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论文

时间:2024-07-15 14:11:23 会计统计 我要投稿

管理会计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管理会计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管理会计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1

  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概述

  (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不同

  财务会计属于核算型的,而管理型会计是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其次是两者的着重点不同,财务会计的重点就是对企业的数据信息进行解释和反映,而管理型会计是将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测作为重点。第三,两者的工作特征有着很大的不同,财务会计是需要严格遵循会计的准则;管理型会计要求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灵活性较高。

  (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关系

  一方面,管理型会计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内容是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的深化。另一方面,管理型会计的职能在某一方面也是对财务会计职能的进一步深化和延伸。管理会计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积累和分化的漫长过程,它摆脱了传统的只关注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精确性的`特征,将主要精力放在通过数据信息对企业的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上。

  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的必要性

  (一)是不断满足企业发展信息需求的需要

  企业面对信息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加快对自身信息传达和获取功能的实现水平,信息的准确度和及时性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成败紧密相关。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毫无疑问需要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并及时地做出相应的措施,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不断完善企业会计信息体制的需要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普及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绝佳的机遇和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如今的信息技术为两者的融合提供的技术支撑,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进而不断建立并完善会计信息体制,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的可行性

  (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所具有的互补性

  财务会计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纳,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精确性,但是也缺乏灵活性,而管理型会计的着重点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处理,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意见和科学的预测,但是如果单一运行的话需要进行结构和系统的有效整合。两者所具有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两者的有机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之逐渐发展为较为完美的企业会计运营模式。

  (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所有的目标一致性

  传统的企业相关人员认为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是制作出管理会计所需要的财务报表,而管理型会计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根据财务会计制作出的报表参与到企业的决策制定中来,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价值。但是,企业要想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赢取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就要转变这样一种观念,即财务型会计和管理型会计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服务于现代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于企业的总体发展要求。

  (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具有的理论依据相似性

  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融合的过程中,两者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作为基础。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无论是单一的财务会计还是单一的管理会计模式、都无法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缺陷。

管理会计论文2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总体来说房地产的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质量较低,难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对房地产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关注人的发展,对会计管理进行优化和创新,为房地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房地产企业会计管理的特点

  (一)会计管理工作周期长

  鉴于房地产行业具有资金量大和周转率低的特点,加长了会计管理工作的周期和时间跨度,加大了会计管理工作的难度。另外,受到金融政策调整的影响,企业融资难度加大,阻碍了企业的资金总量的增长,加上房地产具有销售周期长的特点,更加加剧了会计管理工作的周期。

  (二)资金风险大

  房地产的发展是国家政策、市场因素和市民观念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对房地产设置了诸多的限制,这就资金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房地产的会计管理面临着资金风险大的难题,要求会计进行科学管理,提高会计管理的质量。

  (三)会计管理范围广

  会计管理是房地产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个领域,决定了会计管理的复杂性,特别是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密切。加上大量的资金流动,使得房地产的会计管理的难度加大。

  二、房地产企业会计管理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房地产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房地产长远发展的瓶颈,制约了房地产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信息失真问题

  由于房地产企业的规范管理处于初期阶段,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还不够健全,加上企业对会计缺乏职业道德的审查,致使在会计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管理漏洞。部分会计利用政策的漏洞,为了一己私利,进行不合法的操作,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这样,信息资源的不可靠性,使房地产的发展步履维艰。

  (二)透漏税款现象严重

  房地产的不断发展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我国的税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一些房地产企业进行不合法操作,利用偷税漏税等手段获取经济利益。这说明对房地产会计管理工作不透明,管理水平和质量不高,不利于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监督法律约束不健全

  监督制度的不健全是导致会计管理工作无法真正是履行监督职能,致使会计管理监督弱化,不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房地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还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对不健全的监督制度造成了冲击。立法制度的相对落后,立法与实际的操作之间差距很大,同时领导者的无视法律行为导致一些越权的行为,对房地产的会计管理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三、对房地产企业会计管理问题的优化措施

  鉴于房地产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当前房地产会计管理中的诸多问题,需要对会计管理进行优化和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房地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积蓄力量。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管理工作主要是借助会计人员进行,因此必须把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作为房地产的会计管理工作的重点。首先,会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对管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选择会计人才的时候重视其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其次,会计工作与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联系,必须选择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另外,企业应该加大对会计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其自身学习能力,为房地产培养一支优秀的会计队伍。

  (二)建立会计规范体系

  房地产企业中会计管理体系的缺陷容易导致会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即易产生信息的失真,不利于对资金情况的正确掌握和控制,因此需要借助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对会计管理工作进行约束和规范。鉴于房地产成本核算和收入确定的特殊性,需要加大对信息真实性的控制,真正的提取有效的真实的信息。这就需要细化会计工作的流程,并且提高会计管理的透明度,最大限度的缩小利润操纵空间,实现信息失真的有效治理,优化房地产的发展。

  (三)杜绝偷税漏税

  为了杜绝偷税漏税的现象,进行售房制度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来说,将预售房制度改革为现房销售制度,可以简化会计核算和纳税比例的计算,同时降低了成品房的销售风险,使会计建账更加符合制度的约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收入记录的恶意减少,并对成本有着及时的监督,从而遏制了偷税漏税行为。

  使用房地产开发的票据也可以有效遏制偷税漏税现象,票据是企业纳税的依据,应该纳入经营性收入账户,进而规范对票据的管理,约束房地产的缴税行为,进而解决会计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实现会计管理的有效进行。

  (四)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会计工作关系着财务工作,需要高度重视的同时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这就依赖于监督制度的建立。由于房地产的资金流动大,风险性高,就需要对会计的管理进行监督,及时发现不合法行为,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

  企业的会计管理需要以高素质和操作技能熟练的人才进行操作,还需要相关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企业定期的对会计管理进行监督和督促。当然在新时代,要善于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促进会计管理的健康开展。

  总之,房地产的特殊性决定了房地产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和重心,需要提高重视程度,从会计人才、管理方法和手段、管理观念等多个方面着手,针对管理中的问题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会计管理的水平,真正的发挥其重要作用,推动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合理发展。在以后的会计管理中,房地产企业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的更新和改革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管理会计论文3

  [1] 余绪缨. 简论《孙子兵法》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 会计研究. 1997(12)

  [2] 王钊. 试论日本企业管理会计的特点[J]. 日本问题研究. 1995(02)

  [3] 李天民. 论管理会计的前景[J]. 会计研究. 1988(05)

  [4] 岳宁花. 管理会计规范化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 20xx

  [5] 丁建中.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D]. 安徽农业大学 20xx

  [6] 王利方. 管理会计在中小型制造企业应用研究[D]. 天津大学 20xx

  [7] 曹洁. 管理会计边界问题研究[D]. 安徽工业大学 20xx

  [8] 洪刚.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xx

  [9] 钱峥翔. 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中创造价值[D]. 上海交通大学 20xx

  [10] 李华. 作业成本法的生成机理及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研究[D]. 长春理工大学 20xx

  [11] 聂巧明.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信息链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xx

  [12] 肖玲利. 管理会计与控制系统变更影响因素的权变分析[D]. 重庆大学 20xx

  [13] 王鑫.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会计实施与应用研究[D]. 东北大学 20xx

  [14] 黄杰. 资源外包、组织结构变革与管理会计的发展[D]. 南京财经大学 20xx

  [15] 邱芳. 基于管理会计的内部报告体系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 20xx

  [16] 谭键维. 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D]. 湖南大学 20xx

  [17] 李晓洁.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D]. 东北财经大学 20xx

  [18] 徐阳. 战略管理会计方法在我国应用的相关问题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 20xx

  [19] 胡嵩. 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集团中的应用[D]. 厦门大学 20xx

  [20] 聂巧明.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信息链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xx

  [21] 郭效丁.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研究[D]. 兰州商学院 20xx

  [22] 孟萍. 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xx

管理会计论文4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也迅速发展,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激流勇进,必须完善自身。而存货管理作为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它的发展状况可谓至关重要,它与企业经营目标、销售、生产环节、决策的制定、财务管理都有紧密联系。对存货进行会计核算非常重要,准确的会计核算可以保证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存货管理与会计核算相互影响。目前,中小企业对存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方法不够科学,简单死板。许多企业因为存货管理不当造成货物积压滞销,又因为会计核算不当造成企业报表不准确,资金利用不当,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慢,公司的正常运行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对存货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对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存货;存货管理

  一、存货管理概述

  1. 存货管理的概念

  存货是一个公司能够产生价值、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即将生产出来的产品以及在公司运转和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货物。存货是企业很重要的一个运营环节,它控制着企业大部分的流动资产,存货管理包括对存货信息的管理和分析。存货管理是一个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将厂商的存货政策及价值链的存货政策进行行业化。另外,存货管理还有很多方式,其中,较为主要和常见的有拉式存货方法、计划方法与混合方法。拉货存货方法是根据客户需要来调整自身的产品配送。计划方法是先企业先进行预测,根据市场现况、产品可得性和需求量来推算出应生产多少产品。混合方法则是根据以往客户的需求量和公司自身对市场的分析进行生产。一个企业对存货进行存货管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获利能力,同时合理的存货可以避免货物短缺,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有效降低存货占用的资金。存货管理更方便企业员工对货物进行控制和管理,同时能对货物进行详细记载,有效避免员工私自运输货物情况的发生。

  2. 中小企业存货的特点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特点一般是以传统的“仓库管理模式”为主,但这种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仓库的存货日益增加,对中小企业来说,存货保持一定的数量十分必要,因为存货超过一定数量就会给企业造成压力,再加上市场的不确性因素,存货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减值,给中小企业带来经济困难。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管理上的思想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善,相对于传统存货管理理念已有了很大提高。存货作为一个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基础,一定要使企业合理化、最佳化。

  3. 存货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存货管理作为一个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公司企业目标的制定与执行、产品的供应与销售、生产量的制定与人员的分配以及公司的财务管理。存货管理作为公司管理的五大板块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投入的力度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企业存货占用资金差异的大小。大多数公司的管理者对存货管理都不够重视,为了降低生产劳动成本,一味地减少存货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正是因为企业存货管理方面漏洞百出,所以生产成本才会一直居高不下,存货管理混乱,资金流转慢,长此以往,自然会使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对企业资产会计核算不及时,导致企业报表不准确,企业资产不明确。为了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必须明确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存货管理可以方便公司对货物进行清点分类,方便公司进行流动资产核算,可以降低货存,避免货物的积压,加快资产流动速度。公司如果能实现有效的存货管理,就可以合理安排库存,减小货物储藏及货物运输的费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获利能力。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显着地位,就必需意识到存货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二、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企业存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企业存货管理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财务压力大、融资困难,所以对存货管理不够重视,这就造成存货管理混乱,管理机制不完善。部分企业对采购人员和验收员的选用并不重视,很多中小企业为了节省人员开支,采购人员和验收员选择用同一个人。比如,采购人员先向上报账,拿到本次购买材料所需要的资金,但在实际采购中很可能出现原料降价的情况,因为采购和验收是同一个人,且整个过程无人见证,这就给采购和验收员极大的权利,使营私舞弊现象极易发生。如果采购的货物在生产完成后直接进入市场,出现问题就会对企业的名誉和发展造成极坏的影响。很多企业没有对采购制定计划,通常是凭感觉进行材料采购,对市场价格和行情没有足够了解,造成企业开支增加。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存货不够重视,企业存货管理制度漏洞百出,这样不仅给管理带来极大难度,而且还阻碍了企业不断发展的脚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障碍。

  2. 管理者能力有待提高,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是管理的问题。中小企业对采购人员、存货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要求不高,参与库存的工作人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存货管理,造成存货管理混乱。而管理者将管理重点放错位置,将过多的精力投放在原材料的采购和成品的销售上,而忽视了存货的成本和资金。由于企业不重视会计核算,因此,相应方面的资本投入也相对较少,从而导致设备落后,电算化水平低。由于企业规模小、业务频繁,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往往要求会计核算人员身兼数职。会计与出纳岗位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监督和互相牵制。中小企业管理者由于素质不高,很容易出现独揽大权、任人唯亲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个人的决定比较片面且不能很好地分析形势,做出正确判断。任人唯亲会在企业内部渐渐形成几个团体,影响公司团结,导致明争暗斗现象猖獗,这些都不利于公司发展。存货作为公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用公司 30% 的流动资产,公司应选拔有管理才能、德才兼备、尽职尽责、且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来任职。管理者要学会与员工沟通,企业的市场部门、生产部门是联系非常紧密的两个部门,两个部门之间一定要多交流沟通,如果沟通不及时,很可能造成供应与需求不符的状况。如果货物多于市场需求,会造成货物积压,增加企业生产成本;货存少于市场需求,将导致企业流失大量市场,间接造成货物积压。由此可以看出部门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性,而部门领导者一定要做好这一点,以避免上述的问题发生。

  3. 存货入出库以及会计处理环节的问题

  验货是将货物存入仓库前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很多企业对货物的验收并不重视,在入库前没有检查好货物而直接入库,造成在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无法使用,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而生产后的商品,由于库存管理不完善,一些有保质期的商品被忽视,导致商品过期变质,直接给企业带来损失。此外,中小企业为了节省开支,验收和采购往往都用一个人,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以公营私、虚假账面现象的发生。此外,大多数公司采购什么原料,一次采购多少,都由采购人员决定,而真正的使用者、生产者无法参与到采购环节,出现采购的原料无法进行生产的问题,这对生产造成极大影响。

  另外,有关存货入库的会计工作要严格制作会计分录,例如:

  材料采购入库的分录: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原材料出库的分录: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非生产零用出库

  借:费用科目

  贷:材料类科目

  在会计管理方面,很多企业目光短浅,没有为企业长远发展考虑,在处理财务方面出现很大问题。比如,实际销售收入没有作为销售收入数额计入账中,没有按实际情况生产产品,对付出的货款、收回的货款都没有及时进行登记。存货作为企业主要的流动资产,如果没有负责的管理者与会计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详细登记,会对企业运转造成极大影响。部分企业没有定期对企业存货进行清点,仓库保管员没有尽责,货物进出库手续不完整,材料使用、运输费用、人工费记载不准确,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扰,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步。

  三、解决中小企业存货管理问题对策

  1. 建立健全企业存货管理制度

  一个企业内部结构是否完善,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一个公司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那么在广阔的市场中就无法获取地位,即使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也不能使公司继续发展。而中小企业大多数因为公司规模小、管理人才紧缺,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缺陷。存货管理作为公司管理的五大板块之一,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企业经营目标、销售、生产环节、决策的制定、财务管理都有紧密联系。因此,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采购方面要严格按照生产需要进行采购,按照公司订单情况和生产情况进行订购,可以有效避免多采购和因为货源不足导致企业停工现象的发生。在采购前要与供货商、购买方签订合同。配送原料方面,要按照买方需要发货,多发会浪费,少发则影响生产,因此,按照订单发货最为保险。定期盘点公司存货,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原料情况,定期进行存货清点,可以避免多采购现象的发生。企业内部还应建立起完善的审计制度,这是企业提高经济利润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公司规模小,很难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审计部门,但也应在相关部门设置相关审计人员,由其成立审计小组。从审计人员提供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公司财务报表数据是否准确,采购的价格是否合理、质量是否过关、数量是否合理、合同及手续是否齐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采购和验收由一个人来完成而造成营私舞弊现象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引领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2. 提高存货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灌输正确的存货管理、会计核算意识与理念

  从上文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管理者综合素质和存货管理意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管理者作为一个企业的灵魂,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质量。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者素质普遍较低,这对企业目标的制定,政策的执行,销售与生产都会产生阻碍作用。企业领导者应充分意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及会计核算对资金流转、企业发展、库存管理的重要作用。而企业员工作为一线工作者,他们的素质高低同样影响着公司的运转,因此,中小企业应根据本公司员工素质的情况对他们进行培训,对其进行职业化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企业内部应形成培训小组,对加入的每一位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劳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利润。存货管理者还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客观公正地选用人才,打破任人唯亲的状态,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一切以企业利益为基础。

  所有会计工作者都要有存货管理及会计核算的理念。例如,1 日,企业从光明工厂购入甲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 30 000 元,增值税 5 100 元,前已付款 20 000 元,材料已验收入库。25 日,从胜利工厂购入的甲材料运到,验收入库后的合格品为 95 吨,短少 5 吨。后查明原因,短少 5吨系被盗所致,保险公司同意赔款 10 000 元。根据以上材料编制会计分录:

  (1)入库

  借:原材料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100

  贷:预付账款 20 000

  银行存款 15 100

  (2)损失

  借: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 500

  贷:原材料 1 500

  (3)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10 000

  贷: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 500

  营业外收入 8 500

  (4)收到钱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10 000

  3. 科学设置存货管理岗位,改进存货管理技术与模式

  从上文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科学设置存货管理岗位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存在着许多问题。大多数企业存在采购和验收为同一人的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不断进步,公司发展业务也随之增多,一个人难免分身乏术,这就使企业在存货管理岗位安排上存在不足。如果想较好地解决存货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企业一定要仔细划分存货管理岗位,明确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各个岗位之间保持相互联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关系,严防跨部门插手存货管理问题。

  部门之间保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可以很好地避免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每个公司都有自己不同的状况,公司首先要弄清楚自身存在的问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存货管理模式,也可以将各管理模式综合起来,各取所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 21 世纪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做出非常多的努力。首先要完善自身,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不断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才能在世界经济中立足。库存管理作为公司管理的一部分,必须得到重视,做好库存管理,企业目标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企业计划才能更好地被执行,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瞬息万变的供求变化。其次,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经济发展。根据世界经济发展情况及时转变发展政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朝霞 . 提高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探讨 [J]. 财政监督 ,20xx(14)。

  [2] 张先治 , 于悦 . 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理念与思路更新的几个问题 [J]. 财务与会计 ( 理财版 ),20xx(9)。

  [3] 梅芳 . 浅谈零存货管理实施 [J]. 财会通讯 ,20xx(2)。

  [4] 徐雪玲 , 郭蕾 . 浅析我国汽车 4S 店库存成本管理 [J]. 旅游纵览 ( 下半月 ),20xx(2)。

管理会计论文5

  摘 要: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化,使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文章阐述了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背景,分析了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较所具有的新特征,并对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传统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管理会计已难以满足企业战略管理的要求。战略管理会计以其长期性、整体性、外向性、灵活性和宏观性的特点,从战略的高度,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对传统管理会计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战略管理会计产生的背景

  笔者认为,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由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促成。

  (一)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性

  1传统管理会计已无法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风险也进一步扩大。企业破产、兼并、重整、集团企业、跨国企业、战略管理等许多新问题出现,亟待新的管理会计理论的指导。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不仅有财务指标,还要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等都是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的财务指标。然而传统管理会计系统所考虑的是以成本指标为重点的财务指标,却没有提供上述非财务指标,由此导致市场、战略等方面的众多因素被忽视,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2观念落后,缺少对高新技术发展的适应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制造技术、电脑辅助设计与制造、弹性制造系统等的普及与发展改进了企业的生产工艺,引发了制造技术革命,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如:大量自动设备和电脑的出现必然会加大固定制造费用,从而改变了成本性态的类型,而现有的成本系统不仅没能帮助管理者适应这种变化,还限制了对这种变化的适应。所以,管理会计还不能适应新技术环境的挑战,必须进行一场变革。

  3、对外部环境的战略观念重视不足。外部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既为企业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又可能对企业的经营造成某种威胁。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优胜劣汰是客观规律。因而,管理会计作为信息的输出者,应明确企业所处的相对竞争地位,提供便于企业竞争战略的会计资料,达到预警的目的。而传统的管理会计不能真正做到了解竞争对手分析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

  (二)企业实行战略管理的要求催生了战略管理会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和信息社会化的发展,企业管理的特征逐渐发生改变,企业界特别是跨国公司对企业的管理不再局限于内部管理,而是在重视内部管理的同时,又重视企业外部环境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即是企业战略管理。企业为了达到战略目标,获取核心能力和超额回报,必须研究自身所处的内部环境———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还要研究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竞争者、客户、政府、国际市场等,并及时传递环境变化的信息。由于传统的管理会计无法满足企业的这种需要,故这种重视外部性因素和长期性信息的任务便落在战略管理会计身上。由此,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

  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ManagementAccounthg,简称SMA)这一概念由英国学者西蒙斯(Simmonds)于1981年在其论文《战略管理会计》中最先提出,他将战略管理会计定义为:“用于构建与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从此以后,人们沿用了这一名称,但对其定义却未达成统一的共识。总体说来,战略管理会计是以动态性为特征以“权变”思想为基础、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旨在为企业提供外部市场和竞争者的信息,是帮助企业制定、实施战略计划的手段。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

  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战略管理会计具有以下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

  战略管理会计提出了超越传统管理会计主体范围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站在战略高度,着眼全球,面对竞争对手。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营造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企业的竞争优势又是建立在相对成本对比的基础之上。相同条件下,谁拥有了成本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全面的会计资料

  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包括非财务信息在内的更为全面的会计资料。传统的管理会计只强调服务于企业的内部职能,对企业的外部环境有所忽略。因而提供的信息同企业的战略决策失去相关性。战略管理会计克服了传统管理会计在这方面的缺陷,大量提供了包括宏观与微观的、经济的与非经济的、财务与非财务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数量与非数量的'、乃至天时、地利、人和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在掌握全局、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做出制胜的决策。

  (三)战略管理会计改进了企业绩效考评的尺度

  传统管理会计忽略了相对竞争地位在获得投资报酬方面的作用。实际上,企业相对竞争地位是企业持续稳定盈利的主要来源。这就要求把战略思想贯穿于整个业绩评价中,以竞争地位变化带来的报酬取代传统投资指标。

  (四)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营运资本的控制

  重视产品开发、市场开发、产品定位等。特别是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性,已为战略管理会计的优势———整体优势目标、企业范围、长期性、持续性、超前性等的特征所取代。

  (五)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企业的长久发展

  它主要服务于企业的长期战略计划,结合运用长期经营计划与年度经营计划,追求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立足长远目标,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从长远利益来分析、评价企业的资本投资。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一)制定战略目标

  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协助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战略目标、竞争战略目标、职能战略目标。公司战略目标主要是确定经营方向和业务范围方面的目标;竞争战略目标主要研究的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上的目标问题;职能战略目标所要确定的是在实施竞争战略目标过程中,公司各个职能部门应发挥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标。战略管理会计要从企业外部和内部收集各种相关信息,运用战略管理会计进行系统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各种可行的战略目标,供企业管理当局决策时参考。

  (二)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传统管理会计和战略管理会计共同关注的焦点,它是一个对投资立项、研究开发与设计、生产与销售进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传统管理会计主要考虑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控制,而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

  (三)开发人力资本,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略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为提高企业和个人绩效而进行的人事战略规划、日常人事管理以及年度的员工绩效评价。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来激励员工,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并采用一定的方法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与成本,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分析。

  (四)关注人类社会、自然环境

  社会责任会计和绿色会计将成为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分支。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企业经营管理应与人类社会、自然逐步紧密相连,企业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与追求环境效益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企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将是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决定因素。

  四、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

  由于战略管理会计是对各种战略相关信息的综合收集和全面分析,且其信息来源和信息种类多种多样,因此对其研究方法也非常丰富。

  (一)作业成本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制造环境的变化,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它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信息加工系统,着眼于成本发生的原因即成本动因,依据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析。即先按作业对资源的耗费情况将成本分配到作业,再按成本对象所消耗的作业情况将作业分配到成本对象。这就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系统下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使以前的许多不可控间接费用,在作业成本系统中变成可控。同时,作业成本法大大拓展了成本核算的范围,改进了成本分摊方法,及时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优化了业绩评价标准。

  (二)竞争对手分析

  对原有管理会计理论的思考得出一个重要观点:即通过管理会计体系反映处于现实竞争状态和竞争关系中的对方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制定出战略决策和策略。因此,战略管理会计提出利润不仅来自企业内部的效率,而且也来自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首先应明确谁是企业的竞争对手。企业实际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包括:向目标市场提供相似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经营具有相互替代性的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在市场上试图改变或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倾向的企业。在第一类竞争对手之间,由于产品的性能相同,它们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和服务质量上,竞争的核心是营销手段和成本。第二类和第三类竞争涉及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价格的差异会使消费者在不同的消费市场之间转移。在明确所要分析的竞争对手之后,还要识别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判断竞争对手是怎样进行价值活动的。

  (三)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是美国学者波特首先提出的。价值链其实就是作业链的价值表现,作业的推移,同时表现为价值在企业内部的逐步积累与转移,形成一个企业内部的价值传递系统,最后通过产品转移给企业外部顾客形成顾客价值。只有顾客价值才能形成企业的经济效益。价值链分析的目的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对可“不增加价值的作业”要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最大限度地优化价值链来促进顾客价值的提高,通过顾客价值的提高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战略性绩效评价

  战略性绩效评价是将绩效评价指标与企业所实施的战略相结合。例如企业要采取低成本战略,则评价指标侧重于内部制造效率、品质改进、市场占有率及交货的效率;采取产品差别战略,则应侧重新产品成本、新产品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率等指标。战略性绩效评价不仅改变了原有管理会计的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而且将业绩评价由财务指标系统扩展到了非财务指标系统。非财务性绩效评价内容一般包括:质量评价、交货效率评价、企业应变与创新能力评价、雇员评价、产品市场占有份额评价、机器运转情况的评价等等。由此可见,战略性绩效评价渗透到了企业的方方面面,能更好地为生产经营和战略管理提供有效决策信息。

  在采用战略管理会计中,除上述方法外,还有战略成本分析、预警分析法、目标成本法、平衡财务与非财务业绩表法等。

  战略管理会计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加入WTO,迅速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的要求日益迫切。会计学界和理论界应抓紧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以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获取并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劲彪战略管理会计及其挑战[J]财务与会计,20xx,(1)。

  [2]温艳萍现代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J]财务与会计,20xx,(2)。

  [3]郑玲战略管理会计初探[J]株洲工学院学报,20xx(5)。

  [4]张霞浅谈战略管理会计及在我国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xx(4)。

  [5]郭葆春,胡树红战略管理会计浅析[J]暨南学报,20xx,(4)。

管理会计论文6

  [1] 邓桂清. 走出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内容重叠的困惑[J]. 中国集体经济.

  [2] 刘明. 试析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重构[J]. 科技资讯.

  [3] 胡玉明,叶志锋,范海峰. 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

  [4] 宫昕璐,张媛.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综述[J]. 财会通讯(学术版

  [5] 高晨,汤谷良. 管理控制工具的整合模式:理论分析与中国企业的创新--基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多案例研究[J]. 会计研究.

  [6] 余绪缨. 关于培养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的.认识与实践[J]. 财会月刊.

  [7] 余绪缨. 管理会计学科建设的方向及其相关理论的新认识[J]. 财会通讯(综合版).

  [8] 于增彪,王竞达,袁光华. 中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研究方法、热点实务和人才培养[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9] 郝桂岩. 对管理会计规范化的几点思考[J]. 财会月刊.

  [10] 李艳. 管理会计规范化的本质研究[J]. 特区经济.

  [11] 颉茂华.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及其要素的构建[J]. 财会通讯(学术版).

  [12] 王斌,高晨. 论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系统[J]. 会计研究.

  [13] 余绪缨. 现代管理会计新发展的主要特点[J]. 财会通讯.

  [14] 余绪缨. 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新思维[J]. 财务与会计.

  [15] 胡玉明. 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J]. 财会通讯.

  [16] 杜颖,张佳林. 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 财经理论与实践.

  [17] 《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 我国集团公司预算管理运行体系的新模式--中原石油勘探局案例研究[J]. 会计研究.

  [18] 王斌,李苹莉. 关于企业预算目标确定及其分解的理论分析[J]. 会计研究.

  [19] 《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林斌,刘运国,谭光明,张玉虎.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应用的案例研究[J]. 会计研究.

  [20] 胡玉明.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J]. 外国经济与管理.

管理会计论文7

  1.财务管理会计的方法创新

  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方法最初的目的是进行成本的管理,对财务会计记录的数据以及审核结果进行分析,确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强调财务信息真实准确的基础上对成本的信息进行关联性的研究,到了近些年,财务管理会计开始向决策方向发展,逐渐的对成本管理进行综合的管理,力求把企业的成本管理上升到战略层面,目前阶段的财务管理会计强调企业的决策层面,综合各个方面的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切实可靠的信息。,下面一一介绍财务管理会计的方法创新。

  1.1财务管理会计方法应该综合各种管理要素

  财务管理会计不仅要根据财务信息提供相关的决策信息,还应该分析企业的销售情况,分析现在以及可预见的时间段内企业所要面临的市场环境,预测市场的动向,财务管理会计方法应该形成一套管理规范,应该从相关管理理论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不断的规范和完善财务管理会计方法。财务管理会计方法的改进主要是受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的影响。受管理理论的影响,财务管理会计方法从各种管理理论中总结管理的方法,使财务管理会计更加适用于企业的管理,提升其应用价值;受经济理论的影响,财务管理会计强调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的记录以及管理方法,从专业的角度对财务信息等进行周密的分析,提升决策信心的可靠性。

  1.2财务管理会计应该形成独立的系统

  我们知道财务会计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企业财务的核算,其目的较为单一,与财务会计方法不同,财务管理会计方法则是旨在对企业进行综合管理。如果财务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与财务会计分离,那么财务管理会计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两者混淆不清将会从很多方面限制财务管理会计发挥作用。两者分离之后,财务管理会计将会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诸如财务要素、管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更加适合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企业的各方面业绩进行更加全面的衡量,不断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使企业规避潜在的风险。

  1.3过程和结果控制并重

  财务管理会计方法在于对企业经营过程以及经营成效的控制,就目前情况而言,很多企业重视对于企业经营效果的控制,忽略了管理的过程,但是,过程对于结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重视每个环节的管理才能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财务管理会计方法应该着力推进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的并重,在保证可操作性的前提下使财务管理会计方法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目标性。

  2.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财务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管理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应用。财务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巨大,有很多的职能,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但是财务管理会计方法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以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使这种新兴的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管理会计论文8

  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企业集团作为若干企业组成的经济联合体,最重要的联结纽带是资金。在企业集团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情况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由于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都可以综合地反映在资金运动中,有效合理地组织资金活动,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只有加强资金管理,合理组织资金供应、降低资金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优化资金控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选择适当的资金管理模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

  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问题与模式,以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论文的构思建立在现代企业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的理解基础上,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探讨企业资金管理的内容和作用,指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再着重分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多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并对它们的适用性和现实中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试图提出作者自己对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建议。

  本论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逻辑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图表分析进行了论证。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集团的资金配置效率,有利于解决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三、论文提纲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序号论文各阶段内容时间节点

  12008.9.10选题

  22008.10.5确定论文题目

  32008.10.10开始写开题报告

  42008.11.1开始写论文初稿

  52009.2.28完成论文初稿

  62009.3.30论文定稿

  72009.5.15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2]伍柏麟。中国企业集团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3]袁琳。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会计之友》,20xx年第9期。

  [4]马学然。树立资金管理的三个理念。[M],《经济师》,20xx年第1期。

  [5]赵东方。集团结算中心结算系统的构建。[J],《财会月刊》,20xx年第19期。

  [6]任勇。财务结算中心:集团公司集中管理内部资金的有效方式。[J],《财会通讯》(综合版),20xx年第13期。

  [7]于增彪、梁文涛。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J],《会计研究》,20xx年第8期。

  [8]张芳。论企业集团的未来财务管理模式。[J],《上海会计》,20xx年第4期。

  [9]陆正飞。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财会通讯》,20xx年第9期。

管理会计论文9

  一、加强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很多会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高,因此,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拓展,并辅以法律法规的理论学习,能有效提升会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此外,企业的管理层需要综合考虑会计基础的各方面,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位职员身上,并将其同绩效考评相结合,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现阶段,有关会计基础的管理制度并非欠缺,而是数量相当之多。但是,由于有关会计基础的管理制度数量过多,造成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强,缺乏应有的管理效果。会计基础是财务工作的基础内容,对于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会计基础管理的执行力度,强化管理手段的.有效性。

  (三)实现岗位设置的科学化

  某些单位为了节约管理成本,在人员配备上总是不够充分。其实,会计基础工作大都是依靠管理者的重视以及部门之间的配合得以实现。因此,应当对岗位进行科学化的设置,并配备足够的专业化人才,从而强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效果。

  (四)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

  企业应当以会计管理的现实状况为基础,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指导,将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加以完善。该项工作主要涉及到两个部门:基础管理部门和体制管理部门。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涵盖以下几方面:预算管控、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会计基础的综合管理主要包括会计纪律、绩效考核和审计监察等。综合来看,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助于促进会计基础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五)规范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评价流程

  会计基础管理效能的有效发挥,既能够促进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又能够促进会计基础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一套系统化的会计基础管理评价流程。一方面,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标准,以高效性、系统性为原则,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将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加以有效的贯彻落实。此外,企业还要开展定期的制度学习活动,就员工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并且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六)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的控制和管理力度就会计基础管理而言,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强化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旨在最大程度地发挥会计的监管作用。因此,应及时找出会计基础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漏洞和弊端,并将其予以彻底、有效的解决,从而防止其对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形成损害。要做好这项工作,会计工作者应当身体力行,不断强化和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坚决摒弃不当行为,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管作用。

  二、结束语

  总而言之,会计基础管理是企业管理当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提升会计基础管理的水平是保证企业经营效益的必由之路。文章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加强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希望能为从事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管理会计论文10

  知识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的全球化,使得现代商业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商业竞争,管理创新势在必行。采用战略管理模式,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与手段,是现代商业企业生存发展的不二选择。现代商业企业既要高瞻远瞩地面向市场,又要脚踏实地精益价值链管理;既要关注最终财务成果,又要注重内部经营流程;既要考核短期经济指标,又要看重企业未来发展与成长,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当在现代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战略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知识经济形态下的战略管理会计

  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企业更加注重战略性发展及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以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持久的发展。这促使企业采用战略管理模式,从内外部环境入手,进行战略定位分析,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计划,监控战略实施,评价战略绩效。为此需要管理会计的信息支持,于是管理会计向着战略适应性方向演变,发展成为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战略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相融合的新兴管理会计分支,其从战略的高度审视企业内外部环境,收集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多种属性信息,分析自身优势,以及企业的产品及服务给客户带来的价值。

  战略管理会计强调将信息的财务性与非财务性综合,数量性与非数量性并重,采用专门的方法评价、估测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及发展前景,体现了综合性、前瞻性、竞争性的战略管理思想。具体地说,战略管理会计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总体目标,以制定战略目标、编制战略规划、实施战略方案以及评价战略业绩为具体目标;内容包括战略定位分析,战略成本管理,经营投资决策以及风险管理;常用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资源消耗会计,竞争对手分析,预警分析,质量成本分析以及平衡计分卡等。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现代管理会计相比,战略管理会计更具外向性,更关注环境,更着眼于未来,其提供的信息更加多样化,可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它的应用价值首先体现在帮助企业形成创新的思维与高远的眼光方面。运用战略管理会计可以彻底摒弃在目标上只追求短期利润而忽略长期价值,在管理上重物轻人,在业绩评价上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非理性行为。运用战略管理会计可以客观地分析企业外部环境与自身条件,发现外部的优势、威胁与内部的强项、弱势,综合权衡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自身经济利益,突出竞争能力与关键成功要素,根据市场增长的速度、竞争地位的强弱进行战略模式选择、战略与业务规划,从而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与知识资源,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的一种战略管理会计也正是现代商业企业经营发展所必须依托的。

  二、现代商业企业中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使得现代商业企业面临着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挑战,特别是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和扩张,使得国内商业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与发展考验。在此形势下,国内商业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足,必须密切关注市场环境,了解竞争对手及自身的相对强项与弱势,客观地分析企业的战略态势,合理地进行战略定位。然而目前的一些商业企业特别是存在母子关系的现代商业企业集团,组织体系庞杂、机构设置重叠,经营管理关键环节失控,资金使用严重浪费,战略管理无法实施。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国内商业企业在组织化与规模化程度、规范化运作机制、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的科技含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对商业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改革,与国际接轨,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营销技术,实施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管理的目标。

  会计系统特别是管理会计系统是企业重要的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可以使会计活动紧紧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和市场环境变化,通过收集、分析外部市场、客户及竞争者的信息,确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提供保持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策略方案。目前商业企业集团面临着外部联合与竞争、内部激励与协调的全面挑战。外部要在联合与竞争中谋求发展,内部要在组织模式设计、内部流程再造、员工激励等方面实现成长,因此迫切地需要管理会计的信息给予思想及技术支持。战略管理会计在动态地分析自身及竞争对手的资源情况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随时捕捉进入市场并获取利润的机会,注意分析产品或服务的全球性变化情况,帮助企业调整战略部署、确定客户需求的新方向。管理会计信息的价值不仅在于计划与引导,其信息的传递与共享也可为企业员工创造内在的动力和完成任务的条件,使员工了解企业的目标,知道如何为企业的成功做出贡献。因此,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是适应竞争环境、改变国内商业企业竞争地位的现实之选。

  三、现代商业企业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的对策

  (一)培育战略管理及战略管理会计的思维观念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使得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日益广阔。在我国商业企业中推广应用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究,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特别是服务业、商业企业战略管理需要的管理会计体系,树立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的思想观念,重点强化商业企业高层决策者的战略观念、人本观念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倡商业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观念、外向型观念和不断改进观念,引导员工的合作观念、创新观念及信息价值观念,从而将战略管理及战略管理会计理念渗透到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根植于商业企业的.管理思维。

  (二)培养战略管理会计人才,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作用

  为适应企业战略管理需要,战略管理会计将信息扩展到各种与企业战略决策相关的范畴。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触角长、信息来源广,除了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以外,还包括市场、技术、人事等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的政府机关、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媒体等等。多样的信息来源和信息种类需要多种信息分析方法,不仅要采用财务指标的计算分析方法,还需要运用环境分析法、竞争对手分析法、预警分析法、动因分析法、质量成本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这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实施。建立满足现代商业企业战略管理特定信息需求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和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须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功能;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的战略管理及管理会计人才,为战略管理会计在现代商业企业中的应用创造基础性条件。

  (三)现代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结合运用的策略选择

  现代管理会计包括执行性管理会计与决策性管理会计两部分,注重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属于微观管理会计的范畴。战略管理会计则综观全局、立足长远,以战略的视角审视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是一种外向型的宏观管理会计。现代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根据我国商业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其经营规模与状况、管理水平与方式,以及竞争环境与发展趋向,应将现代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结合运用,这是管理会计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齐头并进的发展策略,也是现代商业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正确选择,二者结合,能够使我国现代商业企业内外兼修,宏微并重,治标治本,既能谋求生存又能谋求发展,能够更全面、充分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促进我国现代商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竞争优势的形成。

管理会计论文11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环境资源纳入会计研究的领域,逐步出现和形成了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是近年来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个新领域,他将环境因素纳入到传统管理会计实务中,通过开发和实施恰当的与环境有关的会计系统和实务,来达到对环境和经济绩效进行有效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管理会计;必要性;作用

  一、环境管理会计概念的理解

  环境会计主要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反映和考核各会计主体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相关性信息,为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状况寻找出路。同时环境会计又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效益和损失进行计量、报告与控制,以期达到改善社会资源环境,提高社会总体效益的双赢效果。因此,环境会计无论对于企业、社会还是对会计本身都有积极的巨大的影响,是原有会计理论的有益补充。

  二、我国建立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1.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要求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也在不断加大,污染物的排放量越来越多。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有限的环保投资,动摇了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提高生活质量不仅需要发展生产,而且需要保护环境,现今的环境保护工作不再是“事后治理”,而是从最初开始就要进行全程控制。因此,作为社会的一员,企业应当意识到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应当努力将环境保护成为一种管理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客观上也要求尽快建立环境会计体系。

  2.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问题,但也有助于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环境问题的`解决可以为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经济与环境是双向互相影响的。即发展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而环境保护则需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及环境会计的不断发展,社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环境保护,注重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企业应以效益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将环境信息纳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起反映环境因素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环境管理会计。

  3.完善我国会计体系的需要

  目前我国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对环境信息重视不够。并且治理行为缺少长期规划。随着我国政府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以及社会各界对企业保持生态平衡的监督,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活动的核算资料及重要指标将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在我国建立完整的环境会计体系,大力发展环境会计已势在必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在与国外同行交流的基础上不断地尝试与创新,共同探索发展环境会计,完善我国会计体系。

  4.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的要求

  在环保意识日益加强的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环境问题纳入会计核算范围。我国企业进行国外投资将面临更多环境方面的问题和要求。向投资所在国提供环境会计核算资料已在所难免,企业对于外商企业披露的相关信息,一方面,可以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分析外资企业的环保优势,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另一方面,要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分析他们的原料、产品及制造过程是否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以及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只有这样,我国的环境才能得到保护,我国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

  三、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投资决策要考虑环境因素

  如今,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因此,企业的发展也不单单只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环境保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的投资决策活动必须注重环境效益,环境管理会计通过对环境信息的采集、加工,为多种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它要求企业管理层要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从企业与社会的双重利益出发,合理规划,做出最优决策。在投资决策分析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决策分析不能再以单纯的经济参数为标准,应考虑社会、环境等多种目标。环境因素应纳入决策分析指标,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家的环境政策以及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估计各项潜在环境支出发生的可能性,减少投资风险。

  2.有助于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考核与评价

  社会衡量、评价一个企业,不再单单看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其环境效益和整体效益。环境管理会计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反映企业履行环境责任、预防和治理自身所产生环境污染的资源投入与绩效信息,通过对企业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行为进行监控,发现不足,找出与标准之间的差异,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保证企业不受或者少受环境风险的威胁,企业在不同的实施阶段,通过环境管理会计收集的信息,可对企业的环境业绩及财务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企业环境管理的自我调整,保证环境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共同实现,

  四、结论

  从国际发展趋势看,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在这种形势下,环境因素已成为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活动的主要因素,环境管理在企业会计中应用的重要性已被人们逐渐认识和重视,因此,有关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也就越发显得必要与迫切。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环境管理的制度,已对企业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企业开始实施了环境管理标准,并加强环境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在管理中应兼顾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以实现环境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融合,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会计论文12

  一、要持续不断的优化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

  (一)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好的组织结构是不能继续发展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随战略调整的变化而变化。不仅如此还要掌握一定的变革能力,那么变革能力又由人员配置所管理。公司的岗位是活得,自然制度也不是死的。想要是管理体系得到满意的效果的话,首先呢,要根据公司的结构制定相应的制度,扩展岗位,分工过细什么的统统扔掉;然后,跟随公司工程建设的管理,针对某些部门作出合理的设置,持以“该撤就撤,该增就增”原则;最后,为员工优先考虑,俗话说“得民心者的天下”!为员工设置专业的技术,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拥有专业的技术(知识不需要太广,一门出色就好)。针对公司阶段增设相应的管理制度,不能坐视不管,明明发现了管理的不足却不吱声,在企业上要坚持“快、狠、准”,有首歌不是唱到“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出手的时刻绝不手软!

  (二)开发员工的能力经常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你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事实也的确如此,人的能力虽然是有限,但是这并不意味你所作的事就是你自己最大的能力。企业中,每个员工的能力不尽相同,所以要充分的发挥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潜能,为企业提供最好的服务。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人力资源培训是一种积累性的东西,急不来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人力资本的质量和要求,从而进行科学的教育和培训,只有目的明确了,最终得出的效果才不会失败。人力资源竞争力的目的不就是要提高人才的重视度吗?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相应的企业规划,建设完整合理的教育体系,是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地提高,知识结构的到不断的优化,这些东西一旦提高,那么你觉得他们的价值观还会原地踏步吗?所以说一定要顺应时事的加强员工的管理,争取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化标准的队伍,人员都是国际化的了,企业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

  二、建设市场化的人力资源机制,深化企业改革

  (一)对于公司发展

  其实说来说去总归一句话以人为主,人需要什么呢?满足。人一旦满足了自己的需求自然会尽心尽力的工作,不过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公司制定奖惩制度,不就是为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吗?在人力资源机制方面,公司的业绩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是一切真理的标准。公司主要是靠业绩来争取利润的,如果业绩不好,公司也会遭殃。业绩是衡量企业的标尺,只认真理不认关系。不是说关系好企业的发展就可以,长期以往,谁也抵不住金钱的亏损,只有加强企业业绩的管理,才能使企业继续发展,不过在这方面还需公司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二)人力资源信息化

  21世纪是个信息化时代,信息化能够使企业发展更快的进入快车道。人力资源信息化主要是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人力资源的工作进行管理,让员工和企业结合成一体。一切活动基本上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避过邮箱,邮件就可以对公司的信息进行了解。信息化把人力资源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受益匪浅。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体制已经表现出强大的优势,并成为了企业在新时代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平台。这种科学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仅可以改善企业现在的状况,还可以有助于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的成功。

  (三)深化奖惩制度,企业职业化经营

  业绩评价在企业中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是也是不容忽略的。一个合理的业绩评价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走向理性化的突破口,更是进行薪酬分配和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内容。“多劳多得”的制度也不是不可取的,有效的薪酬对员工是具有一定诱惑力的。建立一个员工业绩评价系统,主要收集、分析及评价员工在工作上的表现和最终的劳动成果,加上一定的考核制度,对其进行奖励和惩戒。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系统的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责任心,根据每个员工进行公平公正,客观的业绩考核,不徇私。(四)基于BPM的管理体系核心(业务流程管理系统,英文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简称BPM),建立一个清晰的流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的企业都少不了三个流程:流程策略、流程设计的优化、流程的控制与操作,拥有这三个程序的企业必定拥有一套完整的、全面的流程体系。拥有了完整的流程体系,企业的结构就不怕一片混乱了。(五)根据企业需要构建项目管理平台为企业提供不同主体间的信息、也为业主们提供了监控管理平台。其实也就是一个协同系统统CSCW和流程管理系统BPMS,强调传统的数据功能集成等。有了这一系列的平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就能即快又好的发展。流域开发性人力资源以建立水电企业流域开发管理模式做基础、整合四面八方的资源、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建设生态最优化企业环境。

  三、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是现带企业管理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再是以前只依靠一份红头文件管理了。企业就是要靠宏观经济和市场竞争束缚着,否则为所欲为出现,企业就玩完了。企业应该持有科学的理念和探索建设研究的精神,切合实际的制定公司发展方案,建立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早日走向国际化。

管理会计论文13

  0.引言

  合同是联系工程建设项目各参与方的纽带,通过合同的具体内容分配实施项目活动整个过程中发包方和承包方要承担的不确定性风险;合同旨在促进双方专业化生产活动的协作和经济方面的联合。一个真正有效率的合同能紧密联系合同双方,通过合同条款的设置充分激励承包方,使得双方组成拥有一致目标的合作团体。在工程建设项目领域,合同模式多种多样。

  1.现行的工程建设项目合同模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印发的GF—20xx—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的合同价款与调整部分,将合同模式按计价模式分为三种类型。

  1.1固定价格合同

  固定价格合同(FixedPriceContracts),顾名思义指的是在约定的风险范围内工程建设项目价款(单价或总价)不再调整的合同。合同价款包含的风险范围、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以及风险范围以外的合同价款的调整方法均需在合同的专用条款中列明。

  1.2可调价格合同

  可调价格合同(FixedPriceContracts)是指合同价款(单价或总价)可按照双方的约定进行相应的调整。双方商定的调整方法需在合同的专用条款内列明。调整方法一般针对国家政策、市场行情等潜在变化因素而制定,换言之,在要达到目标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合同价格是随着施工活动的进行相对自由变动的。因此,通货膨胀等不可预见因素的风险由发包方承担,对承包方而言,其风险相对较小,但对发包方而言,突破投资的风险就增大了,不利于其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1.3成本加酬金合同

  成本加酬金合同(CostPlusFeeContracts)也称“CPF合同”成本补偿合同,指的是合同价款由成本和酬金两个部分构成。成本的构成和酬金的计算方法需在合同的专用条款内列明,也即最终的合同价格将按照项目的实际成本再加上一定的酬金进行计算。

  从理论上讲,这种合同模式可针对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灵活变化,合理应用的话可实现良好的激励作用,是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的必然走势m。然而在实际工程建设项目中,这种合同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一般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内容及其技术经济指标尚未完全确定而又急于上马,或是完全崭新,或是施工风险很大的工程建设项目采用这种合同。

  2.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在实际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成本加酬金合同,是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的一种常用类型。成本加酬金合同不仅规定了合同双方的责任、义务,而且决定了利益、风险的分配和激励的效果。

  2.1显现的优势

  对发包方而言,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可以灵活设置施工分段,边设计边施工,并非要等到施工图样全部完成后才进行招标和施工,达到了缩短工期的目的,使得项目早日投入使用,缩短项目的周期,减小企业的资金压力。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分段建设模式可以避免因开工不及时而带来的额外经济损失,或避免项目因错过施工期而造成后续问题不断。

  同时,通过合理的激励条款设计可以缓和承包方的对立态度,使其和发包方拥有一致的项目目标,对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变更或不可预见的问题等状况保持积极的反应态度,可以通过承包方的施工技术专家来指正设计的错误,完善设计的不足之处。采用此种合同模式,发包方可按照自身实力和需要,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介入度进行优化选择H。

  2.2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优势明显,方式灵活多样,应用得当,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激励作用。然而实际上,该合同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突出,如承包方的.现场施工人员成本管理力度弱、成本意识缺失、材料浪费等。下面结合成本加酬金合同的特征,从三个方面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般情况下,成本加酬金合同的合同价款是在实际项目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结算的,一般为实际项目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酬金。换言之,承包方的酬金是随着项目成本的增长而增长的。在这种状况下,承包方的成本管理动力不足,相反可能会诱发承包方刻意提高项目成本来获取更多的酬金,降低整个项目的效率,损害发包方的权益。

  (2)由于合同条款设计问题造成后期不确定性大,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没有一致的项目目标。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建设模式,当设计未完成时,自然无法准确描述项目的内容、计划工期、工程量等,继而难以合理确定项目的施工计划,发包方承担最大的风险。与其他合同模式相比,成本加酬金合同使发包方的专用性投资受制于承包方?,权利和义务不均衡,需要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充分相互信任,这也是该合同模式现多为综合一体化企业采用,未能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3)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发包方不可能完全获知和度量承包方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效果,所以尽管发包方可按照自身实力和需要,对项目的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介入进行优化选择,但由于客观原因效果不尽如人意。

  3.对发包方成本管理的建议和意见

  3.1成本管理一全过程动态管理

  针对上述承包方成本管理意识淡薄,甚至刻意提高项目成本、项目不确定性大、承发包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充分利用发包方在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下占主导位置的优势,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根据己方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程度的介入和管理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从而达到己方的成本管理目标。基于优化选择对项目的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介入度,从项目阶段化、项目信息沟通、项目实施环境以及项目成本的风险四个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3.1.1全过程分阶段成本管理

  在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下,发包方可采用设置施工分段,边设计边施工的方法来缩短项目周期,减小资金压力,但同时项目的不确定性增大,成本控制难度加大。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降低项目成本风险,发包方应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采用全过程分阶段成本管理。

  (1)工程设计阶段。此阶段的成本管理是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a。把重点放在建设前期的设计阶段上,强调设计是项目建设阶段技术龙头的地位,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项目造价,有利于项目造价和设计变更的技术控制。设计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要积极通过优化设计、优化施工方案,提高项目质量、缩短工期、节约项目成本。

  (2)开工准备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成本管理目标,这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最主要阶段&]。成本标准的不完善是造成企业成本管理失败的重要原因。因项目具有唯一性,成本管理目标的确定不能简单化°8。成本核算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到合同签订的内容、方式、价款等,继而影响合同效用的发挥,最终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运行效率。明确项目成本管理目标要从预算分部分项的确定、单项成分的精细分析、各项单价确认方式的界定等方面入手。大型企业内部要有自己的定额和消耗量指标体系和系统,并及时补充更新。

  (3)施工阶段。对整个施工过程采用动态控制,以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成本计划等为依据,严格控制每一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分包工程费及其他费用的支出等,检查施工现场的实际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成本分析和计划的动态调整。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阶段,持续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在项目成本的实际形成过程中,它是以事先制订的成本计划为依据,运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对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计量、控制、监督和调整,从而达成原定成本计划目标的一种成本管理行为°9。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下的项目施工阶段成本分析见图1。

  (4)竣工后成本考评阶段。在竣工结算的基础上进行最后的成本控制分析,全过程梳理项目实际成本开支,与计划成本控制目标对比,客观综合评价在该合同模式下的项目成本管理的最终效果,分析成功和失败之处,挖掘出潜力点和改进点,为今后项目打下良好基础,实现成本管理的良性循环。

  3.1.2完善信息沟通系统,实现动态控制

  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对改进建筑行业的业务流程具有巨大潜在优势,尤其是在管理领域M。信息流统一整个项目的工作流、物流和资金流,覆盖整个项目组织和各个管理职能,使得项目内外部与环境动态地融合在一起。信息沟通系统通过项目文件、报告、报表等形式呈现,反映了整个项目的实施情况,包括项目形象、进度、成本、质量等以及各类决策、指令、计划等信息,控制和协调着项目的进行。E.A.Stallworth指出,成本控制不光要考虑风险因素、成本因素、质量因素之间的关系,还要把他们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的变化和变化幅度纳入其中,这样更有利于项目的成本管理11,而实现这些的基础就是信息沟通系统。

  在信息有效性、及时性和控制有效性的基础上,成本管理才能实现对项目全过程动态的掌握,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针对项目实际实施情况进行及时恰当的调整,从而有效控制项目实施的中间环节,令其结果达到或接近事先制定的成本目标。

  3.1.3确保良好的项目实施环境

  任何一个项目都是存在于某_特定的物质、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的M。项目规模、地点、资源需要、参与者的偏好、文化差异等独一无二的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因素等方面。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要充分利用环境条件,重视环境的影响,尽力避免在实施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从而减少实施费用,促成项目^成^功。

  3.1.4加强项目成本的风险分析

  影响项目成本的风险因素是各种各样的,需要被估算的不仅仅局限于成本本身,还要对成本估算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估算。在这类合同中发包方需承担项目实际发生的一切费用,因此也就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4,这就更要求发包方要加强成本管理的风险意识。

  3.2重中之重:引进激励机制

  3.2.1引进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工程建设项目是一次性的复杂活动,在各种外在、内在因素的影响下进行,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合同双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是不可避免的,成本加酬金合同即便采用标准合同也存在缺陷,具有不完备性。为了达到提高项目质量、合理降低成本或者缩短项目工期的目标,在成本加酬金合同中引进激励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一份带有激励性质的合同能诱使项目承包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他最有利的行动。

  3.2.2成本加酬金合同的激励原理

  从理论角度来讲,由于成本加酬金合同的激励机制与项目成本控制系统的结合最为紧密,承包方可以分享成本的结余并分担成本超支的风险。成本加酬金合同通过为签约双方提供较合理的风险分配模式,其激励效果应该是最为显著的。

  从基于收益最大化的成本加酬金合同的设计模型a7]中可以看出,发包方以合同条款设置的形式给承包方一个激励强度剌激,承包方在收到该激励强度剌激后,在自身资源和能力范围内,安排施工作业计划并实施,同时对实施活动的过程进行动态控制,最终达到最大化自身收益的目的;发包方的激励强度和承包方的努力程度是紧密相关的,该努力程度直接影响到承包方的项目成本,继而影响发包方的成本管理;作为合同甲方的发包方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上,可以通过有效的合同设计来实现对承包方的调控,进而诱使其努力程度提高,达到发包方的目标要求,同时承包方的活动也会影响发包方的权益,双方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该模型的均衡状态就是合同双方都达到各自的目的,实现各自的收益,即双蠃状态。

  关于最优激励度的问题,当项目活动好或坏的结果对承包方切身利益影响越大时,承包方受到的激励强度越大;而项目活动好或坏的结果影响越小时,承包方受到的激励强度越小。在讨论工程建设项目时,可以把利润的增加额视为建设期的缩短给委托人带来的效益。当承包方的努力程度提高,工期缩短显著时,承包方会受到较大的激励。最优激励强度与外界环境影响方差负相关。当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时,项目的风险变大,难以测度承包方的努力水平所带来的结果,较低的激励强度较适合;当风险较小时,委托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清努力程度和环境的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个较大的激励强度来激励承包方。承包方额外的努力伴随着个人成本的大幅上升,在此情形下的收益不应该依附于产出水平,较弱的激励强度是适合的。

  3.2.3设计激励机制的方法

  一份有效率的合同应包含一个对发包方和承包方均有效的双向激励机制。在成本加酬金这种计价模式的合同中,激励机制应着重于合理分配成本控制所带来的收益,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合同的效率。

  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是视项目个性而定的,不同激励形式对发包方和承包方产生的效用不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对双方所拥有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安排,以达到效用扩大化甚至最大化的目的。成本加酬金合同有许多衍生种类,不同的衍生种类,发包方和承包方承受的风险不同,见图2。

  最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合同双方存在合理的共享分数(SharingFractions)。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讲,比如在固定酬金的成本加酬金合同中,规定承包方最终获取的酬金与项目成本无关,这样虽能避免承包方刻意提高项目成本的情况出现,但也降低了给承包方的激励强度剌激,使得承包方的成本控制动力不足。要减轻或消除该合同模式的效率劣势可通过一些额外的合同条款设置来实现,比如在合同中明确设定项目最高成本,灵活细化定值酬金或比例酬金等酬金抽取模式。MartinP.Loeb等指出采用没有最高限额的成本加酬金合同,承包方不会提供相应的生产努力M。若项目的实际成本高于事先约定的最高限额,则酬金不予增加;若项目的实际成本低于事先约定的最高限额,则承包方除了获取原定成本目标下的酬金,还可以获取因成本节约而带来的奖励酬金。鉴于成本加酬金合同不确定性高,合同价款较高,发包方应向承包方提供尽量详细的项目设计信息,才可以要求承包方进行最高成本报价。

  发包方要从项目的整体出发,明确激励的范围,指导承包方努力的范围、程度,确定激励的方式,量化激励的标准,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并严格落实,激励与惩罚并用,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提高承包方的努力程度,从而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

  4.结语

  发包方在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时,一方面强调项目成本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另一方面在合同中引进有效的激励机制,可充分发挥该合同模式的机动灵活、激励效果明显的优势,保证承发包双方项目目标的一致性,最终达到项目工期优化、质量提高、成本管理有效等目标。

管理会计论文14

  1.强化企业会计内控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通过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我国的企业会计内控管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企业的未来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障碍,要想进一步地改善这种现状就必须要经过不屑的努力和分析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办法。以下主要针对加强企业的会计管理内控提出个人认为有效的措施。

  1.1完善企业会计管理内控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制定企业运行所需的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对于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方面需要做的主要有:首先是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对症下药是解决问题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其次就是要落实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会计人员最需要的就是细心,因此决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针对每一个可能出现问题或者已经出现问题的细节都应该做出调整和完善,争取使企业的会计制度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然后是针对企业的每个财务或会计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这样可以保证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找到负责人,不用互相推诿责任,这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提高了企业会计人员对于工作的态度,能够保障各项会计工作的准确及时完成;对于企业来说最后一道有效的防线就是可以定时地邀请有资质的会计事务所或者会计师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核和抽查,保证各个阶段企业的财务和生产安全。

  1.2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监督和审查

  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其实完全是有办法解决的`,比如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对会计人员报告的每一笔会计项目来源以及去向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盘问,不放过任何一笔小数目的账额,在公司各个员工之间也可以开展彼此互相监督,互相督促的机制,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就是企业可以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管,不能完全把公司的账务交给会计工作人员负责,这些监管包括对于会计人员会计账目的审查以及对于会计人员关于会计信息的询问等,这些都是有效的措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由于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足够的重要,因此必须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引起会计工作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会计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企业的顺利运行。

  1.3对于会计内控管理和风险管理政策的明确

  尽管俗话说高风险,高收益,但是这句话应用在会计工作者之间却并不合适,目前我国的经济市场竞争激烈,各个企业都在绞尽脑汁找捷径争夺市场份额,在给各个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自己行业的同时,要对于自身企业的会计内控控制以及风险管理工作严格要求,这两项工作做不好企业的一切都只是空想。会计内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有帮助作用。企业会计内控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分析企业外部和内部之间的财务关联,以及企业的整体运行状况,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未来的发展态势,因此可以有效评估企业的真实实力和竞争中的地位,对于企业选定投资方向和投资目标都是很有利的,而且通过财务分析得出来的风险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科学依据的,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的财产损失,使得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2.小结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强化企业会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不仅是对企业内部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考验,更是对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决策的重大考验,这项工作要求相关人员对会计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做到真实、可信,而且还要有以不断创新和研究的精神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目标和心态。而找到更好的实施措施强化我国企业的会计内控管理是当下的主要责任和目标,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都有重要的意义。期待我国企业内控管理的新明天!

管理会计论文15

  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内涵

  (一)管理会计的内涵

  通常情况下管理会计又被称之为对内报告会计,和外部会计具有相反性,也就是考察企业未来和现阶段的经济活动,以此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并且为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并且成本会计和管理系统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该项工作的时候,必须将眼光放眼未来,并对各个管理阶段的发展进行审视,对未来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考虑,进而从中获得启示。

  (二)财务会计的内涵

  财务会计通常情况下又被称之为对外报告会计或者是传统会计,主要是负责监督和核算企业已产生的经济活动,核算目标主要是向政府部门、投资者和债权人等进行相关财务管理活动的提供。并且财务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属于一项基础性工作,该工作有助于企业领导者信心的完善,并将正确的经营裁决作出,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异同点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同之处。1、两者均属于管理活动的一种在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重要的内容,均是对企业的经济信息进行处理、加工、整理和收集,进而以相关数据为企业决策者的相关决策作出支撑。并且两者均是企业会计分支,在关系上相互制约、促进、依靠和独立。并且财务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基础,是企业经营者为了满足发展需求而诞生的。而财务会计则是遵循企业规章制度和会计法规产生的,并且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以上两者均与企业的管理活动具有密切相关性,是企业经营管理方向及其财务动向的代表。2、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两者在企业的企业管理中工作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终极目标上却具有一致性,也就是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管理和经营过程中,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工作对象具有相同性,也就是经济活动中的.价值运动。同时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结果主要通过报告、监督控制、核算和记录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并且这也是决策者进行裁决的主要依据。(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之处。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核算要求差异,其中外部报告需求是财务会计尤为关注的,也就是及时性和准确性,计量采用历史成本法;而内部报告需求则是管理会计核算时尤为关注的,同时在其中融入了管理学内容,将预测系统构成,它的前提是会计成本,而计量则是通过成本法的变动,全面分析和预决算的企业经管活动。二是服务对象的差异,管理会计工作的主体对象是企业内部的不同层次部门,而财务会计的工作主体对象则是整个企业。三是工作目的的差异,会计准则是财务会计的主要参考依据,主要反映和核算的是企业内部利润形成、费用归属、支出费用和收益等各项经管事宜;而在会计工作中管理会计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管理者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

  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它的两个重要分支,并且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在以上做了详细的探讨,然而有效的整合两者,来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则是我们当下思考的主要问题。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具体如下:

  (一)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设置于企业机构的同一部门

  目前在我国的各个企业部门设置中往往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并且在应用水平上,财务会计也要明显的高于管理会计,然而财务会计产生于管理会计之后,因此,若没有管理会计,自然也就没有财务会计。并且两者均属于现代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系上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财务会计系统还是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的主要来源,因此为了实现信息兼容和交换处理能力的提升,将两者进行结合,则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将管理成本减少,将重复浪费降低和避免。

  (二)结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成本控制与核算

  在财务核算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于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属于重要的工作内容,因此重视和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在企业的核算和成本管理中,将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功能充分的发挥,并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成本控制方法、理论及其成本性态分析。并且以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对企业产品成本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构成进行分析,在革新和改造技术的情况下,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在固定成本投入不增加的前提下,将产品产量提高,将产品的固定成本降低。并且将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控制方法运用,同时综合考虑原辅材料消耗、员工技术水平、生产工艺及其产品设计等情况,将产品的标准成本制定,进而对成本实施规范化控制和规划。并对比财务会计的标准成本和成本核算资料,将成本差异找出,将差异性质分清,将有利差异合理利用,将不利差异努力克服,加强管理可控差异,将客观条件改善,将不可控差异的影响尽量减少,将产品变动成本减少,将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成本管理和核算作用充分发挥。

  (三)结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经营目标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展开的主要方向,因此在进行经营目标制定的时候,必须保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在进行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制定的时候,必须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对生产经营管理和能力水平充分的考虑,并将大量完整准确的数据信息掌握。并且数据信息的来源除了来自企业历史资料外,还源自未来预测分析。由此可见,企业财务会计所承担的责任是报告、计算和记录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在数据资料的掌握上具有大量性,故而,企业在进行经营目标制定的时候,必须有财务会计将相关的历史资料提供。而对于企业管理会计而言,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对企业经济前景进行预测,如利润、销售、资金需要量及其成本等,所涉及的经营层面具有广阔性,对企业未来的大量信息和数据掌握。故而在进行企业经营目标制定时也必须参考预测的未来数据,而这主要由管理会计提供。由此可见,在企业经营目标制定时结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整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企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以此来实现企业的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管理会计论文】相关文章:

管理会计论文战略管理会计论文的参考文献02-18

管理会计论文提纲范文10-04

管理会计论文(精选10篇)01-22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论文03-14

浅谈社会责任管理会计论文11-26

管理会计论文的参考文献05-19

电算化管理部门会计论文03-16

管理学会计论文参考文献03-15

会计论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11-23

部门会计论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