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会计毕业论文

时间:2024-10-28 11:57:45 会计统计 我要投稿

研究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会计毕业论文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颁布以来,随着社会投资意识的进步,事业单位投资规模和形式扩大,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经济环境和人们对对外投资的认识都比事业单位规则、制度制定时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有必要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现行规定进行评述并寻求改革措施。

研究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会计毕业论文

  一、现行制度中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会计核算处理

  (一)事业单位购入债券的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

  第117号科目 对外投资中规定了事业单位购入各种债券形成的对外投资,应按实际支付的款项,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年终,单位应将当期末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科目,借记“结余分配”科目,贷记本科目(一般基金)。若当年售出此类债券则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收入——投资收益”科目,投资期内取得的利息、红利等各项投资收益,应记入贷记“其他收入——投资收益”科目。

  (二)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材料的会计处理

  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应按评估价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按账面原价,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材料账面价值(不含增值税),贷记“材料”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扣除材料账面价值与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材料的账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

  (三)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无形资产会计处理

  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入的无形资产,按双方确定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账面原价,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

  二、现行制度的问题及建议处理方法

  (一)事业单位购入债券对外投资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事业单位进行债券投资应属于经营活动,本应采用权责发生制,而就上述提及的规定将购买债券的收益(实收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差额)在转让债券或债券到期时一次性记入“其他收入”科目,这就意味着如果债券期限超过一年并且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话,那么若干年的利息所得就全部计人了债券转让或还本付息当年的收入当中。这种处理方法明显还采取的收付实现制。

  因此,对持有期限超过一年且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事业单位应将利息收入分别记人持有债券期间各年的收入当中。为此,应在设“应收债券投资收益”账户,将每年应得的债券利息收入在年终结账之前借记该账户,贷记“其他收入”账户。待债券到期兑付本息或将所持有的债券予以转让时,再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对外投资”科目,按账面金额贷记“应收债券投资收益”科目。按借贷双方的差额,贷记或借记“其他收入”科目。同时,调整事业基金的明细科目。以上建议仅适用于平价发行的债券。

  例1、某事业单位2001年1月1日购入123公司发行的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10%,债券面值1000元,公司按1060元的价格购入50张。

  该事业单位购入债券时:

  借:对外投资——债券投资 53000 贷:银行存款 53000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53000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53000

  若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归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则该事业单位在前4年中每年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其他收入 5000

  最后一年收到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55000 贷:对外投资——债券投资 53000 其他收入 2000

  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53000 贷:事业基金——般基金 53000

  (二)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材料的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1、企业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

  原因是企业以材料对外投资入账价值包含协议价和税金。

  例:某一般纳税人事业单位以一批材料对外投资,该批材料的账面价值10000元,负担的增值税1700元,双方确认的价值为12000元。其账务处理为:

  借:对外投资12000

  贷:材料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1700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300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11700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11700

  企业会计中规定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的,投资方视同销售处理,即投资的价值中应包括该投资货物的增值税。而作为一般纳税人事业单位)

  用购买的货物进行进行投资,投资额也应包括此部分增值税。

  例:账务改做如下处理更为合理:

  借:对外投资13700

  贷:材料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1700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2000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11700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11700

  从两者处理方法比较中可知前者对外投资额比后者少增值税额,事业基金——投资基金也相应减少一个差额使资产相应减少,而后者会计处理方法与企业做法一致,正常体现了资产增减情况。

  2、与增值税税制相矛盾

  税制规定企业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 “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生产领用、非正常损失等原因而不能从销项税额抵扣、转出应由企业负担的增值税。用材料对外投资,材料减少不应看作销售货物增加销项税额处理。因为此时应届非生产领用,不属于销售行为,所以不能把这部分税金计入销项税中相反,在企业会计中用材料对外投资,其账务处理“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则充分体现了材料的去向,反映了资金流向,符合会计的职能作用。因此,一般事业单位用材料对外投资,在务处理中税金记入“进项税额转出栏,更为准确。

【研究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会计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研究毕业论文03-29

企业对外投资财务风险探析03-24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研究的论文02-15

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研究论文03-11

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探讨会计毕业论文03-20

网络会计准则途径研究会计毕业论文03-22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03-20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研究论文11-30

对外贸易研究开题报告范文03-27

卫生事业单位治理与会计实时控制探讨会计毕业论文03-2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