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的校外教育及网络教育问题探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校外教学 计算机课 网络教育
[论文摘要]结合地方青少年宫多年教学实践,研究了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激发兴趣、培养兴趣和巩固兴趣三个阶段模式;探讨了网络德育教育的开放性,交互性和趣味性特点;分析了绿色网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对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校外教学和网络教育的质量提供了参考。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强调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展示信息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是信息时代中小学生必须具有的信息素养和能力,而培养学生具有这种素养和能力是我们计算机课程教学所必须达到的一项历史任务。为实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研究如何搞好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提高计算机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益。结合我们多年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实践,探讨如何搞好计算机课程教学,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以及如何加强网络教育。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
青少年宫属于校外教育课堂,主要以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为目的。怎样能激发起孩子们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呢:苏霍姆林斯基[6]曾说:“兴趣的源泉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实和现实,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要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在“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因此,兴趣不是教学目的,而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达到兴趣和教育性的统一,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予以实现:
首先是选好教学内容。为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兴趣并保持持久铺平道路。它为以下两方面得以顺利实施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是采用诱导和启发的教学方式,从而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及时和恰当的鼓励,延迟与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其学习兴趣。以上三方面分别对应兴趣教学的三个阶段:激发兴趣阶段,培养兴趣阶段和巩固兴趣阶段。
(1)激发兴趣阶段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我把学习重点放置在学习windows及其应用软件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想象空间。精心雕琢自己的作品,把文章配上小插图,使文章因画而精彩,也使画因文章而更完美。正是由于学生的投入,使教学变被动为主动,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而windows及其应用软件为学生提供了机会,使他们得以展现自己,可以说这些软件对学生产生了“诱惑力”。有了“诱惑力”,学生就有兴趣,有了兴趣,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创造力了。
(2)培养兴趣阶段学生在“激发兴趣”阶段产生的兴趣不尽相同,有的浓厚,有的一般。由于某些原因还会使其减弱甚至消失。所以不能把培养和激发截然分开,需要在培养中继续激发,以调动起全体学生的浓厚兴趣。比如:录入文章,修改文章一般是学生不在意甚至是不感兴趣的事。为了使他们掌握这部分概念,我布置了个任务:让学生输入一段题目为“我的老师同学”的小作文。于是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完成了任务。他们不仅掌握了录入文章的基本规则,而且当发生输入错误时,还学会了修改文章的技巧。教师教学的目的,绝不是教会学生具体的科学知识,而是应该着眼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通过知识的传授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使他们收益终生。
(3)巩固兴趣阶段一个人的创造能力的发挥离不开自信,自信是实现自我和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学生们正处于成长发展期,他们渴望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怕别人看不起。所以,对学生恰如其分的鼓励,就会使学生满怀希望和自信心,延迟了已有的兴趣,使兴趣从外在因素向内在因素的转化能够执行,从而巩固了兴趣。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采用了兴趣教学,才引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也正因为如此,当学生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看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由此大大增强了学习信心。
2.网络道德教育特点
青少年宫在国家精神文明办及自治区精神文明办的大力支持下,投资百万元建起了“绿色网吧”。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它无论对中小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1]。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这些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2],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充分利用,正确引导,科学管理,提高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实效。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起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网络德育,是指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必须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4]。网络德育通过德育课堂、虚拟社会网上咨询、在线讨论、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德育基地等途径来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网络德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性网络德育是一种开放性德育。任何人都可以是受教育者,也可以是教育者。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要针对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要施行以辨识为主、辨识与灌输相统一的道德教育方法。
(2)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德育的一大特点,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受教育者可以在“网上论坛”或“在线指导”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一起讨论。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也可以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受教育者访问该专题时,实现人机对话。由于这种交互的不可见性,可以使受教育者说出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
(3)趣味性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网上课堂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网络德育使学生变得轻松起来,学生可以通过德育课件来了解德育内容,甚至可以通过游戏来体验[3]。
3.绿色网吧建设
为了区别于社会上的网吧,加强校外教育阵地的建设,在中央和地方xx的支持帮助下,成立了青少年电子阅览中心,也称“绿色网吧”。根据网络教学的理念,网吧的特点如下:
(1)培养兴趣电子阅览中心共有电脑100台,内存21万册图书,涉及经济、哲学、文教、科学、体育、法律、自然科学等22个学科,可用于电子阅览和网上查询。此外,还为青少年准备了国内外精彩的大片,内容健康的歌曲,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2)道德约束青少年自我防范意识不强,容易受到不健康网络内容的侵扰。因此,确保青少年健康、安全上网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而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空间成为许多家长的渴望,为此中心设有监控系统,并将网络游戏和不健康网站的客户端全部关闭,严格禁止青少年打网络游戏及登陆不健康网站。对于青少年上网,我们的工作宗旨是在中小学生来本中心上网时光“堵”是不行的,重要的是要加强引导[5]。
(3)正确引导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为了不让我们的孩子与欧美国家的青少年产生更大的“数字”鸿沟,我们校外教育工作者必须尽职尽责地为孩子创造健康的学习环境。在电子阅览中心,我们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在电子邮箱里传阅学习资料、考试复习题等进行交流。此外,青少年电子阅览中心还通过与北京101远程教育网银川分中心,中国少年雏鹰网宁夏推广中心,敏特智能英语记忆系统宁夏项目中心合作;向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免费服务项目,例如少儿英语、拼玩识字、敏特少儿英语记忆以及可供选择的小学至高中针对不同年龄、学科的远程教育收费项目。
4.问题与讨论
根据阅览中心这几年的运行情况看,每年都要单位补贴上万元的经费,自己没有任何收入。由于是“绿色网吧”,对于前来上网的孩子们有一定的限制。所以来阅览中心阅读的学生们也不是很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
(1)多渠道增加收入由于青少年电子阅览中心目前是免费开放,每年的运行费用(包括维护、更新、软件费,宽带费,电费等),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发一些培训项目,多渠道增加收入,保证网吧的正常运营及各项公益项目的开展。
(2)举办公益讲座针对目前学生中存在的学习精力不集中、没有时间观念、不主动探求知识、综合竞争力不强以及家长们关心的热点等问题,聘请了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线优秀教师,就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等课题举办公益讲座系列活动。聘请知名心理学专家分析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解析困扰学生、老师、家长的各种疑难问题,对症下药,引导家长和孩子培养自信心,学习适应环境、善于交流的方法,分析孩子认知方式、学习习惯、思维发展变化的规律,从培养孩子正确的心态、健康的心智出发,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好与老师、家长、同学的关系,共同创造和谐的家庭、校园、社会氛围。
(3)合理安排时间周末和寒暑假全天开放,而周一至周五白天为学生在校上学时间,阅览中心白天开放显然是在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如果在下午学生放学后即5:30——8:30对外开放,这个时间学生要做功课,也有少数的学生前来打游戏使家长产生误解,作为校外教育的阵地,这种事情的发生对我们的影响非常不利。如果将开放时间提前,就会有一部分学生放学,一部分学生依然在校逗留,前来电子阅览中心的人数寥寥无几。如何有效安排时间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4)优化阅览环境读者在肯定我们工作的同时,有人提出阅览室空气质量较差,有损健康等意见。为此将尽快采取措施改善阅览环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文明程度,保证学生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黄贺平.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6,8(21):41-42.
[2]许昌良.青少年网络教育的学校道德守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0,16(6):32-34.
[3]薛光辉.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信息化,2002,7(8):39.
[4]韩召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德育渗透初探[j].吉林教育,2008,10(14):53.
[5]黄红兵.网络时代青少年计算机教育亟待培养的五种意识[j].科学管理研究,2004,s1:65-66.
[6][苏]瓦·亚·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计算机课的校外教育及网络教育问题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探析论文03-15
小学体育教育问题探讨的论文02-27
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03-27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问题剖析论文11-19
高职英语教育问题分析论文03-04
药学生的教育问题解析论文11-21
幼儿家庭教育问题分析论文03-02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论文11-21
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探析论文02-18
高职美术教育问题及对策论文11-2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