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
教师应将音乐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目标相结合,用有声有色的音乐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道德力量,发展德育情感。
摘要:高中音乐课堂对于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有着积极意义,发挥音乐课堂德育功能,有助于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课堂中发挥音乐德育功能,提出三点意见:一、音乐作品的时代性,渗透道德观念;二、音乐家的人格魅力,充实道德思想;三、排练音乐剧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关键词:高中音乐;德育功能;道德观念;音乐家;培养集体意识
我国自古就非常重视音乐的教育作用,孔子曾经说过:“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音乐不仅能带给人们美妙的审美体验,还能增进个人修养,感化人心,去恶向善。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也曾提出过“以音乐陶冶心灵”的教育原则。在追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音乐教学强化学生德育思想越发成为教研改革的热点话题。新课标下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务必要摒弃传统“灌输式”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转而以情动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美好的音乐体验,感受音乐育人力量。
一、当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高中生学习压力较大,每天疲于应付各科的高考作业,很难在音乐课上投入过多精力。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音乐课没有用处,是在浪费时间,大部分学生上音乐课都不太认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在课堂上写其他学科的作业。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学生基本上听不进去,学生不重视音乐课的学习,教师深感无奈,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1.2德育功能为充分发挥作用回顾现今的高中音乐课堂,从教师角度出发看待音乐德育功能的发挥这一问题时,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音乐课堂都没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理念,课堂教学模式以“填鸭式”教学为典型。教师将教学侧重点放在音乐知识技能上,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之间出现偏差,未能均衡发展。教师应正视当前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二、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发挥德育功能
2.1音乐作品的时代性,渗透道德观念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活动,来创造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学生在欣赏音乐时,通过音乐形象,能体验到作品所表达的时代特征和道德情感。高中音乐教材所选入的音乐作品,无一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每首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作品的思想情感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政治倾向和道德观念。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要利用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观念,使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熏陶。例如在《黄河大合唱》的欣赏过程中,当唱到《黄水谣》和《保卫黄河》一段时,那深沉痛苦、激动而悲愤的旋律使人难以平静。
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对学生展开教育,让每一位同学都应吸取历史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各方面打好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使中华民族不再受欺辱。
音乐作品鲜明的时代特征赋予了其强大的社会感召力和时代感染力,在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时代特色,体会特殊时代背景下催生的音乐作品给人们所带来的激励人心的力量。教师要多选取些民族情感丰厚的音乐作品,通过欣赏活动增加学生民族自尊心,渗透思想道德观念,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受到净化。
2.2音乐家的人格魅力,充实道德思想古今中外有多少数不胜数的伟大音乐家,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知人论世,借助榜样的力量,同样能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某位作者的音乐作品时,要深入挖掘作家身上的人格魅力,利用音乐名人的成长故事、趣事轶闻、所接受的挫折磨难,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交响乐之王”贝多芬8岁就患上耳炎,20岁双耳完全失聪,身受疾病折磨、家庭的拖累、无人欣赏的艰辛,这一切都没有压倒他。
欣赏史诗般的《命运交响曲》时,我们仿佛能看到命运的决战,看到贝多芬一生与苦难搏斗的百折不屈,“人在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作家的思想情感在乐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音乐欣赏过程中,音乐家与命运、与未来作斗争的事例都是极佳的德育素材。教师在作品欣赏之前,安排学生了解这些与苦难作斗争的音乐家们的人生经历,不仅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还能利用典型的力量、榜样的力量,鼓励学生向音乐家学习,充实学生的道德思想,起到激励斗志的作用。
2.3排练音乐剧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音乐是一门最富有个性而又需充分合作的艺术,交响乐曲的演奏、合唱都是集体活动。在音乐欣赏课上,通过排练音乐剧的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发扬高中生相互尊重、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外,教师要多组织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在音乐节目的排练过程中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实现德育教学目标。例如在《歌剧魅影》这首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音乐剧大赛”的活动:全班同学分为5-6人的小组,课下观看同名音乐剧,小组自由分工,扮演幽灵、克莉丝汀、导演、编剧、场务等角色,合作排练,在下次课上进行表演。
音乐剧的排练活动要求学生在同一艺术目标的指引下,友好合作、默契配合,共同完成演出任务。现在的高中学生一代,沉迷于手机不能自拔,甚至同桌之间沟通都要发微信,彼此缺少交流,感情冷漠疏远,大多习惯于独来独往,不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组织音乐剧这样的集体活动,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音乐对德育工作有着独特的影响和作用,这种作用是直接的思想教育和道德理论教育的所不能完成的。发挥音乐德育功能,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教师应将音乐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目标相结合,用有声有色的音乐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道德力量,发展德育情感。
参考文献:
[1]方文心.试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03).
[2]冯之力.论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9.(04).--298
【高中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相关文章:
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12-02
高中音乐教育中的自主性学习探讨03-20
浅谈功能法在高中外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3-25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实践03-29
浅议音乐教育中的和声学教学06-04
论词源教学在词汇教学中的功能11-22
拓展体育教育中的美育功能论文03-06
论音乐教育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11-23
议音乐实践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意义11-3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