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中常见问题

时间:2022-12-08 06:04:32 论文答辩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中常见问题

  答辩不仅是对毕业论文的审查,对研究生申请学位的资格审核,更是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检验。它不仅考查了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也考查了一个人的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辩能力、应变能力,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学位论文答辩中常见的问题。

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中常见问题

  1、治学态度问题

  真正的理论研究不是信口开河、东拼西凑,它最忌说话没有根据。而这次答辩反映出不少人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如随心所欲地提出一个观点却不加以或者无法加以论证而直接使用;为了说明自己提出或支持的观点而随意贬低他人的观点,压低别人以抬高自己;在没有完全占有资料及不了解别人的研究时妄言自己的东西填补了该领域的一项空白或吹嘘自己的论文将对实践有多大的指导意义,会为教育什么的做出多大贡献。这种哗众取宠之举、自以为是的态度我想不应是一个理论工作者该有的。此外有人主张在答辩时避重就轻,故意拖延时间来应付难以回答的问题。此举恐怕也不足取,就是因为理论深度不够,研究能力有待提高我们才要进一步学习,才要经过答辩。答,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后自勉,也让他人引以为鉴,否则就达不到答辩的目的。

  2、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文化底蕴稍嫌不足

  这主要是许多功夫还没有到家甚至还做得远远不够的结果。如谈教育怎能不涉及人类学、脑科学、遗传学乃至生物学、地质学等,在方法上又怎能不涉及到语义学、逻辑学、哲学等人文科学的认识方法。然而要在短期内将这些东西融会贯通恐怕不是件易事,非得经年累月地学习才行。因此才会出现好选题作不出好论文的现象,就是因为这些基础环节的薄弱,才使许多问题无法深入,研究起来显得力不从心,底气不足,论文缺乏一定的深度;有的则无法打开视角,从多角度思考,从而使论文显得很单薄。

  3、具体操作中的一系列问题

  这里主要指一篇论文从选题、开题到成文这一具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多属于技术层面。表现在选题上,有的论文选题过大,超出了研究者的实际研究能力,较难驾驭,如不易搜集、占有古今中外的所有相关资料,难以避免做重复甚至落后于别人的研究;有限的时间、精力、经费也使论文难以完成;在调查研究中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调查是否全面、真实无从把握,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值得怀疑。有的选题则要求研究生们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缺乏这些自然在课题面前力不从心。如谈老子,谈道家思想、不仅要有深厚的古文字功底,还需对儒家思想、佛教以及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相当的把握,否则就谈不出味道,谈不出深度与厚度。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生对研究方法的选择及调查统计的运用不理想,如:不同的课题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合适,在调查统计中样本是否有代表性,调查表的设计,问卷上的问题有无歧义,如何统计才能得到真实准确的数据等。在答辩中反映出不少人在方法的选择及使用上稍有不足,尤其统计能力较弱。在成稿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英文摘要中有的关键词的翻译值得商榷;行文措辞不够严谨;所用的论据不能证明该观点;索引书目、专用名词的注释不够详实、准确等。这些方面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论文撰写水平,同时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是否严密,治学态度是否严肃认真。

  4、其它方面的问题

  除了在答辩时有些研究生稍微有点紧张,应变能力有点欠缺外,还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一般说来,在职研究生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阅历、实践经验,选题贴近实际,但理论深度稍有不足;全日制研究生则较缺乏实践经验,理论固然可以指导实践,但前提是这个理论还须来源于实践。可见二者都需要扬长补短,才能综合全面地发展。答辩不仅暴露出研究生们存在的许多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导师们或多或少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答辩中可以看出有些导师可能是太繁忙没时间细看这么多的毕业论文,因此提的问题有些往往是作者在文中已阐述过的。有的问题太大,大得可以另作一篇论文来回答,又怎能让人在短短的时间(有的仅3分种)内思考十几个问题还能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复呢?此外导师们也受一定的专业限制,对于以前从事其它领域工作的在职研究生的选题并不熟悉,勉为其难地指导必然影响论文的质量。有的导师在研究生答辩时异常温和,在研究生答完提问后,基本就没问题了,以至出现了有答无辩的情况。我想这是否也应提醒导师们不断地提高自己,为论文及研究生的质量把好关呢。

  拓展阅读:答辩技巧

  学员要顺利通过答辩,并在答辩时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除了在答辩前充分作好准备外,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答辩的要领和答辩的艺术。

  (一)携带必要的资料和用品

  首先,学员参加答辩会,要携带论文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如前所述,有的高等学校规定:在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可以准备一定时间后再当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携带论文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的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即使像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那样,老师提出问题后,不给学员准备时间,要求当场作答。但在回答过程中,也是允许翻看自己的论文和有关参考资料的,答辩时虽然不能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当遇到一时记不起来时,稍微翻阅一下有关资料,就可以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和慌乱。其次,还应带上笔和笔记本,以便把主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师所提问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同时还可以边记边思考,使思考的过程变得很自然。

  (二)要有自信心,不要紧张

  在作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大可不必紧张,要有自信心。树立信心,消除紧张慌乱心理很重要,因为过度的紧张会使本来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也答不上来。只有充满自信,沉着冷静,才会在答辩时有良好的表现。而自信心主要来自事先的充分准备。

  (三)听清问题后经过思考再作回答

  主答辩老师在提问题时,学员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并将问题回答略记在本子上,仔细推敲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切忌未弄清题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对所提问题没有断清楚,可以请提问老师再说一遍。如果对问题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请提问老师做些解释,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说出来,并问清是不是这个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作回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问。答到点子上。

  (四)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

  在弄清了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确切涵义后,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要充满自信地以流畅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不要犹犹豫豫。回答问题,一要抓住要害,简明扼要,不要东拉西扯,使人听后不得要领;二要力求客观、全面、辩证,留有余地,切忌把话说“死”;三要条分缕析,层次分明。此外还要注意吐词清晰,声音适中等等。

  (五)对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强辩

  有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答辩人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老师会引导和启发你切入正题;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因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有可能有过专门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骗他。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学员在答辩会上,某个问题被问住是不奇怪的,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是本学科的专家。他们提出来的某个问题答不上来是很自然的。当然,所有问题都答不上来,一问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六)当论文中的主要观点与主答辩老师的观点相左时,可以与之展开辩论

  答辩中,有时主答辩老师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基本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就应全力为自己观点辩护,反驳与自己观点相对立的思想。主答辩老师在提问的问题中,有的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有的是学术探讨性的问题,对于前一类问题,是要你作出正确、全面地回答,不具有商讨性。而后一类问题,是非正误并未定论,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讨。如果你所写的论文的基本观点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又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的,就不要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就随声附和,放弃自己的观点。否则,就等于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写成的论文。要知道,有的答辩老师提出的与你论文相左的观点,并不是他本人的观点,他提出来无非是想听听你对这种观点的评价和看法,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辩能力或你对自己观点的坚定程度。退一步说,即使是提问老师自己的观点,你也应该抱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据理力争,与之展开辩论。不过,与答辩老师展开辩论要注意分寸,运用适当的辩术。一般说,应以维护自己的观点为主,反驳对方的论点要尽可能采用委婉的语言,请教的口气,用旁说、暗说、绕着说的办法,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观点输入对方,让他们明理而诚服或暗服。让提问老师感受到虽接受你的意见,但自己的自尊并没受到伤害。譬如,在一次答辩会上,一位老师在说明垄断高额利润时,把垄断高额利润说成是高出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利润。答辩的学员听出老师的解释错了。就用平和不解的语气说:“那么,垄断高额利润是垄断价格高于成本价格的话怎么理解呢?”提问的老师听后一怔,隔了一会儿,高声说:“问得好!”从提问老师的喝彩声中,我们知道,他已心悦诚服地同意了你的观点。这样的辩论,答辩老师不仅不会为难你,相反会认为你有水平,基础扎实。

  (七)要讲文明礼貌

  论文答辩的过程也是学术思想交流的过程。答辩人应把它看成是向答辩老师和专家学习,请求指导,讨教问题的好机会。因此,在整个答辩过程中,答辩人应该尊重答辩委员会的老师,言行举止要讲文明、有礼貌,尤其是在主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难以回答,或答辩老师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更应该注意如此。答辩结束,无论答辩情况如何,都要从容、有礼貌地退场。

  此外,毕业论文答辩之后,作者应该认真听取答辩委员会的评判,进一步分析、思考答辩老师提出的意见,总结论文写作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要搞清楚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自己学习和掌握了哪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还存在哪些不足,作为今后研究其他课题时的借鉴。另一方面,要认真思索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修改自己的论文,加深研究,精心修改自己的论文,求得纵深发展,取得更大的战果。使自己在知识上、能力上有所提高。

【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中常见问题】相关文章:

学位论文答辩提问方式及技巧08-26

开展MBA学位论文答辩的目的05-12

论文答辩常见问题与答辩技巧08-02

毕业论文答辩中的常见问题04-27

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及常见问题05-02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与技巧04-27

心理咨询师论文答辩常见问题05-13

论文答辩评语05-14

论文答辩时间04-22

论文答辩网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