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相研究优秀开题报告
篇一:沉积相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四川盆地米仓山地区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研究
学生姓名:
院 (系): XXXX
专业班级: XXXX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X年X月 X日
篇二:沉积相研究开题报告
长江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萨北二西区东部P1油组沉积相研究院 (系): 地球科学学院石油系 专业班级:资工(基)10901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辅导教师:开题报告日期: 2012 年 4月
萨北二西区东部P1油组沉积相研究
学生: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指导老师: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一、题目来源
科研课题名称:《萨北二西区东部P1油组沉积相研究》
来源:科研真题
论文课题类型:毕业设计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通过进行这次毕业设计,使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系统化,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并了解论文的写作过程等。具体目的如下:
沉积相研究是近十几年来十分活跃的领域, 其理论和方法对地球科学的许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一般地, 沉积相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能够反映特定的环境或过程的沉积产物. 实际上, 对沉积相的含义有各种理解, 由此造成有关术语的不尽相同的用法. 或指沉积产物的外观, 或指其成因, 或指其沉积环境, 或表示具有成因意义的沉积产物的综合特征等等. 所有基于这些理解而从不同角度( 如沉积构造、成分、化石、介质乃至颜色等等) 定义的各种术语, 都被普遍地使用。
沉积相的研究基于一些基本的概念:沃尔索(Walther)相律阐明了相在横向和纵向序列上的联系; 旋回沉积作用的概念肯定了沉积层序的一般规律性; 相的接触型式及其组合关系,则指示了环境的空间分布及其在时间上的变迁。
沉积相研究的最主要任务, 就是对观察现象作出解释. 对于像沉积过程这样复杂的自然现象, 建立一些经过简化的理想模式是必需的. 迄今为止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相模式(例如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等相模式), 每个模式都代表形成一种特定产物的特定环境. 大部分模式是根据现代过程归纳出来的“实际模式”。模式不仅有助于对观察对象的认识, 并且最后也用于对它的描述。
而在本课题中,对于沉积相的研究直接目的则是为了恢复古地理。具体就是通过油田提供的邻区岩心资料、测井曲线资料、单井剖面等资料恢复该区地下相关层位的沉积模式和沉积的岩层类别,以找出对应的生油层、储层、盖层等,以
及该层位的平面展布图和含油区域等。
意义:培养了学生对相关新知识的自主学习、分析能力及对软件的操作能力,使得初步具备独立从事油藏沉积相研究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
要求通过对实际地质资料的分析,得到研究区的沉积相特征,搞清楚研究沉积相的步骤、方法和意义。
三、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陈友飞,沉积相研究及其若干理论问题[J].自然科学,1998
[2] 冯增昭.沉积岩石学(下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74~75.
[3] 冯增昭,王英华,刘焕杰等,中国沉积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4]孙枢,王清晨.80年代我国沉积学研究之回顾.科学通报,1991,36(3):161~164.
[5] 赵澄林,季汉成.现代沉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5一.6 .
[6] 陈恭洋,王允诚等.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5. [7] 庞雄奇,张一伟等. 油气田勘探[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8.
[8] 柳广弟,张厚福等. 石油地质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10.
[9] 朱筱敏,康安,王贵文等.三塘湖盆地侏罗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10] 冯志强,冯子辉,黄薇,等.大庆油田勘探50年:陆相生油理论的伟大实践.地质科学,2009 .
[11] 李华启.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
[12] 刘会纺. 辽河坳陷西斜坡中南部大凌河油层沉积相研究,自然科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
[13] 黄薇,张顺,梁江平,等.松辽盆地沉积地层与成藏响应.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9.
[14] 冯磊. 辽河滩海西部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研究. 2009
[15] 穆龙新, 贾爱林, 黄石岩, 等. 河流- 三角洲储层露头和现代河流沉积综合研究[ R] . 北京: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1998.
[16] 杨玉芳, 钟建华, 司维柳, 等. 松辽盆地北部他拉哈) 齐家地区姚一段
沉积与成藏特征再认识[ J] . 现代地质, 2010,24( 2 ) .
[17] 大庆油田石油地质志编辑委员会,中国石油地质志(卷一)-大庆油田
[C].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18] 杨继良,大庆油田-中国陆相大油田[C].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383~418.
[19] 裘亦楠,大庆油田细分沉积相研究,油田开发理论讨论会研究[C].大庆油田科学研究设计院.1980.3~26.
[20] 吴元燕、陈碧珏主编,油矿地质学(第二版)[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111~118,144~165.
[21] 于兴河编著,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108~125.
[22] 高瑞祺,蔡希源.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23] 赵翰卿,大庆油田河流-三角洲沉积的油层对比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8,7(4):252311.
[24] 董焕忠,河流三角洲储层沉积微相的模糊识别[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6):222241.
[25] 胡学智,鲍志东,那未红,张庆国,周新茂;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田泉头组四段沉积相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6.28.
[26] 刘吉余.油气田幵发地质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365-365.
[27] 薛培华. 河流点坝相模式概论.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77—79.
[28] 赵翰卿. 松辽盆地大型叶状三角洲沉积模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7; 6( 4) : 1—91.
[29] 李思田,程守田,杨世恭,等.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分析.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2: 113—211.
[30] 王建功,王天琦,卫平生,等. 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为例,岩性油气藏,2007; 19( 2) : 28—34.
[31] 里丁H G.沉积环境和相.周明鉴,陈昌明,张疆,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2] 王俊玲,叶连俊,李伯虎,等.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榆树林油田葡萄花
油层储层沉积模式. 沉积学报,1997; 15( 1) : 37—41.
[33] Owen, M. R., Garson, Y. N. Diversity in Cathodoluminescence of quartz from igneous rocks [C]. Geological Society of Canada /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Canda Annual Meeting, Vancouver, B. C. : program with Abstracts,1990(22)
[34] Roser, B.P., Korsch R. J. . Provenance signatures of
sandstone-mudstonesuites determined using 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 of major-elementdata[M]. Chemical Geology. 1988,67 (2):119-139
[35]Dickinson, W. R. Subduction zone metamorphism. Earth-Science Reviews [J].1977,13(1) :70-71
[36] Zinkernagel, U. Cathodolumine scence of quartz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andstone petrology[M]. Contributions to Sedimentology, 1978(8)
[37]RamseyerK., BaumanJ. Matter, A. and Mull is, J. Cathodolu mine scence colours of alpha quartz[J]. Mineralogical Magazine, 1988(52): 669-677
[38] Smith, J. V.,Stenstrom, R. C. Electron-excited luminescence as geologic tool [J]. Journal of Geology, 1965 (73): 627-635
[39] Sprunt,E. S., Nur,A. Microcracking and healing in granites: new evidence from Cathodoluminescence[J]. Science, 1979(205), 495-497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一)国内外沉积相研究状况
丹麦地质学家斯丹诺在1669年第一次将“相”的概念写入了地质文献中,在地质学应用时,“相”是指一定地质历史时期内地表的某一部分全貌90年代初到最近,在沉积学、古地理学的大力发展下,相的概念也引来了不少学者对它的详细论述,主要有3种观点:一认为“相”即为环境,仅代表当时的沉积环境;二是认为“相”就是沉积地层在横向上的变化;三是认为“相”是在一定的沉积条件下形成的沉积物的岩性、古生物特征的综合反应[9_13]。现今被多数认可的观点是:在特定的沉积环境以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特征的综合。
沉积学的概念最早是由H.A.Wadell于1932年提出的,不过只是定义为"研究沉积物的科学”。 Friedman和sanders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才对其研究范围作了比较完整的定义,即:“研究沉积物、沉积过程、沉积岩和沉积环境的科学” [18_22]。1980年美国出版的《地质学术语》(Glossary of Geology) —书中将其定义为“对沉积物的来源、沉积岩的描述和分类以及沉积物形成过程进
篇三:开题报告—杨伟强
题 目 名 称 :
题 目 类 别 :
院 系 :
专 业 班 级 :
学 生 姓 名 :
指 导 教 师 :
开题报告日期
长江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露头区二叠系石千峰组沉积相分析毕 业 设 计 地 球 科 学 学 院 资 工(基) 11201班 杨 伟 强 张 尚 峰 年1 月13号 : 2016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露头区
二叠系石千峰组沉积相分析
学生:杨伟强,地球科学学院,资工(基)11201班
指导老师:张尚峰,地球科学学院
1 题目来源
本文题目来源于张尚峰老师关于鄂尔多斯盆地周缘主要地质露头剖面标准化建设的科研项目。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毕业设计的完成,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锻炼实际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熟悉沉积相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野外工作方法及沉积相研究的步骤,寻找确定沉积相标志,进而搞清楚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石千峰组沉积相的类型、分布及特征。
3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王随继,倪晋仁,王光谦.河流沉积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0,04:362-369.
[2]王国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物源及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
[3]张昌民,张尚锋,李少华,等.中国河流沉积学研究20年[J].沉积学报,2004,02:183-192
[4]李明瑞,窦伟坦,蔺宏斌,等.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岩性气藏成藏模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36(1):56-61.
[5]杜小弟,王璞珺,王东坡.松辽盆地泉头组河流相沉积特征及古河流再造[J]. 岩相古地理,1991,03:15-21.
[6]刘志武,周立发.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滩地区石千峰组砂岩特征及其意义[J]. 新疆石油天然气,2008,14(2):1-4.
[7]张翔,田景春,陈洪德,等. 鄂尔多斯盆地上二叠统石千峰组岩相古地理及时空演化[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2):165-171.
[8]李振宏,王欣.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组天然气成藏机理初探[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3):314-318.
[9]李君文,陈洪德,田景春. 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26(1):45-49.
[10]张翔,田景春,陈洪德,等.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上二叠统石千峰组沉积环境地
球化学表征[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8,28(2):139-143.
[11]李园园,李飞.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上古生界石千峰组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J].科技与创新,2014,18:150-151.
[12]兰朝利,张君峰,陶维祥,等. 神木气田石千峰组储层沉积微相与成岩作用
[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学报,2011,26(1):28-33.
[13]段雅琪. 苏里格南部地区上古生界山盒段砂体展布规律研究[D].长江大
学,2014.
[14]蒋维红,董春梅,闫家宁.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断块油气
田,2007,14(3):1-4.
[15]何幼斌,陈文广.沉积岩与沉积相[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16]赵靖舟,王力,孙兵华,等.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构造演化对上古生界大气田形成的控制作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21(6):875-881.
[17]刘宝珺,曾允孚.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18]武文慧.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砂岩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
大学,2011.
[19]廖友运.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储层岩石学特征与成岩作用研究[D].
西北大学,2010.
[20]王平在,王俊玲.嫩江现代河流沉积层序及沉积模式[J]. 沉积学
报,2003,21(02):228-233.
[21]赵振宇,郭彦如,王艳,等.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进展[J].
特种油气藏,2012,19(2),15-20.
[22]闫小雄,胡喜峰,黄建松,等.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千峰组浅层气藏成藏机理
探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6):736- 740.
[23]杨华,姬红,李振宏,等.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石千峰组低压气藏特征
[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29(4):413-419.
[24]陈全红.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7.
[25]付锁堂,田景春,陈洪德,等.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三角洲沉积体系平面展
布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3):236- 241
[26]汪正江,陈洪德,张锦泉.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沉积体系演化与煤成气藏
[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2,22(2):18-23.
[27]刘池洋,赵红格,桂小军,等.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
(矿)响应[J].地质学报,2006,80(5):617-638.
[28] READING H G.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nd Facies[M]. Oxford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1978.
4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4.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露头区石千峰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涉及两方面,其一是河流沉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其二是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1.1 河流沉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河型及其分类研究、现代河流沉积调查、河流沉积相与相模式研究、河流相地层的层序地层学研究、河流沉积砂体建筑结构精细解剖、河流沉积模拟研究等六个方面来看,我国的河流沉积学取得了许多富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网状河概念的引入与普及、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法的推广、界面层次的划分和及其概念的扩张、岩石相类型和岩石相组合概念的应用、河流砂体露头调查的方法与技术、沉积构造的沉积动力学解释、层序地层学在河流沉积研究中的应用、河流沉积过程的模拟实验、河流相储层的建模技术等方面。
国内外河流沉积学的研究都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且有待发展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河流层序地层学在陆相全球变化和古代河流沉积相模式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它是刚开展不久的新的研究方向,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随着河流分类体系的逐步完善,不同河流沉积体系的识别,尤其是分汊河和网状河的沉积体系的识别标志,在方法上有待发展和完善。水槽模拟实验研究、三维露头研究、深部河沉积地层的地震勘探和现代河流沉积物的地质雷达勘探等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是该河流沉学的主要研究手段,而定量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是其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3) 网状河和分汊河的多河道形成机理的理论探讨和水槽模拟实验有待加强. 这是河流沉积学上可望有重大发现的突破点之一。
(4) 一条河流中不同河段的河型分布及转化(河型随空间的转化)、同一地区不同时段的河型演化(河型随时间的转化)的模式探讨及其影响因素归纳是河流沉积学、河流动力学、河流地貌学的研究者所共同面临的课题,由此所导致的沉积学家、地貌学家和水利学家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的相互配合是该学科发展的一大特色。
(5) 河流沉积学的研究成果在洪水和泥沙灾害的防治方面还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在控制河水污染、河流沉积物污染,以及在人们生存环境的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4.1.2 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组研究现状和发展的趋势
鄂尔多斯盆地为一富含油气的大型叠合盆地,经过20多年的勘探实践,先后在下古生界以及上古生界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都发现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气藏(气田)。而石千峰组由于为炎热氧化环境条件下形成,一般认为其不利于油气藏的形成。但是,近年来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的进一步深入,2000年首次在榆17井石千峰组地层中获得了工业性气流;此后,又在该区先后发现了神8井区、盟5井区石千峰组气藏。这些发现打破了上石盒子组以上地层中无天然气藏的历史。与此同时,在其他盆地陆相“红色地层”中亦获得了重要的油气成
果,如四川盆地侏罗系洛带气田和新场气田。就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组的研究现状来看,众多学者对上古生界太原组、山西组和石盒子组沉积相、岩相古地理等方面已做过详细研究并且在沉积相、层序地层学、岩相古地理以及油气勘探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对上二叠统石千峰组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性,而石千峰组目前分为五个段——千1段、千2段、千3段、千4段、千5段。鉴于上述重大的现实研究意义和存在的研究程度低的问题,张翔等以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盆地西线11条野外剖面和东线12条野外剖面的详细观测,并对盆内钻井岩心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以沉积学为理论基础,探讨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组沉积体系类型、古地理展布规律和时空演化特征,最后认为千一主要是湖泊相沉积,千二段上部主要是三角洲沉积,千二段下部主要是河流的河道沉积,千三段、千四段、千五段基本都是河流相沉积。其中的河流沉积包括辫状河和曲流河两种类型。总的来看,从千5期到千1期,古地理特征和沉积相的展布及演化特征是一致的,均表现为物源来自北部阴山古陆形成于北高南低的环境中。但是,早期受构造抬升的影响表现为三角洲体系明显进积作用,随着湖盆面积的扩大,三角洲前缘向北迁移,三角洲平原收缩,千3期湖泊面积最大,相应出现最大湖泛沉积。后期湖泊逐渐萎缩,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逐渐向南推进。由此可见,千5期到千1期的古地理演化过程,不仅体现了相带的展布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完整的湖平面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但是这是现对于整个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组研究,对于东部地区的岩相古地理研究还是不够完善,不够细化,有待于完善。
4.2研究的主攻方向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露头区石千峰组岩相古地理研究,完善和细化石千峰组河流沉积。
5 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本题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石千峰组岩石相分,石千峰组岩石相组合及沉积微相分析和石千峰组沉积特征分析,最后建立石千峰组滨岸沉积模式。关键问题是基本掌握河流沉积相及相关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具体要求是编制石千峰组沉积相综合柱状图以及石千峰组沉积对比图和石千峰组沉积模式图。解决的思路是寻找确定沉积相标志,解决石千峰组微相分析然后解决石千峰组的亚相分析,其次解决石千峰组的相分析,进而综合得到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石千峰组沉积相的类型、分布及特征。
6 完成毕业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方法 毕业设计需要张尚峰老师提供的关于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组的资料例如陕西韩城及山西柳林地区区域地质资料、石千峰组前人研究资料及相关研究报告、
【沉积相研究优秀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1-21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11-18
医学研究开题报告11-14
开题报告的研究方法11-14
人名研究开题报告11-14
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11-15
开题报告的研究方法是11-15
研究体育的开题报告03-20
研究开题报告范文12-1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