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

时间:2022-11-16 04:59:22 教育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交往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

  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就是消除教育者的话语霸权的思维意识,在交流过程中与受教育者建立起平等的关系。那么,交往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相融合呢?

交往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

  摘要: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处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之中而无法超越。近年,随着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增加,高校亦在迫切地寻找一种寻找足够新颖、实效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教育方式。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交往理论的凸现无疑成为它的一个突破口,以交往理论为基,阐述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高校;交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在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个重要阶段,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伟大使命。但是,由于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味地强调教师的单一主体地位,将教师看作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控制者,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的发挥,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佳。面对以上种种问题,欲转变陈旧、乏味、传统的教育观,建立标新立异的全新教育模式,在交往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当务之急。交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无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

  一、交往理论的构建

  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耗费毕生心血研究交往行为并最终创立了交往行为理论体系。而后,学界亦对这一交往理论进行了研究,结果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实际上是一种的理想状态下的交往行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哈贝马斯所主张的交往是一个在自愿、轻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的活动。

  具体说来,其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第一,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进行了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的三维划分。从表面看,这三部分各自分离,互不相关,但从内部看,这三部分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同时又统一于生活世界成为一个完整整体。

  第二,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核心价值是理解。在哈贝马斯的观念中,任何交往行为的形成都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理解,主体之间的交往将不复存在。他还认为,主体间的理解应具有自由的性质,并在自由的前提下完成情感交流、内在认知等一系列的理解过程。反而言之,不自由的理解就相当于被划定了的说辞,其实质是对交往主体的不认同,是主体本身对自身主体性的不认同。

  第三,交往行为需在获得主体广泛认同并合乎预先设定的理想性的规则下进行。换言之,就是规则是交往行为进行的前提与基础,而这一规则的制定需要所有交往者本着真实性、正当性与真诚性的原则共同设定、商榷与修正,以保证交往行为的真实与公正。第四,主体间性亦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交往理论中关于主体间性的解释是:主体间性交往是自我主体与交往对象主体之间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目的在尊重、和谐、平等的环境下所进行的交往行为,目的是在规范中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美好、和谐。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交往理论的结合

  1.交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从交往理论的层面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维度、意识形态下以精神交流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平等对话活动。教育在交往中发展、行进,交往是教育主体不断发展的条件、基础,如果没有交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无法实现育人、育德的目的。

  2.本真:实现教育交往所必须遵循的要义本真又谓“本质”“本有”“纯真”等,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而交往的本真,则指主体自身与交往对象主体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要保持自身的真实性、自然性,不可虚情假意、故弄玄虚,要在真诚的对话中完成彼此之间的交流。

  而这里我们所说的,本真是实现教育交往所必须遵循的要义,换言之,就是教育要以本真交往为目的,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众所周知,教育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只有以本真客观的态度将现实社会全面、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社会、正视社会,也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现个性、维护自我。

  可以这样说,失去了本真交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无法承载起培养社会设计者、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

  3.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育行为的前提教育行为需以学生为实施主体。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为教育主体、学生为教育客体,严重压制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激情与热情,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停滞不前。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则一反常态、标新立异,将学生视为教育主体,从学生需要的维度进行思考,根据学生的需求与兴趣开展教育活动。

  所谓需要是产生动机与行为的诱发因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越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就越能引起学生的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交往的建构

  1.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的转变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教育者越位或受教育者缺位的现象,而这一现象正是教育主体缺位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而想要打破这一僵局,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下去,高校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转变现有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完成“专业说教者”向“平等交往者”的蜕变,并最终树立自由、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教育理念。

  也就是说,要摒弃传统的说教式、以成绩评定教学效果的教育模式,而采用一种以情感交流、知识互通的交流对话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模式,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之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实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和谐交往理性的最终确立一般来说,“和谐”一词主要指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及事物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的状态,它是一个概括性的词语,是一个总体性的描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理性的最终确立,是高校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的交往理性进行归纳、总结、摒弃的同时,亦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源动力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交往理性,说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交往过程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能够站在客观、理性的视角上思索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最终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交往。亦只有如此,才能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并最终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固牢笼。

  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民主平等的强烈提倡平等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和关系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民主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实现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交往行为中,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解除自身的语言霸权地位。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过程中,教师一直占据着主导者的地位,操控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这就等同于剥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剥夺了学生发表意见与建议的权力,剥夺了学生潜意识中的语言与思想,从而导致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心理。所以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就是消除教育者的话语霸权的思维意识,在交流过程中与受教育者建立起平等的关系。

  其次,在交往对话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有公平、公正、公开表达自己的观念与思想的权利,所以,二者要懂得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只有建立在尊重与理解基础之上的交流与对话才能引发交流双方思想上的共鸣,亦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再次,在交往行为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呼唤学生主体思想的回归,这是师生实现平等对话的重要基础。当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欲真正实现师生平等对话还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将学生视为思想与人格完全独立的个体;第二,从思想上对“师生是拥有同等地位的平等个体”的思想予以认同。

  4.对受教育者交往能力的关注与培养所谓交往能力,概括来说就是个体对外环境与人际关系的适应、协调、沟通、处理能力,其对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概括而言,培养交往能力的途径很多,如主题讨论、实践演讲、文化交流会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

  为了让学生自愿进行交往活动,学校方面一定要制定好交往能力培养计划,并为之设定好交往背景,以让学生有一种亲身体验交往活动的感觉,进而达到交往能力提升。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交往意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培养他们形成鲜明的主体个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人和社会交往的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焦美玲.交往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

  [2]陈倩倩.基于交往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江苏大学,2010.

  [3]吴增凤.主体间性视域下的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1,(20).

  [4]闫艳.交往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新探[J].求实,2013,(01).

  [5]林纳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环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02).

  [6]王玉平.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性质与方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03).

  [7]高军红.大学生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9)

【交往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相关文章:

加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性的措施06-09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途径论文05-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有效性论文07-22

试论增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考08-28

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激发教育对象主动性08-13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11-17

从交往行为理论出发谈素质教育08-02

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文07-22

探析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05-23

浅谈茶道思想与高校德育教育的融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