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海南风电产业发展探讨论文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重点课题,低碳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崭新模式。本文以低碳经济为视角,分析了海南风电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海南风电产业的发展特点,从构建市场机制、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技术创新与人才储备,建设低碳绿色电力市场等方面对海南风电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 海南 风电
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能源安全等问题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推动了各国对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迎接低碳经济、构建新的能源结构的浪潮已在兴起。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转换经济发展模式。
风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有开发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风电产业是开发技术最为成熟、产业化条件最为完善的发电方式之一。
截至20xx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居世界第一。
一、海南省风电发展概述
1.资源状况海南省整体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力资源十分丰富,是我三大风能资源密集地区之一。海南的风能资源丰富有其特殊性,与大陆之间有一道琼州海峡,当北方冷空气南下,在狭管效应作用下使得风速增大,另外海南位于低纬度地带,每年都有强台风和热带风暴通过,为我国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同时海南拥有众多岛屿,海岸线长,风电开发前景巨大,其中拥有280个岛屿,岛屿面积930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为1823公里,先天的地理环境优势为海南带来了丰富的风能资源,同时也为海南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海南省风能资源评价报告》表明海南风能资源储量达到828万KW,从海南西部的东方感城镇一直到昌江海尾镇都属于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据统计,全岛全年风速达到3m/s并超过5000小时的地区达到三分之一,有三分之二的地区达到3000小时以上,另外海南的海上风能资源更是一块惊人的“大蛋糕”。
2.发展状况
目前海南已建成的新能源项目中,风电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海南共建成投产的风电项目为五个,分别是华能文昌风电厂、东方风电厂、中海油四更风电厂、儋州峨蔓风电、东方感城风电厂,另有东方高排风电厂在建。风电产业正在海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华能文昌风电厂一期工程,投资总额达到5.5亿元人民币,是海南第一个风电产业项目,2008年10月份33台风力发电机组全部安装完成,并以当年年底投入运行。华能文昌风电厂一期工程装机总容量为4.95万KW,可实现年上网电量约为1.03亿KW/H,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较,每年节约标煤3.51万多吨,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约679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65万吨。
海南省第二个风地产业项目是儋州峨蔓风电项目,于2008年5月开工,共投资4.4亿元,项目装机总容量4.95万KW,当年九月第一台机组就实现了并网发电,年底前33台风电机组全部建成投产发电。东方高排风电项目,总投资5亿元,总装机容量4.8万KW,年发电量一亿度,已并入海南电网使用。除此之外感城风电项目以及四更风电项目总投资额都为5亿元左右,重装机容量约4.8万KW。优越的热带海岛气候,风力资源相对充足,大力发展海南风电产业,将极大促进海南省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更好开展,推动海南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海南风电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风电属于新兴新能源产业,在技术、人才、配套设施、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海南风电产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网配套制约严重风电本身具有其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火电,风电具有极大地不稳定性和波动性,而一般电网的输入、储备和输出都要求电力供应保持稳定性,风电的不稳定性对于其并网发电造成很大阻碍。海南的风电场分布与边缘地带,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密度较小,市场相对于大城市也较小,与省内电网骨干线路距离较远,造成了风电本地化程度低的状况。
海南风电产业发展还存在电网建设滞后与风电场发展水平不高的状况,海南风电场发展相对较强劲,风电场的地址多在电网末端,但海南的电网建设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也不完善,要求建设新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等设施,而且接入系统规划和投资建设远远落后于风电项目的建设。
2.风电产业效率低下
海南在进行风力资源评估的选址前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轮毂高度处测风,这测试过程中为提升风电场的建设进度,采取了全国通行的风资源样本数据——气象10m高测风数据或者采用相邻近风电场的有关数据,导致风力资源评估准确度较低。尤其是在测风数据、风能资源评估值、以及项目未来收益预期等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即便采用最为先进的科技和计算仪器,再加上完整的数据也难以保证测算的准确度。
风力电机设备的技术十分复杂,内部构造、材料选取以及组装都有较为高端的技术问题,国际上先进的风力设备能够在野外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正常运20年,而海南风电产业则多购买的是国内风机设备,由于技术方面的欠缺和经验的不足,一般都未能达到20年的使用寿命,全天候野外运行的可靠性不强。
三、对海南发展风电的建议
1.构建市场机制与完善相关政策相结合海南必须考虑构建完整的市场发展体制,以促进风电产业的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并以完善的政策支持该体制以巩固风电产业的发展。
首先必须完善固定风电定价机制,风电产业发展具有先天不稳定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价格水平偏低导致风电产业投资者利益受损,严重抑制了投资热情。而采用固定定价机制将有助于能够保持风电价格,保证了相关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应适时调整电价,保证价格稳定于煤电价格之上。这种强制电价制度与各国通行的强制购买制度相类似,实践充分证明能促进风电产业的发展。
其次采取必要措施激励风电产业参与者。第一步要实行价格分摊,将风电的高成本分摊到社会的其它产业链中,让社会大众均分高成本,实现公平负担原则。第二步是施行政策优惠,包括税收政策、补贴政策、金融政策,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促进风电产业的发展,适当的经济补贴措施、税收激励制度或者融资优惠能激发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第三步要积极寻求与国际大企业或国际组织的合作,通过低碳项目开发工具为发展风电产业提供资金、人才以及技术的支持。
2.重视技术创新与人才储备
作为我国经济相对落后、技术不发达的省份之一,海南必须重视技术的创新与引进,大力向兄弟省份取经,学习其先进技术与发展经验,建立海南自有的能源政策研发机构,设置专门机构负责风电产业技术的研究制度,但是鉴于海南在教育、科技方面的相对落后现状,目前阶段主要以借鉴科技大省和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同时海南应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建立专项扶持技术研究基金,另一方面向国家积极寻求专项资金扶持,帮助建立税收、信贷、投资、补贴、奖励等完备制度。
我国整体的风电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海南也不例外,基本的发展模式是仿照国外成功的案例,通过引进技术、机器、人才,因本身的核心技术缺乏,省内大部分机器依靠引进,价格十分昂贵,投资初期的高成本也导致了风电产业发展高成本。因此通过加大人才培养、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是海南发展风电产业潜力的关键,在“引进、消化、吸收”的风电发展模式指引下,海南本身应更加注重创新投资与人才培养,应不断加强对高校教育的投入,敦促高等学府培养相关人才,或加强与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合作,联合培养专门人才,为风电提供所需的专业人才,并在实践工作中提升基本技能。还要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吸收,以市场化为中心,发挥市场规律网罗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待遇和发展空间,人才是海南未来发展风电产业又一重要影响因素。
3.建设低碳绿色电力市场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势之下,再加上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发展风电产业成为海南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在发展风电企业的同时,也要积极建立风电交易市场,推动风电绿色产业的发展。
应推动风电运营商与传统能源行业的合作,在投资、建设、市场化运作等方面形成协同战线,构建低碳经济产业体系,通过与传统能源行业的人才、技术、项目经验、管理模式的相互交流,加速开发优质资源,确立竞争优势。
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碳金融交易市场在各国不断发展起来,其中涉及到海南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是CDM机制,海南风电产业的发展可以依靠该项目实现风电产业融资,减轻资金筹措压力,要充分发挥风电作为低碳能源的优势,与发达国家的相关企业合作,进行碳排放量交易,进行资金、技术、人才的交流,促进海南风电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鼓励企业参与绿色能源交易,将海南的资源绿色风电市场与国际强制性绿色能源市场相统一,透过合作机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绿色能源交易。通过碳金融交易获取相对应的碳减排的交易资金,这部分资金可用于扩大再生产或补贴生产高成本损失。海南本煤电能源占据海南能源的半壁江山,而风电产业与煤电产业相结合,建设绿色交易平台,将极大促进海南风电产业的发展。
三、结语
随着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要求,国家能源战略重点逐步转向太阳能、风电、核电等新能源。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核心,发展低碳经济,是保护好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的重要方面。海南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抓住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契机,推动风电产业向着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胡鞍钢等.低碳经济方兴未艾:“绿猫”模式的新内涵低碳经济[J].世界环境,2008(2).
[2]黄黎黎,安映萱.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思考[J].科技广场.20xx(2).
【低碳经济背景下海南风电产业发展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业的发展趋势论文11-28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园林绿化建设论文02-19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精选8篇)06-25
探讨低碳经济下我国工业园区发展思路的论文02-16
分析经济转型与低碳经济间的关系论文02-19
低碳视域下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路径论文01-03
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创新12-11
关于低碳农业经济的思考论文02-1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