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浅析《译坛宿将》卞之琳的译海生涯及翻译思想的论文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溧水人,是近现代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曾师从徐志摩,是新文化运动中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1929 年,卞之琳从上海浦东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接受大学教育。除了在诗坛名声大噪之外,卞之琳在外国语言文学和翻译领域也获得了卓越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他受聘担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为我国翻译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因而也被称为“译坛宿将”。
一、平民优等生,求学兴趣足
卞之琳并非生于名门贵族,其祖父是学徒出身,早年为避时乱从溧水举家搬迁至海门,在当地靠开染坊维持生计。卞之琳的父亲卞嘉佑多次参加科举而不第,加上家中染坊生意光景一年比一年差,以至家道中落。并不富裕的家庭环境没有影响卞之琳热切的求学之心。他八岁入读新式小学,十七岁时入读上海浦东中学,两年后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英文系。从小学至大学,卞之琳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是名副其实的优等生。从北大毕业,卞之琳先后执教于保定的育德中学和济南的省立高中。抗日战争刚爆发,他到访延安,应好友邀请临时执教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约一个学期。1940 年,卞之琳受聘于西南联大,在外文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卞之琳到南开大学外文系担任教授,并赴牛津大学作了十八个月的客座研究员。新中国的成立,让卞之琳更乐于奉献祖国高等教育事业。他先在北京大学西语系担任了三年教授,后转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最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从事研究工作直到退休。纵观卞之琳的求学与职业生涯,外国语言文学及文学翻译一直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他的人生成就与价值也多反映于此。
早在上海浦东中学求学期间,卞之琳就表现出了对英国文学的极大兴趣。1926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莎士比亚故事集》,这是他与莎士比亚作品的第一次接触,也让他萌生了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初步想法。此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用了大半生的时间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例如《莎士比亚悲剧四种》、《紫罗兰姑娘》、《窄门》、《英国诗选》等,一举奠定了卞之琳在中国译坛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卞之琳的早期翻译将他的翻译能力与诗歌创作紧密结合,翻译了大量诗歌。诗歌翻译也是后人研究卞之琳翻译思想与实践的重要切入点。
二、诗歌翻译难,神形兼有备
卞之琳的诗歌翻译作品大多收录在他的《英国诗选》中。在这部著作的序言部分,卞之琳不仅总结了多年形成的翻译思想,还分析了一些特殊的译诗选择。在研究如何将英文诗歌翻译成中文时,卞之琳强调:“将英文诗歌翻译成中文,不仅要使译文看上去是译自英文,又要使译文在中国读者那儿能产生如同在外国读者那儿产生的欣赏效果,此外还要让中国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卞之琳之所以对译诗要求如此之高,还在于他丰富的译诗经验,而这些理论上的要求又反过来充分指导了卞之琳翻译实践的进步。如果仔细阅读卞之琳的译诗作品就不难发现,卞之琳译笔之严谨、选词用句之确切,不仅达意也可传神,将原作的音、意、形、神忠实地再现出来。例如英国著名抒情诗人托马斯!格雷的代表作《墓畔哀歌》,在卞之琳的译笔下写成:“晚钟响起,白昼报丧,牛群迂回,吼声起落,牧人回家,脚步踉跄,将整个世界留给黄昏……”托马斯·格雷以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逝去农夫的绵长哀叹。卞之琳准确把握住了格雷的创作目的和内心的哀思,因此在译文中也充分表现出了舒缓纡徐、凄凉哀婉、平实朴素的风格。至于原作的诗文格律,卞之琳采取了移植的方式,基本做到了亦步亦趋或者一一对应。此外,在《英国诗选》中,卞之琳译诗作品忠实原作的地方也是随处可见。实际上,在中国译诗界,能既忠于原作形式又忠于原作内容的翻译家并不多见。绝大多数翻译家在译诗实践中经常照顾了形式却损失了内容,或者照顾了内容却没了形式。卞之琳在两全其美方面是比较成功的。这得益于他对信达雅的深刻理解。他曾提出:信作为翻译的基础,是不允许译者随意增减译文内容的,但是信并不能完全代替原文;由于中西语言文化上的固有差异,达与雅在翻译中是必不可少的。正是在丰富的理论支撑下,卞之琳在翻译实践道路上才越走越好。
三、莎翁如有知,必赞之琳妙
卞之琳在他漫长的翻译生涯中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如《紫罗兰姑娘》、《莎士比亚悲剧四种》、《窄门》以及《英国诗选》等。同时,他还根据自己的翻译经验和对诗歌的浓厚兴趣,创作出了《鱼目集》、《十年诗草》和《三秋草》等一系列具有西方特色的诗歌作品。通过多年来对翻译工作的潜心钻研,卞之琳总结出了一套与众不同的翻译理论,并将这些心得体会和理论成果运用到他的《莎士比亚悲剧论痕》、《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等书中。卞之琳撰写的翻译理论和文学评论书籍对我国翻译工作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卞之琳为人熟知的翻译成果主要是他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翻译。他被国内翻译界普遍认为是研究莎士比亚文学的专家。虽然没有资料记载卞之琳开始从事翻译工作的确切时间,但根据他自己的回忆,他的翻译工作开始于 20 世纪初他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翻译的《西窗集》。当时《西窗集》译作在北京大学校内广为流传,颇受校内青年学生的喜爱。这也被人们视为卞之琳翻译工作的开端。从此,他便致力于翻译工作,并一发不可收拾。1988 年,卞之琳的《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被公开出版发行,这代表了当时国内研究和翻译莎士比亚文学的最高水平。在大多数国内外学者看来,卞之琳的《莎士比亚悲剧四种》与《莎士比亚悲剧论痕》是国内研究莎士比亚文学里程碑式的两部著作。卞之琳在翻译上的成就始于他对翻译的浓厚兴趣。从卞之琳在浦东中学读书时起,就对英文有着浓厚兴趣,并在中学毕业后报考了北大英语系。事实上,卞之琳对英语的兴趣还得追溯到 1926 年,当时在海门的卞之琳偶然间在别人那里看到一本《莎士比亚故事集》,他被这本书的精彩内容深深吸引,从此,他喜欢上了英国文学。上大学后,卞之琳在北京大学度过了几年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毕业后,卞之琳一直过着四海漂泊的生活,但他始终没有因为环境因素放弃过对英国文学的热爱。
四、完美不可得,极致终可期
卞之琳的翻译经验十分丰富,他在翻译领域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但他从来不会遵循某种固定的翻译理论或翻译模式。他曾说过,虽然自己多年来从事翻译工作,却没有依赖翻译理论。然而,卞之琳在翻译工作中,并不是毫无根据随心所欲地进行翻译,而是有他自己对翻译的理解和看法。正如他在一篇译序中提到,翻译英文诗歌时,要达到十全十美几乎不可能。因为诗歌与小说等文学体裁不同,它在创作时需要考虑到全诗内容、形式、韵律和意境的和谐统一。因此,译者在翻译诗歌时,很可能在不同程度上破坏原诗的完整性和协调性。虽然卞之琳对诗歌翻译的完美性并没有太大信心,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诗歌翻译的兴趣。他认真研究诗歌翻译的方法,试图在尊重原诗的基础上使译诗更加完美。
【浅析《译坛宿将》卞之琳的译海生涯及翻译思想的论文】相关文章:
哲学视角下的复译研究论文提纲11-15
谈译语的异化与优化01-16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论原文风格的可译性12-05
哲学视角下的复译研究提纲11-15
《傲慢与偏见》反讽译语探析03-28
对于《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译语赏析11-20
浅析论周敦颐的教育伦理思想的论文03-22
浅析明式家具的哲学设计思想论文03-03
论原文风格的可译性参考文献12-0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