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伴随着科技进步实现了飞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在提升高等教育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但是,企业招聘成本的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不强,与企业脱钩等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在此大背景下,该文选择以计算机专业为突破口,大胆假设,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从而具体研究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而发展与寻找如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办法。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的意义
计算机专业是对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要求很强的专业,一名合格的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备雄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以及专业的团队合作能力。而在学校的课堂上仅仅能传授的大多数是理论知识,而实践的技能,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则必须在企业的一线中才能学会。1)校企合作是学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学校在制订新一届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往往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核心课程几个模块进行,而专业方向课、专业核心课程的制订往往需要深入到当地企业中去进行了解,了解当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技术人员,从而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培养专业人才所需的教学内容,实践、实训项目等。另外搞好校企合作还可以聘请企业里有经验的工程师、技术人员来学校协助毕业生的实训、实习项目的指导等。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2)校企合作可以实现三方的共赢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按照企业模式的培养,尽可能地提早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工作模式和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企业也可以获得理论知识扎实,操纵技能强的员工。这样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的用工成本,提高员工的工作计划。而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报考,从而实现三方的共赢。
2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
1)实现“订单套餐”,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大部分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由行业专家、技术人员参与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按照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参与专业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课题研究,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培训项目和课程,共享专业技术人员资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达到双方共赢。2)加强走动互访,拓宽合作领域企业通过走访,与学校进行广泛交流与研讨,双方在技术研究与合作、教师挂职锻炼和企业专家讲课、企业人才培训和学生实习实训、优秀毕业生推荐和优先招聘录用毕业生等方面达成共识,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3)建立专业顾问委员会专业顾问委员会主要由集团内的行业主管部门中的业务领导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集团每年定期召开专业顾问委员会会议,组织他们对专业的教学改革、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室与实验室建设规划、校内外实习等重要问题进行专题讨论研究,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行业、企业需求相衔接,使学校始终处于主动适应的位置。
3校企合作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培养存在的问题
1)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企业与高校的获利不同,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教练。是学生的接纳者和受益者。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同时,也希望从中获取一些经济利益。然而,高校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校企合作追求社会效益,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两者是存在矛盾的。另外,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2)高校提供校企合作的能力不足高校作为校企合作中教育的主要场所。它在提供校企合作的能力方面不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多数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进一步的深入。这是因为高校在专业方面吸引企业的优势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技能,专业知识无法吸引企业的需求。其次是高校教师在校企合作的参与方面没有积极性,很多教师认为教学、科研才是最重要的。对这种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教师并不感兴趣,这样抑制了高校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3)学生对校企合作兴趣不佳现在许多学生都是娇生惯养,习惯于在课堂上懒懒散散。虽然在毕业前一年会去企业实习,但学生的重视度不够,甚至有的学生不愿去企业,认为太苦、太累。只希望去一些舒适、安逸的岗位,这样就影响了企业与高校的合作。
4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的结合点———课程、教学与专业建设共同开发高职课程和促进教学是校企合作的最大利益结合点
1)课程设计上汇聚校企智慧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在进行高职课程设计时,主动让企业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高职课程的设计和高职人才的培养,学校会经常去企业进行调研。企业为学院的高职课程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技术人员和课程实施的场地设施。2)课程评价时结合校企需求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强调高职课程开发从实践中生成,保证实践教学在高职课程中的分量和地位,在实践中细心检验新开发的高职课程的目标、内容的合理性、可行性、实用性、适应性等特性,努力使课程评价走向真实性评价。重视在企业环境中进行可操作性评价,花尽量少的成本测试到学生最基本的素质,发现最有价值的发展潜力。3)引入企业教学模式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始引入企业的教学模式,学院为企业免费提供实训,实习场地,企业负责提供全套生产设备、技术的投入和运行的管理。企业独立生产的同时将接受学生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并提供劳动报酬。学院将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援助和项目合作研究,企业则负责科研成果的市场孵化,安排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并负责学生在企业实训时的全程指导和考核。4)积极研究专业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建东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制度,形成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共同制定考核评价标准。
5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
1)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合作,将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的实验、实训项目操作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学生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扮演企业员工的角色,学习的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促进能力的培养。以计算机专业中《网络组建与管理》课程为例。本课程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通过相应内容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领会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通过完成一个具体项目的中小型企业局域网的组建,从最初的用户需求分析、网络规划、网络设计到硬件设备、操作系统的选择和配置,以及网络的配置和管理及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理解网络工程的设计、施工、测试、验收各环节的技术要素以及工程管理要领。培养出具有网络管理员、网络施工人员等岗位职业的实用型人才。2)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法①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把企业工程项目实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针对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技能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熟悉网络工程实施中实际的工作技能,以缩短学生在未来企业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时间。因此,在课堂组织实施过程中,倡导以工程项目小组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每组大约4名学生,并选一名学生作为组长承担网络工程项目经理的工作,其余学生充当项目小组网络工程师、服务器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角色,并承担相应工作。教师充当用户方代表和项目的总规划师和设计师双重角色,负责项目的技术咨询和指导工作,控制课程的组织与开展。②强化动手能力培养为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实训等教学环节,力求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应用于工程实践。因此通过引入一个真实实例,按照网络工程项目建设的流程,将其分解为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融“教、学、做”为一体。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务必精心策划,备好每一堂课,准备好每一个实训任务教学,做好每一次答疑辅导。总之,以校企合作方式对计算机专业进行培养,有利于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基础,有利于充分体系课程的职业型、实践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需要对接,培养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磊,吴金鑫,沃小磊.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调查[J].现代经济信息,2016(5).
[2]周卫忠.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求知导刊,2016(4).
[3]李铁.校企合作与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J].理论月刊,2015(1).106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论文03-13
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12-28
浅谈基于校企合作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03-05
试论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德育工作模式探析03-06
基于实训室的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02-27
关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纺织类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论文03-13
关于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03-02
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02-22
工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实践探索论文02-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