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存在主义的自由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存在主义哲学 自由教育 启示
论文摘要:存在主义哲学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个体的“自我完成”,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通过个人的自由选择、自主行动并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来实现自由,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些对纠偏我国当前教育权威问题,倡导自由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的产物,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所导致的人性异化的结果,透射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在此种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悲观与失落充斥着人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危机。因此,人的生存、价值,人生的意义等问题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的焦点。存在主义者以研究“人的哲学”为标榜,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主张人在本质上是绝对自由的,通过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行动来实现“自我完成”。
一、存在主义的自由教育观
1.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是个人的存在
“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思潮的哲学命题,以人的主观选择为出发点,强调“人是自己存在的剧作者”,人的存在就是个人“自为”的存在,是主观非理性的心理体验,真正的知识和真理是通过个人的直觉自由选择的结果。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对此做过解释:“存在先于本质,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加入说人,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是不可能给予定义的话,这是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有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一致造成他自身。所以说,世间并无人类本性,因为世间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不仅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后,自己所志愿变成的人。”如果把人的本质看成先于人的存在,就是对人的主观性的蔑视。存在主义者强调通过自我的内心体验来认识世界,凭借亲身经验来寻求“本原”,寻求“本真”的存在,以便成为真正的人,从人身上发现真实存在的东西。因此,反对传统教育向学生灌输千篇一律的“知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标准模型而精神生活匮乏的“工具”,提倡通过自由选择的途径得以“自救”,在个人获得的直接经验中思考求真,在自由选择中发明和创造,关注生命,实现个体的“自我完成”。
2.自由教育是个体自主选择的教育,并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
人的存在是自由的,并通过人自身的选择和行动表现出来。只有通过自己选择,人们才能意识到“自由”。雅斯贝雅斯说:“所谓个人自由,是指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见解行动,从而在保持自己的本质之连续性中生活,自由的人就是在他那以自己的抉择及其后果为内容的命运所给他注定了的环境中历史的明了自己的那种人。”在教育中,师生双方都有选择的自由,如果以牺牲一方的利益来成全另一方的权威,这种选择的结果只能导致人性和真实性的丧失。师生双方都是作为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而存在的。杜威指出:“应更多地给予个人以自由,把个人的潜力解放出来,这个观念和理想是自由精神永远存在的核心。”学习者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随着各方面的知情意等非智力因素的日益成熟,他将拥有越来越广阔的自由。
然而,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选择,应伴随着相应的责任,这里的责任不是法律责任,而是道德责任,是发自人的内在精神本源的道德评判,唤醒原初的自我意识,进而追求“本然”的真理。因此,个体在进行自由选择的同时,也要勇于承担道德责任,让道德责任和纪律根植于心灵深处,不仅不会约束和扼杀学生的个性,反而会增强他们的自制能力,获得更大程度上的精神自由。
3.自由教育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
人与人的关系是存在主义关注的又一个重要论题,在存在主义内部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克尔凯郭尔认为,人具有独一无二的主观性,他只能是他自己,和别人终究是疏远的;萨特认为“他人就是地狱”,别人的存在对“我”构成了威胁,“我”变成了他人的物,“我”就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自己与他人终究是对立的;海德格尔虽然认为世界除了“我”还有其他人的存在,但是与其他人的关系是“麻烦”或“烦恼”,即“我与他”的我与物关系;而布贝尔与马塞尔持另一种乐观的态度,即“我与你”的对话关系,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发自内心的友谊,需要热情和理解,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的是同情和爱,这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在教育中的“我与你”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存在主义者认为师生关系是人格与人格的关系,是能够实现自由教育的关键所在,他们力主“我与你”的对话关系,批判传统的“我与他”的物化关系,主张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彼此共同参与,平等合作,共同成长,以促成彼此精神和灵魂的契合。
二、存在主义的自由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自由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自由教育的理解也是因时、因地而异的。虽然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具有极端个性化和非理性的倾向,近乎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甚至会走向虚无,但它注重对“人”的关注,尊重个人的价值选择,以培养有丰富思想和感情的个体为核心,以实现人的“自我生成”为落脚点,对力戒我国当前的教育偏差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启示一:自由教育倡导的是“以人为本”,回归自由人的教育
对人的问题的关注是存在主义的主要论题,“以人为本”也是对教育的终极关怀,在当前,它更是发展学生完满人格,实施素质教育的意旨。以人为本着眼于人是世界万物的根本,人本身的存在和需要被视为我们认识问题和价值取舍的最终依据和标准,珍惜人的生存权利,因为真正幸福的人是精神和物质都富有的人。在高扬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今天,应提供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把“以人为本”作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使教育回归到对“自由人”的呼唤,培养具有自由个性,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人。
教育生活是青少年阶段的主要活动形式,教育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效能取决于自由实现的程度。自由教育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智慧的火花在相互的交流中碰撞,思想在自由的氛围中驰骋,所有的非理性能力的发展都将促成个体的“自我完成”。然而,在当前的教育中,学生被有意无意的当作容纳知识的器皿,没有自我主宰、自我发挥的空间,这种封闭的、一维的学习空间将导致教育意义和价值的遮蔽。众所周知,学生是活生生的精神实体,教育就是要使独立的个体回归到现实生活,回归到自由发展的状态,从单纯注重理性的“知识”中解放出来,进而关注生活世界,关注个人价值的选择和学生情感、意志、信仰、理想等非理性世界,使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呼唤“自由人”的回归。因此,应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在自由的空间里驰骋思想,解放个性,碰撞智慧的火花,提升自身的人格和精神世界,唤醒自我意识去追求信仰和真理,因为,精神和灵魂的解放才是真正的自由。
启示二:自由教育要注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建构
自由教育的意旨是使个体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实现“自我生成”,促进个性的解放,使各方面得到和谐自由的发展。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内在需求和兴趣进行自由选择,反对不加区别的以权威的仲裁来代替理性的思考,个人的信念和行动必须是自己选择的结果,经过个体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建构所获得的经验和能力,才能体现真实的个性和自由。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由的,通过主体的自主选择和行动使其主观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基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将其引入精神充实,富有挑战的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享受自由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自由选择是在一定处境下的选择,随心所欲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杜威指出:“自由主义过去曾完成一个解放的任务,但受绝对主义的遗毒的影响是如此深刻,致使它把‘个人’隔离起来,来对抗所谓的‘社会’。”因此,学生要对自己的选择承担一定的责任,要“勇于成为他自己”。21世纪是个多元开放的世界,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与人交往成为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又赋予自由教育新的内涵。“我们所需要的个人自由是具有普遍性和为人家分享的,而且他是在社会上有组织的明智控制的支持和指导之下的,突出个人构造中可变的因素——首创性和发明力,进取心等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在教育活动中,把学生的自主选择、建构和教师的价值引导统一起来,才能超越个人的狭隘视野,使师生、生生间经验能够共享,彰显和弘扬主体精神,来实现大全的自由。
启示三:自由教育需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我和你”的关系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师生关系。存在主义者力主“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都是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具有独有的经验,在对待人生重大问题上,各自有独特的见解,只有在民主融洽的氛围中,彼此间才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因此,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灵魂的净化都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
存在主义者看来,教师不能作为学生知识和道德的源泉或输送者,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性,把学生当作一个人而不是物来对待,同时也要维护自己的主观性,使自己作为一个自由人来行动。他们提倡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通过个人的自我教育达到精神的唤醒,获得内在的自由。雅斯贝雅斯指出:“哲学教师应关注愿意独立思考,而且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人,不暗示学生应走的路而取消他们继续思考及发问的机会,不应固守教条,而是敞开让学生进行哲学思考,哲学思考能使人找到自我,改变人的内心世界,并唤醒了原初的自我意识,而科学的意义正来自于这原初的自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去开展讨论、对话、问答,尽可能把教室变成学生自由选择的活动场所。对于学生来说,教育是个人的事情,他们不仅可以自由选择学什么,而且选择学多少、怎么学;学习的出发点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独立存在的个体;从个人的角度积极辨别和探索教育的价值和对个人生活的意义。因此,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自由教育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组编.存在主义哲学.商务印刷馆,1963.337.
[2]钟山.试析存在主义的自由教育思想[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版),2005.(12).38.
[3]郑杭生.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20.
[4]约翰·杜威著,傅统先,邱椿译.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100.
[5]马龙海.存在主义对教育个性化的影响极其启示[J].辽宁师专学报(社科版),2001.(2).67.
[6]约翰·杜威著,傅统先,邱椿译.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80.
[7]约翰·杜威著,傅统先,邱椿译.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82.
[8][德]雅斯贝雅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78.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论存在主义的自由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启示】相关文章:
论自由教育的本原与回归11-21
浅析施特劳斯的自由教育思想述评11-21
论周敦颐的教育伦理思想11-17
论音乐教育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11-23
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12-10
论英国绅士教育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论文01-11
当前我国农民工思想教育的有效路径11-23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启示11-27
论当代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方法11-23
- 相关推荐