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论文
一、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二、 系统分析
(一)系统初步调查与可行性分析
(二)系统分析任务
三、 系统设计
(一)系统配置设计
(二)模块结构设计
(三)代码设计
(四)数据文件设计
(五)输入输出设计
(六)处理流程设计
四、系统实现
五、试运行
六、软件评审
浅谈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
一、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较短时向内获得一个适用、高效、可靠、易维护的系统。软件工程就是研究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达到这个目标。七十年代提出了“生命周期法”,将系统开发全过程严洛划分为几个阶段,开发工作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并在每一阶段使用规定的方法、技术和工具。编写规定的文档资料。这一方法要求开发者一开始就对系统目标和功能有全面了解,但是用户开始时往往不能确切地提出需要,并且开发过程中系统环境与目标往往发生变化,“生命周期法”适应不了这种变化的需要。因此,人们提出了“原型法”,即开发人员根据用户基本需求构造一个系统初步模型交用户使用,并根据用户需求不断修改、补充、完善,最后实现系统。这种方法适用于需求难以确定的开发工作。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仍是“生命周期法”,并且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环境相对稳定,也适于用“生命周期法”开发。因此,本讲将讲述如何用“生命周期法”开发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通常说的开发过程是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而系统使用与维护可以看成是开发的延伸阶段。
二、 系统分析
(一)系统初步调查与可行性分析
系统开发人员在接到用户开发任务和明确用户要求以后,就要对系统开发的内外部〔企业的规模、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等)、企业的现有资源(经营状况、经济实力等)以及技术情况进行调查。
在初步调查基础上,根据本期开发的目标、任务及硬件配置计划等,分析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及在经济上、技术、操作上的可行性,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给出结论和建议。
〔二)系统详细调查
一旦确定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可行,就要对现行会计系统进行详细调查,了解企业各机构与会计机构信息联系状况和会计内部分工与业务联系状况,明确现行簿记及现行编码的要求与方法,弄清数据流向及信,息量。
(三)系统分析任务
系统分析的任务是明确新系统要“做什么”,即基于对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用图表、文字等综合反映现行系统的业务内容、范围、处理过程和方法,并收进现行系统的不合理部分,提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
数据流程图是从数据的角度描述原始数据输入系统,经过一系列加工,或分解或合并或存储,最后成为输出离开系统的整个过程。它由数据流、加工、数据文件、数据的源点或终点四种基本成分构成。绘制数据流程图一般采用结构化分析方法,即“自顶向下、逐步分解”的方法,先把整个系统当作一个处理功能来看,然后逐步往下分解,加入各种详细处理功能,最后得到一套分层的数据流程图。
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各种元素进行详细描述。由数据流条目、文件条目、加工条目组成。数据流条目说明每个数据流的定义、来源、去向及其数据流量;文件条目说明每个文件的数据项组成及其类型、长度等;加_L条目i兑明每一个加工的具体输入、输出的数据及处理方法。
通过分析得到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等)后,还需要根据用户要求及计算机数据处理特点,全面分析该模型在数据流向、帐表设置、处理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改进与调整,得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包括系统总体结构及划分,系统界而及内部接口、功能、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输人输出要求等)。
系统分析阶段的最终成果是系统分析说明书,是系统开发人员与使用者共同确认的反映系统目标、功能的书面文件,是系统设计工作的依据。应由双方讨论评审,一旦确认,就作为重要文档保存,不得随便修改。其主要内容有“现行系统描述,新系统描述(目标及规模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性能要求及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报告,系统设计实施等工作计划。
三、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即根据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物理设计,包括系统配置设计、模块结构设计、数据文件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
(一) 系统配置设计
根据系统对性能及环境的要求,考虑开发费用及设备的市场情况,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性能价格化,确定系缈设备的配置方案。
(二)模块结构设计
确定整个系统应由哪些模块组成以及模块之间的联系。常用结构化设计方法,该方法是把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模块结构lYI的垂要工”,一方面自顶向下设计出模块的层次结构图,另一方而设计各校块的输入、加工、输出。必要时还要进行详细设计,定义每一模块的功能、输入数据、所用文件及使用方式、输出内容及格式,确定模块实现的详细算法,每一模块的程序构成等。
(三)代码设计
为便于处理和记录,要对某些处理对象进行编码,如对会计科目、原材料、固定资产、产品、部门、职工、客户等编码公会计信息系统的代码,设计要遵循唯一性、统一侄、规范性等原则。为保证代码输入传递的正确性,代码中可设置校验位,用于自动检查代码的正确性。
(四)数据文件设计
数据文件设计是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根据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的有关说明以及业务处理的要求和特点,建立有关数据库文件,如凭证库、帐簿库、报表库等,设计时要采用数据库理论尽量减少数据冗余。其次确定数据文件的逻辑关系和存取方式(Jl匝序义件、随机文件、索引文件等)。最后设计各数据文件的结构,包括字段名、类型、长度、存取权限等。在数据文件设计时,应在软件中采取一些控制技术,如设置数
据文件的存取权限、重要文件复制备份存储等,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五)输入输出设计
数据的采集与录入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一部分,并且易出错,因此必须重视输入设计,输入设计要荃于方便用户的原则。数据输入方式有键盘输入、磁盘输入、联机输入等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计输入格式时要基于直观、准确、全屏操作的原则。由于输入数据的正确性是保证整个系统正确的关键,必须加强数据输入的检验,因此,除了在数据输入前应对原始凭证进行人工审核,输入过程中进行二次输入、再显示等方法进行核对外,在设计中应安排一定的程序化步骤,对输入的内存的数进行多层检验,方法有:逻辑校验、范围校验、平衡校验。输入的会计凭证,必须由程序 自动进行上述检验,无误方能登记到机内帐、进入下一步处理过程。
加工后的数据只有通过输出才能为用户所用.因此输出设计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输出的数据主要有日记帐及有关汇总表、总帐、明细帐、会计报表、凭证、会计数据文件及各种查询信息。输出方式有屏幕显示、软盘输出、打印输出,要根据输出内容与要求来确定采用哪种方式。口记帐、总帐、会计报表以及机制凭证必须打印输出,作为管理、分析、审计的依据和线索口输出设计要注意格式尽量规范化、标准化,符合有关财会制度的习惯作法,要加强安全保密性控制,防止舞弊现象发生。
(六)处理流程设计
参考原来的业务流程,分别按各模块的梅项数据进行具体的处理流程设计,不仅包括数据的输入、输出、存储、传输、分类、合片、数值}1抓十算、逻辑运算等内容,而且还包括内部控制、查询等功能。会计信息系统具有一套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应在适当环节,通过程序化步骤来实现。一方而是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控制.如控制数据输入和运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另1方而是业务管理控制,如处理期问不能人工十预。完成上述设计后,就应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作为系统阶段的最终成果,以及系统实现阶段的依据。
四、系统实现
系统实现阶段要进行程序的设计与调试,交付
试运行。程序设计主要是在了解所用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与环境、并充分理解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基础匕,编写源程序。要基于用户界面友好、数据处理效率高的原则,并使程序易读、易维护。程序调试包括分调和联调,即是先对模块逐个进行调试,再将相关模块连接起来进行接日调试,调试的关键在于如何设计成功的调试用例。最后编写系统使用说明书,包括系统功能介绍,软硬件组成安装,输入方法和特性,操作方法和查询、输出功能的使用方法.系统出错处理和异常情况处理。
五、试运行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正式使用前,必须与手毛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问,以检验其否达到r预定指标。首先根据确定的核算方案和软件提供的功能,进行系统初始化的工作,即定义有关帐表结构、内容和处理方法,输入有关系统内相对固定的数据,输人总帐,明细帐上期余额。再将当期发生的有关业务凭证输入计算机后,就可以试运行了。通过计算机输出结果与手工帐表数据的对比分析,检查科目体系、核算方法、工作程序的合法性、准确性、可靠性,以及软件的完善程度。
六、软件评审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后、若要替代手工系统,尚需经财政部门详审,检查其是否达到了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若是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其评市工作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或者财政部组织进行,核发财政部统一印制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合格证》。
【浅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论文】相关文章:
会计信息系统的论文07-04
浅谈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11-20
会计电算化论文例文03-20
会计电算化的论文致谢03-27
有关会计电算化的论文03-19
会计电算化的参考论文03-20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03-05
会计电算化的论文提纲模板03-05
会计电算化专业论文致谢12-0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