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基础论文3篇
第一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
一、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为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必须对实践课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尝试,重新审视和修订实践教学标准和设计,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增设有利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课和实践项目,进行实践教学流程重组,使重构的实践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递进关系,体现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2]。
1.树立新的实践教学观念。鉴于实践教学的直观性、能动性、综合性与设计性,实践教学对于高校学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①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实践指导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和作用,摒弃为“教”而“教”,确立为“学”而“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挥指导教师的引导者、协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②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是高校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心理基础。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自信心,就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教师应在引导高校学生对创新与创新能力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
2.设计成体系的实践教学。高校实践教学应在全面分析学生能力结构的基础上,以实践理论为支撑,以学以致用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相对独立而又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制定实践教学标准、设计实践模块时,要保证充足的实践学时,成体系的实验内容。实践项目应体现先进性、综合性、实用性,进行专题实践、设计实践和综合性实践[3],以保证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建立开放的实践教学管理。鉴于目前的指令性教学计划、有限的实践设备和集中统一安排实践教学而必然出现的验证性、演示性实践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践方案,实践教学方式应由传统的封闭式变为开放式,并逐步增加设计性实践、综合性实践、科研性实践、探索性实践,减少验证性实践。可以采取下面一些办法:
①学生可以提前预约时间进行上机实践。开放的实验环境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开放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上机实践时间,但也出现了新问题。由于学生自律性等因素,自由上机时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实践学时。有的沉溺于计算机游戏,有的上机存在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和系统性,实践效果不佳。为改变这种现状,应由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实践指导小组,在实践选题、实践方案、实践手段等方面定期给予学生指导。学生还可以组成实践小组,互相监督鼓励,共同设计完成。
②实践教学可以分层次展开。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可分为两类:基础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基础性实践主要以验证性实践、示范性实践、技能性实践为主。综合性实践就是综合运用课堂教学和基础性实践教学中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方法来完成实践过程,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配合课堂教学的实践教学以基础性实践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实践。综合性实践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基于计算思维的设计能力和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能力。综合性实践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只对高校学生提出实践要求、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负责指导和检查实践结果,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自己设计实践方案,独立撰写设计方案和技术报告,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
③更新实践内容和实践手段。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实践的方法、手段和内容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如果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和实践方法,不进行更新和改革,那么就会远远地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有所创新,要不断地探索新的实践方法,捕捉最新科技成果和热点问题,引入先进的实践设备和实践手段。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实现实践时间、实践内容和实践方式的灵活开放。
二、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措施
1.实践教学改革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当前的实践教学改革,要求任课教师和实践教师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要适应这种变化。综合性实践和研究性实践可能涉及多门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指导教师应对实践题目有多套设计方案,这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很强的实践能力,并且对于高校学生的设计方案要有理有据地给予指导,能够指导高校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因此,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是当务之急。教师素质的提高包括3个方面:①加强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改变教育观念;②加强业务素质的培养,使自己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③提高能力素质,即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坚实的教育科研能力、掌握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自我调控和提高能力等。实践指导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能够把学科前沿的知识和问题带给高校学生,把新的科研角度和科研方法传授给高校学生[4]。
2.实践课程的开设遵循教学规律。实践课程的开设应分层次分阶段。“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开设在一二年级,大学新生的实践能力还不是很高,这一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切不可急于求成,应以传统实践为主,适当安排一定量的综合性实践,占到20%到30%,实践题目的选择应先易后难。“微机原理”“、多媒体技术基础”等课程开设在三、四年级,综合型实践和创新实践的比例应加大,占40%到50%。设定的实践题目应是多数大学生通过努力可以独立完成的,具有综合性、典型性和探索性,能够充分运用高校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实践题目要求过高,超过了高校学生的实际能力,会挫伤高校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对高校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题目过于简单,同样激发不起学员的积极性,达不到实践教学目的。还应开设独立于理论课程的计算机综合实践课,并作为计算机选修课给予学分,实行开放式实践教学形式[4]。
3.实践教学方式和组织变革。实践教学方式应逐步变为启发式教学和开放性教学。在指导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高校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造,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可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意见,让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独立实践能力,并从多层次多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4.建立以机试为主的课程考核方式。考核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实践考核内容应从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为主转向以能力测试为主。把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贯穿于能力考核之中,把考核重点放在高校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上。考试方法应多样化,加大上机考核的力度,突出对高校学生分析、应变、综合等能力的测试。把实践的阶段性作业、实践过程中的研讨、实践结束报告等学习训练的情况都列入考核范围,使对学生创造力的检测更为实时。考核的实施应从教师单独评价转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学生互评,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5]。
三、结语
因材施教、学以致用,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应进一步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改善实践教学的内外部条件,探索分层次分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环节从整体上达到系统、优化、高效,在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提高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一、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水平差异巨大。首先体现在地区差异,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生入学时通常对计算机已有所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则对计算机了解较少,甚至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其次,在具备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中,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部分学生通过中学时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及常用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其中少部分学生甚至掌握了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并学会了一到二门编程语言,然而还有部分学生只是知道浏览网页、聊天和游戏等娱乐应用,可以认为这部分学生并不具备利用计算机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的基本技能。
2.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内容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虽然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绝大多数高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上却采取了简单粗暴的“一刀切”的做法,对所有学生都安排统一的课程。这导致了基础较好的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上课不专心;而对那些初次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课程内容又太难,学习非常吃力。第二,教学内容的设置没有考虑学生需求的差异。目前的教学内容的设置通常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互联网基本应用、一门程序设计语言、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这种教学内容设置十分不合理,例如,对于许多文科专业的学生而言,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内容完全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而一些更有意义的内容(如复杂文档的编辑排版、高水平幻灯片的制作、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等)则讲授不够深入甚至完全没有涉及到,同样的对于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简单地讲授一门程序设计语言也显得远远不够。
3.考核方式不科学。目前,许多高校都以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学生计算机基础课合格的标准,甚至不少学校还将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与学位挂钩。这种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计算机等级考试更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对实际操作的考核较弱,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因此在这种考核方式的导向下,出现了许多学时虽然通过了等级考试却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怪现象。另一方面,计算机等级考试对操作能力的考查主要是某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然而程序设计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难度太大,并且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等级考试迫使许多学生投入了大量时间在所谓的计算机学习上,然而却没有获得对自身发展真正有用的计算机技能。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1.实行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新生入学时组织统一的“计算机水平摸底考试”,根据学生的层次划分为不同教学进度的教学班,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第一学期,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开设学时较多的基础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更多的上机时间和辅导,以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最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对于有一定基础、掌握一定的基本操作的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课程的深度和实用性,并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一些利用已学知识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获,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已经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学生,则可以免修免考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直接将摸底考试的成绩作为该课程的期末成绩。在第二学期,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和个人意愿,每个学生选修1到2门以培养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的高级课程。这些课程的门类应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而非目前大多数学校在第二学期仅提供几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的情况。例如,可以开设幻灯片制作、图文排版、图像编辑处理等软件的高级应用课程,以满足文科学生的需求;开设动画设计制作、视频编辑、图形图像处理等软件的应用课程,以满足艺术类学生的需求;开设程序设计、网页制作、科学计算等软件的应用课程以满足理工科学生的需求。
2.构建信息化的教学平台。课堂授课的模式受学时数、教师资源、教学场地等因素的制约很大。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可以通过网络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通过这一平台,一方面可以引入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学习更深入广泛的计算机知识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构建在线考试系统,教学单位也可以利用此系统方便地组织考试,免去出题、阅卷等烦琐的过程。在教学资源建设上,建设内容丰富的站。组织优秀教师录制课程视频并放到网站上,使学生可以随时学习和反复观看;录制详细的实验操作视频,使学生可以按照视频的指导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将电子课件、教学大纲、知识重难点等资料一并放到网站上,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放到网站上,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观摩、取长补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开辟网络交流板块,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可以留言求助,学生之间可以互助解答,同时也组织教师定期进行解答。建立自动化的在线考试系统。建设各门课程的测试题库,开发自动阅卷程序,简化考试流程,使得教学部门可以方便地组织学生考试,并立即给出成绩,减轻教师的负担。在建设考试系统时,注意参考现有的优秀系统合理设计其功能,使系统既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考试,也可以对操作技能进行考试。定期组织教师对试题库进行审查和更新,以适应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快的特点。
3.建立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教学管理部门积极建设更适合学科特点的管理体系。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知识领域广的特点,不同学校通常在部分课程上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高的教学水平,例如,理工类院校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方面更有优势,艺术类院校在图形图像处理类课程方面更有优势。因此,同一地区的学校之间可以探索学生跨校选课,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上,也应联合多所学校共同建设,共享成果,特别是在内容建设方面,应该充分发挥不同学校在不同课程上的优势。在课程考核方面,改变目前以等级考试作为标准的现状。考试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核。考试方式上可以采取一门基本理论考试加多门实践考试的形式。实践考试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根据课程的特点可以采用统一的上机考试,也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个小型的项目。
三、结束语
本文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继续共同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找到一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教学模式。
第三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一、适应新形势的计算机基础课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其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具有对计算机进行应用的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所必备的技能之一。各企业各单位也纷纷提出了针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明确要求。对于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来说,计算机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应针对当前形势,对课程进行建设改革,注重人才向复合型转变的培养。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同时它也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根据当前形势要求,其课程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办公信息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使学生对计算机系统有初步了解,并且能掌握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1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一是导向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应体现课程的内在规律,紧紧地围绕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具有导向性,它是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关键[3]。主要表现在:应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有利于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改善教学条件;有利于发现课程建设中的优势以及薄弱环节;有利于调动教学人员的积极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二是务实性原则。评估不是走过场,打人情分,应讲求务实,真正做到公平、合理。目前,许多院校对一些课程在进行评估时,一再的“简化”,甚至出现了听一节课打一项分就作为衡量教师的工作质量的现象。使得评估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大大的增加,评估的结果难以令人信服,严重挫伤了部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科学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指标的整体性、独立性、可比性以及可操作性。另外还应注意: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称谓的提出,应有相应的依据,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各项指标设置严谨,内在关系明确,文字简练,内容清晰,项目不宜过多,可设可不设的指标项目尽量不设;还应便于操作,尽量设置量化指标,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以便评估工作的顺利展开。
2.2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任何指标体系都是具有一定目标功能以及一定逻辑关系的一组要素或指标。本课程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的是三级结构式,即含有3个层次。第一级是涉及课程建设的主要方面,共4项指标,是对课程进行评估的核心目标。第二级是相应的一级指标的细化,即各主要方面需要评估的项目,共12项指标,是对课程评估的分目标。第三级是相应的二级指标的细化,是围绕分目标的实现又细化的一系列基础目标,共28项指标。这种分级结构模式存在着很大的优势,它既可较全面地反映院校课程建设的水平、状况,又利于研究课程建设的整体情况。各级指标所占比重表如表2所示。上表共28个主要观测点,针对每个观测点,分出A、B、C、D四个质量等级。指标体系中给出了A、C两个等级的评估标准,实际评估时,当某项目质量达不到A级标准,又高于C级标准时,评为B;达不到C级标准,则评为D。3。3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实施首先,要保证评估顺利进行,必须设置独立的评估机构,以保证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设置与教务处平行的“评估中心”,使两个部门即能密切沟通、互相配合,又可以各司其职、不互相取代。这样保证了其工作的公平公正,同时也使教务管理部门在评估的推动下提高了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第二,建立较为权威的评估队伍,以保证评估工作的质量和可信度。建设一支整体水平高、工作能力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评估队伍,充分发挥其诊断、鉴定、监督、导向的作用。为评估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评估过程及其结论的质量和可信度。第三,制定评估方案,做好评估工作。第四,建立强有力的协调机制,保证评估工作顺利进行。第五,将评估结果与被评估者的切实利益全面挂钩。
三、结束语
目前,各院校的生存竞争越发激烈,建立较为科学、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即有助于学校的科学化管理,又有助于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在评估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多方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4]。评估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帮助的过程,要为学校、为课程、为老师找出存在的各类问题,分析产生此类问题的各种原因,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应肯定值得推广的经验,鼓励创新和发挥自身特长。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机制,把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以提高课程整体效益为中心,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促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层次。总之,评估的重心应是促进学校建设,通过评估最终要达到使多方受益的目的。
【高校计算机基础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07-23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02-24
浅析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01-16
课程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02-27
计算机基础教学研讨论文02-25
关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探索的论文02-24
计算机基础中Office软件的应用论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