建立在“兴趣”而非“素质”之上;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艺术教育缺失了应有的标准,使他们在心理上视艺术类课程可有可无、可选可不学的点缀。多年以来,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的教师主要集中在艺术院校,舞蹈教师的主流大部分也不在普通高等院校。未形成艺术教育的气候,艺术教育成长的土壤尚待培育,舞蹈教育成长的土壤尚待培育。

  现代人已意识到,艺术世界是奥妙无穷的世界,艺术经验对丰富人生是不可缺少的要素,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息息相通。在人类历史的每一个关键时刻,艺术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使人类的天才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施展,并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必须的交流。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正如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一样。舞蹈这门艺术不仅能表达感情,使人的艺术创造性得以最大施展,而且能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艺术世界里学到其它学科领域学不到的东西。艺术教育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审美和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舞蹈教育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舞蹈教育又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必须与其它的人文社会科学相配合,才体现出其教育的真正内涵。有助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交流能力的综合培养。而综合素质的形成一方面离不开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又必须将艺术教育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

  高校的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大众非常乐于接受,并且乐于参与的艺术形式,因此,舞蹈教育的普及也必然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屠燕萍.舞蹈教育与人格素质培养.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6月

  [2]余秋雨.关于舞蹈美学的思考.舞蹈艺术.总27期

  [3]隆荫培、徐尔充著.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第468页

  [4]薛莲莉.浅谈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辽宁师专学报,2000年第6期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 篇8

  论文关键词:

  普通高校;通俗舞蹈教育;思考

  论文摘要: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应偏重于培养专业化的艺术舞蹈人才,通俗舞蹈教育则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格局违背了普通高校培养综合型、实用型人才的教育目的,越来越不被身为受教者的大学生所接受。本文分析了高校推行通俗舞蹈教育的可行性,并就具体执行方法进行了探究。

  目前,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已开始设置舞蹈教育专修或选修课程,然而,很多大学开展的舞蹈教育课程主要是进行艺术舞蹈教育,从目前的生源情况和教学效果来看,艺术舞蹈教育并未得到大学生的热力追捧和普遍认可,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与艺术舞蹈本身的特点不无关系,艺术舞蹈虽然艺术品位较高,但并不符合普通大众的欣赏习惯,所以排斥的心理可想而知,要想发展舞蹈教育,提高舞蹈教育水平,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他们进行基础的“通俗舞蹈教育”,以此来逐步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一、普通高校推行通俗舞蹈的可行性分析

  相对于艺术舞蹈而言,通俗舞蹈以大众娱乐为基本目的,舞蹈形式相对自由,适合大众参与,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感到兴趣,才会去深入学习和探索,这对提升舞蹈教育水平、提高舞蹈教育效果是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具体理由如下:

  1.推行通俗舞蹈符合大学生审美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需求是学习兴趣的直接动机,舞蹈教育也必须找到受众的需求,然而我们当前的高校艺术舞蹈教育就忽视了学生对通俗和大众文化的需求。一个通俗舞蹈缺失的课堂,必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当今通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需求,不能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舞蹈教育的目的最终也无法实现。

  2.推行通俗舞蹈是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具体贯彻

  通俗舞蹈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对通俗舞蹈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促进他们掌握基本的艺术原理和美学思想,培养舞蹈审美的能力,并且可以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进而完成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推行通俗舞蹈教育是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3.推行通俗舞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是普通高校义不容辞的使命,而“创造”是与“自由”相关、与“束缚”相背的,通俗舞蹈就崇尚行云流水、自由发挥,大学生在对于通俗舞蹈的学习和实践中,可以放松心情,解放心灵,进而激发人的创造潜能。

  二、普通高校推行通俗舞蹈教育的具体教学方式

  在普通高校推行通俗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更大程度地普及和提高大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认知和理解,提高综合素质和审美情操,而不是一概而论地进行专业化和技术化培养。在高校推行的通俗舞蹈教育有别于传统的舞蹈教育,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1.普通高校通俗舞蹈教学要体现实践特色

  与其它舞蹈形式从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不同,通俗舞蹈更多是对于流行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一种舞蹈表现和诠释,所以,通俗舞蹈教学应该更多的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素质和兴趣。在学习通俗舞蹈艺术理论的基础上,突出通俗舞蹈实践课程的分量,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2.普通高校通俗舞蹈教学宜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许多舞蹈老师没有考虑学生间的需求差异,采用同一要求、同一方法、进行教学和辅导,从而导致舞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学的脚步,无法感受成功的快感,长期的落后状态使他们对舞蹈教学产生抵触和恐惧情绪,丧失了学习舞蹈的兴趣。因此,在高校通俗舞蹈教育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也可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教师以最基础的知识为引子,以提问的形式逐步把学生带入更深层次的知识范围,走在前面的学生可以温习基础的知识,走在后面的学生可以逐步学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3.高校通俗舞蹈教学应营造丰富而直观的情境

  舞蹈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肢体艺术,在相关的“情境”中,人们才会做出由感而发的肢体运动,所以,在舞蹈教学中,营造恰如其分的“情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高校舞蹈教育,更该注重“情境”的营造,因为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有独立思考和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往往命令式的教唆不能对其产生正面的作用,只有营造出适当的“情境”,他们才会主动感受这种情境,主动地将自己融入到这种情境中去。

  普通高校推行通俗舞蹈教育是对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一种传播和传承,同时也符合培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综合型人才的教学目的,现代社会审美观念的多元化发展,为普通高校通俗舞蹈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普通高校通俗舞蹈教育将大有可为,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同仁加入到在普通高校推广通俗舞蹈教育的行列中来,也期待着高校通俗舞蹈教育能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黄宽柔,姜桂平.舞蹈与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2.

  [2]阎孝英.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初探,湖北体育科技[J],1995.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中国艺术教育大系舞蹈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4][美]鲁.阿恩海姆.对空间与时间的一个规限.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 篇9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不断发展,舞蹈教学获得极大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特色化教育却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视角下,对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特色化进行研究,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特色化,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

  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意义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特色化发展现状

  1.舞蹈课程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如今舞蹈教学成为不少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课程。高校设立的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才,学习此专业的学生将来大部分会从事幼师职业。不少地方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设置艺术类课程,尤其是舞蹈课程,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传承我国民族舞蹈文化。而在舞蹈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少老师使用特色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充分掌握舞蹈知识。2.高校舞蹈教学跟不上现代的幼儿教育要求。如今的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课程逐渐落后于现代的幼儿教学水平。近几年,政府对于教育领域极度重视,学前教育行业得到迅速发展,但高校中的舞蹈课程相对落后,跟不少幼儿教育行业的变化。不少学前教育舞蹈无法适应学校教育工作的要求,但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舞蹈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就业期间更好地进行学前教育,落后的舞蹈课程无法帮助学生将来进行现代化的幼儿教育工作。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特色化存在的问题

  1.教学大纲不具备实践性。我国各高校纷纷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同时还在专业内进行舞蹈教学。但地方高校进行的特色化舞蹈教学理论性过强,无法真正用于实践。现阶段,很多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舞蹈教学使用音乐学院专业的舞蹈教学模式,但这两个专业的实际情况不同,教学大纲不兼容。2.教学思路过于局限。从教学角度来说,各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舞蹈课程会聘请专业教师进行规范化教学。但是这种过于局限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效率。很多教师并不具备专业性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围绕舞蹈动作进行授课,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以及我国传统舞蹈文化方面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特色化的发展。3.舞蹈教材不具备专业性。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没有合适的教材,部分地方高校采用专业的舞蹈教材,过于专业的内容使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知识很难把握,无法真正体现学前教育的内涵,严重影响舞蹈教育效果,使学前舞蹈教育发展滞后,阻碍高校学生的舞蹈素质培养,影响特色化发展。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特色化发展的策略

  1.面向当下幼儿教育进行教学调整,教学大纲增强实践性。现阶段,地方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内容明显落后,为了使学前教育专业能够符合当下的发展情况,我们应该及时了解行业现状,及时更新高校舞蹈教育教材,加强教学大纲的实践性,增加高校学生的才艺积累,丰富专业知识,让学生能够适应当下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要求。舞蹈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对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明确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舞蹈技能种类,在教学课程中高效使用,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幼儿教育工作要求。

  2.创新教学思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课程教育方式较为落后,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必要对舞蹈教学课程的教育方式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舞蹈教学的课程增添新动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舞蹈课程过程中保持高效率。

  3.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教材的专业性。由于我国部分地方高校的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课程缺少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专业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校舞蹈教学应该做到积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关于舞蹈教学的先进经验与相关教材,编制适合地方高校的舞蹈教学教材,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使舞蹈教学课程能够得到新的理论支撑,更好地提升舞蹈教学课程的质量和效率。为了使幼儿能够更好地发展,必须改革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教学理念,加强对教育方面的理念学习,明确以服务幼儿教育工作为目标。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对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重视,各地方高校将会扩大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规模,改变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建设,发展为具有特色化的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我们要将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看作一项基本素质教育课程。有了这种教育理念,才能坚持进行舞蹈文化传承,将我国的民族舞蹈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薇珊.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改革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2]岳娜.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践与改革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5

  [3]肖溪格.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的刍议[J].艺术科技,2015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 篇10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有的很大的提升,大学生所占社会人口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让大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就成为了各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当前的高校舞蹈艺术教育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而创意舞蹈的应用就能改变这一现状。创意舞蹈主要通过舞蹈与其它元素的结合来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许多即兴的表演,这样就能一举两得,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教育问题逐渐被国家和人民所重视,让学生得到全方面的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首要目标。舞蹈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舞蹈艺术教育可以提高高校學生的综合素养,让高校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

  当前,我国的许多高校都开始注意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并开设了一些舞蹈艺术教育课程。但是根据对各高校舞蹈艺术教育调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高校在舞蹈艺术教育方面做的仍然不够,高校对舞蹈艺术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开设的舞蹈艺术教育课程也大多属于非必修课的范畴,高校学生能在校内接受到舞蹈艺术教育的机会很少,时间也十分的有限。大部分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内容较为单一,教授的舞种数也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学生想要提高综合素质就变得十分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高校舞蹈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各高校对舞蹈艺术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如果高校对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都不够,那么高校学生就更难对舞蹈艺术产生学习热情,这样自上到下都不重视的局面就会导致我国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工作难以实施,出现各类问题。

  1.学生缺乏舞蹈基础

  当前大部分的高校学生舞蹈基础较差,他们从小学到大学接触到的舞蹈知识都十分的有限,而且接触的舞蹈的方式也大多是参加一些娱乐活动。高校学生缺乏舞蹈基础知识,就会使得高校的舞蹈艺术教学必须从舞蹈基础知识的讲授开始,再加上高校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高校的舞蹈艺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就变得十分困难。

  2.教材选用不当

  教材对于一门课程的开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教材选用得合适恰当,就能让相应课程开展得更加顺利,获得更好地授课效果。而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舞蹈课程的教材都选用的不是很好,一些高校直接选用了专业院校的舞蹈教材,这样具有较高专业性的教材,让普遍缺乏舞蹈基础的高校学生的舞蹈学习变得更加困难。还有一些高校则会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来获取舞蹈教材资料,例如网络、书刊等等,再将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印刷,就变成了一本舞蹈教材,这样的教材虽然较易理解和学习,但是其具有过多的主观性且缺乏系统性,这样就会对高校学生的舞蹈学习效果造成不良的影响。

  3.教学内容过于枯燥

  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是我国大部分高校舞蹈艺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许多高校不乏具有新意的舞蹈艺术活动,但是这类艺术活动大多是由学生组织和举办的。当前高校在舞蹈艺术教学方面的工作主要体现在舞蹈课程的设立上,但是这些舞蹈课程的内容过于枯燥,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跟随老师的教学步伐,学习舞蹈课程中的舞蹈动作,而忽略了舞蹈学习的真谛。舞蹈的真谛在于肢体与情感的融合,舞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肢体动作中,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舞蹈授课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给学生教授舞蹈的肢体动作,而忽略舞蹈情感的表达,就会让学生陷入“死学笨学”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内容如果过于枯燥,就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4.治学态度不严谨

  虽然我国当前十分重视教育,各高校也都纷纷开展了舞蹈艺术教学工作,但是大部分高校在舞蹈艺术教学方面的治学态度仍然不够严谨,没有对舞蹈艺术教学进行深入的了解就直接开展了舞蹈课程。大部分高校在舞蹈艺术教学的师资分配方面也做的不到位,任用的舞蹈教师不具有足够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大部分高校在舞蹈艺术教学课程的时间设置上也存在问题,舞蹈课程的时间设置得十分的有限,受到舞蹈教育的学生人数也较少,这样就影响到了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大降低了高校艺术教学工作的实施效率。

  5.缺乏创新性

  当前高校的舞蹈艺术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创新性,大部分高校的舞蹈教学模式都属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舞蹈课程的教师教授的内容缺乏创新性,授课的方式也缺乏创新性,这样就会导致高校学生只注重舞蹈知识的学习,并在传统模式的长期学习中渐渐丧失自身的创新能力,最终使得高校的舞蹈艺术教学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三.创意舞蹈的应用

  创意舞蹈是指舞者将创意融入舞蹈,以此来展现出的具有创新性的舞蹈。创意舞蹈强调舞者的身心结合,舞者在学习创意舞蹈的同时,自身的.创新能力和表现力也会得到提升。将创意舞蹈融入到我国高校舞蹈艺术教学中,会对我国高校舞蹈艺术教学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创意舞蹈的具体内容如下:

  1.课程内容

  相较于传统舞蹈教学而言,创意舞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舞蹈的表现方式,通过在各个方面的创新,来培养学生的舞蹈能力与创新能力。创意舞蹈教学的内容主要概括为以下两点:

  要素:要素训练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肢体,培养自身的肢体表达能力,达到能将情感融入进肢体动作的境界。这一部分的训练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启发,来让学生学会运用自身肢体语言来进行舞蹈的展现和创新。学生在受到要素训练的过程中,应树立创新意识,将自身最想表达的情感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意象:在完成要素训练之后,舞蹈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意象训练,意象训练是指让学生通过对舞蹈的感知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这里的综合能力尤指感受力。要素训练与意象训练都十分的重要,学生在受到要素训练后,自身的创新能力会得到提高,而在受到意象训练之后,就会对自身的肢体和情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肢体、情感、创新这三者的融合,就能让学生的舞蹈综合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2.具体方法

  相关情景重现:相关情景重现的方法是创意舞蹈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师在进行创意舞蹈教学时将相关的情景重新展现出来,带领学生融入情景,让学生在感受情景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感受力,这样就能在今后的舞蹈表現方面的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肢体动作捕捉:创意舞蹈教学的另一方法就是肢体动作捕捉法,该方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肢体进行灵活的运用,让学生将自身的内心情感融入到肢体动作中,最终将情感与动作相结合的舞蹈表现出来。这样融入了不同情感的舞蹈既生动有不乏创意,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创意舞蹈的应用效果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创新人才是我国当前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变得就十分重要,应用创意舞蹈,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这样的创新意识不光可以运用到舞蹈的展现中,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能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2.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创意舞蹈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感受力,通过对创意舞蹈的学习,学生对的感受力会得到大大的提高,这里的感受力不光指对舞蹈的感受,也包括对其他事物的感受。学生在受到创意舞蹈的教学后,其观察能力和感受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这有利于学生今后各方面的发展。

  3.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应用创意舞蹈,可以改变枯燥沉闷的舞蹈课堂,让舞蹈的学习充满趣味和挑战性,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会因此而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会变得高涨,有利于高校营造出一种热爱舞蹈学习的氛围,促进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工作的推进。

  4.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创意舞蹈的应用就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的增强。将创意舞蹈应用到高校舞蹈艺术教学中,有利于加快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工作的进程,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五.结束语

  一直以来,我国各高校对舞蹈艺术教学的重视程度都较低,虽然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开展了舞蹈艺术教学的工作,开设了舞蹈课程,但是大多数高校都把舞蹈课程安排成选修课,设置的课程时间也是十分的有限,这就导致高校中许多学生都没有接受到舞蹈教学。调查显示,许多高校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都没有在学校接受到舞蹈教学,只有少数的学生学习了舞蹈课程。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普及面仍然很窄,说明了高校在舞蹈艺术教学方面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参考文献

  [1]吕艺生.新世纪舞蹈教育前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4).

  [2]单玉.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素质教育[J].长春大学学报,2015(12).

  [3]金秋.普通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J].舞蹈,2015(02).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03).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 篇11

  体育舞蹈是国际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它以男女结伴,合作进行的步行式双人舞的竞技类项目,也被称之为“交谊舞”。“双创教育”是指创新与创业,它其实是一种素质教育,“双创”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而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与“双创”教育理论同样有一定的契合性,本文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对此展开讨论。

  1、“双创”教育与高校体育舞蹈

  1.1“双创”教育含义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国内推动各大高校进行传统教育改革以及教育形态转变已经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基于这种理念。划时代的“双创”教育理念出现了,“双创”教育作为在双创时代典型的教育模式,它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办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等方面,与国内教育改革有着大量的契合之处。“双创”教育指的是学生们的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创新带动创业,而创业又带动创新,这两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支持。在“双创”教育理念中,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分别是教导学生两种不同的概念,创新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创新思维和新事物的发现;创业教育的指导是为了将学生电脑中的创新思维变成相应的生产力,把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行动相结合。简单来说,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创业教育则是创新教育的实际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正所谓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无论是“双创”教育还是“双创”战略,都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基本发展战略之一。无论从任何一种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都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双创”教育有着无与伦比的包容力,它可以与任何一门学科相结合,随后展开具体行动。遗憾的是,相比于国外,作为新型教育模式的“双创”教育在国内起步和发展比较晚,导致国内大多数高校展开所谓的“双创”教育只是单纯的引进并模仿国外的教育体系,不能有效的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的能力相结合,甚至发展目标都不明确,只是打着“双创”教育的幌子做事,这样下来,高校学生很难得到全面发展。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预备役,除了基本素质教育以外也要展开创业指导。“双创”教育并不是普通的素质教育,而是一种服务于社会的高级理念,它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因此国内各大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双创”教育的思考和研究,使用合理有效的方式不断进行改良和优化。

  1.2高校体育舞蹈

  与一般的体育项目不同,体育舞蹈是把艺术和体育高度结合,不仅用体育艺术体现出生命的意义,而且舞蹈的表演也能演绎出连绵不绝的美感。体育舞蹈是力与美的结合,无论是拉丁舞还是现代舞,这些魅力十足的舞蹈总能吸引一大批对此感兴趣的人们观看。由于体育舞蹈的前身是一种用于交流用的社交性舞蹈,也就是艺术舞蹈,所以它兼有文艺和体育的特点,是介于文化艺术和体育之间的体育项目,演变到现代之后,已经成为了一种以竞赛为目的,艺术性高、技巧性强、兼具娱乐性和观赏性的竞技舞蹈。

  舞蹈不仅是传递美的行为艺术,而且具有十分强的观赏性;而体育则是强身健体、提升身体素质的运动,它们二者一个优美一个阳刚,双方融合之后被成称为体育舞蹈。体育舞蹈和其他的传统体育项目不同,这是一种新兴的竞技类项目,体育舞蹈集艺术、动作、音乐等多种优点于一身,还能够锻炼人的身体素质,又具有不错的表演性,它可以使人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强身健体、调节精神、陶冶情操,是一项既具有很高竞技欣赏价值又能使大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运动体验使体质得以增强的健身项目。在高校的日常学习中,独特的校园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精神文明修养和提升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体育舞蹈作为一种美的体现,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大学生们的素质。当代的高校学生善于寻找美、追求美,所以重视体育舞蹈的发展十分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育舞蹈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及深受好评的优美动作征服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体育舞蹈逐渐在各大高校进行推广起来并深受高校学生喜爱,仅仅是靠喜爱并不能将体育舞蹈在高校之中推广壮大,如何教授高校体育舞蹈,如何调动大学生对于体育舞蹈的积极性,是每个高校领导应该考虑的问题。目前各大高校正在展开如火如荼的教育改革、学校改革,各类艺术慢慢的相互结合起来,无论是哪个学科的艺术课程都会出现其他科目的影子,体育舞蹈作为其中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然而,体育舞蹈在高校的推广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各大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体育舞蹈一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师资力量、教学观念、场地器材等,甚至许多专业大学中并不会出现体育舞蹈这一专业,所以体育舞蹈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制约。很多高校并没有认识到体育舞蹈所带来的重要性,无论是关于体育舞蹈教师的`师资培养还是舞蹈教室的设施建设都很不理想。

  2、高校体育舞蹈和“双创”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现在国内正在大力开展“双创”教育,高校体育舞蹈在大学生创业创新阶段有着很大的帮助。当前社会下“双创”教育的政策十分广泛,体育舞蹈获得了不少大学生创业者的青睐,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与思考的机会。体育舞蹈可以作为大学生的选修课出现,可以在课程中了解到体育舞蹈的发展史和广阔的未来,感受体育舞蹈的形体美、音乐美、服饰美和竞技美的同时提升自身体魄和道德素质,净化心灵。在学习体育舞蹈的之后,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和学校联合举办相关学习课程,培养更多喜欢体育舞蹈的人才,为国家的艺术事业以及国际比赛中为国争光。

  3、高校体育舞蹈和“双创”教育的共同发展

  3.1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时,也不能忘记对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引导和支持,当前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新式人才,无论擅长哪种能力都能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教育改革并不是仅仅抛弃传统的教育陋习和错误观念,而是要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沟通。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正常的三观和道德修养,学校要做的只是给予他们实践和锻炼的机会,提供场地、资源等帮助。进行创业活动的大学生也许会陷入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困境中,这就是学校并未重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的结果。通过正确的思想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质和内涵,树立符合国情的创业、创新价值观。不仅如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也能大大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推动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双创”理念下发挥更大的能力。

  3.2将高校体育舞蹈引入“双创”教育理念之中

  发展高校体育舞蹈,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契合社会的进步,根据社会发展提供这方面的相关人才。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进行个人创业,推动社会发展,通过为大学生提供知识和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双创”教育的理念是创业与创新,而高校体育舞蹈作为一种良好的艺术载体有着很大提升空间,如果想要大力发展体育舞蹈,除了注重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也要提高社会的认可。虽然不是每一个都喜欢体育舞蹈并为之奋斗,但是学校要为喜欢这项运动的人创造环境,满足要求,提高大学生的归属感。“双创”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体育舞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许新的体育舞蹈的表现形式很快就会出现。

  4、结束语

  总的来说,通过“双创”教育和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共同发展,可以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对于思想道德的提升也有着很大帮助。通过感受体育舞蹈中的美,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时能够保持本心,不断加强自我能力,实现人生目标,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论文05-24

试论我国高校阅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08-22

浅谈成人高校教育质量的现状与对策的论文06-08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06-12

论述对高校舞蹈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和思考05-19

谈谈高校法律教育目标现状与对策05-28

高校法制教育现状论文06-04

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05-31

分析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论文(精选11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