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时间:2024-06-16 18:03:19 教育学 我要投稿

教育教学论文(必备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教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教学论文(必备15篇)

教育教学论文1

  摘要: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分析,提出些许做好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建议,以期使艺术类大学生更加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关键词:艺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工作,是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工作。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追求,对价值的取向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思想政治工作无处不有处处有、无时不有时时有。显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永不过时、与时俱进,常讲常新的话题。

  二、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1.重视专业技能而忽视综合文化素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一些原因,艺术教育被视为偏科。一些人学艺术并非完全是有艺术天赋和出于对艺术的爱好,而是为了考上大学;一些本具有艺术天赋文化成绩又比较好的学生却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而不愿报考艺术专业,加之大学教学过程中专业技能的含量较重,所以相当一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对文化课学习兴趣不浓,文化素质普遍较差。

  2.注重自我设计而淡薄政治理想信念。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关心政治甚至厌烦政治的心理。表现在虽然思维敏捷、思想活跃,但缺乏深度;关注专业,但很少关心时事;重视专业技能,但轻视文化理论特别是“两课”理论学习。而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发展”。

  3.向往自由而缺乏组织纪律性。艺术类大学生由于注重个人追求,加之专业授课方式和生活、学习方式等相对宽松的负面影响,造成自身纪律性缺乏,向往自由,因而较普遍地存在着纪律观念淡薄、生活作风懒散、学习纪律松弛等现象,随意迟到早退、不顾公共卫生、擅自外出兼职等问题常有发生。一些学生甚至选择了“粗放型”的生活方式,他们追求轻松安逸的校园生活,学习上怕苦、工作上怕累、生活上怕俭。

  三、做好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建议1.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任何一门艺术都具有强烈的综合性,仅仅具有某一方面专业技能的人是不会有大成就的。根据艺术类大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状况,我们不仅要认真开好现有常规课程,还应适量增设现代科学技术、历史、文学、社会学以及艺术哲学等课程,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文化讲座、名著导读、影视评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扩大学生视野,拓宽专业口径,提高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2.积极加强引导,弘扬主旋律。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学生,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生活是艺术创作唯一的和最丰富的源泉”的观点,自觉地深入到人民群众火热的生产生活中去,不断丰富生活积累,激发创作灵感,并鼓励他们多创作积极向上的、反映时代精神艺术作品;要突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把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使教育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3.把艺术写生和采风作为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式。艺术写生是高等艺术院校组织学生参加外出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在写生中通过对壮美河山的实地考察,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到当地文化演进,民俗、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存,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为今后的艺术创作积累形象素材;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文化下乡是学校组织优秀大学生将优秀文化带给广大基层人民的文化传播活动,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通过文化下乡深入到生活中去,向群众学习,汲取群众有益文化的过程。

  4.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正确引导学生的个性化追求。艺术专业的性质决定了要注重发展个体的个性化色彩。但个性发展极易向“个别”“另类”方面转化,因而要积极加以健康引导,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培养艺术学生正确的创新意识,形成个人的艺术特色或艺术风格。首先,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从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入手,利用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尊重他们的个性习惯和行为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次,教育学生认识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是统一的。个性发展应是一种能融入群体的个性化。学生在发展个性的同时必须全面发展,有合作意识、群体意识和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吴保华.论加强艺术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xx,4(2).

  [2]郭瑞吉.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科协论坛(下半月),20xx,(8).

  [3]陈勇.加强和改进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3(2).

  [4]孙传辉,林波.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探究[J].科技信息,20xx,(33).

教育教学论文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幼儿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主要包括了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卫星通讯技术、音像技术以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幼儿教育教学中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幼儿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因而,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应用策略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幼儿阶段是素质教育的起步阶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普通教育理念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1]。把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到幼儿教育中,使幼儿教育与时俱进,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传播快、内容丰富、实效性强等特点,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幼儿,使幼儿形成清晰直观性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2]。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更加符合幼儿喜欢新奇,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情境,增强幼儿情感体验

  在传统的幼儿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固化的教育方式,不仅忽略了幼儿的个性化特征,久而久之,还会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快乐的氛围中,增强情感体验[3]。例如,在语文知识内容学习的课堂上,尤其是在语言学习模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在课前准备好视频教学课件,并以图标的形式在电脑桌面上展示,大班的幼儿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与爱好来选择自己想要进行语言练习的内容,进而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对话练习。

  又如,在舞蹈表演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媒体视频,向幼儿展示出风格各异的儿歌、舞蹈。在《化蝶》舞蹈的学习中,教师利用教学课件把角色与音乐进行有机融合,使幼儿对蝴蝶飞舞的情景有直观形象的感知,从而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而且舞蹈动作十分形象。

  2、游戏教学,加深理解

  游戏化教学方式是实现快乐教学的基本途径,同时对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4]。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幼儿实现精神成长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全身心投入,不分主客体,和其他小朋友之间尽情交流与沟通。在充分的互动中,拓展思维,加深理解。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首先播放相关视频,通过动态化的视频,使幼儿对故事中小蝌蚪与鹅妈妈、乌龟妈妈及鱼妈妈之间的对话内容有所了解,之后将幼儿进行随机分组,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幼儿开展《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同时,教师要可以播放相关音乐,营造出良好的游戏氛围。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丰富对话内容。另外,由于幼儿在这个阶段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生活化角色模仿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与幼儿家长一同进行联合教学,家长利用数码相机把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地把这些视频播放,引导幼儿对这些生活角色进行扮演,不仅能够缩短教师的讲解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还由于幼儿对生活中的这些事物及交际比较熟悉,因而,理解和模仿起来比较容易。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引导幼儿积极发现问题,使幼儿的得到发展。同时由于幼儿会对一些问题产生不同的观点,此时,教师同样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获取相关的影像资料,对问题进行解答。比如,对于一些中班的幼儿,他们对坐公交车要不要买票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对此,可以播放乘车要买票的视频资料,当幼儿看到上车要主动买票或者出示月票的镜头后,就会懂得上车要主动买票的道理。

  3、播放视频,提高幼儿自律能力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律能力较差,针对这一问题,幼儿教师可以认真分析幼儿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视频动画,加强对幼儿的正确引导,提高自律能力。比如,幼儿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猴子过桥》的视频动画,动画片主要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只有一座独木桥,每次只能通过一只猴子,但是小猴们你争我抢,都想第一个过桥,结果在互相挤推中,有的小猴被挤到了河里,有的被挤伤了,此时老猴王说道:“如果你们再这样争抢下去,谁都过不了河,就让我们排队吧!”在猴王的指挥下,小猴们顺利地过了河,并且吃到了美味的桃子。教师通过播放类似的动画视频,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观赏兴趣,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文明礼让的道理,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总之,由于教育技术优势颇多,彰显了时代特色,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的一环,因而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策略的研究,采用科学化措施,丰富幼儿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增强课堂实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实现幼儿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教育教学论文3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行业特色 质量

  论文摘要:山东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高校,多年以来,一直坚持行业特色办学,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煤炭行业专门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特色优势专业;通过推进课程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探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新路子,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行业特色型大学依托行业而建,肩负着培养行业发展所需人才、引领行业科技进步、解决行业发展重大技术难题等重任。促进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不仅是大学和行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统筹和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均衡学科和地域的合理布局,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等教育规模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中国,要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由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多年来,山东科技大学(下文中的学校皆指山东科技大学)坚持行业特色办学,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性和多样性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教育应是个性化的、多模式的;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不应整齐划一,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质和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进行培养。基于这一认识,立足学校实际,学校构建了“精英型”、“应用型”、“复合型”三种培养模式并存的人才培养机制。

  1.选拔优秀学生创建励志班,实施精英教育培养模式

  学校从当年录取的理科新生中,按高考成绩与学生自愿的原则选拔40名左右的学生组建矿业工程励志班,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实行导师制管理,从数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四个层面进行培养。学生人学后即确定指导教师,使学生从人学开始就有专人指导。前三个学期强化数学、力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教学,第四、五学期强化学科基础教学,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在凝练学科大类平台课程的前提下,为每一平台课程配置课程设计或独立开设实验,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后一年半进人专业学习,以导师科研项目为牵引,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方法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以服务于煤炭企业特定人才需求为目标,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在8个煤矿主体专业实施了“定单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实行单独招生、定向就业,按“3+1”模式培养。学校根据煤炭企业的需求制定招生计划,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前与煤炭企业和学校签订协议,免费上学,按协议就业。前三年在校学习,第四年到签订协议的单位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科研训练,由学校和煤炭企业共同培养。

  3.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发挥重点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师资优势、科研优势和实验条件优势,学校在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本科一批招生的传统优势专业,实施了“工科专业十英语或法学专业”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在采矿、安全、地质、测绘工程等本科专业实施了“采矿(安全、地质、测绘)工程十英语(或法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将两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形成复合型培养方案,在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培养的同时进行英语或法学素质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既懂工程又会英语、熟知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生毕业时颁发两个专业合一的毕业证书和两个学位证书。

  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形成特色优势专业

  学科建设是龙头,要牵动龙头来提升整体;专业建设是基础,要夯实基础来创出特色。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改造传统专业,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加强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相互协调的本科专业结构与布局。

  1.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

  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停招了生源少、社会需求量小的农业机械化和教育技术学专业,减少了部分社会需求量不大的专业的招生人数,适当增加了传统优势专业和社会需求量大、生源好的专业的招生人数。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由资源与环境学院调整到土木工程学院,将分散在多个学院的广告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和音乐学专业集中起来组建了艺术与设计学院。在进行学科专业与院系调整的同时,新增了少量新兴学科、应用学科的专业,使专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趋于合理。

  2.依托重点学科,建设优势专业

  发挥重点学科人才和科研优势,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点为依托,制订了《品牌、特色专业建设规划》,根据规划,每年对拟建设的品牌、特色专业进行重点投人,在人才引进、教师队伍培养、实验室建设、信息技术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选聘专业建设负责人,定期进行考核。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一批以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等品牌、特色专业为代表的优势专业,并通过品牌、特色专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优势专业建设。

  3.合理设置新办专业,加大新上专业的建设力度

  学校制定了《山东科技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暂行规定》,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规划,遵循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合理设置新专业,严格新上专业的申请、论证和审批程序。新上专业必须制定四年建设规划,实行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学校每年给予新上专业100万元的经费支持,连续四年,对新上专业从师资培养、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推进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多层面。学校通过课程建设,不断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构建了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实现了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学校课程建设工作起步较早,先后经历了“一类课程—系列课程—试点课程—精品课程”等多个阶段。

  学校自1987年至1996年,三年一轮的课程建设工作共进行了三轮,建设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等23门量大面广的一类课程,占当时必修课总门数的38.7%。由于效果明显,原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和原煤炭部教育司分别在山东省和煤炭系统高校中推广我校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做法。1997年后,学校进行了更大规模的系列课程建设工作,建设了数学类、电工电子类、力学类、化学类等一批覆盖面广、影响大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20xx年,启动了“新世纪教改工程”,进行了省校两级试点课程建设,建设了《大学英语》等3门省级试点课程和一批校级试点课程。20xx年,根据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制定了《山东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意见》,大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着力建设了一批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目前,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山东省级精品课程17门。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提商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1.实施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导航计划,不断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自20xx年开始学校实施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导航计划,要求当年新进教师必须参加为期一年的教育教学导航。导航计划包括集中培训、老教师全程指导、观摩教学、互相听课以及讲课比赛等内容。导航计划实施七年来,由600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了培训,对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2.改革教学名师评选与考核制度,发挥好教学名师的导向作用

  学校从20xx年开始实施“教学名师工程”,引导广大教师把主要精力投人到教学工作中来。对当选的名师,岗位津贴浮动半个级差,同时对教学名师在开展教学研究、培养青年教师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学校每两年组织一次校级教学名师的评选工作,每年组织一次校级教学名师的考核工作,在校级教学名师评选考核的基础上推荐评选省级教学名师。目前,学校有39名校级教学教名师、6名省级教学名师,他们在教学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3.建设教学团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重点遴选和建设了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形成了团队合作机制。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促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教学资源的共享。推进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目前,己建设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山东省教学团队。

  4.完善教师培养办法,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

  支持和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访学,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到工矿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教师在访学和实践锻炼期间享受同级别教师的待遇,所需费用从师资培养费中列支。对新聘任的青年教师,第一年必须担任辅导教师,并安排其从事一至两年的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没有这一经历的教师不能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以提高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探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新路子,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1.构建“全过程、三层次、七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全过程是指从人学军训,到毕业设计实践教育四年不断线。三层次包括基础实践层次、综合实践层次、创新实践层次。七模块包括军训、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工程训练、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科研训练与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模块。

  2.建设校院两级实验中心,改革实验管理体制和实验教学内容

  改变传统以课程为中心设置实验室的做法,将全校分属课程管理的135个实验室,整合为13个校级实验中心,21个院级实验中心,实现了校院两级管理,资源开放与共享的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增加计算机仿真实验、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实习等,强化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目前,学校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内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搭建平台

  学校建成了全国惟一的校内实习矿井以及为数不多的全国先进大学科技园、测绘实习场、工程训练中心、电子工艺实习车间等校内实习基地。其中,校内实习矿井具有生产矿井的所有功能,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完成煤矿主体专业的大部分实习;省级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学生的实习园、创业的试验园、教师的科研园和高新技术的示范园。

  4.成立大学生科技训练中心,设立创新基金,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

  学校制定了《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创新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等制度,设立科技创新实践必修学分,将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纳人本科培养方案,优秀学生免试保送研究生。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工作,通过加大资助力度,扩大资助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实践;每年评选学生科技拔尖人才、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设立了科技创新奖、给予物质奖励。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大赛、创业竞赛、机器人大赛等多项比赛中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5.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开展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工作

  从20xx年开始,学校制订了完善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建立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制度,先在个别学院进行试点,然后逐步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全校开始实施。此项工作,在山东省起步最早,对保证和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育教学论文4

  图文并茂,是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教材的一大特色,这些插图就自然地成为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些插图中,有些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课文的内容,有些本身包含了重要的物理知识,有些则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范畴,根据实际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认为插图在物理教学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和欲望是人们力求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促使人们去寻找新知,激励人们不断地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初中学生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对学习和科技活动有极大的兴趣和爱好。利用初中学生这种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对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插图的兴趣,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文中的插图,使课堂的学习活动兴趣盎然,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学习接受过程是一个愉悦的思维活动过程,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很好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自然与生活的认识,哪些是已经具备了的知识,哪些还不知道其中的奥秘,可以通过学习物理进行认知与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科学的巨大魅力,产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与向往,萌发了探究欲望。

  二、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开始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较低,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大多数学生属于具体运算思维,或正从具体运算思维向形式运算思维过渡。在表达自然现象的物理过程时,单纯的语言文字表达有时显得苍白无力、空洞。由此课文特意安排了一些插图,来展示这个物理过程,使学生能通过插图,联系生活展开想象,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得以提高。如有关“力”的十余幅插图,通过对图的认识、理解,使学生见到“力”就会想到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避免了只有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问题。这类图在教材中占有量不少,教师在组织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充分地予以重视和有效安排。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材内容安排方面突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渗透德育,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强调了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设置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有的插图也不乏这方面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震撼学生的心灵。通过对新课程物理教材插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取向上有不可低估的导向作用。这些插图中所蕴涵的教育内容都贯穿在教材的各个章节中,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进行挖掘。

  四、“弥补”教学仪器不足,辅助实验教学,从而充分体现了物理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等方面的紧密联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科学,而初中物理实验既能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完整地反映实验过程尤为重要。由于农村学校基础薄弱,设施较差,配备不全。因此,利用插图可弥补教学仪器的不足。新课程初中物理教材内容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既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又注意联系生产实际,同时还注意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教材插图传递的信息中,伴有大量与科学内容相关的其他信息,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也同样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五、建立物理模型,强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规律的形成

  利用插图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初步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经常苦于物理现象的解释、规律的应用,对冗长的文字说明感到头晕脑胀,若充分利用插图,建立物理模型,避免教师的乏味重复,会使学生思路清晰、如释重负。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对这些插图作深入的、细致的分析,使学生养成从物理现象中建立物理模型的习惯,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许多插图总是从不同角度渗透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若有效结合插图,图文并茂地讲解,恰到好处地揭示插图的内涵和外延,用形象直观的手段感知物理知识,加快信息的接受,强化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教育教学论文5

  题目: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问题及改善策略研究

  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同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几乎占据了我国人口的70%, 而在地域发展过程中, 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展的高度, 因此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当前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新时期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教学资源问题进行探讨, 分析如何改善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现状, 为其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 小学教育; 教育改革; 教学资源;

  0 引言

  对学生来说, 小学阶段接受的教育是所有教育的起点, 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需要充分意识到小学教育对整个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整体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从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现状来看, 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不管是师资力量建设还是教育经费投入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素质教育也在实际教育中得到发展, 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需要引起重视, 即时发现、总结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为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

  1 当前小学教育的现状

  要想判断我国现阶段小学教育发展水平, 需要结合农村小学教育来具体分析, 因为农村小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的薄弱地区, 直接反应我国小学教育现状。从另一角度来说, 农村小学教育的开展直接影响到中学甚至大学教育水平的提升, 可以理解, 农村小学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已经获得很快的发展, 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过大, 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整体来看, 尤其是在教学资源方面, 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1·1 学校规模以及管理状况

  学校规模和管理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数量一直在变化, 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分布比较零散, 加上人口朝城市流动, 农村小学中学生数量不断减少, 同时还表现出区域上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分布现象, 甚至在有些地区并没有小学, 当地学生为了接受教育必须要到更远的地方学习,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虽然现在提倡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但是在看到其优势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中存在的缺陷, 在人口比较少的地区, 设立小学可能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但是如果将其与附近的.学校进行整合, 不仅能够更好地对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同时还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推动当地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学校的分布不合理也会造成教育管理上的混乱, 由于管理者的精力是有限的, 当区域内小学数量过多, 在实际管理中进行管理的难度也会加大, 很容易出现管理效果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引起教学混乱, 教学秩序难以得到保障。比如在一个区域内开展教学活动, 难以同步进行, 可能部分学校已经积极开展, 在另一部分学校则在很久之后才进行。

  1·2 小学的师资结构以及业务水平

  教师是教育开展过程中的活动主体之一, 教师的素质水平高低与小学教育质量是密不可分的, 当前我国农村小学中普遍表现出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1。教师队伍整体上表现出的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农村小学教师都属于半路加入教师行业, 并没有接受专业的师范教育, 就走上讲台开展教学,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效果。同时对音乐、美术等科目存在严重的教师缺失, 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兼任;2。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 表现出明显的老年化倾向, 教师队伍缺乏人才储备, 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例如很多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教师依然站在讲台耕耘, 加上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使得很多教师并不愿意到农村教书, 致使农村小学师资队伍难以得到人才补充。可以说教师队伍的缺失问题和年龄断层问题是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3 教育设备欠缺

  教学设备的短缺一度都是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软肋, 这是由于地区经济的差异造成的, 以至于教育经费有所限制, 这也是目前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普遍硬件措施的问题。与城市地区, 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小学相比较, 很多农村小学中严重缺少教学设备, 没有电脑, 没有多媒体设备, 甚至开展简单的教学也会因为设备的缺失难以进行, 学生只能依靠单一的教材和教师的讲解来进行内化理解, 这需要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思维想象能力才可以, 否则容易造成农村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脱节, 这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不利, 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阻碍影响, 非常不利于农村小学教育的继续发展。

  2 改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现状的策略

  2·1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是改善教学资源现状的前提条件

  意识影响实践发展, 教育的开展首先需要从思想层面进行改变。要想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 首先需要针对现阶段人们对教育抱有过多的功利性以及盲目追求的教育理念进行改变, 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错误思想, 将人们的关注点向学生的内在素质提升至综合素质的发展上。一般来说, 需要教育部门、教师、以及家长三方面同时改变:

  (1) 教育部门需要改变过去单一的教育评价系统, 避免分数与升学率决定学生的发展, 可以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正视自身, 从而以健康的心态成长发展, 引导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 “学有所长”;

  (2) 教师队伍需要转变教育理念, 认识到教育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育, 不能只针对少数学生开展, 同时要注意对学生树立正面的积极的引导, 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放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 并且可以适当运用教学资源或设备开展启发式教学;

  (3) 农村地区学生家长除了在积极配合教师的引导下也需要改变功利性教育理念, 理解孩子的出路并不是唯一的, 孩子的未来需要根据孩子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让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

  2·2 做好师资队伍培训工作, 提升农村小学师资队伍综合素质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思想意识、职业道德素质以及年龄结构差异过大等问题,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1) 增强职业意识。

  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首先需要具备有高水平的职业意识, 将教师岗位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 以此作为事业不断发展的驱动力。切实加强农村教师的事业心意识, 树立身为教师所具备的荣誉感与责任感, 改善当前中国农村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仅仅将教师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的错误认识, 从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提升教师的内在使命感, 以此保证教师的教育工作实施开展, 执教水平逐步提高。

  (2) 搞好师资培训。

  做好年轻层面教师的培训工作, 为教师的茁壮成长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有事业心, 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许, 有上进心, 需要学校在进行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尤其对农村地区的教师进行重点培训, 可以是学校定期开展的教师培训讲座, 也可以是选取优秀教师进入其他学校进行培训, 与教育专家做密切交流。内容除涉及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外, 还可以增加管理学生的主要方法、手段以及心理健康辅导等内容, 促使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更加专业、游刃有余。通过教师培训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从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专业基础进行全面发展, 打造一支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学业务能力强、具有优良作风的队伍, 为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2·3 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地方政府需要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进行地方财政预算时有意识地对农村教育发展进行倾斜, 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政策投入。同时国家教育相关部门也需要对农村教育事业给予一定的财政帮扶, 尽可能的给农村教育发展提供教育倾斜, 调整好在不同教育层次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投入比例, 对经济发展困难的农村地区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此外, 还可以集聚社会力量, 利用媒体作用倡导社会爱心人士捐款, 以缓解农村教育事业的经济压力。

  3 结语

  不管是义务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都是建立在小学基础上的, 从这里出发培养人才, 是个人健康发展、综合素质提升以及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起点。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村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但是却面临着来自人们思想意识、相关教育资源设施落后以及师资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的影响, 这都极大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影响, 需要充分认识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不断加大财政投入, 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更好地为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创造条件。只有切实从农村小学教育阶段抓起, 才能真正促进我国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仕徳。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才智, 20xx, (14) :185。

  [2]刘莹。重庆市农村小学教育师资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20xx。

  [3]黄峰。农村小学教育软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xx。

  [4]臧诗军。苏北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问题剖析[J]。改革与开放, 20xx, (04) :171。

教育教学论文6

  一、发挥学生在英语阅读训练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改革重点是把过去重视视语法和词汇的学习的重点削弱,加强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中开展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打破以往教师为学习中心的教学模式,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习英语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去学习、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英语阅读的主人。

  二、加强语篇在英语训练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英语阅读训练教学主要是从阅读中学习英语的词汇、语法等内容,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掌握学习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随着学习英语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知识、经验、文化意识、习惯和技能都的得到了很大提升,使他们能轻松的进行阅读,学生也会从阅读中学习单词和语法不断转移到获取知识的.层面上来。特别在学习不同体裁阅读材料结构时,可以很快理解。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文章的段落进行综合理解,充分明白文章的思路是如何构建,才能更好的把握阅读材料的主要意思,从而才能更好的开展英语阅读训练的学习能力和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重视课外课外阅读材料在英语训练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高中毕业生36万词以上的阅读训练。这样,单一靠课堂上提供的教材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必须加强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阅读材料种类上的选择,比如说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都要适合高中英语阅读训练的教学实际水平,而且还要不断激发学生的乐意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快乐,在阅读中找到兴趣,从而能很快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材料可以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文学名著、幽默故事、历史传说、新闻报道、史地常识、报纸等。

  同时要求所选的英语阅读材料还要具有可拓展性,并且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内容不能过时老套,要具有新和时效性,要紧扣当今热点话题,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科学性、要真实、具有艺术性等,难易程度适中,符合高中学生实际阅读水平。适当增加具有挑战性的阅读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体验成功阅读的快感,让学生有持续的阅读快感。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四、小结

  高中生英语阅读训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心理过程,高中生英语综合阅读能力的养成是一个不断积累的复杂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是一项困扰中学教师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不断诱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英语语篇的不断学习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进行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

教育教学论文7

  【摘 要】

  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繁杂的任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采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形成科学的教学理念,推动中学阶段作文教学低效理由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

  中学 作文教学 低效理由 教学策略

  在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学低效的理由出现在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目标方面、教学内容方面、教学策略方面、教学对象方面。因而,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从理论部分以及实践部分着手解决教学低效理由。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中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惧怕心理,并且将写作训练看成了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这就导致了教师布置的作文训练题目学生通常需要几小时去构思。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理由就在于学生写作态度不够端正,将每一次作文训练当作是“完成任务”,致使学生走了许多弯路。因而,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想法,从而摸索到正确的'写作策略。布置写作题目时,需要对题目、题材、字数等要求适度放宽。

  例如,在学习了《听故事讲故事》这一内容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写作题目“我听的一个故事”,描述手法以及字数都没有规定,写作训练开始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同学们都听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老师喜欢的故事有神话故事、童话故事,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探究理由,若是这个故事我没看明白或者认为故事没有到结尾的时候,我会让同学们把故事讲完。”教师在布置作文训练题目时,未给学生明确字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学生心理压力,但是,在无形之中也给学生提出了更高写作要求,即将故事写完整。站在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并不清楚教师意图,甚至会认为老师要求并没有太多限制,因而,也就更愿意去写故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写作效率会有进一步提高。

  2.教给学生写作技巧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觉得无法对事件进行具体描述,有部分学生即使做到了将事件完整的描述下来,然而,事件描述却不够生动、形象。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理由就在于学生未能掌握写作技巧。

  例如,在学习了《培养良好习惯》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掌握写作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写作技巧。可以通过让学生读课外书籍、坚持写日记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若是学生能够坚持阅读课外书本或者是写日记,写作水平能会有所提升。

  3.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交流

  教师在学生写作情况中能够发现学生思维被束缚,若是不能快速突破这个“瓶颈”,学生就会感到学习的压力,使得写作积极性大大降低。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站在学生角度深思理由,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写作经验,从而做到不断反思总结。

  例如,在学习了《大作家的小老师》这一内容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写作题目“我眼中的语文老师”,全体同学都写这个作文题目,写作训练完成之后再进行成果交流。教师选取的写作素材学生都很熟悉,并且描写的都是同一个对象,因而,在进行成果交流时,学生能够从自身观察角度以及其他同学观察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教师组织全班同学相互阅读作文,并且交流心得体验,推动学生思维“瓶颈”的突破。

  4.作文素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

  中学阶段作文训练出现套话、假话现象的理由就在于作文素材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因而,教师在进行作文选题时,应当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要让学生有事情可写。

  例如,教师给学生布置“描写春天景象”的作文题目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公园参观或者是在学校游览,通过切身观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春天美景。通过这种教学策略的采用,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话可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如,在中学阶段教科书中,安排了一个“综合学习”章节,涉及到的内容有“读读背背”“口语表达” “我的小笔头”。其中“我的小笔头”布置的写作素材与课文内容相近,并且与儿童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例如,“长大我想成为……”“我的小动物朋友”“童年乐事”等。

  5.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

  给人带来愉悦感觉的事物通常能够使得兴趣大大增加,因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评阅作文时应当不断对学生激励表扬,从而树立学生自信心。

  例如, 体作文水平不高,但是,其中不乏一些亮点词句。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语或者是口头表扬等形式激励学生。优秀作文可以在班级后面的墙壁上张贴,若是有机会也可以向中学生刊物推荐发表。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使得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还应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看实物、看图片,通过带学生游览、参观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会留意观察周围事物,养好良好的习惯。

  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繁杂的任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采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形成科学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行为应做到严谨,尽最大努力克服无关干扰。同时,站在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来说,应当为语文教师营造和谐、 的教学氛围,使得教师安心于课堂,推动中学阶段作文教学低效理由得到有效解决。

教育教学论文8

  一、进行有效的备课

  教师的备课应当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而教材则是课程标准最直观的体现,教师应当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进行有效和具有创造力的教学。在备课时应当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通过备课老师的交流讨论,整合集体的备课思路,形成初步的教学预案。其后,每位教师还应该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初步的教学预案进行细致的整理和修改完善,再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另外,在对每个教学环节设计的时候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知识以及所掌握的技能情况、学习潜能、学习兴趣和需要等方面的因素,还应特别注重对教学评价的设计。最后是对学生习题的准备,选题的布置不要随意性,而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学生的选做以及必做题目,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新教材的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

  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编写的新教材完全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不再是以知识的逻辑性为依据进行编写,而是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其认知水平进行编写,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并具有很强的探究性、直观性。要促进学生对教材知识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就应当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创造性再加工,根据学生情况以及课程标准将教材变得更加简单易懂,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和接受,以此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新教材是以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一步到位只会让学生感觉到困难,丧失学习信心,这种逐渐增加学习难度和深度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接触化学知识,变得乐于学、主动学。

  三、巧妙的实验设计

  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是能够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气氛,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从而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以及个性发展[1]。作为化学教师则应当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教学作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有着极好的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化学的实验教学。

  (一)让学生亲自动手参加实验

  演示实验是中国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为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更加形象,便于理解记忆。传统的实验教学大多是教师在讲台上演示、讲解,一人独唱,很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展示。首先,这种只有教师动手演示实验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学生亲自动手的做实验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时发现操作中的自身问题所在,也更易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尽量引入趣味实验

  45分钟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聚焦课堂,则需要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费心设计,在课程中引入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实验则无疑在让学生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也达到了聚焦同学们注意力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学生自行设计趣味性的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样就可以让同学们在娱乐中无形的加强了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增强了的同学们对化学的探究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实验,绿化实验

  化学实验在整个高中的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学生学习和验证化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同样是提升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方法[2]。然而,在教材中要求完成的实验当中有一部分存在着用药量大、实验产物和药品有毒、易发生事故等不利因素,不能很好的开展实验,更不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因此,就需要老师对化学实验的进行改进和创新,使其在操作上更加简单方便,同时尽量解决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也是一种对化学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具有一定的有利意义,同时也是坚持化学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四、有效的教师讲解

  课堂教学固然需要着重对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也绝对离不开教师的讲解和点拨。教师清晰有效的讲解可以在学生的自主研究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和易错点、难点等方面进行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和分析解决疑难部分。讲解的内容多少、讲解的思路方法、用时的长短都是需要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教师的有效讲解,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真正达到高效课堂。

  五、师生交流

  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样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之一。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理念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方向。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合作,首先是需要让每位学生在课堂都能认真对待和集中精力听取,这就需要教师的课堂需要有一定的吸引力,问题的讲解应当难度适中,进行有策略的讲解。其次,是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关注,哪怕是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亲善的笑容,从小处出发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若能这样充分根据学生的认知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化学的有效性也必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课堂是教学的载体,课堂是治学的终端。如果每一位任课老师都能做到“有效课堂、有效教学”,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从面达到良好的学习效益。当然,实现“有效课堂、有效教学”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地方。“让每一堂课都成为有效课”,这是我们每一位老师一种追求,更多的是一种责任!

教育教学论文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导致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不断提升。所以在初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的发展进步,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渗透审美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情操修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保证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审美教育

  音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因素,是人们追求生活享受、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重要手段,所以音乐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效地感受音乐的美妙,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生活品质的提升。那么怎样才能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只有对音乐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才能够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对音乐中的美进行具体的感知。对于初中生来说,所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学习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学生都是比较渴望学习音乐课堂知识的,但是学生所喜欢的音乐大都停留在流行音乐的层次上,加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对《春晓》这首歌曲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会对学生进行曲谱的教学,让学生对曲谱进行跟唱,在此基础上直接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并让学生进行音乐歌曲的反复练习,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体验音乐中的美,还会因为被迫地进行音乐知识学习而降低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采取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例如,教师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中国人民通过不断斗争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加深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歌曲内容学习的兴趣,从而再让学生对歌曲进行欣赏,让学生体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从而发现歌曲中的美,有效地渗透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升。

  二、创设合理的音乐教学情境

  音乐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音乐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对音乐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体验,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与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音乐教材的内容,具备专业的音乐素养,能够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有效地渗透审美教育,提升学生对音乐中美的感受。例如,在学习《丰收之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秋日田间、果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丰收之时农民的喜悦和田间作物的饱满,感受农民的不易和食物的可贵,进而让学生对歌曲进行赏析,加深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合理对音乐内容进行分类

  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大都是按照课本教材的思路对学生进行音乐课程的讲解,初中音乐教材内容中已经对音乐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划分,所以教师还需要对音乐的音律和歌词内容进行有效的分类,让学生在接受同种类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对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体验和欣赏,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喜好,要准确把握音乐的内容,要对音乐进行整合归纳,从而在音乐教学中合理渗透审美教育。例如,在学习《走进西藏》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让学生学习歌曲之后,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藏族歌曲,加深学生对西藏文化内涵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关于西藏歌曲的表现形式,比如《回到拉萨》《青藏高原》《天路》等,让学生在具体的音乐环境下体验关于西藏的歌曲中所表现出的豪迈奔放、热情洒脱的感情,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更好地渗透审美教育,就需要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确立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并且将音乐歌曲进行有效的整合归纳,对学生进行课外歌曲的赏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中独特的“美”的感受,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璇.浅谈美育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xx(46).

  [2]林秀清.浅谈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J].音乐时空,20xx(21).

教育教学论文10

  摘要:参照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当前的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性值得关注。注意引导学生对欣赏课的正确态度,让学生真正享受音乐,给他们以想象的机会,让他们在多样的课堂形式中增加欣赏的积极性,可以提升老师”教”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有效教学

  高中音乐欣赏课多年来一直在发展与改进,但身处备战高考氛围极浓的高中教育条件下,能否实现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教学,真正实现其课程目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简单地说,高中音乐有效教学其实就是要解决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才能更好地实现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的问题。本文想结合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重点谈谈“老师如何更好地教”的问题。

  一、有效课堂的起点:学生的课程意向性

  就一般的教学规律而言,教学行为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学生对一门课的意向性成为影响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高中音乐欣赏课,很多学生因为它不是高考科目,心理上轻视、行为上漠视,甚至拒斥。这些反应和态度如果不加以改变,会使音乐欣赏教学变成“空谈”,逞论教学效果?所以,有效教学的第一步,我觉得应该从调查、分析、转化学生的学习意向做起。每当接手新的班级,我部会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带生对音乐欣赏的态度,然后归类总结。我发现,学生之所以对音乐欣赏课有一些不正确的态i="",生活环境、生活阅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生们对音乐欣赏的认知也有片面性;家长人为的负面影响也会加剧这种态势。了解了这些问题,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分别和存在不同态度的同学交流看法,尽量引导他们改变对音乐欣赏课的看法。无论效果如何,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的态度,倾听他们的心声,引导他们的行为,是实现音乐欣赏课有效性的前提。

  二、有效课堂的实践:是“享受”音乐,而不是“听讲”

  音乐高中音乐欣赏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力,让学生“享受”音乐,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欢乐和激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的音乐欣赏课堂,不是让学生去欣赏、享受音乐本身,而是在匆匆地听了一遍两遍后,立即转人长篇大论式的对于作品背景、作者生平、作品大意、曲式结构、音乐风格等等的讲述。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于是音乐欣赏课从一种享受活动,变成了一种“听讲”活动。精要的“讲”固然必要,但从教3的有效性角度去看,大量学院式的繁琐讲解,不仅不会促进学生欣赏能为的提高,反而会让音乐欣赏课变得面口可憎 r严重影响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对音乐的享受_绝对不是老师讲出来,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聆听丰富的音乐午品过程中绍养起来的。所以,没有真正的音乐砂赏实践,是培养不了音水欣赏能力的。

  三、有效课堂的手段 : 多媒体课件的适当使用与学步的解象机会

  目前的高中音乐欣赏课老师仁J都喜欢用夕媒沐铺助教学。多媒体声、光、图、色俱佳,可以使学生人情人境,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但是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我觉得i}的问题在于:过于频繁fi.用多谋体l果件救学,对课件不加选择,不做适板性改动,套路化或者商业化的画面和演绎方式,可能会束缚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我们鼓励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音乐作品产生具有个人风格的独特想象;我们应该利用音乐欣赏为载体,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所以,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趋同化的感觉体验将不利于课程标准中设计的相关目标的达成,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所以对于生活积累比较单纯的高中生,我们似乎应该注意课堂上“留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想象机会,而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的“狂轰滥炸”。

  四、有效课堂的形式: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促进欣赏课的有效教学

  在新课改精神下,作为一门不参加高考的科目,音乐欣赏课更应该在课堂模式上有改革的力度。但现实情况并不总是如此。我们大部分情况下只是满足于让学生听歌、唱歌、看视频、看表演,或者分析作品,练习发声等等。

  高中音乐欣赏课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为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如果说我们做足了“听”和“唱”的功夫,还应该做好学生“想”、“说”、“做”的功夫音乐欣赏不仅仅要让学生喜欢欣赏,还要让学生能欣赏、会欣赏,进而弃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平时的课堂上,为什么不能因时因地制宜,采用讨论式教学、表演式教Z创作式教学等教学形式呢?讨论式教学是一种民主的.教学方式,它能活双 r" i ::}堂气氛,深层次调动学生欣赏的}N ty }}。通过讨论,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思专、表达他们对音乐的体验、理解,从而分享、深化音乐欣赏的经验。与讨论式教学相比,表演式教学更有利于调动学生“想”、“说”、“做”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思考,以表演的形式创造性地连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更深人地思考音乐和生活的意义。如果说前两种形式较为容易的话,对于高中生而言,音乐创作可能是最难的。但是如能适当地引人简单的音乐创作,让学生有挑战的快感,这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不无裨益。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学生去创作一首完整的歌曲,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在欣赏的各个环节中加人创作的因素,比如可在学生的即兴表演中要求创新,也可以在理解作品时创作小标题等等。

  总之,音乐欣赏是高中音乐教育中不可取代的组成部分。要提高欣赏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大胆创新,努力激发学生的欣赏积极性,并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学生去了解音乐,感受音乐,享受音乐。

教育教学论文11

  一、明确教育目标,能够因材施教

  随着钢琴学习的生源规模不断增加,学生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校学习之前就有较好的钢琴基础,对于音乐的领悟力也较强,这样就可以扩充练习曲目的范围、种类以及难度。而有的学生基本功不扎实,音乐表现力也欠佳,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充足的耐心,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课程,进度,不仅要夯实基本功,而且要不断提高表演水平提升感染力。

  二、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和强化

  尤其对于初学者要打好基础,牢记理论原理,以及各种指法要求,触键盘、手指下键的要求等等。要坚持长期训练夯实基础,帮助学生在初始阶段提升兴趣、培养意志力、提升音乐素养,达到训练应有的效果。弹奏技巧也是重要的练习项目,通过加强技术训练能够使学生掌握更纯熟的演奏技法,学习表演技巧,逐步认识旋律、和声、织体三者的关系。以提升乐感为基础,积累演奏经验,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科学性

  要求学生认真记录课堂笔记,更好的跟进每堂课程的内容,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为学生渗透课程要旨。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形成独立思维,挖掘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提高演奏速度和准确性,逐步提升对作品的熟练程度。其次,教师应将自己的演奏经验有条理化的提高到理论认识的高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对比教学等方式,多渠道,多角度的对学生进行渗透,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增加音乐作品鉴赏课程,钢琴文化介绍,组织参加音乐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艺术素养,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学生应该熟知更多的钢琴艺术,全面的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钢琴文献,通过阅读不同风格的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使他们具备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

  四、构建完善的评价和测试制度

  科学良好的评价制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肯定,从而更有信心的学习。尽可能的多鼓励、挖掘学生的潜能和长处,减少心理负担,使之成为一种学习的动力。将每次的评价和测试成绩有效的保留,定期进行分析对比,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走向,及时发现进步并予以肯定,而对于产生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和纠正。使学生更好的认清自己的不足和优势,能够进行自我指导和锻炼也让教师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定期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保存并定期进行研究,发现教学内容的遗漏,完善教学方式,明晰每个学生现阶段的问题,可以有的.放矢,明确下一阶段的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成效,也能有效节约资源和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完善教学设施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课程一直存在着教师无教材,没有内容规划,无大纲指引,较为松散随意。教师应该制作教学教案,按照计划进行规划安排,按照统一标准,规范课程记录,避免个别课程的随意性导致最终整个教学进程的打乱,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需要统一教学教材,加强与艺术团、歌舞团等专业机构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也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技术纯熟的,优秀的表演者,邀请演奏家进行讲座或者交流会,丰富学生的课业生活。在进行钢琴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接触到其他乐器,为了使学生熟悉伴奏,学会乐曲的融合要开始其他介绍伴奏乐器的课程等等,帮助学生丰富创作灵感,更加全面的学习钢琴。

  六、创新教学理论学习国外经验

  学习借鉴域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高师音乐教育成果的一种途径,在针对我国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和已经较为成熟的教育管理制度、高效的教学方法等等,都是推动教学理论创新和完善教学模式的途径。在课程当中,教师也可以涉猎和尝试国外的教育方式,定期让学生进行反馈,了解学习进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七、结语

  随着社会文化的丰富发展,音乐教育逐渐走向国际化,能否与国际接轨,培养优秀的钢琴人才成为重要的课题。整体培养未来年轻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是发展钢琴教育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基本演奏技法及音乐表现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方法与要领,在使学生在掌握科学规范的方法的前提下,使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以演奏技能培训为主的教学理念。钢琴教学过程需要具备一个系统正规的教学规划,教师应该开拓思维,创新教学思路,根据整体目标和培养规格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充实合理的知识结构及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再次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培养钢琴人才,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

教育教学论文12

  一、目前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本人对目前贵州的高中地理教育现状表示堪忧。贵州的初中地理不中考,只会考,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地理基础基本为零。加之社会对地理有偏见,认为地理是副科。为了升学,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中考科目上。哲学观点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初中基础的好坏对高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基础好,学生会学得很轻松,对本学科的兴趣高,就容易取得好成绩。反之,基础差会严重干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出现放弃心理,对高中地理教学极为不利。其次,每个中学对高中地理重视程度不同,一定程度制约着高中地理教学的健康发展。多数高中都是重理轻文,理科学生多,文科学生少。地理属于文科,但其偏理科,学习难度丝毫不亚于数学,有“文综里的数学,得地理者上重点”的说法。高中地理不像初中地理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知识容量巨大,学生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再次,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进度,使用统一的教辅资料,地理教师各自为政,一厢情愿,不遵循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大搞题海战术,结果事与愿违。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成为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发展的严重障碍,就会干扰素质教育的推进,同时也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主旨。只有找出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才能从根源上消除它们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贵州初中地理不纳入中考并非个例,相比相邻省市(四川、重庆),这样的.做法并不明智。中考不考地理,高考又要考地理,地理学科这样尴尬的地位又怎会得到重视呢?很多学校只重视语、数、英等科目,目光短浅,其他学科一样重要,只是分工不同。学好高中地理,有利于提高文科综合分数,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牢牢把握主动权。然而国人的思维尚未转变,地理在国外相当重视。在国人大喊学生减负的大背景下,初中地理无奈成为牺牲品。我们看一看高中地理的知识模块,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必修一),人文地理(必修二)、区域地理及区域发展(必修三)、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防治(选修四和选修五)。高一没有分科的时候,每周两节地理课,根本无法保证完成教学任务。高中不像初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要求更高。高中教师既要保证高效的课堂教学,又要批改作业,讲解教辅资料,完成学校布置的其他工作。可想而知,地理教师的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容易出现不良情绪。面对紧张的课时、基础薄弱的学生,还要维持班上的课堂纪律。再加上每个教师的实际情况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就出现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同事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无法做到步调一致,统筹规划。加上学校狠抓升学率,采用低效的题海战术,却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大部分时间用来考试和做题,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还有就是学生自身因素,比如,自信心不足、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多或少影响着高中地理教学的长足发展。

  三、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初中地理,在中考总分中应占一定比例。这样学生才会在思想上重视,才能在地理课堂上端正态度,认真学习。良好的地理基础不仅为高中地理教学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师生负担,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让学生不再对地理产生恐惧和厌恶,从容自信地面对高考。学生能灵活地运用知识,掌握答题技巧,在考场上尽可能多地拿高分。其次,各个学校应从本校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课程表,增加高中地理课时。在分科时,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文科和理科只是学习的内容不同,以后同样可以考入高等院校。而且文科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为将来走入社会为人处世也有指导意义。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学习好文化知识,总有用武之地。高中地理是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师生共同付出,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就会取得社会的认同。况且有些学校的文科甚至超过了理科,重理轻文的观念应该摒弃。再次,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学会团结协作,在学校和教研组的统一调度下,科学地制定教学进度,使用统一的教辅资料。经常开展教学交流活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比如,运用Flash课件,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无法突破的重、难点。创新教学思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开展新课导入,做好教学反思。深入学生之中,了解他们对高中地理的看法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才有未来,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在新课改中,一马当先,取得长足发展。

教育教学论文13

  一、教学个性化在体育教育师范类学生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1.执教形象方面的个性化要求形象主要指的是形体、面貌、动作等几个方面,教师的形象个性化就是教学形体、精神面貌、教学示范等的个性化,这几个方面的个性化既有先天的遗传又有后天的培养陶冶。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以丰富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在课堂中塑造出精神抖擞、积极进取的个性形象,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产生深远影响。体育教师优美的形体、良好的行为示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模仿心态,也给了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起到了表率作用,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精神面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心态和内在的修为。运动技术动作示范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正确的、优美的运动技术和示范,不仅给人直观的视觉体验,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2.教育者执教语言方面的个性化要求教学个性化首要的要求就是教学语言的个性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通过语言来反映和表现,而教学语言分为直接语言和间接语言,个性化的教学语言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思维,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个性化的直接语言要求准确、规范并兼具逻辑性和系统性,语言的表现要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逻辑。在教学中教师用直接和间接的语言,能动之以情,让学生感到很亲切,找到学习的乐趣,便于学习的深入。教学个性化的直接语言和间接语言,对室外教学和动作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如篮球裁判动作也是一种间接语言,规范和带有个性的动作能给人不同的感觉。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师的个性特点,将直接语言与间接语言结合,把生动直观与明确的语言结合,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语言艺术风格。

  3.教育者执教方法和组织方面的个性化要求个性化教学要求教育者将执教方法和组织方法个性化,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和组织的设计时,要从学生、教材、教学目标和场地、环境的实际出发,并结合自身特色,在一定教学策略指导下,以教学个性化的要求制定教学方法,通常以施教者个性化的一种方法为主,融合多种方法,形成一套优化组合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这种教学方法的制定不仅要体现制定者的创造性,更要体现教学的多样化和因材施教性,使体育课的教学能真正做到教学的个性化。

  二、教学个性化培养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中的应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应用

  主要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通过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系20xx级本科学生进行教育个性化理论的培训,建立学生个性化教学的培训模式;第二步是在进行了理论培训的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在教学实习的过程中运用教学个性化的模式进行教学,对教学实习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反馈,统计和分析调查数据,最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个性化培养模式进行综合评判。

  1.教学个性化培养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中的实施

  (1)实践方法。通过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系20xx级本科20名学生进行教育个性化理论的培训,其中女生12名,男生8名,并在教学实习中运用教学个性化的理论进行备课,在实习结束前对实习生所教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反映教学的效果。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行为的'动机需要、态度、价值取向,活动行为的周期,组织与管理形式,活动内容与活动项目等。

  (2)调查的实施。制作问卷调查表,被调查的学生独立完成调查表,并现场收取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184份。调查问卷进行男、女分类汇总,用Excel统计处理。

  2.实习生对个性化教学认知的调查结果

  (1)实习生对个性化教学的态度经调查,实习生在经过个性化教学理念的影响之后,对于个性化教学的态度呈现出认同和支持。大部分实习生认为个性化教学对于培养教师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很大的作用,

  (2)实习生对个性化教学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的设计对策的调查在对实习生个性化教学中,依据理论建构对教学内容、教学形象、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和组织的个性化要求,对体育教育学生进行教学,并要求学生在教学实习中运用教学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和要求进行教学。85%实习生认为教学内容的个性化设计比较难,对于个人的教学个性化把握较难;50%的实习生对于教学形象的个性化定位难以把握,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对于教学形象不自信;90%的实习生认为相对前面几点,教学语言的个性化的实施较容易,但对于个性化语言的评价较难;85%的实习生对教学方法和组织的个性化要符合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相对难度较低。综上所述,根据实习生对于教学个性化的理解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习生普遍认为个性化教学过程的掌控是最难的,其次对于个性化教学中“个性”的发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3.个性化教学的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于个性化教学认知调查显示:大部分的中小学生,在教学前对于个性化教学了解较少,对于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了解不多,只有很少部分的学生对个性化教学有一定的了解。在经过实习生的个性化教学过程后,大部分学生对个性化教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个性化教学缺乏了解。

  (2)对个性化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经过三个月的个性化教学过程后,学生对于个性化教学的效果有了深刻的体验,通过对学生个性化教学效果的调查,65.2%的学生认同个性化教学对于提升学习兴趣的效果,88.7%的学生认为个性化教学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58.7%的学生认为个性化的教学能促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86.9%的学生对于个性化的教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实习生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所遇问题总结与分析在教学的组织中很难照顾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只能针对施教者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将施教者个性化的教学运用于教学的组织和方法上,给学生留下个性化的教学影响,使学生能够形象化地理解教学的内容。由于教学个性化是相对抽象的概念,在实施中教师对于个性化教学理念的把握和实施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统一,个性化教学的效果也会存在相对的差异。同时学生对于个性化教学理解更也不尽相同,学习程度有深有浅,因此学生在个性化教学后表现出的差异是正常的,具体分析见表5。

  三、结论与建议

  上述调查分析表明实习生对于个性化教学的认知和感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了解个性化教学前后展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学生在个性化教学前对于个性化教学认同率较低,在教学体验后展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大教学个性化的实施,让教学个性化的理念融入学生和教师的思想中来。分析还表明在对实习生个性化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个性化设计比较难,对于个人的教学个性化把握较难,教学形象的个性化定位难以把握,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对于教学形象的不自信;教学语言的个性化的实施较容易,但对于个性化语言的评价较难;教学方法和组织的个性化要符合教师教学的个性化不难。教学个性化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在个性化语言、形象、方法和组织的基础上实现教学个性化的设计。

教育教学论文14

  一、高职音乐欣赏中存在问题的改革策略

  (一)在音乐欣赏中纳入流行元素当前的高职院校音乐欣赏中,内容多是一些经典曲目,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对其内容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乐欣赏教学的质量。对此,教师要注重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纳入一定的流行元素。学生往往对于当下的流行音乐比较感兴趣,这也符合其审美特点,教师根据这一点可以因势利导,以流行音乐中的积极元素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如在欣赏经典民歌《康定情歌》时,可以让学生先对凤凰传奇改编的《康定情歌》进行欣赏,进而回归传统的曲调。在欣赏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对两个版本进行对比与评价,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音乐欣赏对于音乐的欣赏不能简单地从听觉方面进行,还要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可以帮助其更好的理解音乐,感悟音乐中的情感。教师在平常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进而更深入地体会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如在欣赏音乐《白毛女》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进而使学生对白毛女可怜的身世有所了解,这对学生融入音乐欣赏中有极大帮助。

  (三)加大音乐欣赏中的文化知识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借助音乐的欣赏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是当前高职音乐欣赏教学中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对于音乐的欣赏不能仅仅停留在曲调与歌词层面,每一首音乐的产生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不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就无法进一步了解音乐中的内涵。如在欣赏名曲《思乡曲》时,教师要对学生明确此曲创作的背景,让学生感受到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月里,这首音乐带给国人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只有对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有了一定了解,才能真正进入音乐欣赏的环境,实现精神世界的升华。

  二、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教学要充分发挥音乐对学生的陶冶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当前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将流行音乐融入音乐欣赏教学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结合相关文化与音乐欣赏等,逐步培养其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高。

教育教学论文15

  社会在高速发展同时,群众逐渐提升了对教育领域的关注,尤其是家长 对学前教育培养的重视。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之中,其美术教育成为培养幼儿在学前阶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同时,当前幼儿的美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现状亟待解决,它严重制约了美术教育在学前阶段的发展。文章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学前阶段美术教育的现状,并详细描述了其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新模式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促进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更好的落实。

  针对教学模式在教育中的创新,实践证明多数美术专业教师都能意识到自身教育模式主要实践,主要体现在令学生亲自动手描绘,以便在描绘中学习,在动手中落实教学的特色性教育。

  但动手操作的教学环节主要是令学生对该学科展开探索、创新,不能运用传统模式去落实教学,学生依照或模仿教学的美术功底,只能抑制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创新思维。

  因此,美术教育要求教学模式必须进行转变与改革,将新模式应用至现今美术教育中,贯彻和深入教育新模式的理念,促进学生在美术教育中形成创新性的思维。

  一、 当前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现状

  现阶段社会群众受经济发展多影响,忽视了教育以及艺术的发展,多数群众字潜意识里认为只有活灵活现的作品才是真正的美术,且浩瀚的山水画才具有美术的真正价值。因此,在经济发展、金钱的不良影响之下,众多幼儿自身具备的创新能力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他们只好被迫学习一些家长安排的教育。故美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利益化,受到不良发展等因素的深切影响,令幼儿阶段的美术教育产生空洞,忽略了学前教育具有的启蒙作用。

  二、 当前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落后

  由于美术课程主要是运用手工绘画出美术团,以供受众欣赏美术作品的真正价值,该课程在即搜学内容上有具体化的特征。例如:现今对动物进行美术描绘主要以卡通为主,其卡通形象也有手脚、表情。对于小乌龟传统的美术描绘是四脚着陆地,然而当前的美术描绘方式将其两脚着陆地站立以及可爱表情等。经过对比可知,现今的美术描述方式更受幼儿们喜爱。因此,美术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身在教学的方案及内容。因为教学内容的落后,会严重影响美术教育落实的效果。只有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内容,才能令学生以较高情绪学习美术。

  (二)教学重点不明确

  美术教学在幼儿而教育中落实时,无法明确幼儿阶段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传统教学主要是将重点定格在幼儿所要掌握美术的绘图技巧以及手工绘画的技能。

  然而,当前幼儿的美术教育在教学上更注重提升他们在美术学习中的素养,令其掌握较强的技能。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较好解决快乐美术学习之中的很多问题,进而强化他们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功底。

  (三)缺乏教学延伸

  美术教育在当前幼儿阶段体现的现现状主要是根据课程安排单一传授内容,因此在美术课程落实教学中没有进行深入性、多层面延伸。 其美术教师扎起教学中过于注重幼儿对技能的掌握,往往忽视了美术知识、实践间重要联系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缺少课程的延伸,令学生没有对美术知识进行较高的应用性思考。

  通过教学实践。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美术教学展开多项思考,从而激发出他们思维潜在的创新性以及发散性,通过实践性训练令幼儿在实际美术训练中能够灵活的应用知识,从中产生了具有独特性的美术思维,彰显出培养幼儿美术思维创新性的重要性。

  三、 当前幼儿美术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分析

  针对幼儿阶段的美术教育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创举而言,首先要明确全体幼师制定的教育目标,同时根据教育目标去设计所要应用的教学模式等。幼师开展的美术专业教学,旨意在于培养幼师毕业后能够在工作中承担与幼儿园相关的美术工作,进而组织幼儿们举办美术相关活动的才能,和制作教学工具的相关创设性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落实教育目标时,首先要培养幼师的创新力,但也是美术教学通常忽视的环节。这主要是由教学特点界定,因为幼儿园要实现的

  教学目的就是:培养、挖掘幼儿在各方面的潜能,尤其是创新能力,针对该方面的培养还要依附于美术教学。因此,这就要求幼师必须储备培养幼儿进行创新的

  能力。幼儿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在常规教学当中时刻承担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责任,令未来幼师在工作岗位中能够较好的培养幼儿创新等综合能力。另外,幼儿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剂教学观念的转变,需引进国外先进、新颖的教学模式融合在当前教学中,这间接提升了对幼教的相关要求。

  在该教育发展形势之下,幼师必须将美术教学以创新性方式开展,令其在长期探索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重点培养学生及幼儿的整体创造力。要想紧跟社会发展与教育步伐的融合,应依据幼儿园在美术教学方面的特征实施,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绘画技能,由于画得好的教师不一定是教得好的教师。因此,教师要想提升美术课堂的质量,其教师绘画的技能是重要前提。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美术教师应具有相对专业的美术素质。

  而后教师也要掌握教学具体理论,将自身出彩的绘画技能融合在相应教学手段中,进而最大化将该项技能传授于学生或幼儿。故教学模式或方法的应用,足以展现出教师在教学理论中的专业素养。

  例如:运用“多媒体”新型的教学手段就有效规避众多教学问题,把学生相对固定的思维以常态创新出具有特色性的美术新作品。若课堂有多余时间,教师可在上述乌龟教学环节中,令学生讲述与乌龟相关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追加其他情节的讲述。这不仅锻炼了幼儿在学习中表达的能力,还开阔了他们的学习思路,丰富他们创作的美术作品。所以,教师只有在改教学理论指引下,加之灵活运用自身绘画技巧,将美术表现形式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起,便于为学生提供相对丰富、多样化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当前美术教育在教学模式上提出了较高要求,更是幼儿园院校对美术幼师培养的.主要需求。

  四、 当前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新模式转变的建议

  首先,教师应以多种方式去培养幼儿解决美术课程问题。这要求教师应增加幼儿在学习中展开探索知识的机会。例如:多次巧设单元或小问题,进而深化幼儿的思维以及认知。另外,也要求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工具,同时以游戏方式丰富教学模式。只有令幼儿多接触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再能将美术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全部传授给当前接受幼儿教育的小朋友。此外,着重强调美术学习具有的研究性,运用“单元化、研究性”的学习去培养幼儿的自主力,有利于幼儿较快适应当前幼儿园教育所使用的教学模式。

  其次,将教学结合在实践中的教学模式,在内容上需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以及增强其美术教学、实践间的关联性。例如:可在课前增设相关活动,令一名幼儿充扮教师的角色,其余幼儿饰小朋友角色,而后展开模拟性的教学,锻炼幼儿表达的能力以及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在上完美术课后启发幼儿,

  美术知识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性。若将其应用在教学上,可根据幼儿的差异性学习特征,有针对性设计教学内容与实践。只有将实践与教学进行有效性融合,才能培养幼儿创新出更为优秀的美术作品。

  最后,要想提升幼儿在美术教学中实现有效的自主性学习,美术教师应以单元作为教学的背景,从而提出具有拓展性的问题。该问题同样具有开放性且无答案,幼儿只有以研究、讨论的方式总结美术问题的答案。因此,单元问题的设立应构建在理解课程的整体内容之上。例如:色彩的三要素以及对色彩的联想等,根据问题间存在的联系性,展开讨论从中提出具有新颖性的问题。又如:三要素具体是什么以及给人的联想,该问题可激发或提升幼儿在学习中的情趣,令幼儿在寻求答案实践中展现创造力的价值。

  五、结论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同时探讨了其教学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落后、教学重点不明确以及教学缺乏延伸性。相继分析了美术教学的新模式,旨意令教师拓展幼儿在学前阶段的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家长对幼儿教育启蒙作用的认识,针对教学新模式的转变提供可行性建议,突出教学、实践相融合的重要价值。

【教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精选】教育教学论文06-16

教育教学论文06-13

高校教育教学论文11-03

中职音乐教学教育的论文02-20

中职音乐教学教育论文11-08

初中数学教学教育论文06-12

职业教育教学论文07-28

教育英语教学论文03-02

高校经济教育教学思考论文10-09

MOOC医学教育教学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