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时间:2024-10-22 12:12:54 教育学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在生活中有许多复杂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运用数学知识来进行分析、解决。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一门工具课,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劳动和学习中都要用到数学。在利用数学的时候,人们的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在不断地发展提高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创造有效的课堂教学,从而培养起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数学兴趣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善于设计准确有效的问题,为学生多创设一些敢于质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焕发起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但是,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不符合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数学发展要求的现象,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因此,我将从数学教学现状和数学发展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提出创设有效课堂的措施。

  一、数学教学现状

  1.课堂效率不高。数学是一门属于理科性质的学科,理科学科要求学生具有严密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就表明数学学习重在日积月累的练习与探究,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方法显然是不符合数学学习的。一般数学课堂教学时间只有40分钟,在这仅有的40分钟里,由于小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于一点这个特点,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很难做到思维由始至终紧跟老师,大部分学生很容易忽视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数学方法和思维。

  2.教学方式落后。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扔采取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的关注点仍旧放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上,至于学生听进去多少、听懂多少,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一般都是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互动很少。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会使学生对枯燥的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3.忽视过程的体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数学教师比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大多数采取忽略态度,在教学中很少会涉及到动手实践这一环节。例如,许多教师在讲对称这一节的时候,往往只是让学生看几个对称图形,没有让学生自己亲手折一折、想一想,没有思考、交流讨论的过程,这样学生学会的知识关于对称的结论,其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4.创设的情境形式化。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手段,但是部分数学教师认为在数学教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可有可无的。有些教师尽管在教学过程中会创设一些情境,但是这些情境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例如,老师在课堂一开始就问学生:“同学们,今天熊大来和我们一起上课,大家高不高兴?”正当学生猜测今天要学什么,情绪高涨的时候,教师却展示出带有熊大图片的有关于只是复习内容的PPT,而且一张图片从开始用到结束,这就不仅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使他们的学习热情消退。

  5.不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思维能力的科目,数学学习的过程正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过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在讲解案例或者情境图的时候,一般会将从哪个方向思考、从哪里入手等直接告诉学生,使学生获得统一的思路。这种做法很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之间没有进行有效地交流讨论,发散思维没有得到实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要求

  1.小学数学教学要求课堂气氛活跃。小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单一、乏味的事物一般兴趣极低,甚至是提不起任何兴趣。所以,教师需要用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小学数学课堂要采用互动的形式。教师需要用学生的语言来、用学生的方式来对其进行交到。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中央,使学生觉得老师容易亲近,以此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其实,无论是哪一个阶段的学习都有其自身有趣的地方,这里最有趣的就是生活与知识的结合。运用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现象,既可以使教学简单生动化,还可以使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积极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3.小学数学课堂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紧紧把握住数学教学有趣化的原则,将数学中有趣的一面展示给学生,也要将生活中和数学有关的有趣的一面展现给学生,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1.为学生创设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大部分学校一直采用班级授课制。这种授课制虽然能够使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但是学生之间却无法及时展开交流讨论,这种教学环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虽然不能改变班级授课这一固态教学模式,但是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与学生互动的环节,教师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此形成相互作用的情境,缓和紧张、枯燥的教学氛围。我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为学生创设一些交流合作的机会,并通过开展实验活动来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以此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投入到数学训练之中,用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以启发教学为主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2.开展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数学知识中存在着大量的逻辑推理问题,这就使得一些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以此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小,对新奇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来开展一些数学游戏,以此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时候,我采用“击鼓传花”的游戏来进行数字加减训练。该游戏就是选取半分钟为一个时间周期,学生在这个时间周期内依次传递一朵小花,当时间结束,哪位学生接到小花,就需要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在一分钟内看哪位学生回答的问题又多有对,从而进行表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将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刻准备回答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3.融入生活元素,提高运用能力。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在生活中有许多复杂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运用数学知识来进行分析、解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数学源于生活同时也要运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认识到数学的这一特点,也需要引导学生来认识这一规律,使学生真正明白数学知识中存在生活中,生活中可以用到数学知识,我们学到的知识是具有实用性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数学元素引入课堂,当学生看到这些熟悉的事物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认识时间”的时候,我将钟表这一实物带进课堂,通过拨动时针、分针和秒针,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时间,并通过观察、与同伴之间进行讨论,探索到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时间换算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以上的集中做法,在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来组织活动,正所谓教无定法。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论文[EB/OL]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研究12-08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12-02

《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开题报告12-10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研究论文06-03

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布置探析05-30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探究03-24

小学数学练习的有效性研究11-14

实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02-24

谈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11-30

小学古诗教学研究03-2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